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機械工程自動化當中的農業智能化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越來越深入,智能化也成為了機械工程自動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本文對智能化技術在機械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特點與項目應用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智能化;自動化;機械工程
中圖分類號:S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19
機械工程自動化是集信息技術、電子技術、機械技術為一身的綜合性學科,是推動我國制造業升級十分重要的技術手段。機械工程自動化的日益成熟與廣泛應用大幅提升了工業生產效率,對我國的工業化發生與產業升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1]。然而當前我國大多數工業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線仍然需要投入比較多的人力,自動化的改造并不全面,仍然需要進一步整合各種新技術,不僅要實現機械工程的自動化,同時也要實現機械工程的智能化發展。
1機械智能化的特點
機械工程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智能化發展階段。在機械工程中融入智能化技術,可以實現機械工程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可以進一步降低工業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投入量。智能化和自動化老師機械工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發展方面,二者之相互關系、相互促進。機械工程自動化是智能化的重要基礎,自動化是智能化的重要載體[2]。智能化的機械設備內置有智能化系統,可以收集、處理并分析生產過程中所生成的各項數據,在分析結果的指導下來調整流水線的生產方式,最終實現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提升。由此可知,機械工程智能化是經過完善、改造、升級的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
2機械工程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優勢
機械工程中智能化技術在應用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管理智能化與生產流程智能化2個方面。
2.1管理智能化
我國工業企業以往所采用的生產線管理模式長期只是按部就班地執行管理工作任務,以固定的順序來完成市場調研、模型設計、生產以及銷售等工作。由于管理模式的執行路徑十分固化,長期依賴工作經驗執行任務,嚴重依賴人工勞動。尤其是在生產化生產環境下,這種固化順序的管理模式一旦在某一環節出現偏差,都可能會對整個生產流程造成影響[3]。而智能化系統能夠靈活應用各環節、多方面的數據,通過智能化的數據處理來識別各生產環節所存在的錯誤,以更加科學的方法對生產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使產品的時效性得到更加全面的保證。
2.2生產流程智能化
單純采用自動化生產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我國工業企業在新形勢下的生產需求,尤其是在我國工業領域機械化、自動化已經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的大背景下,更加需要引入更加智能、更具靈活性的算法與程序。生產系統的智能化改造即優化整個生產流程的過程。智能化系統一方面能夠對各生產環節所生成的信息進行采集,同時也能夠以十分優越的算法對來自各方面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得出最佳的生產流程,具有較強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3大力發展農業機械自動化的重要意義探析
在當今機械化自動化發展進程日趨加快的時代背景下,大力發展農業機械自動化也成為了當代農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大力發展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有助于解決農村勞動力緊缺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村青年選擇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由此也導致農村出現了一種十分普遍的“空巢”現象,農村人口不斷減少,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農村勞動力緊缺問題日趨加劇;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再加之當代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也日漸加劇,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在農村,農業生活生產勞動強度普遍較高,但青中年勞動力又尤為缺乏,由此也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從這一點來看,大力發展農村機械自動化,切實迎合了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減少的發展形勢,成功地彌補了農業生產勞動力緊缺的空白,進而也有助于更好地解決農村勞動力緊缺問題。
3.2有助于滿足社會發展對農業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們生活條件與之前相比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相應改變?,F階段,對于農業生產的要求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解決自身溫飽問題,更多的是追求一種更高品質、更好品味以及更豐富品種的農副產品。此外,對于農民而言,也希望能夠緩解自身的農業生產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質量與產量。鑒于這一需求,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也成為了一種必然,通過自動化發展,不僅能夠有效地滿足社會公眾對于農產品的系列需求,同時還促使農業生產勞動效率大幅度提升,極大地降低了人工勞動成本。
3.3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產機械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對于農業生產自動化產品而言,與傳統的生產器械相比其具有著更為優良的自動保護、自動診斷、自動監視及自動報警等多種功能。在具體的農業生產實踐中,農業機械一旦出現故障或問題,如短路、過載等,機械便會自動快速的切換到自我保護模式,從而對操作者及機械自身提供有效地保護。因此,農業機械自動化能夠更好地提升農業機械的可靠性與安全性,進而更好地保證其穩定運行。
3.4有助于降低人工勞動強度
農業機械自動化產品是一種集合了知識、技術為一體的密集型產品,在應用過程中其能夠成功的將農民從繁重的農業體力活動中解放出來,最大化地降低勞動者工作強度,進而也促使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
近年來,世界上各國都將發展農業自動化視定位一種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質量、適應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以及節約資源和實現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在當代信息產業、電子工業發展日趨成熟的今天,在技術和經濟的雙重支持下,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也必定會越來越普遍,成為農業發展的一項不可逆趨勢。 4機械工程與農業結合
4.1機電一體化技術
在傳統的農業機械生產領域,工作人員要通過儀表系統對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給予實時的觀察。而不同的農業機械設備所使用的儀表系統存在一定的差異,有關設備使用液晶儀表,有的設備使用傳統的機械儀表。操作人員要對農機設備的各項參數進行持續的觀察與分析,進而實現針對機械設備的有效調整,通過數據來了解機械設備可能存在的故障。而在相關技術不斷升級與優化的過程中,現階段的農業生產已經可以采用農業機械與呈像技術相結合生產方式,比如在農業機械上安裝攝像頭,實時監控機械工作畫面并了解機械工作狀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畫面對機械參數進行調整,更加方便現場操作,進而實現農機生產效率的提升。
4.2計算機輔助設計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領域的不斷發展,農機設備的技術體系與內部結構越來越復雜,運行狀態下的農機設備會產生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需要通過計算機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以替代傳統的手機繪圖分析方法。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夠將所采集到的數據以三維圖形的形式表達出來,進而實現針對農機設備的優化與改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4.3GPS導航技術
農機設備與GPS導航技術相結合,其應用原理在將傳感器技術與GPS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工程技術對農業生產現場的實時影像進行還原,進而生產機器三維坐標以及現場三維立體圖等重要影像資源。GPS技術普遍應用于大型農場,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5結束語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到工業化技術革新的重要階段,如深度開發、廣泛應用各種智能化技術已經成為工業企業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相關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大技術引入力度,大膽創新,進一步提高機械工程的自動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安杰.如何在機械工程自動化中應用智能化技術[J].內燃機與配件,2018(06):85-86.
[2] 吳恒.智能化技術在機械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價值[J].內燃機與配件,2017(12):113-114.
[3] 李學忠,孫寬.工程機械產品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控制——信息技術在工程機械上的應用綜述之一[J].工程機械,2009,40(07):49-55,8.
作者簡介:吳克兵(1969-),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技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