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而房屋的建筑質量也不斷提高,其混凝土結構的房屋的建筑在現代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對結構的完整性和使用的安全耐久性有著很大的影響。想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管理工作,就應從材料入手,嚴把質量關,通過科學的配比提高質量要求,而輸送、澆筑、養護等也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整個施工工藝都應得到嚴格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
1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見的問題
1.1 原材料質量方面
常見的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問題有:一是,骨料含泥量過大,這會造成混凝土強度不高,容易出現裂縫。二是,骨料級配系數失當,出現混凝土結構的麻面和蜂窩,并且直接導致混凝土結構強度不高,產生裂縫和斷裂等嚴重的質量問題。三是,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嚴,混凝土出現離析和強度不足的問題。
1.2 施工工藝方面
一是,混凝土模板問題,模板是混凝土結構成型的關鍵,施工中要求模板安裝和拆卸要嚴謹且符合設計規范,如果出現模板問題將直接導致混凝土構件表面漏漿,產生蜂窩和麻面,可能引起混凝土構件的形變和位置移動,并有可能降低混凝土構件的強度和性能。二是,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問題,常見的拌合時間不足和配比控制不嚴會產生混合料水化反應和混合料強度不足等一系列缺陷,影響混凝土構件的強度。三是,混凝土澆筑和振搗問題,澆筑高度過高會直接引起混凝土離析,澆筑過程時間過長會形成施工縫;混凝土的振搗強度、時間、方式都會對構件的強度有直接影響, 并且可能會由于振搗方式不正確最終形成蜂窩麻面以及深層氣泡等一系列問題, 最終影響混凝土構件在房屋建筑中的功能。
1.3 養護工藝方面
一是,一些房屋建筑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施工時間和降低技術要求,對于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和支撐采用忽視和降低要求的辦法,例如:鋼筋結構下面沒有放置預制墊塊,導致鋼筋結構出現走形和扭曲。二是,澆筑后將鋼筋骨架向上提,導致鋼筋骨架或鋼筋網出現走位和變形。三是,在混凝土構件澆筑幾天后出現早期負重,出現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和變形。四是,混凝土構件后期的養護沒有做好保溫和保濕,出現表面開裂以及內部的強度不足。
2 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施工技術分析
2.1混凝土的澆筑
模板在工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模板質量的好壞也關系著混凝土的質量。當今許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著微小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縫不密實、未涂隔離劑等現象,從而導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現蜂窩麻面。而過早的拆模,由于混凝土還未達到一定強度,既而損傷混凝土,將出現缺棱掉角現象。過早的拆模,還會導致混凝土失去支撐力,從而無法有效的與鋼筋結合。振搗對于混凝土的強度也很重要,有的振搗時間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夠密實,而振搗的時間過長,將會引起大量石子沉淀、水泥漿漂浮在表面上等現象。針對那些鋼筋密集的梁柱交接點,如不加強振搗,易引起混凝土蜂窩、空洞、漏筋等現象,影響到工程結構的安全。
2.2 混凝土振搗技術
混凝土振搗時,應對混凝土的坡腳、坡中部、坡頂三處進行三道振搗。這三道設置的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經過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搗覆蓋全部坡面,從而達到工程的預期效果。在使用振搗棒時,需控制好振搗時間與振搗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層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動間距在40厘米左右,振搗棒需快速插入、緩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實后,需采用刮杠將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終凝前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數應多于兩次。
2.3混凝土裂縫防治施工技術
?。?)干縮裂縫的防治施工技術
應加強對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控制,控制好水灰比例并可摻入適當的減水劑,以將低混凝土結構的干縮性,同時要求混凝土攪拌施工中的用水量不得超過標準配合比設定的用水含量;做好對混凝土構件的早期養護工作,并適當延長養護時間,對于長時間露天堆放的混凝土結構構件,還應使用草袋或草簾進行覆蓋,避免其直接暴曬,并對結構表面適當灑水養護使保持濕潤。
?。?)溫度裂縫的防止施工技術
由于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溫度與水泥品種、水泥用量有很大關系,因此在房屋建筑較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宜優先考慮低熱水泥或中熱水泥的應用;在混凝土施工中,還可摻加一定量的外加劑,因外加劑的減水作用和分散作用,能夠在提高混凝土強度和降低用水量的同時,減少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熱的產生,從而有效控制溫度裂縫的生成。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措施
3.1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細骨料、外加劑、礦物質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制,振搗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其質量的控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水泥。水泥有多種品種、標號。(二)砂。細骨料砂,要重點檢查其質地、級別、細度模數、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三)石子。(四)水。凡是不能飲用的水,應在水質化驗和抗腐蝕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五)外加劑。
3.2 嚴格控制施工的技術要點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除滿足確定耐久性要求和節約原材料外,應該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實驗室設計合理的配合比,必須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只有材料達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進行,達到設計和驗收標準。按合理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體積比,最后,要及時檢查原材料是否與設計時原材料相符。
3.3 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研究
目前,國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沿襲或借鑒的部分較多,自主創新與研究程度遠遠低于實際要求。國內建筑行業管理部門,建筑技術研究機構,以及相關高等院校都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深入創新與研究,力爭實現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適用性、科學性都由大幅度的提升
4 房屋建筑混凝土的養護
4.1 養護劑噴灑養生
養護劑采用SC-97八倍濃縮型水泥混凝土道面養護劑。使用前先用水按1:7(原濃縮液與水的體積比為1:7)稀釋,氣溫過高時可按1:6稀釋,攪拌均勻。注意甲、乙組份使用的工具不能混用。噴養工具采用電動壓力式噴霧器。
在混凝土路面表面停止泌水,初凝抹光、拉毛后,即將甲組份噴灑在混凝土路面上。噴灑要均勻,噴灑量要足,不可漏噴,少噴。噴灑后表面應呈汪水狀。待噴灑后的甲組份停止汪水,表面呈潮濕狀態,立即將乙組份噴灑在噴過甲組份的混凝土路面上。噴灑也要均勻,噴灑量要足,不可漏噴、少噴。噴灑后表面應呈白色液面覆蓋狀。嚴格掌握噴灑時間,不要遲噴。同時應掌握噴灑時噴霧器的高度,40-50cm為宜,不要使路面噴灑出麻面及水泥漿。
4.2 無紡布覆蓋養生
當混凝土表面有一定硬度(用手指輕壓道面不顯痕跡)時,應立即將養護材料覆蓋于混凝土表面上,并及時均勻灑水以保持養護材料經常處于潮濕狀態。養護采用濕治養護并遵循下列規定:(1)養護材料選用厚度不小于3mm的無紡布;
?。?)養護期不少于14天。整個養護期要經常檢查,確保混凝土板面和側壁覆蓋嚴實,保持濕潤。混凝土在養護期間,禁止車輛在其上通行。
5 結語
房屋建筑的質量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控制混凝土質量尤為重要,而混凝土施工技術對整個工程的影響至關重要。在房屋建筑施工前需要了解混凝土的相關知識和技術要求,從而降低施工質量問題的產生,保障人們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林彥.房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養護研究[J].建筑安全,2012(3)
[2]沈守全.建筑施工技術中混凝土的管理[J].建材世界,2011,(4):22-24.
[3]曹建平.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防控綜述[J].科技信息,2010,No.33919:366+3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73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