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檢驗間隙過大的安全問題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保證電梯運行的安全性,提出加強電梯安全檢查的建議。文章首先分析電梯間隙過大的危害性,其次對電梯間隙過大安全問題做出分條闡述,最后結果實踐提出幾點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與技術人員分享經驗,保證電梯安全有效運行。
關鍵詞:電梯;定期檢驗;電梯間隙;安全問題;防治措施
伴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建筑用地面積的減縮,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出來,電梯隨之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活動活動中重要工具。電梯運行效率及安全性與乘客生命財產安全性密切相關。加強電梯定期檢驗與維修,是提升電梯運行安全性,減少或規避安全事故發生的有效方法之一。間隙過大是電梯常見的故障類型,本文主要對其進行詳細探究與分析。
一、電梯間隙過大的危害性分析
近三年中,據不完全統計[1],我國因設備故障誘發重大傷亡事故共為1518起,造成的死傷人員約為2370人。若電梯運行期間也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那么將會對電梯檢修人員、乘客及保養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轎廂地坎和井道壁間的縫隙過大,將會增加乘客墜落至電梯井道事件發生的風險,危機生命。
二、電梯間隙過大安全問題類型
(一)檢驗周期過于漫長
在對電梯運行性能電梯檢驗工作中,應結合電梯運行實況進行相關操作。拓檢驗工作周期過于漫長化,很可能會造成電梯結構構件、制動器、安全鉗等出現故障,進而誘發隱患,增加電梯安全事故發生量表。
?。ǘ┺I廂入口間隙過大
有關規范指出[2],在對電梯安裝時,應保證轎廂與井道壁之間的縫隙<15㎝,局部高度≤50cm。若選用的是垂直渭動門貨梯,則可見以上指標增加至20cm,繼而結合相關規范要求對電梯性能做出全面檢驗。但是若以上兩個構件間的間隙偏大,那么當電梯運行期間出現故障時,其將會無法??吭趯诱緟^,此時乘客出現跌落事故的風險性將明顯增加。另外,當轎廂地坎與層門坎兩者的間距>3.5cm時,則可能會使乘客在不經意間腳被卡在兩者間,同樣也會增加安全隱患。
?。ㄈ╅T間隙過大
電梯門是電梯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合理性、穩定性與電梯等級高低密切相關。在理想的狀態下,電梯門與立柱、門扇、門扇間的間隙要<0.6cm,若是貨梯,則間隙最大值為0.8cm。中分門始終要和間隙間距保持在4.5cm內。如果電梯層門與周邊結構的間隙超過了限定范疇,則可能會造成乘客出現夾手的現象。
三、預防電梯間隙過大的對策
?。ㄒ唬母瓷戏揽仉[患
縱觀當下國內電梯檢驗工作全貌,發現很多電梯檢驗部門經常會做出“間隙過大—不合格”的檢測結論,并要求電梯安裝單位及使用單位在限定的時間段內實現檢修,以保證電梯性能檢測符合相關規范??梢?,從根源上對電梯安全隱患做出防控具有很大必要性。電梯生產單位在發貨清單中,應詳細羅列出防治井道內表層和轎廂門框、轎門或地坎的間隙過大的技術方法,即將防護板及其相應的安裝部件安置在部件箱內,以有效將各種不安全隱患“拒之門外”,針對“間隙過大”問題,應從根源上做出防控。
例如,在電梯安裝過程中,應保證各元器件安裝過程的規范性,減少或規避有安裝缺乏規范性造成間隙過大的問題。且在檢驗工作中,應反復測量轎廂入口間隙與門縫間隙,若發現存在間隙不符合規范的問題,需及時對其實施修整措施,可重新安裝會施工,以實現對各種安全隱患的有效規避。
?。ǘ┘訌娫谟秒娞莸臋z驗
出現間隙過大的電梯,通常是運行時間相對較長的電梯,檢驗人員應重視對該類電梯不同構件間間隙的檢驗,若發現其存在安全隱患問題,應立即將相關信息反饋給使用單位,并責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同時要組織電梯使用單位與維保單位進行電梯安全緊急會議,在對電梯安全職責精確定位基礎上,規劃進行安全自查自糾作用,及時解除安全隱患。針對商場、醫院及火車站等人員密度較大的電梯應用場所,應增加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次數,嚴格遵照相關規范定期更換零部件,對于傳動系統及附加制動器等需開展一次全面檢查,及時發現與處理相關問題,在電梯維保過程中,切忌投入使用。此外,鼓勵使用單位特殊設備檢修人員積極學習《特種設備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3],認真執行電梯日常巡視任務,針對故障與異常狀況,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停運檢修,以技術將隱患消除。
?。ㄈ┘訌娡话l事故的處理
結合電梯使用年限與檢驗工作的運行特征、電梯間隙過大可能誘發的安全隱患問題,有真地形的制定防范措施與緊急處置預案??蓮娜缦聨追矫嬷郑孩偃尕瀼芈鋵嵧话l情況下的預警工作,及時傳達與故障相關的預警信號,以保證各種預防措施實施的有效性。②提升各種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效率,確保24h通訊的暢通性,針對出現了重大安全事故的電梯,應嚴格你找相關要求及時上報,合理處理,禁止出現遲報、漏報及瞞報等問題。③針對電梯檢驗危險源事故類型,進行應急預防演練,以保證部分事故發生時處理工作運行的有效性,將電梯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傷降至最低水平。
?。ㄋ模┘訌妼ξkU源的預防
?。?)編制具有實用價值的電梯檢驗管理體制、作業規范、程序文件、操作規定、作業指導文書等,系統性的風險“間隙過大”問題,保證對癥下藥。
?。?)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活動,以全面提升電梯檢驗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與安全意識。在實踐中,重視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門框、轎門或地坎的間隙檢測、檢查與監督等工作。
(3)針對電梯所有安全隱患,均需派遣專業人員追蹤監督其修整效果。針對電梯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安全隱患,應依照《隱患通知書》要求規定在整改時限期滿后,對整改情況進行再檢查,復查結果達標后進行二次電梯檢驗工作,保證所有安全隱患消除后,方可投運。
四、結束語
安全,始終是電梯檢驗工作中永恒的主題,為提升電梯運行的安全性,保證電梯檢驗工作質量,應始終秉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將電梯檢驗間隙過大的情況發生率降至最低水平,檢驗人員應積極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力爭將檢驗期間的危險源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參考文獻
解文鵬.淺析電梯檢驗過程中控制系統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2):185–186.
廖靜云.一則電梯自動救援操作裝置檢驗案例的分析與思考[J].機電技術,2018(6):102–103.
王啟洲.電梯檢驗間隙過大的安全問題分析及討論[J].化工管理,2018(35):59–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9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