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影響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和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生態城市建設、小城鎮建設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綠化工程建設更是遍地開花,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分析了影響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就提高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的對策做了重要論述。
  關鍵詞: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原因和對策
  盡管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每年綠化栽植實際存活量與栽植數量相比并不盡如人意,樹木成活率不高,每年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綠化效果不明顯,植株生長不健壯。現就影響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因素進行分析,為以后栽植提出相應對策。
  1影響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1.1沒有合理選擇樹種
  近年來,隨著各地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對環境要求不斷提高,南樹北移情況日漸增多,國外的新優綠化品種不斷受到青睞,樹種的選擇會對栽植成活率帶來直接影響。有的地方不顧當地氣候條件,一味追求新、特、奇,盲目引進外來品種,致使樹木生長不適應,成活率低。
  1.2起苗、運輸、假植環節不緊湊,苗木失水過多
  園林樹木的栽植絕不能簡單理解為狹義的“種植”,而是一個系統、動態的操作過程,樹木栽植更多表現為“移植”。因此,苗木起挖應選優去劣,選擇健壯苗,苗木自身生命力和抗旱力也是影響造林質量的關鍵因素。同時,起苗時未對苗圃地進行滲灌,又經長途運輸和長時間曝曬以及假植不及時,造成苗木失水多、抗旱能力差,因而栽植成活率降低。
  1.3栽植方法不當,栽植成活率低
 ?。?)整地挖坑不合標準,不能在栽植前完成。由于綠化工程樹木種類繁多,苗木規格大小不一,栽植穴的大小規格也不同,包括帶狀溝、穴狀等。穴的大小視苗木根系體積大小而定,一般為根系體積的2~3倍為宜。但在實際栽植中,往往挖坑的大小、深度不夠或者苗木運到場地后才開始挖坑(小灌木栽植除外),致使苗木在栽植地放置時間過長也未能假植,栽植不及時,影響栽植成活率。
  (2)栽前對苗木殘根斷枝的修剪不到位。栽前沒有修剪爛根、殘根,擴大樹木病害感染源,難以刺激新根萌發。栽植后斷枝、干枯枝等沒有得到及時地修剪,致使樹木水分供養不足,成活率不高。
 ?。?)栽植深度及栽植不實,影響樹木生根。在栽植深度上把握不到位,栽植過深,樹木根系呼吸不透暢,積水容易造成根系腐爛;栽植過淺,達不到保墑、抗風的作用。栽植時栽不實,土壤與根系接觸不緊密,影響新根萌發。
  (4)澆水、覆土、搭支架等不及時也是影響栽植成活率的重要原因。
  1.4栽植后養護管理措施不到位,影響栽植成活率
  園林樹木栽植,有“三分栽植,七分養護”之說,科學合理的養護管理對提高栽植成活率,恢復樹木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日常綠化工程中,往往“重栽植,輕養護“,即注重栽植環節,忽視養護環節。致使苗木補水不及時,防病蟲害、排水排澇不及時,影響栽植成活率,人為破壞也是降低綠化栽植成活率的重要原因。
  1.5施工管理人員素質較差
  從某種意義上說,園林栽植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施工管理。目前,施工管理人員大多是臨時抽調或其他行業人員轉行,職業素質普遍較差,難以滿足現代化工程施工管理標準要求。由于施工管理人員素質普遍較低,領悟和執行工作任務能力也較差。綠化工程栽植又是一個系統、動態的操作過程,苗木起挖、運輸、栽植、澆水、后期管理各環節的管理不到位或技術要求不完善、不達標,都會直接影響樹木的成活率。
  1.6栽植科技含量較低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園林綠化工程中也研究出了許多有利于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新技術、新措施。如ART生根粉、源動力大樹生根液、抑制蒸騰劑、吊針液、愈傷涂膜劑等化學輔助藥劑。同時,還有搭蓋遮陽網、使用營養缽苗、夏季高溫噴水等物理措施,在栽植方法上也有了較大改進。但在目前施工栽植中,對新技術和新措施應用過少或未使用,致使栽植成活率降低。
  2提高綠化工程栽植成活率的對策
  2.1適地適樹,選擇生長健壯,便于管理的樹種
  充分考慮植物的生態適應性,綠化樹種的選擇應以鄉土樹種為主,可充分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氣候條件和建筑物防風御寒。小庭院圍合聚溫,以減少冬季低溫的侵害。熟悉掌握樹種的適應性,構建植物群落時,優先選用鄉土樹種,同時,合理配置耐陰性和喜陽性樹木,慎重引進花灌木品種。綠化工程既要注重樹木成活率,又要凸顯其觀賞價值。所以,在樹種選擇上,應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特別是生態景觀林的營造更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樹種的選擇必須遵重樹木的生長規律和生物特性,新品種的引進必須經過試驗和馴化后才能應用。
  2.2起挖運輸環節緊湊,符合標準要求,保護好苗木,防止脫水
  起挖時盡量減少傷根,遠起遠挖,防止損傷苗木皮層和芽眼。若遇干旱天氣應先灌水,待土壤濕潤后再起挖,土球的直徑應為地徑的8~12倍,裸根苗要隨挖、隨運、隨假植。大規格苗木需用草繩纏裹,防止土球松散,纏草繩時要派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纏裹。同時,長途運輸要遮蓋好,防止風干,裸根苗要蘸泥漿,用塑料袋或濕草袋套好后再運輸。苗木裝車前要按要求截干、疏枝、疏葉、疏花,減少植株對水分的需求。
  2.3正確的栽植方法
  2.3.1提前整地。整地要求必須符合栽植要求,對土壤不符合栽植要求的進行更換。栽植前對干旱的栽植坑進行灌水滲透,保證有效地蓄水保墑。
  2.3.2栽前修剪。栽植前修剪苗木根系、枝、葉等,有效預防病蟲害,促進刺激萌生新根和傷口愈合,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樹體平衡。
  2.3.3適當深栽。北方春季風力較大,空氣流動性強,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被蒸發,從而影響成活。灌木栽植為苗木出土線2~3cm,陜北地區深3~5cm為宜;喬木栽植為苗木出土線10cm,陜北地區為15~20cm。
  2.3.4栽實。栽植前必須踩實、夯實,栽植裸根樹木時,根系要舒展,不得窩根。當填土至坑的一半時,將苗木輕提,再填土,踩實。栽植大樹時,回填土應夯實,防止土球與根系間產生空隙。
  2.3.5栽植后及時搭支架、澆水、覆土等。搭支架、澆水、覆土等各項措施必須連接緊湊,才能有效保證成活率。
  2.4加強栽植后的養護管理措施
  首先,及時補水。干旱天氣應適時澆水,根據樹種喜水和天氣情況進行噴水保濕或樹干包裹。其次,預防病蟲害。監測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一旦發現,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后,防澇、防汛。中槐、雪松等樹種容易受積水影響而出現根系腐爛,需要根據樹種習性,及時排出積水,防止出現爛根。
  2.5加強管護,增強群眾保護意識,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在設計上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盡量有利于通行,避免妨礙交通,設置護欄、警示牌等。在樹種選擇上,盡量選擇管護容易、適應能力強的鄉土樹種。
  2.6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施工人員整體素質
  加強對施工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有針對性地對園林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崗前教育和在職培訓,培訓的內容要與實際工作內容相結合。
  2.7提高推廣應用科學新技術
  推廣應用容器苗,其根系完整、抗旱能力強、栽植成活率高;推廣使用ABT生根粉;推廣使用源動力大樹生根液和其它輔助藥劑;推廣使用遮陽網、噴水增濕等新栽植措施。
 ?。ㄘ熑尉庉嬍娴さ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