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技術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其建筑工程質量與進度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與探討?,F階段,我國建筑工程的主體機構多為鋼結構,所以鋼結構的穩定性就決定該建筑工程的穩定與安全。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中應用鋼結構的優勢行分析,總結出具體的問題與不足,并對鋼結構技術要點進行探討,為其建筑工程的穩定安全提供重要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建筑工程;鋼結構;穩定設計
  1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優勢分析
  1.1更強的抗壓性
  由于鋼結構的主要構成材料為不同型號的鋼筋,而鋼筋是一種韌性強、強度好且質量輕的一種建筑材料。因此,由鋼筋組成的鋼結構與傳統的混凝土結構相比具有更強的抗壓性,也就實現了對土木工程結構性能的提升,讓土木工程能夠在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具有更好的抵抗力。
  1.2更好的安全性
  眾所周知,混凝土結構在實際使用中,一旦養護不當或是長時間受到自然環境的侵蝕,就極易出現裂縫或沉降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土木工程的整體質量與性能。而與混凝土結構相比,將鋼結構應用土木工程中,就能夠有效避免裂縫的出現,也就增加了土木工程安全性。
  1.3更佳的經濟性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往往規模較大,涉及到的人工與材料設備等成本較多,因此,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再加上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確保其施工質量。但是,鋼結構通常是由工廠進行批量生產,企業只需購買即可使用,降低了企業在這方面施工中的成本投入,具有更好的經濟適用性。
  1.4更強的環保性
  混凝土結構在實際施工中需要對砂石等材料進行攪拌、澆筑以及碾壓等,在這一整個流程中極易產生建筑垃圾,對施工現場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威脅,這違背了環保性要求。而鋼結構主要是由鋼筋構成的,這種材料能夠被回收再利用,具有較強的環保性,并且不會在施工中產生建筑垃圾,也就不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而這也正是環保施工理念的重要體現。
  2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鋼結構技術理論不符合實際施工條件
  現階段,我國的土木工程鋼結構技術理論無法與實際施工現場相結合,由于受諸多環境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影響,鋼結構技術理論與現場實際施工條件經常出現差異化與沖突化。其次,土木工程施工內容涉及范圍較廣,且內容相對復雜,這也對鋼結構技術理論的應用造成相對阻礙。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項繁雜、標準且系統的綜合性鋼結構流程,需要在鋼結構材料、鋼結構技術、鋼結構工藝、鋼結構理論等諸多方面進行協調配合,但目前我國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單位無法進行技術創新與模式改革,對較高標準的如最優控制、分線性分析、反饋分析等無法進行合理的技術理論支持,這也就造成了當下土木工程中鋼結構技術理論與實際施工條件不符的情況。
  2.2鋼結構技術標準不規范
  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國部分土木工程企業在鋼結構技術應用中缺乏規范性。在相關鋼結構技術應用方面經常存在不合理投入與實施。這些都體現在鋼結構技術標準不嚴格、不規范等方面。甚至部分施工單位還處在相對傳統陳舊的管理狀態,對土木鋼結構技術與鋼結構工藝的要求沒有達成標準化,進而導致工程質量與進度受到較大影響。其次,對鋼結構材料選購與投入方面也缺乏管控力度,在沒能保證材料質量在合格情況下投入現場,對日后工程質量及安全埋下了隱患。
  2.3鋼結構施工技術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完善、科學的土木鋼結構技術管理體系是現場順利施工的重要基礎,更是整體鋼結構施工質量及進度實質核心。通過筆者對部分土木工程施工鋼結構技術應用現場調查發現,部分土木施工單位不具備較為完善的鋼結構技術應用管理體現。具體如下:第一、在實際土木施工現場中鋼結構技術應用缺乏規范管理,鋼結構技術應用是一項科學、規范的標準流程,需要具備健全且完善的組織調度機構,即效率化管理體系。第二、鋼技術應用缺乏責任明確,對相關鋼結構技術應用及投入無法將責任細化,即落實到個人。第三、由于鋼結構技術缺乏管理體系,造成現場技術問題及隱患頻出,一并度出現互相指責推及諉現象發生,極大妨礙了土木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
  3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技術探討
  3.1重視選材
  傳統鋼結構建造過程中,鋼材分為管道型、結構板型、結構金屬型及塑型結構四種。碳素鋼作為在土木工程建造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種鋼材,具有可塑性比較強,相比較其他鋼結構硬度強度普遍較高的特點。在鋼結構中柱子截面主要分為十字形、工字型和箱型三種。針對不同施工部位采取不同鋼結構形狀作為復合接面。為了保證施工中參數正確性,在進行正式安裝前,施工人員首先對目標對象開展焊接試驗做好參數保障。另外,在鋼結構建造過程中,如果涉及到高強螺栓連接的方法也需要進行事先安全檢驗工作,保證施工中孔位連接精確無誤。
  3.2注意鋼結構安裝位置以及堆放位置的選擇
  一般來講,在鋼結構的安裝過程中,一般要將鋼結構的占地面積控制到1.5倍左右。在安裝過程中還要嚴格遵循相應的安裝工序,通過裝卸機械將中轉堆場的構建安置于回轉半徑的指定位置。如果在實際的安裝過程中發現鋼構件出現變形的情況,必須及時糾正。
  3.3吊裝技術
 ?。?)散裝法吊裝:鋼結構吊裝采用“先中間、后外側,先梁后柱,先下后上”的原則。在鋼結構建筑的中間部位先形成一個穩定的框架體系,然后向兩端推進、對稱安裝其余的鋼柱、鋼梁等構件。(2)分段法吊裝:施工人員將鋼結構構件分塊吊裝至高空進行拼裝,且吊運過程中還應考慮起吊設備的實際吊運能力。在分段吊裝過程中還應搭建臨時支架,之后利用起吊設備將其分塊吊運至需要安裝的位置,并利用高空散裝技術完成最終的拼裝工作。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的部分焊接工作可在地面進行,有效降低了工程損耗,在提升施工質量水平的同時增強施工安全性與穩定性。需要注意的是,為增強整體鋼結構的穩定性,分塊、分條的構件應具備相同的剛度與穩定性,否則應采取加固措施進行固定。
  3.4焊接技術
 ?。?)根據焊接結構的特點、材料和現場條件的可能,在合理選用焊材的條件下,焊接方法可選擇手工電弧焊、埋弧自動焊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2)在一個平面內由中心擴展向周圍的焊接。這種焊接首先應該采用節點對稱方式。(3)梁對頭焊接。這種焊接應該從鋼型板下部開始,逐步往上。(4)鋼結構框架豎向可采用有利于工序協調、方便施工、保證焊接質量的順序。構件的焊接順序應根據接頭的焊接順序繪制,并應列出焊接順序編號,標出焊接工藝參數。施工人員應該首先將框架焊接完成,再按照施工順序完成鋼板壓型支撐托板,最下層支撐框架,中層壓縮鋼板和支撐框架。確保焊接順序做好,在焊接完成之后應及時檢驗焊接質量。
  3.5防銹技術
  通常采用的防銹技術主要是涂裝油漆。為了保證油漆能夠到達理想的防銹效果,在進行涂裝操作之前需要先清理金屬表面,去除鋼材表面原本存在的銹跡或氧化皮。除銹工作分為手工除銹和機械拋丸除銹,除銹后利用紗布將鋼結構的表面擦拭干凈進行底漆涂裝。底漆需要經過兩個小時的干燥晾置,才可以進行后續的涂裝操作,涂裝其他涂層時要避免油漆發生流墜,使面漆能夠均勻涂裝、色澤飽滿光亮。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鋼結構技術與傳統的混凝土技術相比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更加優勢。但是,其在當前土木工程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鋼結構技術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及相關工作人員應針對鋼結構施工技術應用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全面掌握其應用要點,以實現對土木工程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夢夢.關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鋼結構技術的探討.經貿實踐,2016.24.292.
  [2]王屹.關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鋼結構技術分析.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0.259.
  [3]俞英娜.關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鋼結構技術分析.建筑設計管理,2014,31.09.78-80+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3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