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的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劉平

  摘 要:家國情懷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一項關鍵的歷史核心素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既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必要舉措,也是實現我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途徑。文章主要探析了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參考,從而優化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順利實現學生家國情懷培養目標。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教學策略;家國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4-011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38
   自古以來,家與國在中國人心目中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中華儒家文化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這既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推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艱苦卓絕奮斗的思想支撐。國家、社會、家庭和人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這種宏大而細膩的情感被凝練成四個字――家國情懷。歷史課程具有極強的人文性,理應承擔起家國情懷教育職責?;诖?,在新時期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家國情懷教育列為現階段的首要任務,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國家、社會、家庭、人民的責任感、使命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完善學生的家國情懷,彰顯歷史課程卓越的育人價值,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一目標展開教W策略研討。
  一、高中歷史實施家國情懷教育的作用
   家國情懷是一種愛國愛家、憂國憂民的深層次心理文化意識,實施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不論是對完善學生歷史核心素養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來講,都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我們將高中歷史實施家國情懷教育的作用歸納為以下兩點:第一,實施家國情懷教育,可以深化學生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它蘊藏于中華歷史文明發展進程的每一個階段中,也在眾多偉大杰出的歷史人物身上有所體現,教師開展家國情懷教育,不但可以強化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而且能引導學生透過歷史事件和人物,深切感知家國情懷,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完善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第二,實施家國情懷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們的國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滲透家國情懷教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領會我們的民族精神內核,而且能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自信、文化認同以及憂患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優質的民族精神能夠在學生手中薪火相傳,從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順利實現。
  二、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的教學策略
  (一)立足歷史教材,深入鉆探家國情懷思想
   歷史教材不僅是教師實施歷史教學的主要藍本,也蘊藏著非常豐富的家國情懷教育資源。在現行高中歷史教材中,完整收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奮斗和崛起的發展史,家國情懷思想就蘊藏在每一個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事件中,以及那些為了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乃至付出生命的先輩身上。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在教學中弘揚家國情懷思想是責無旁貸的,教師不應該將歷史教學看作是簡單的概念知識講授,而是要從文化、育人、思政等視角切入,重塑高中歷史教學觀,這樣不但可以實現對歷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而且能大幅度提升家國情懷教育的實施效率?;诖耍谛抡n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歷史教材為家國情懷教育藍本,深入鉆探教材中的家國情懷思想,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歷史教材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真切領悟教材中的家國情懷思想,使優良的民族作風和精神品格能夠代代傳承,從而完善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德育修養,助力學生樹立堅定的報國之志、成長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首先,教師在為學生編制歷史學習導學案時,應該廣泛凝練歷史教材中的家國情懷思想,將家國情懷教育設置為歷史導學案中的主要內容和結構,這樣一則可以實現家國情懷資源與歷史教學內容的相融相促,為學生開展后續高效歷史探究構筑扎實根基,二則也能全面疏通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實施渠道,兼顧學生歷史知識體系構建和家國情懷的涵育,從而為高中歷史教學開創育人新格局。其次,在實際執行歷史導學案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家國情懷資源和各個教學環節的整合,將家國情懷思想精準地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在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歷史探究活動中,自主領會其中的家國情懷元素,這樣既可以增強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實施實效性,又能正確塑造學生的家國觀念和價值取向,從而將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厚植于學生的腦海和心田,實現對高中歷史教材中家國情懷教育資源的深度鉆探和拓展應用。
  (二)創設多樣化情境,引導學生感悟家國情懷
  縱觀我國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實施現狀,實施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師設計的教學模式、應用的教學手段欠缺創新元素,不但會導致教學氣氛趨向僵化,也難以充分激發學生了解家國情懷思想的興趣,從而嚴重降低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實踐的有效性。提到歷史知識,多數學生都認為歷史是描述過去發生的事,與現實生活關聯不大,所以學生探索歷史的興趣普遍不濃厚,這是學生歷史時空觀念薄弱的主要表現。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同屬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維度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想要引導學生深刻感知家國情懷,必須先強化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消除學生的歷史思維障礙,使學生意識到社會本身就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進步的,沒有轉折性歷史事件、沒有杰出歷史人物作出的貢獻、沒有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情境創設法不僅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和創新性,應用該方法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以及家國情懷?;诖?,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分析學情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為學生創設多樣化情境,這樣一方面可以改善枯燥、沉悶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能夠在生動的情境中建立良好的時空觀念,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認識,引導學生深刻感悟家國情懷,從而增強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的實踐質量。

nlc2022042419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29440.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