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應用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之下,綠色建筑理論和技術得到了發展和完善,逐漸在公共建筑施工過程中替代傳統的技術模式,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實現了室內外環境的有效改善。本次研究也基于綠色理念,探索了相應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將其運用到今后的實際案例當中,創造更大的環境效益。
  關鍵詞:綠色理念;建筑;施工技術
  1  引言
  建筑行業在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污染物,并消耗了過多的地球資源,以環境為代價換來的技術發展也使得資源環境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人們開始意識到資源短缺等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建筑行業迎來空前發展的局面,無論是投資規模還是建筑速度上都達到頂峰狀態,而此時我們也需要對社會長期發展作出規劃,將綠色理念融入建筑施工技術當中。
  2  綠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術理念
  2.1  現代建筑
  20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筑思想開始出現,在建筑的設計施工方面更加關注其使用功能,而設計師們也對外觀、空間規劃等方面有了更高層次的認知。環境和能源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設計者們偏向于將建筑技術與綠色環保措施相結合。我國現代綠色理念建筑施工技術是一種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傳統建筑技術并不脫離,是利用傳統技術與新學科知識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建筑技術。按照技術難度層次的不同,可以分為適宜技術、低技術與高技術三種類型。低技術顧名思義,就是成本較低、規模較小的建筑施工技術,具有一定的傳統性特征,與高技術相比,在建筑材料、施工工藝、構造方法上缺乏強調新的技術導向。適宜技術則考慮到了建筑本身的要求與功能需求,將高技術與低技術進行了融合利用,也證明了其適用范圍更加廣泛。隨著新建筑理念的出現,設計師們在建筑施工中開始利用綠色建筑技術,用以改造室內的熱環境、控制采光、實現節能等,并將這些技術逐漸用于一些空間較大、人流量較高的商場、辦公樓、學校等場所。
  2.2  綠色理念建筑施工技術評估依據
  建筑本身是剛性能源消耗與排放領域,因此早在2005年,建設部和科技部就聯合編制并出臺了《綠色建筑技術導則》,將綠色施工技術劃分為幾個不同方面,包括節能、節水、環保等,并將其融入建筑規劃、設計、施工與正式運營等不同階段。
  3  綠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術分析
  3.1  節能技術
  從節能技術的要求來看,綠色建筑本質上是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以此為基礎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在技術應用層面我們需要始終貫徹節能的目標,從能源利用的層次進行節能技術應用分析,保障其使用效率。按照建筑能耗的指標來看,能源供給系統與建筑構造系統的優化應用成為了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以太陽能供暖系統為代表的熱量利用、熱電冷聯供系統將發揮顯著作用,而建筑墻體所使用的保溫材料、樓板地面材料等也可以控制額外能耗的出現,實現屋面、墻體的保溫,隨時根據溫度變化進行調整。在室內設備系統的技術應用方面,以室內調節溫度的末端裝置作為冷熱量輸出控制的設備,智能化控制體系按照實際的用戶需求對設備啟動和停止運行進行控制,保障用戶良好的室內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節能的技術目標。
  3.2  室外環境技術應用
  室外環境可以對獲取的土地進行最優化最全面的實際規劃,讓土地利用率達到最高水平的同時,進行良好的場地保護,讓建筑和周圍環境能保持和諧共生的關系。具體來看,根據建筑區域內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應該合理地布置建筑物的外形、高度等,必要時可以根據日照時間、日照周期等參數來進行判斷,并減少公共建筑土地使用面積來增加空間容積量。如果建筑施工需要對地下空間展開規劃,也可以考慮增加停車場設計等。在室外環境設計工作當中,我們所關注的內容一般是風環境、光環境與熱環境三個方面,光污染控制、聲污染控制、綠化帶技術、風環境優化技術等都應該被納入技術革新的范圍之內。
  3.3  綠色化材料利用
  建筑材料的選擇基于材料與節能之間的關系,包括建筑結構、建筑施工與廢棄材料二次利用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在建筑結構方面優先選擇節能環保的建筑材料以保障圍護結構的保溫抗震強度,尤其是建筑結構中所使用的保溫材料應該在環保性能、抗腐蝕性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特點,減少后期裝修階段對前期技術布局的調整。對于某些廢棄材料,如果通過二次處理能發揮作用則保留,否則考慮到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與效率原則,應對其進行妥善處理。
  3.4  水資源規劃
  節水利用是綠色施工技術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從供水系統優化、節水設備與水資源利用等幾個方面展開研究。具體來看,建筑供水系統的優化應從安裝過程就開始管理,在避免管網受損的同時,使用質量較高、密閉程度較高的閥門管件來保障管網使用的周期,實際運行時也應該快速診斷管網出現的破損現象,減少水資源浪費的可能性。對于民用建筑來說,還可以考慮加裝節水器具,按照建筑物不同的功能設置好用水定額,也可以設置儲水設備來彌補用水高峰期內潛在的水資源短缺現象。
  3.5  室內環境控制
  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相關內容,室內環境的技術手段控制包括空氣質量、光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等,技術研究也應該圍繞這些因素展開??諝赓|量方面,需要合理利用自然通風,做好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監控,PM2.5新風監控等綠色建筑施工技術來保障室內的空氣質量,另外還需要對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改善室內環境。光環境方面,建筑物本身是一個環境系統,室內光環境與室外光環境存在密切聯系,按照人工照明和天然采光的實際需求,施工時應保障內部功能和空間的照度,讓采光系數滿足實際的技術要求。我們通常設計的采光天窗、導光筒等都是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重要手段。聲環境方面,可以基于建筑布局與材料應用的角度展開研究,建筑隔聲墻、吸聲材料、減震樓板等材料的應用都可以用于改善室內聲環境。
  3.6  施工過程技術控制
  對施工區域進行的環境保護和組織管理意義重大,不僅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表現形式,也是減少有害物質進入環境的重要方案。另外,施工環節還應該做好能源節約的技術控制,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規劃,必要時可以通過增加模板周轉次數、制定用能指標等方案來進行管理,做好組織規劃與人員安全管控,綠色建筑的運營管理直接影響到項目運行,也應該得到高度關注。
  4  結束語
  綠色建筑的深入發展下,我們需要意識到當前的公共建筑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傳統的建筑施工過程中也未充分考慮到生命周期內部的能源消耗以及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建筑運行的能耗偏高成為了主要的影響因素。我國綠色和諧發展理念的深化也讓綠色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實,2006年出臺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也給未來的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發展提供了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 傅彥秋.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山西建筑,2018(16).
  [2] 旭輝.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8(7).
  [3] 劉旭輝.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8(7).
  [4] 王小紅.試論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3).
  [5] 武克卿.論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810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