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橋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實踐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路橋施工作為交通的基礎公共設施,是保障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基礎性建筑,在路橋施工中應用的高性能混凝土,以謀求更高效的進行相應建設。但是目前該技術仍存在有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通過淺析現階段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橋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提出了一些應對現如今出現的問題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高性能混凝土;路橋工程;應用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種全新的混凝土,它的綜合性能比較好,能夠有效的保證道路路橋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因此在道路和路橋建設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一、路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現狀
路橋施工應用高性能混凝土是建筑業快速發展背景下的產物,其與以往大規模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存在較大差異。高性能混凝土運用更趨廣泛目標的達成,需使工程建設者充分掌握其應用優勢與現狀,進而使市場環境的促進措施具有針對性的特點與作用效果。經研究人員對已建路橋施工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強化路橋性能、環保與經濟性以及高穩固性。路橋性能的強化主要依靠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具備的抗拉、抗壓以及抗剪功能,能夠為工程結構承擔巨大的荷載,以實現提高路橋各部分結構作用穩定性的目標。在環保性與經濟性方面,與普通混凝土相比較,其能夠大幅度減少建材使用,進而降低原材料生產加工過程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影響。當該材料以低材料使用、高質量性能的狀態作用于路橋工程的施工建設,將在提高結構作用耐久性的同時,有效控制工程建設的造價成本。高穩固性,是普通混凝土施工使用所沒有的特性,高性能混凝土能夠在重載與高溫的條件下不受變形與開裂問題的影響。
但在具體的應用實踐過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所處的路橋工程建設行業也在不斷發展,這就對該材料的核心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人員結合上述高性能混凝土應用優勢,開展更進一步的研究分析,以使其能夠滿足所處工程建設環境的不斷變化需求。
二、路橋工程施工中應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關鍵要素
在路橋工程建設中,若要保證高性能混凝土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要控制好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重要影響因素,以下筆者就凝結時間、配合比和坍落度三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2.1凝結時間
結合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的特點,其在工程建設和施工的過程中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仔細把控高性能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是不可忽視的內容。每個工程所處的環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應結合工程環境來調整混凝土凝結的具體時間,從而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比如,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和夏季初凝的時間均有確切的范圍。如冬季初凝時間應為10h~12h,終凝時間為12h~14h;夏季初凝的時間為12h~14h,終凝的時間為15h~18h。若要控制好高性能混凝土的體積與密實度,就必須要準確把握混凝土凝結的時間,另外還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溫度應力,避免其超出合理范圍,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
2.2坍落度
檢測和易性時,要嚴格把控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集中表現在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方面。在高性能混凝土應用的過程中,合理設計混凝土坍落度十分關鍵,坍落度對高性能混凝土高流態的強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坍落度通常在20cm~24cm這一區間內。此外,出機澆灌期間對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規定坍落度損失必須在2cm之內。也就是在出機后其擴展度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進而保證整體工程的建設質量。
2.3配合比設計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與工程質量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同時其與普通的混凝土相比,配合比存在著顯著差異,而且工程建設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首先需結合工程實際科學應用引氣劑。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時,為有效增強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需結合工程實際適當加入引氣劑,從而有效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抗滲性和抗凍性。在這一過程中要結合混凝土的抗凍等級嚴格控制引氣劑的使用量。其次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配置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參數。在配合混凝土的過程中若水灰比過大,則混凝土的粘結力就會有所降低,從而影響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甚至在內部出現小細紋。若水灰比過小,則混凝土的和易性無法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繼而出現麻面和空洞等問題。故而在配合比設計中要保證減水劑的減水率在20%以上。另外,為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縮量,減水劑應與緩和劑搭配使用。
最后,適度增加膠合材料的使用量。嚴格控制膠凝材料的用量是保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質量的關鍵要素,且相應膠凝材料的含量應適中,從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增強高性能混凝土的穩定性。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橋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備強度高、耐久性強以及穩定性好等優勢,所以其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在遭受了外力影響下不被損壞,有效提高了路橋的施工質量水平。路橋工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能有效防止其出現下沉等病害現象,且能降低工程成本,效果也達到了預定的要求。若要充分保證高性能混凝土具備耐久性的特點,則需保證混凝土的配比符合工程要求,在拌和時,可適當加入外加劑,進而提高混凝土的綜合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路橋工程質量,降低后期的維護,綜合效益非常高。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所選取的首要施工材料,相信在未來發展中,必然會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大多使用在路橋施工過程中,該種施工材料通常會使用在離岸結構的工程中。正是由于該種材料具備較高的綜合性能,容易澆筑和振搗,無論任何惡劣的環境都能夠使用,并且具備同樣的工程效果。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夠大大提升工程的使用壽命,促進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如果在選擇施工材料的過程中需要保證該路橋具備更高的性能,那么可以在混凝土建筑材料中,加入適當的粉煤灰或者礦料進行配比,可以全面提升混凝土的綜合性能,在提高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滿足正常使用的需要,提升了整體的經濟效益,降低了工程成本,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交通設施,該種材料具備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四、路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管理
為保證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質量和效果,充分發揮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的優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完善高性能混凝土質量管理的綜合水平。為此,管理人員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強度,加大對原材料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還要科學設計配合比,依據工程實際添加適量的外加劑,防止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無法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與此同時,還應采取多種有效手段不斷增強混凝土體積的穩定性和結構的耐久性。且在工程施工后,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一般而言,高性能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結束后就需開展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在路橋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配置和澆筑是十分重要的兩個環節,且養護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養護工作是保證混凝土性能的最后一個關卡,其能夠讓高性能混凝土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優勢,進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澆筑后出現混凝土結構內部失水的問題。
五、結束語
高性能混凝土的綜合性能比較好,特別是其剛性強,耐久性好,將其應用于道路橋梁建設極大的提高了道路橋梁承受外界反復荷載作用的能力,避免了道路和橋梁出現沉降和坍塌的情況,從根本上保證了道路橋梁建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建楠.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實踐與探索[J].居舍,2018(24):47.
[2]鄭健.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作用[J].四川水泥,2018(06):43.
(作者單位: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37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