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梁杰瑜

  【摘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主要方式。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成為阻礙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為了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家庭和學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出現,突破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固化,積極營造出家庭和學校有機結合的機制,指導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拓展,推動小學生身心素質提升,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教育;家校合作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實質與方向
 ?。ㄒ唬┬W心理健康中家校合作的實質
  家校合作最早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出現是由美國的教育學者隆巴納提議的。在隆巴納的觀念里,家長在教育活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應當積極參與學生的教育活動,發揮家庭帶給學生的教育影響力,此種教育活動被稱為家校教育活動。家?;顒影ǎ杭议L與學生之間的活動、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活動、家長委員會的活動等。這種教育理念在我國也受到了大量教育學者的關注,多數學者指出家庭與學校合作的有機結合對學生的教育影響非常顯著。家長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責任人,一舉一動都在引導著學生,對學生心理素養的建設有重大作用。通過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夠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打破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單一性,利用家庭與學校有機結合的模式增加心理教育的層次性,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ǘ┬W心理健康中家校合作的方向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之下,教育改革面臨諸多要求,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規定了以下方向:1.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要著重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2.學校應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激發小學生心理發展潛力;3.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心態;4.學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實現人格全面發展。以上四點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前行的方向,學??赏ㄟ^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引導家長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強化家長在學生成長中的主體意識,通過組織活動、社會實踐的模式,從生活化的角度觀察學生心理狀況。家長要多和學生進行談心交流,發現問題后要及時進行引導,將學生出現的問題對接給學校,學校要制訂科學化的教育模式,準確處理學生的心理異常情況。
  二、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措施
  (一)O立家校合作組織,強化各方有效溝通
  為了能夠保證家校合作的順利進行,學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家校合作組織來作為家長和學校溝通的媒介,實現家校有效溝通。通過溝通媒介的設立,家長能夠及時反饋學生情況,學校也能及時給予家長幫助與指導,從而促進合作完成。設立家校合作組織,學校需要制訂相關規定和管理辦法,學校方面派出教師作為組織的負責人,家長一方也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的方式選出家長代表,派出家長代表任職家校合作組織中的負責人,幫助家長和學校建立有效溝通。家校合作是一種延伸教育的模式,有效溝通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為關鍵的“調和劑”。有效溝通不僅包括學校和家長,還包括家長與學生、學校與學生。家長工作繁忙,與學生溝通的機會少,不了解學生想什么。家長在和學生溝通時,應當注意以平等的口吻對待,打開自己的心扉,在交流時真誠對待學生,學生才能說出自己內心的困惑。如,六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升學階段,內心的壓力是較大的,家長在溝通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到同理心,交流的有效性才會大幅度提升。面對具體問題,家長要具體處理,不強加觀點在學生身上,以免造成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學校與學生的溝通應當用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設立匿名小信箱,學生可以匿名寫信,將自己難以啟齒的心里想法寫在紙上,教師可以匿名回信。這樣有趣的活動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意識的重視。多方建立有效溝通,是心理健康教育環節的創新。關注的主體依然以學生為主,但是多視角的溝通,更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態,有利于教師為學生制訂個人化的教學。
 ?。ǘ娀瘜I指導力度,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家長畢竟不具備專業的教育邏輯,在面對學生問題時,往往會忽略自身肩負的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任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把自己孩子的成績放在首要的討論地位。學生本身就存有學習壓力,在家長的追問之下很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心理異常問題;部分學生還會出現厭學、畏懼學習的心理狀況,而且當前社會壓力較大,家長自身可能就存有心理焦慮,在面對學生時沒有耐心。因此,學校在進行家校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及時給予家長專業性的指導,幫助家長改變傳統思維模式,正確對待學生的成績。例如,學??善刚垖I的心理咨詢師,設立心理咨詢熱線或者心理咨詢室,指導家長了解和理解學生。教師多和家長溝通,為家長提供有教育意義的方法,提升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親子關系。學校還可以通過智能媒體來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如,在線教育視頻,發布心理指導小文章等,利用多種方式為家庭提供有幫助性的指導。家庭教育能力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校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生活化的角度,指導家長創造一個輕松快樂的生活環境。在樂觀向上的心態影響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能有所改變。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發展速度快,社會壓力大,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多,各種心理異常問題成為阻礙學生成長的“罪魁禍首”,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家庭和學校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肩負著引導學生樹立健康心理狀態的任務,應當進行有機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家庭方面,家長要用高道德水平要求自己,為學生提供榜樣;學校方面需要科學化完成教育工作,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鄧少勇,張小梨,吳欣欣.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體呈現[J].知識文庫,2021(19):28-30.
  [2]陳惠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方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78):1-3.
  [3]張瀾,郝旭東.新時代“家校聯教”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21,43(4):79-83.
  責任編輯 吳華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24952.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