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結合實際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了分析,首先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概念進行了總結,其次在分析大體積混凝土的具體操作流程的基礎上,對混泥土施工過程中它的溫度控制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分析之后可以給相關的工程人員提供一些借鑒,從而促進我國建筑工程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技術;分析
  0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進度以及質量,因此在建筑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對于要求比較高,因此它需要建筑單位不斷的強化基礎性投資力度,同時配合先進的技術才能夠完成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應用,因此研究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要點,對促進工程項目建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1 大體積混凝土的概念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通常指的是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混凝土澆筑面積大于1000立方米,或者是混凝土結構實體最小尺寸大于等于2米的結構。在它幾級混泥土澆筑的環節過程中,考慮溫度參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它是提高混凝土性能指標穩定性的關鍵。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它施工特點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點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體積大,通常情況下建筑實體的最小尺寸大于等于1米。
  第二點該施工技術的表面系數比較小,很容易出現水泥化熱釋放的現象,并且內部升溫的情況比較快。
  第三點整體施工性比較高,一般需要采用連續澆鑄的方式進行施工,施工的頻率快。
  在實踐的過程中,如果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那么就會嚴重的影響整體結構,出現溫度變化出現的裂縫問題,這對整體項目的安全性以及功能性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針對性的采取相關的措施,處理混凝土施工時產生的裂縫問題,從而確保工程的質量能夠得到提高。
  2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流程
  2.1混凝土的攪拌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拌制工序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程。當前在大體積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采用二次投料新工藝進行攪拌,也就是改變了傳統投料的投料程序,逐漸采用水泥攪拌的方式進行。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減少水泥出現溺水的現象,同時還能夠減少混凝土上下層面產生的差度強。在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
  2.2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攪拌完成之后,就需要采用專門的運輸車,將其運輸到施工現場,通常情況下采用的運輸設施上用的一種運輸運輸。并且在運輸混凝土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的減少混凝土產生的水換熱情況,可以適當的在混泥土內增加泵送劑以及吸水器等等,這樣能夠提高水泥的用量發揮,同時還能夠減少混凝土的性能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運輸的時候,還需要規劃好運輸路線,避免運輸路線過長而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的現象發生。
  2.3混凝土的澆筑
  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通常有兩種方法,分別為混泥土澆筑法以及塔式起重機澆筑法。在施工過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為分層澆筑方法,也就是在基礎法進行分段分條分層進行澆筑,保證混凝土在同一個坡度上實現漸進循環的加速。并且混凝土在澆筑完成之后,就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震蕩,并且每個正當范圍要震蕩,頻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鄭老師不能夠存在了,正當進行上層混凝土振搗時,振搗器必須要插入下場混凝土表面的五厘米之內。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完需要對其表面進行二次壓漿處理,從而保證混凝土初期產生的裂縫能夠閉合,同時在澆筑工程完成1到2個小時之后就要進行表面處理,表面處理時先要按照標高的要求做好平面的控制,保證混凝土初凝之前能夠得到一個穩定性的收縮狀態。
  2.4養護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在實施分段澆筑完成之后,需要觀察混凝土在出名之后以及重力之前,這個過程要進行二次正道,或者是對其表面進行抹壓,從而將混凝土表面上的蜜水有效排出,以控制裂縫問題的出現。在養護的過程中,當混凝土澆筑完成6到18個小時后,需要開始灑水養護,養護的周期要持續28天以上,針對有特殊部位要求的可以適當的延長它的養護周期。同時針對早期混凝土表面需要采用麻袋或者是草袋對其進行遮蓋,以防止陽光對其直視,以免產生裂縫現象出現,另外在混泥土養護的環節過程中,還需要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觀察房子出現裂縫問題,如果存在問題需要及時的處理,并且做好書面記錄。
  2.5后澆帶施工
  在后澆帶施工的過程中,它采用的填充材料可以選膨脹混凝土材料,同時還可以選擇等級強度比較高的普通混凝土材料,在施工的過程中后,澆帶的寬度通常設置在70到100厘米之間,鋼筋可以按照不斷的方式或者按照斷開的方式進行施工。栽后澆縫,設置上可以設置為平縫,從而保證它的接口和接聽phone在澆筑的時候能夠得到有效的銜接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著毛干凈,使其能夠保證平滑的表面。在后澆帶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對它的施工溫度進行控制,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引起內外溫差產生裂縫的現象,同時進入養護環節,服務周期同樣是控制在28天左右。
  3溫度控制措施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在澆筑完成的1到5天內,它的內部產生的溫度波動很大,并且在加注后的三天左右,它是發生溫度變化最高的一個階段。一旦它的內部溫度和表面溫度產生的溫度差過大的時候,就會出現溫度變形,嚴重的引起的裂縫問題,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的過程中,就需要嚴格的做好混凝土溫差的控制,一般情況下,溫差值最大的差度不能夠超過25℃,在溫差控制上,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對其進行控制。
 ?、僭诖篌w積混凝土澆筑時間控制上,需要在陰天進行;
  ②對于材料需要及時的灑水降溫;
 ?、垡m當的控制攪拌車的溫度要經常使用清水對其進行沖刷;
 ?、芑炷嗤猎谶M行入模溫度的時候要控制它的溫度在25℃以內。
  在溫度控制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減少溫度變化,給混凝土結構產生的溫度下,運載混凝土的底面上可以通過加蓋兩層塑料薄膜的方式,保證它的溫度不會產生變化。在覆蓋草袋的過程中需要上下錯開,保證它的交接處完好,使其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保護層,從而確?;炷恋臏囟?,不會出現很大的變化。要注意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為了能夠避開天氣的影響,減少下雨導致草袋受損而失去保溫能力,在進行覆蓋的過程中,需要對基坑進行防御措施控制。此外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可以利用中間的池壁支撐手下對中間部分的手腳架對持面的標高進行,使其能夠形成一個結構,然后用彩布條對整個基坑進行覆蓋。
  4 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在施工過程中建筑施工技術也逐漸得到了更新,尤其是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而言,在應用的過程中它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逐漸得到了完善。在應用的過程中,通過該技術能夠給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體積混泥土技術在應用的時候,你要保證該技術的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必須要嚴格的對材料的溫度以及該技術的施工工藝進行管理,并且在施工完成后還需要對施工后期進行一個全面的控制,保證各項環節能夠銜接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夠提高該技術的施工效果,從而給我國建筑工程事業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魏立強.淺談大體積混凝土裂縫[J].科技信息.2010(09)
  [2] 裘泳.超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及裂縫控制[J].中華建設.2014(05)
  [3] 馬晨晨.淺談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點[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6)
  [4] 張文龍.某高鐵車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8(36)
  [5] 胡秀強.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18(12)
 ?。ㄗ髡邌挝唬喊偕薪ㄖこ炭偣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195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