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微課堂”的有效實施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何柳欣
【摘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積極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雙減”政策落實初期,家校之間有更多的話題需要溝通,均安中心小學創新德育方式,開展“家校微課堂”課程實踐探索。通過開發家長資源、整合學習內容、提升教學質量、規范課程管理等途徑加以落實,短時而高效地促進家校溝通,提高家長個人的教育素質。本文以均安中心小學五年級為例,探索“家校微課堂”的有效實施途徑。
【關鍵詞】“雙減”政策;家校;微課堂;五年級
“家校微課堂”,重在強調“家?!焙汀拔⒄n堂”?!凹倚!奔醇彝ヅc學校的溝通交流;“微課堂”包含了三個方面:時間上較普通的課堂短(小于40分鐘)、參與人員較少(非必須全班家長參與)、課堂內容更加精煉(往往只針對單獨一個話題開展教學)。而普通的家長培訓或者家長會,常需要家長進入學校,時間長、問題范圍廣,往往討論不精、指導性不大;或者是在開展線上家長培訓時,由于課堂話題沒有符合自身家庭教育的實際,家長更容易受周圍事物影響而無法集中精神,影響課堂效果的問題。
均安中心小學五年級現有7個班,共325名學生,每位班主任都有配一名協助處理班級事務的配班教師。五年級是小學高年段的第一年,也是為升上畢業班夯實基礎的重要一年。這一年里,學生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從心理上,都開始步入青春期的大門,一些學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也開始顯現。此時,針對五年級的“家校微課堂”就更加有需要開展實施。那么,如何設計微課堂并找到有效實施的途徑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論述。
一、借助表格,收集問題
借助表格,可以非常方便地對表格中的數據或內容進行分類匯總、篩選等,并可將表格中的數據轉換成圖表的形式。這有助于將家長或教師關注的問題進行收集。
一方面,教師和家長要多觀察、留意并發現學生常見問題,這是做微課堂的基礎。另一方面,五年級一般以級長為帶頭人,建立一個實時共享協同文件,讓班主任將發現的問題填寫進文件里。其中,表格將學生常見問題進行分類,方便統籌及為接下來的課堂設計作參考。
在使用表格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保護好家長和學生的隱私,不直接填寫真實姓名,只提供問題作為課堂研究的對象。
二、梳理反饋,形成課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饋收集后,五年級全級的問題或現象就已基本填寫在表格上,但此時,很多問題還比較籠統,具有隨意性。此時,五年級的班主任將問題整編出來,在同一類問題底下,找到反映最多的幾個,甚至細化問題,以形成具有典型性、可供探討的案例。通過以上示例的表格可知,當我們在設計微課堂時,可以根據某一個類別作為主題,并摘取類別下方的問題反饋作為案例。而表格中的如“課堂表現類”中的“三姿不正”現象、“身心健康類”中的“女生青春期”的現象,因多次出現,說明問題較為普遍或者嚴重,則可以單獨拿出來做微課堂的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將會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同時,由于學生在不停地發展變化,表格的問題仍然需要繼續更新,才能適應新的需求。
三、設計教案,制作課件
當具有典型性、可供探討的問題或案例具備以后,便能夠開始設計教案和制作課件。每一節課只關注一個或一類問題,并依據課堂的容量來定內容的多寡,實現“短而精”,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時間容量控制在30-40分鐘以內較為可行。
四、不拘一格,開展“微課堂”教學
“微課堂”作為家校溝通的一個陣地,其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而這個陣地的守護者,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家長。
?。ㄒ唬┵x予家長全新角色,為學生引進優秀資源
家長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五年級的家長中,有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生、有維護一方穩定的警察、有雙手靈巧的設計師,也有征戰商場的生意人……熱心的五年級家委,能夠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為學生的教育“添磚加瓦”,引進優秀的教育資源。有些家長的生活、育兒等經驗,都能夠作為微課堂的教學內容,對其他家長進行更豐富的知識傳授,賦予家長全新角色,“現身說法”。
?。ǘ娀倚5睦斫庹J同
教師的工作事無巨細,大部分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真正達到“家校協同”,才能真正形成合力,教育好學生。家長作為“家校微課堂”的授課者,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的同時,也能讓家長站在授課者的角度去理解學校、教師的想法和實踐,提高家長對學校的理解和認同,從而進一步促進家校共育。
?。ㄈ┐蜷_視野,傾聽家長心聲
對于教師而言,家長進行“微課堂”的授課,則可以幫助教師更多地了解職業范圍以外的知識,打開被職業原因而限制的視野,豐富教學知識。教師久藏于校園的圍墻內,對于家長的心聲了解不夠,傾聽不足,而家長授課意味著他將帶來更多家長的心聲,形成更多有效的溝通。
五、及時反思,做好課后跟進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后對自己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進行的一番思考。教學反思是一種思維活動,目的是消除困惑,解決問題,促進實踐。
五年級的教師有個好習慣,那就是會及時對自己上過的課進行反思總結?!凹倚N⒄n堂”也是要求如此。如,五年(3)班的何老師,對自己的題為“‘靜待花開’高年級女生生理l生教育”的微課堂進行了課后反思。何老師從課堂的優點和不足,以及改進方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思考,為下一次的微課堂教學做了更加充足的準備。
六、形成資源,反復利用
當五年級的“家校微課堂”內容制作積累到了一定數量,即可以匯編成一套適合五年級甚至是高年級使用的微課堂教學素材。這也意味著,五年級的教師都需要養成收集素材、積累素材的良好意識和習慣。而好的素材,甚至能夠以此為模板,在全校推廣學習;五年級教師的教學經驗,也能夠推開分享,為全校所用。要明確的是,可以推廣、反復使用的教學素材,并不意味著就是一成不變、只能按圖索驥。恰恰相反的是,由于社會發展變化日新月異,教學素材、教學用品更需要與時俱進,方能適應學生的發展變化、家長的發展變化,甚至于時代的發展變化。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薄凹倚N⒄n堂”,妙在于“微”字。通過“微課堂”對家校共育進行承托,更能夠捕捉到教育中的細節,把家校共育工作做準、做實、做巧?!耙孕∫姶蟆薄凹毼⒅幰娬嬲小保凹倚N⒄n堂”能夠有效地促進家校共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興宇.以微導行 家校共育[J].基礎教育論壇,2017(9):55-57.
[2]陳永剛.教學反思的作用及意義[J].甘肅教育,2012(21):51.
責任編輯 李 源
nlc2022042512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29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