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人類對綠化空間需求的日益增加,園林施工日益受到重視,為人類營造出舒適、怡人的園林空間。但如果不能保證苗木成活率,園林綠化效果就很難充分發揮出來,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極大浪費。因此,在園林綠化施工中,一定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技術,提高植物成活率,達到顯著提高園林綠化水平的目的。從選苗、起挖、修剪、運輸、種植等方面加強管理,減少園林綠化成本,使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的同時,讓園林綠化效果保持的更長久。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植物成活率;措施
如今,園林綠化已經成為美化環境的重點工程,要想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就需要加強園林綠化,而要想保證園林綠化施工質量,就需要提高植物成活率。
1提高園林植物成活率的措施
1.1苗木的選擇
首先,苗木的選擇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選擇合適的品種。由于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考慮選擇的樹種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環境。其次,樹木質量對于樹木成活率也有著較大影響,在樹木栽植過程中,盡量栽植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目前,市場上的苗木大多分為2種類型,主要是裸根苗和帶土球苗。選擇時要看苗木根系是否發達、根系水分隋況等。在相同情況下,矮小的苗木相比高大的樹木成活率要高,樹葉小的苗木相比樹葉大的苗木成活率要高,在樹種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適宜當地環境的苗木。
1.2嚴格按要求起挖樹木及處理土球
苗木起挖及土球處理是園林綠化施工中影響植物成活率最主要的因素。在苗木移植過程中,苗木根部要有新鮮的土球,起挖方向應保持向下,并垂直于植物根部的外環。同時,應用手鋸割掉影響幼苗種植的粗根,但應注意割斷粗根應小心謹慎,避免毀壞苗木根部而影響其生長。當苗木被完全挖起時,將樹身放于一側,用手鋸切割根部,使其與土壤完全脫離。但在起挖過程中不能破壞苗木的根和皮,保護好苗木,防止原始土球脫落。
1.3合理包裹苗木
保持苗木濕度對苗木移植至關重要,也是決定苗木是否能夠長久存活的關鍵。在將樹木移植到樹穴前,應保持樹穴中的水分含量,過低則需要做保濕處理,同時,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樹干包裹主要有3種方式:(1)為防止樹干中水分的蒸發,應保持樹干處于潮濕狀態,可以使用濕稻草包住樹干,然后用干燥的稻草包裹外層,以防止內部潮濕的稻草中水分被蒸發。(2)樹干用沾了水的粗繩緊密捆綁在一起,保證粗繩中的水分全部供應給樹干,然后用塑料薄膜緊密捆綁樹干,保證水不被蒸發。(3)在保持樹干濕潤的同時,還應保持園林景觀的美觀性,在濕潤粗繩纏滿的樹干周圍纏上l層白麻布,以保持樹干整齊、顏色一致,從而增加園林綠化景觀的美觀度。
1.4科學合理地修剪苗木
植物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生長規律,需要定期修剪,保持樹木養分均衡分布,這也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主要途徑之一?;跇淠菊w樹形的健康發展,定期修剪樹枝。其中,過度修剪闊葉樹會影響闊葉樹成活率。修剪常綠樹木時要除葉去芽,保持苗疏枝稀的狀態,維持苗木自身養分得到均衡和充足供給;修剪常綠針葉樹木時要注意除去病枝、枯枝,且修剪周期不宜過短,修剪次數不必過多。
2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2.1挖掘樹木和樹木包扎的注意事項
由于植物的枝和葉是影響植物水分蒸發的主要途徑,因此,起挖樹木前,應適當修剪樹木的枝葉和根須。同時,在起挖過程中澆灌充足的水分,擴大開挖范圍,并通過人工挖掘減少損傷苗木根部的概率,切忌用鐵鏟或手直接折斷粗根,避免苗木根部受到損壞或開裂。在包扎過程中應注意均勻地調和包裹在樹根的泥漿,以便完全包裹住樹根,避免水分流失和蒸發。
2.2減少樹木根部暴露的時間
根部是植物供應水分的中心器官,保護植物根部至關重要。因此,要避免植物根部長期暴露在外界,減少水分流失。苗木起挖后應及時做好包裹工作,包裹根部的泥漿應提前準備好。澆蓋泥漿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驗豐富、技術水平較高。此外,在種植樹苗前,要在確保苗木完全穩定的基礎上,迅速填充土壤,減少苗木根系暴露的時間。
2.3苗木運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植物運輸是否安全可以直接決定植物成活率水平。為了降低植物運輸過程中受傷幾率或損壞現象發生,必須杜絕裸根運輸,保護苗木根部的完整性。運輸之前,使用泥漿均勻地涂抹在苗木根部,包裝針葉樹苗這類脆弱、易損的苗木時,應選擇濕潤且水分充足的草袋包裹根部,并且應單株包裝。與此同時,在裝車過程中保持足夠的空隙,避免植物太密而互相擠壓受損。在運輸過程中,??炕蛐菹⒈M量選擇在陰涼處、避風處,避免長期曝曬待種植的苗木,導致苗木水分蒸發和流失。有些幼苗位于偏遠地區,運輸時間較長。針對這種情況,運輸人員應及時給植物澆水,保持植物水分含量。
2.4苗木栽植注意事項
栽植過程中,也要對苗木進行施肥,針對一些根部發育較好的樹苗,可以在肥料中添加一些磷肥。同時,裸根苗木在放入坑內時,需要保證苗木的根系均勻分布在坑底,校準位置,保證根莖部分高于地面5~10cm。再將一些混有肥料的土壤填入坑內,每1層土壤都需要做壓實處理,壓實完后,上下提拉苗木,使苗木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觸。最后,再將新土填入道坑內,直到高于地面一定程度后,再夯實苗木底層土壤。
種植苗木后,應在種植穴的直徑周圍(稍大于種植穴)筑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堰高在10~15cm。苗木種植的當天應澆透第1遍水,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澆水,補充苗木水分。南方地區澆水次數不少于3次;粘性土壤澆水應適量;一些根系不發達的樹種應多澆水;肉質根系植物應少量澆水。秋季種植的苗木在澆灌足夠的水后,應及時封穴過冬。遇干旱天氣或在干旱地區,澆水次數應適量增加。在干燥風熱的季節,應對新發芽的樹冠進行噴霧,時間宜在10:00前和15:00之后。
3結語
總而言之,發展園林綠化離不開提高園林綠化植物成活率。但提高植物成活率工作繁瑣、復雜,技術含量較高,從苗木選取到苗木起挖,從苗木包裹到運輸和栽種等過程,都需要經驗豐富、技術平水較高的專業人員來合理規劃安排。因此,如果想加快園林綠化發展,就必須加深對園林綠化領域的研究,多角度分析植物成活率相關問題,探索和研究出提高植物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以此推進我國園林綠化行業快速、良好地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