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互聯網+”課程開發方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張瑞英

  摘要:基于課程開發的過程,從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項目、資源建設、教學實踐、教學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幾個方面對《GIS數據處理》課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實踐,得到了“互聯網+”課程教學的數據,以期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 課程 教學 質量 實施 分析
  基于最近幾年學生們居家上網課的需求,“互聯網+教育”應運而生,全世界的大中小學都在使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在線學習。本人開發了《GIS數據處理》這門課程的互聯網教學資源,在經歷了幾年的教學實踐之后,對這門課程進行了一個在線質量分析研究,以期得到更好反饋,進一步提高課程質量。
  一、課程定位
  《GIS數據處理》課程是空間信息技術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位于職業能力形成階段。本課程的教學立足于“地理信息數據生產員”職業崗位,培養學生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分析與應用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地理信息數據生產”能力、“地理信息技術服務”能力和學生的GIS職業素養。前置課程有空間信息技術概論等,后續課程有地圖制圖與空間分析、遙感影像處理等。通過本課程學習,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應用ArcGIS軟件進行空間數據的采集、處理及應用,為后續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職業崗位分析
  通過進行企業調研,本課程培養的職業崗位目標是能夠對空間信息數據進行處理,按照這個目標,需要學生能夠熟練使用企業中普遍應用的ArcGIS軟件,能夠應用這個軟件對空間數據進行采集、轉換與可視化處理,能夠創建和管理地理數據庫數據。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結合二個項目和五個任務,將這些能力訓練融入到課程任務活動中。
  2.課程教學目標
  (1)GIS數據處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目標如下
  1)學會GIS基礎操作。
  2)學會對地理數據庫數據的管理。
  3)學會對空間數據進行投影變換與轉換處理。
  4)學會對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進行處理。
  5)學會對空間數據進行可視化表達。
  通過五個任務的學習將會較為全面的覆蓋對空間數據的采集、處理及應用的崗位要求和崗位工作內容。
 ?。?)GIS數據處理課程的能力目標如下
  1)能進行GIS基礎操作。
  2)能用地理數據庫管理地理數據。
  3)能對空間數據進行投影變換與轉換處理。
  4)能對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進行處理。
  5)能對空間數據進行可視化表達。
 ?。?)課程思政元素融合教學內容的設想與目標
  將《GIS數據處理》課程進行深入挖掘、開發和研究,融入思政方面的內容,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立德樹人意識,明確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責任;完善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構建課程體系、制定課程達成目標中強化育人導向,在課程各個教學階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本課程主要體系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GIS基礎操作和地理數據庫管理中,結合地圖設計案例,培養學生獨立、客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2)在空間數據的采集轉換與處理的任務中,培養學生團隊合作,互相幫助,以誠待人的品質。
  3)在空間數據可視化中,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于質疑,開拓新設想的思路與意識。課程思政貫穿于課堂授課、小班討論、課程實驗、課外實踐等教學環節;體現在課程目標和考核中。
  3.教學項目與學習活動
  4.資源建設情況
  資源建設包括授課PPT、教案、授課視頻、學習指導資料、任務測試、題庫、試卷庫等。(見表1)
  5.教學實踐
 ?。?)教學設計
  《GIS數據處理》課程結構如圖1所示。
  《GIS數據處理》任務學習引導圖如圖2所示。
 ?。?)教學實施
  《GIS數據處理》課程本學期第一次建設網課并在教學中使用,班級是2022062班,共24人,資源全部使用,目前課程已經結課;通常在上課前網絡通知學生要上課了,剛剛開始上課進行網絡在線簽到,然后開始登陸北信在線平臺或者學習通平臺,要求學生閱讀任務單,然后明確學習任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之后進行知識學習,觀看課件和視頻,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之后進行交流討論并搶答活動,以便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做到獎懲分明,適當加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或者進行課堂小測也進行加分;課程結束前進行單元小結并布置在線作業,系統自動記錄成績。
  6.教學成效
 ?。?)改革創新
  《GIS稻荽理》課程是大數據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在線課程建設的實施過程中,要對相應的課程完善和對其他的專業課程進行相應內容的補充。團隊成員對本課程的相關資源建設,共發布了150個任務點,如圖3所示,全面、準確的完成了課程資源建設。
 ?。?)教學效果分析
  本課程利用北信在線平臺的檢測數據,可以得到學生訪問數據的統計,如圖4是6月份學生訪問本課程的數據分析。70.12%的學生通過電腦訪問了本課程,29.88%的學生通過手機訪問了本課程。
  《GIS數據處理》課程通過圖5分析可得知課程任務點類型的分布比例和學生綜合成績的分布比例。
  圖6數據統計可知學生的學習進度,平均觀看時長和最長觀看時長。
  《GIS數據處理》課程在平臺討論區還進行了相關討論題的發布,任務解答是通過班級微信群或者學習通的聊天功能實現的,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交流,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和交流,此外,為了加強交流互動,還在北信在線的活動區里設置了搶答環節和隨堂小測,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7.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設想
 ?。?)存在的問題
  1)目前,《GIS數據處理》課程在線上的教學過程總,學生在自主學習、復習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提升教學效果。
  2)在《GIS數據處理》課程資源的制作方面,還需要不斷的豐富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充分研究和制作呈現更好的課件建設資源,給學生呈現更好的學習效果。
  3)在課程搭建結構中,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按照不同類型制作不同的學習標簽,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
 ?。?)下一步工作設想
  《GIS數據處理》可要需要更多的線上教學實踐,豐富線上教學方法和資源,研究可行的恰當的手段呈現。在課程制作方面,網課資源的制作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只有團隊成員不斷學習,鉆研制作方法,提高制作課程資源的能力,呈現的教學資源的效果才會更好。網課由于是線上的課程,如何加強師生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學習和提高,仍然需要進一步鉆研。
  【參?考?文?獻】
  [1]陳麗.“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本質與變革趨勢,遠程教育,2016.
  [2]陳麗,王懷波,等.中國MOOCs的回歸與高等學校教學服務模式變革方向,2017,中國電化教育.
  [3]高美晗.“互聯網+”的創新本質,吉林大學,2019.
 ?。ㄘ熑尉庉嫞航沆n)

nlc2022081117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37418.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