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我國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人們生活安居樂業,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不斷增長的人口數量也為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效率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筑深基坑支護的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案及工藝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基礎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最為基礎的一個部分就是深基坑支護,人們對于物質需求越來越高,建筑基礎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我們廣泛的關注,如果在這一方面的施工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的話有可能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和一系列的經濟損失。最終,由于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而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就目前建筑基礎施工來說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選擇一個科學的合理的體系、完善的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施工。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相關的施工效率和質量為后續工程打下良好基礎和保障。
2 建筑深基坑支護環節存在的問題
2.1 施工方案不完善
建筑深基坑支護工作的開展需要提前制定完備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開展過程中遇到各類突發情況也能夠有條不紊地按照既定方案中的規則展開實施,逐步排除異常情況。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及合理性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質量指標的高低。為了有效保證施工過程的進展順利和建設的實際效率及質量,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在施工環節開始之前結合實際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和水文環境進行細致的勘查和調研。在充分掌握現場地形地貌特點的前提下,結合工程的建筑要求選擇最佳建設方案。同時,還要根據施工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在執行過程中不定時的進行方案的修改和調整。在衡量支護結構強度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結合實際施工方案的支護方式,根據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而給出相應的支護強度合理范圍,避免在后續施工中出現建筑材料使用不當而導致的支護效果下降等問題。
2.2 土方開挖施工不規范
任何施工環節都要按照特定的要求和標準進行,在開展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技術分析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施工效果的潛在因素。其中,土方開挖的質量和使用方式會對深基坑的支護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在分析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基礎上,必須按照實際需求對深基坑支護施工的合理性進行進一步確定?,F階段實際施工中的土方開挖方式通常并不規范,由于土方開挖屬于支護工作的基礎性施工工序,其并不會直接涉及到精確的施工要求和參數設定。因此,土方開挖的施工工序一般難以引起相關人員的足夠重視,便經常導致土方開挖工期延誤或施工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部分深基坑支護范圍較大的建筑項目需在短時間內完成較大規模的土方開挖工作,施工人員的操作不規范,目的不明確都容易造成各施工部門間的配合和協調性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土方開挖及后續施工的效果。
2.3 不確定因素多
在進行深基坑開挖施工時,會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沒有考慮周全,缺乏有效支護方案,就可能會產生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事故,就會提高建筑成本,增加企業的負擔。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發生,有必要對項目進行調查,了解環境的實際情況后,再制定合理的支護方案。要明確責任人,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
3.1 排樁支護技術
排樁深基坑支護,作為支擋式結構,常用于垂直開挖較深的深基坑。根據土層性質等可選擇混凝土灌注樁和鋼板樁等,較大型深基坑支護以混凝土灌注樁更為常見。當深基坑周邊存在地基變形敏感的建筑物和管線時,不應采用擠土效應明顯、易塌孔和縮頸或振動較大的樁型和施工工藝,宜采用間隔成樁施工順序,對松散易坍塌地層采取改善泥漿性能等措施。冠梁施工應注意將樁頂浮漿或低強度混凝土清除,樁縱向鋼筋錨入冠梁35d,加強整體剛度。
3.2 土層錨桿技術
該項施工技術在各式各樣的建筑施工中相當常見。具體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個環節,負責相對應丈量的工作人員需要的參考依據是既定的設計,遵循工程設計提出的要求工作,就錨桿的位置準確的確定。同時相關的操作者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必須檢查錨桿結構是否質量符合標準,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開展接下來的作業檢測才是有意義的,這樣一來就確保了標高,水平位置等等關鍵的組成沒有什么不符合施工規范的問題;然后鉆孔工作正式實施,當然參考的依據標準還是規定好的相關規范,設計工作必須要高效順利的展開,檢測工作一定要做扎實,一旦有問題必須及時給予更正;由于鉆孔環節復雜程度高,所以容易受到很多顯著因素的影響,如果發現存在故障,無論故障大小,都必須停止進一步操作,檢測工作這個時候成為了首要完成的。找出根源,對癥下藥,將問題排除后再展開施工。最后的一個實施環節是土層錨桿相關的施工技術,其中涉及到很多類型,以灌漿技術操作最為關鍵,必須強調不同材料的科學配比,施工人員一定要將各項材料的比例控制得當,配比要科學合理,攪拌這一小小的操作也有很高的技巧性可言。
3.3 土釘墻支護技術
土釘墻支護應用于安全等級為二、三級的深基坑,支護結構位移稍大,當深基坑周邊有重要管線時不宜采用。深基坑支護中常結合水泥土樁、鋼管微型樁等組成復合土釘墻并可適當放坡。土釘間距不宜大于2m,噴射混凝土面層宜為80mm~100mm,面層中配置通長加強筋并宜以土釘焊接,根據土釘層數分層開挖土方,噴射作業應分段依次進行。
3.4 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
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是整個深基坑支護最為常用的支護結構,對整體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有重要的影響。相關人員在施工階段,必須要保障整體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標準性,科學性,合理性。需要嚴格按照科學的步驟,保障施工環節的合理性。首先,鉆孔工作必須強調精細化,規范化,每一根柱子和柱子之間的距離要符合標準,混凝土澆灌,應該強調施工操作的順利性,綜合性。
3.5 護坡樁施工技術
進行護坡樁施工時,首先要利用灰漿進行灌漿操作,樁的材料可采用碎石、砂屑、混凝土等。第二,明確護坡樁施工的設計方案,使其能夠正確指導施工。要結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制定方案,再由專業人員進行審核,保證方案合理,最終要交到總工程師處審核,確定后再簽字。第三,要結合位置和要求,利用鉆桿從下孔入孔底進水泥砂漿;進行注漿操作時,要保證其可以達到規定的深度。這種多孔鉆孔灌漿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護坡樁施工質量,順利實現深基坑支護。
4 結語
現代化施工方式的逐漸普及在提升建筑施工效率的同時,也為施工企業創造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在建筑深基坑的支護施工過程中,相關應用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切實的改善項目所在地原始地質條件方面的不足。通過強化支護效果,擴大土方開挖等方式提升建筑項目的地基穩固程度,在施工過程中,需根據實際建設需要與項目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綜合考慮采用的施工方式。常見的混凝土灌注樁配合攪拌樁形式及工法樁支護形式等都能夠提升建筑整體的結構穩定強度。除此之外,對于建筑深基坑支護過程的施工工序開展仍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結合各類支護形式在實際應用中所表現出的優勢和不足做綜合分析,提出進一步的改善和優化對策,以促進我國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孔維儉.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9):154~55.
[2] 區志鑒.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分析[J].居舍,2019(9):58.
[3] 劉海鋒.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要點探討[J].科技風,2019(8):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81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