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黃雀記》中仙女悲劇命運的書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家蘇童的小說《黃雀記》中主人公仙女身上充滿了時代氣息,是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作品中仙女悲慘的人生經歷令人唏噓不已??梢哉f,仙女的人生充滿悲劇色彩。
  關鍵詞:《黃雀記》 女性 悲劇
  蘇童說:“《黃雀記》里的白小姐(仙女),大概是我作品中最接‘地氣’的一個女性形象?!毕膳砩象w現著改革開放初期、社會轉型過程中消費化、娛樂化的潮流,人物形象生動飽滿,顯得真實。與此同時,發生在她身上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映射、社會的縮影。
  一、仙女人生的雙重悲劇
  (一)外在世界的沖擊
  仙女的人生,從出生之日起,就是悲劇。首先,仙女的出身悲慘:慘遭原生家庭遺棄,又被收養在來自窮鄉僻壤、代溝大的家庭。她這種被命運安排的過程,本身就具有悲劇性。其次,仙女被收養在經濟條件差、生活貧苦的家庭,無法得到對物質強烈渴望的滿足,對于仙女來說,也是悲劇。再次,仙女的家是精神病院的一隅,她所接觸的事物是病態的。她將兔子當玩伴,以藥片為糖果。非正常的成長大環境,又是一個悲劇。
  外在世界對于仙女的傷害沒有止步于悲劇的出身與成長環境,下一個悲劇——強奸案便接踵而至,它是仙女人生的轉折點。從保潤的捆綁到柳生的強奸,仙女的肉體遭受了巨大的傷害。作者細致地描寫了捆綁給仙女的肉體帶來的痛苦,而并未書寫緊隨其后的強奸案對仙女造成的傷害。但眾所周知,后者比前者傷害更大。花季少女慘遭侵害,放在任何時代都是受害者人生的悲劇。
  悲劇與悲劇環環相扣,強奸案扭轉了仙女的人生走向,將其本就不甚光亮的前途裝點得更加烏云密布。在仙女的人生道路上,墮落的職業選擇也是悲劇。強奸案后,仙女再次出場時,已經是一名公關小姐。在眾人的猜測中,可窺知仙女之前的職業經歷?!坝腥诵攀牡┑┑刂阜Q,白小姐就是世紀夜總會那個草裙女王,亦歌亦舞,妖魅奔放,號稱世紀夜總會的當家歌手”,“又有人打聽到白小姐曾經在深圳生活多年,做過一個香港商人的二奶,是著名的二奶村里最年輕的二奶,香港商人后來又包養了三奶,三奶比她還年輕,她一氣之下離開了深圳”。無論是舞女、歌手、第三者還是公關小姐,這種充滿曖昧與交易的人生不會是任何一個女孩的首選,也不會是仙女心甘情愿的選擇??此萍堊斫鹈缘纳畋澈?,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與無奈,只有仙女知道。于她而言,出賣肉體的茍且偷生,包含著命不由己的悲劇感。
  外在世界的沖擊,讓仙女在人生重要的節點上做出了糟糕的跳躍,從出生就開始的悲劇,能讓讀者發自內心地同情這個人物。但在旁人看不到的部分——仙女的內心世界,伴隨著她一生的精神折磨,無疑是另一重悲劇。
 ?。ǘ﹥刃氖澜绲睦Ь?
  仙女的成長道路上,她的內心世界一直處在畸形、壓迫的非正常狀態。精神飽受折磨,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難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仙女是孤獨的,與世界始終有隔閡?!跋膳畯男r候被父母拋棄到長大后被一個個男人拋棄,終究都是孤獨者的化身,無法擺脫命運的她最終迷失在了這繁華的世界里?!鄙倌陼r代,“一顆粉紅色藥片導致的昏睡,顛覆了她對世界的信任”。長大后,孤苦無依,徘徊于男人之間,迷失自我,過著為人所不齒的生活。聲色之下,更不會有真情的流露。而來自他人的惡意揣測,更是讓她得不到該有的同情與尊重。內心的無奈、心酸,沒有可以訴說的人聽。這種孤獨感籠罩著仙女的精神世界,始終無法散去。
  仙女是不安的。這種不安,不僅有對外界的不信任,也有來自良心的拷問,有來自心底的懺悔。在強奸案后,面對物質的誘惑,仙女誣陷保潤是殺人兇手,使保潤喪失了十年的自由。她雖身處社會,內心依然飽受煉獄般的煎熬。作者雖未直接描寫她內心的懺悔,但這種情感,通過一句話即可體現。在與柳生重逢后,她的第一句話是:“告訴我,那個國際大傻子,現在怎么樣了?”可見仙女一直在牽掛著因為自己而無辜入獄的保潤,內心也一直有所愧疚。這種愧疚經歷了十年,對于一個人來講,這是巨大的折磨。十年中,保潤身體不得自由,仙女靈魂不得自由。
  仙女的精神世界被困在孤獨與不安之中,與外界始終有著疏離感。無法宣泄的情緒給她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折磨著她,生活沒有帶給她真正的快樂,這無疑是悲劇的。
  二、悲劇發生的原因初探
  (一)成長氛圍影響下錯誤的價值觀
  仙女的命運悲劇與自身有著很大的關系。在成長的道路上,仙女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表明,個體生活在世界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與自我實現五種需要。家庭是這些需要最初的提供者,家庭對孩子需求的滿足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老花匠夫婦在物質上無法滿足仙女對于時髦生活的追求,在精神上沒有真正了解仙女,這從保潤討債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保潤向仙女要債,仙女的奶奶不分青紅皂白,掄起掃帚就轟;仙女的爺爺聽后并不相信,認為仙女不敢做這種事情。從二人護短的表現可以看出:一來仙女家確實貧困,二來老花匠夫婦并不真正了解青春期少女的內心變化,沒有發現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匱乏,讓仙女放大了物質世界的重要性,忽視了精神世界的構建,從而產生一種唯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觀念。而在成長的轉折點,老花匠夫婦沒有給予正確價值觀的引導,缺失的家庭教育使得仙女最終形成一種錯誤的價值觀。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將其引向了迷失自我的深淵。
  大環境對于一個人價值觀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作品依托的年代時值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社會整體朝著消費化、娛樂化轉變。人們不再固守保守的心態,逐漸以開放的心理迎接蜂擁而至的新鮮事物。由于長期的封閉,在面對眼花繚亂的物質誘惑時,人們常常無法保持理性,物質欲望被無限放大。于是,金錢就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個年代,正如蘇童所說:“這是一種生活墜重感下的自我失語,遽變的物欲撕裂了人的精神內核,而使靈魂無所安放?!痹诳释疱X的道路上,人便容易唯金錢是論,心靈建構便容易摧毀,從而產生價值觀的偏離。仙女也是如此。為了時髦的外表,無視家庭的貧窮,十五歲的年紀卻沒有意識到對家庭的責任;為了享受流行音樂的美妙感覺,訛保潤八十元買錄音機,沒有是非準則;為了能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在強奸案后輕易被金錢收買,讓無辜的人遭受牢獄之災,喪失道德良知。仙女本來并非如此,一個熱愛小動物的活潑女孩,在社會浪潮的沖擊下,在對物質的欲望中逐漸被扭曲、異化,道德底線不斷降低,沒有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價值觀。   (二)男權話語體系下女性的艱難處境
  悲劇層出不窮,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男權話語體系下異性、同性與社會的影響。
  權力的主導者——男性有著鮮明的性別優越感,仙女常在這種思想下受男性輕賤。仙女的工作,如舞女、陪酒小姐、女公關等,是充滿暖昧的職業;做第三者,結識各路干爹與大哥,是隱含權色交易的選擇。這種選擇并不僅意味著仙女個人的墮落,而同時也體現著社會中男性的需求。這種肉體交易的需求背后,隱含著男性從心理上對女性社會功能的定位,即將女性視為娛樂消遣與傳宗接代的工具,沒有對女性發自內心的尊重與平等對待。男性一方面利用仙女這樣的女性來得到生理快感,另一方面又歧視、譴責這樣自輕自賤的女子,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是造成女性困窘生存境遇的重要因素。于是,在物欲人欲肆意橫流的轉型期內,仙女盡管在努力適應社會,但依然徘徊于社會邊緣地帶。
  來自于男性的羞辱體現著仙女的悲哀,來自于同性的歧視則倍增其哀。邵蘭英因為柳生車禍住院委婉地怪罪仙女是“掃帚星”,柳生死后,邵蘭英當眾對仙女進行人身攻擊,稱其為“狐貍精”。無辜的仙女被邵蘭英在主觀上視為害死柳生的兇手,男權價值觀下荒誕的“紅顏禍水”論在女性意識里也被奉為圭臬,仙女艱難的處境就更難改變。
  在男權話語體系下,社會對待仙女也薄涼、嚴苛。仙女遭到強奸,香椿樹街上的居民非但不表示同情與關懷,反而表現出事不關己與幸災樂禍的態度。懷孕的仙女在駐唱時出現妊娠反應,在臺上嘔吐,同事、客人、老板沒有表現出對她的關懷,而是以躲避、嘲笑與辭退來回應。在這個過程中,仙女認識到,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娛樂的工具,沒有人將她當作真正的人來看待。而在男權話語為主導體系下的仙女,為了能有生存的一席之地,常常要忍受著這種不公與無情,無力改變社會,只能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
  來自于男權話語體系下的鄙薄、輕視,讓仙女遭受了不應屬于自己的評價與攻擊,也讓她在這種環境中難以改變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從而逐漸沉淪,導致一系列的命運悲劇。
  三、結語
  《黃雀記》中仙女的人生悲劇一方面是外界對于她的沖擊,另一方面是來自內心的折磨。而這些悲劇發生的原因,除了受自身、家庭、社會的多方影響,也受傳統觀念、男權的束縛。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如何讓女性擺脫悲劇式的命運,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圈
  參考文獻:
  [1]蘇童,傅小平.我堅信可以把整個世界搬到香椿樹街上[J]黃河文學,2013( 10):72.
  [2]蘇童.黃雀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3]辛志蕾.蘇童《黃雀記》的寓言式寫作[D].河北師范大學,2016.
  [4]蘇童.我的帝王生涯[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3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