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語境約定的植物景觀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陳露露 歐靜

  摘要:植物是園林景觀重要元素,植物景觀對環境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語境與符號、語言存在復雜的關聯性,植物語境與符號影響景觀舒適性、生態性與文化性。景觀語境是由語形基礎、語義規則、語用邊界等內容組成約定過程。以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室外環境為研究區域,結合植物資源、景觀元素等劃分語境區域,賦予不同功能區域植物元素符號內涵,聯合語境元素構建植物景觀語境,營造整體與局部景觀內涵。通過植物本身色彩、結構、形態等要素為中介,運用語境約定機制,強調植物文化象征的設計意義與景觀語境內涵。
  關鍵詞:風景園林;景觀意義;象征符號;文化性;隱喻性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志碼:A語境研究悠久廣泛,是語用學、語義學、認知語言學、教育學等研究的熱點。我國對語境研究可追溯到春秋時期,《論語?季氏》和《論語?鄉黨》已有對語境重視的意識[1]。蔣旅佳等[2]對語境與語義的系統進行研究,潘艷艷[3]制約構式創新和能產的語境因素,分析五種語境及其制約情況,通過主體意識重構語境。康澄[4]基于文化符號學象征的理論,分析象征與語境的關系,總結象征文化意義與文化記憶機制等方面的理論。語境與符號學中語義、語用學相關聯,與符號構成遞進關系,成為語境研究的標志性內容,以此詮釋語境與語言符號傳達的意義[5]。
  系統功能語言學將語境分為語言語境、情景語境、文化語境三種類型[6]。語境通過語義、物質、場地等因素構成一個復雜的信息景觀,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具結構性、系統性等[7-8]。景觀設計作為一種交流與溝通的媒介,其本質是一種符號現象[9],植物景觀是一種特殊的情景與文化語境。
  1語境約定與植物符號
  景觀語境約定為表征機制,構建與傳達不同景觀意義。植物景觀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形態特征豐富,種類多樣變化,是包含多功能、多空間的景觀環境與景觀特色底蘊[7]。植物要素尤為重要與獨特,植物本身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空間性、多樣性與文化性。植物景觀由不同類型植物組成,景觀的營造與植物體量、色彩、季相、種類等密切相關,植物營造兼顧生態、文化、科學等多個方面[10]。植物景觀具有物質形象性與實用價值等,景觀與符號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賦予景觀符號性,蘊含景觀記憶與象征意義[11]。因此,植物要素間互相聯系、組合,聯動符號特性,賦予植物符號象征,以符號為中介傳達景觀意義,營造植物景觀語境。張冬冬[12]針對頤和園寫秋軒的植物空間視域與文化意境的現存問題,提出相應的復原依據與保護策略,并指出歷史園林中植物景觀修復的差異問題,探討適應時代的園林遺產保護思想。傅凡等[13]對當前園林植物文化性格的缺失及其原因進行重點分析,總結植物多樣性消失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與保護策略,探討風景園林的特色與多樣性保護觀念。語境與符號學多涉及語言學區域的研究,很少運用在植物景觀與景觀文化內涵的表達方面,但景觀意義可視為一種特殊的符號信息,因此,可借助符號與植物之間的關聯性,通過語境傳達植物景觀的意義。
  植物元素構建植物象征符號,可以通過植物色彩、結構、形態等為中介,以其象征傳達意義與內涵。植物語境以語形、語義、語用為基礎,以語境結構、要素,植物動態等為特征,賦予語境隱喻特性(圖1)。
  2基于語境約定的植物景觀設計
  2.1研究區域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26°11′N―26°34′N,106°27′E―106°52′E),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處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帶。
  2.2植物景觀語形基礎
  景觀語形基礎以植物、語境要素為主。黨校校園植物景觀語境需要表達的文化主題包含精神、自然、時間等景觀題材,較普通高校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要求。黨校現有植物眾多,如香樟、水杉、桂花、南方紅豆杉、深山含笑等,植物種類較豐富但結構相對單一,植物空間層次雜亂。現狀建筑與道路等景觀元素較完整,山水元素豐富,但未能與植物更好融合。景觀語境中結構、空間、功能性與生態聯合較差,各區域的景觀性欠缺,未能很好傳達題材意義。
  2.3植物景觀語義規則
  景觀語境以語義規則為核心,融合景^題材,形成特定的景觀語境相關理念、原則等。貴州省委黨校植物景觀語義以明朗、道德、學識、堅持等為主題。
  由于綠地面積較大,植物資源優越,種類豐富,在保護與合理利用植物的基礎上,優化語境、復合文化內涵,營造校園語境文化體系,傳達多層次景觀意義,建設文化底蘊豐富的和諧植物景觀,打造具多層次意義的空間。
  2.4植物景觀語用邊界
  植物景觀語用邊界是景觀語境、植物元素聯合表達的一種意向,語境構建與表達的過程中,設定植物語境邊界,針對性構建與解釋語境,傳達指定的植物景觀意義。研究區景觀以語境與植物元素為核心,根據植物觀賞形態、生理生態特性與分布狀況,結合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景觀元素劃分校園整體景觀的語境空間與功能,構建植物符號性、語境隱喻特性。
  植物景觀語境劃分以不同區域語境設定為基礎,創新、舒適、文化交流、多功能復合為景觀主體,構建各區域景觀語境意向性。如堅韌語境空間為松林區域,植物種類豐富,體現生態碳源中心、保護核心的功能,同時以松為主題植物,表達安靜、平和、向上不曲的文化精神;典雅語境空間主要根據山水、地形分布,結合植物資源優勢而劃分;學識語境空間依據植物分布與建筑功能、人為活動空間與教育功能劃分。沿路而配置的植物廊道形成語境結構線,連接空間與景觀語境節點(圖2)。
  2.5植物元素與符號
  植物與符號之間無必然聯系,需根據植物景觀語境進行構建、指定與設計,以色彩、數字、結構、特征等為中介條件,指定與聯想植物符號,構建植物創造型象征,賦予多層象征意義。基于植物現狀,以植物自身特征、區域主題、功能為主劃分植物景觀空間,結合語境結構線,營造以休閑、安靜、教育、文化精神性為主的19個生態節點。求是廣場為中心節點,青松林、名木園、紫薇園、紅楓園、荷花塘、蠟

nlc202211161113



  梅園、梧桐園等為重要節點,構建包含景觀生態線與文化線的兩線多點結構,傳達象征內涵(圖3)。
  根據不同語境區域植物景觀的觀賞特性,以植物本身為喻體,有觀形、觀姿、觀花、觀果四種類型。馬尾松、香樟、金絲楠木、小琴絲竹、中國梧桐以樹形樹姿為主,體現其形的文化詩詞如陳毅《詠松》中“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以松之挺表現松之堅,張九齡《和黃門侍郎盧侍御詠竹》詩中以“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北憩F竹中空外直的特征,隱喻高風亮節品質等,以不同植物的姿態樹形為中介,賦予植物象征性,隱喻植物堅韌、清雅等內涵;荷花、紫薇、蠟梅、紅楓以觀姿、觀色為主,周敦頤《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北砻骱苫ㄗ藨B挺直,顏色清麗,隱喻高潔、正直的內涵;歐陽修《和對雪憶梅花》中“窮冬萬木立枯死,玉艷獨發陵清寒。鮮妍皎如鏡里面,綽約對若風中仙?!币悦饭艠泸扒淖藨B,妍麗明亮的顏色隱喻頑強精神;紅果冬青以秋季觀果為主,紅果累累隱喻教書育人之美德與收獲(圖4)。
  2.6植物景觀語境約定
  植物景觀語境約定以語境元素與結構為核心,植物、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景觀元素共同構建植物景觀。對植物元素的象征內涵進行分析,聯合語境的時間、空間、場地、動態、結構、功能等特征,以重復、重構、聯合等手段形成植物景觀的語境約定過程,賦予景觀語境文化性、生態性及隱喻性。指定傳達植物景觀的整體與局部意義,整體與局部景觀既融合,又相對獨立成景。
  植物景觀語境以植物的符號特性觀果、觀形、觀姿、觀色為語境重點,基于植物景觀的功能與主題,運用孤植、叢植、群植等方式,結合其他景觀元素,以不同的結構形成植物語境空間性、結構性、時間性。如鳥鳴秋實景觀構建語境空間、結構性、時間性,名楠撫疏、凌云虛懷、引鳳來儀景觀構建語境空間與結構性,四個節點景觀以不同的結構方式共同傳達君子博學、教書教化景觀意義;松堅水靈、冠蓋云蔭景觀構建語境的空間與結構性,梅香傲雪、霜楓如火景觀構建語境結構與時間性,四個節點共同傳達堅韌不拔的景觀意義;荷潔玉立、紫氣東來景觀構建語境的結構與時間性,共同傳達典雅平靜景觀意義(圖5)。
  2.6.1鳥鳴秋實語境――教書教化
  在學校內劃分引鳥區,營建極富特色的多功能景觀。以觀果為符號特性的植物景觀,依山傍水,以雨水花園為載體,體現生物多樣性,綜合利用松林、水景、動物等景觀資源,以生態、寧靜、休閑為主題,植物與動物元素共同隱喻文化內涵,故名鳥鳴秋實語境。景觀區域種植紅果冬青、櫻桃等觀花觀果植物,果實吸引鳥類,增強動植物群落結構,結合山水空間與植物季相變化,營造語境時間、空間、結構變化,呈現鳥鳴秋實景象,隱喻好為人師,德才兼備。
  2.6.2名楠撫疏與冠蓋云蔭語境――君子博學
  在綜合樓前劃分名木園,營造教育與功能復合的特色景^。以觀形、觀姿為符號特性的植物景觀,背靠松林,以開敞草坪為基底,高大香樟、特色楠木為點綴,復合教學功能,強調景觀的生態與地域特色,不同植物元素構建語境空間,隱喻象征內涵,該區域包含名楠撫疏與冠蓋云蔭兩種語境。名楠撫疏語境區域種植鄉土樹種金絲楠木、黃心夜合植物,劃分為地域特色空間,以戶外教學種植方式體現人文與地域特色,隱喻沉博清雅象征,傳達道德教化景觀意義。冠蓋云蔭語境以場地上冠幅14 m的孤植大香樟為主體景物,設計開闊的景觀空間,以適度的觀賞視距構建語境空間與結構性,隱喻穩重豁達象征,傳達文明向上意義。
  2.6.3松堅水靈語境――堅韌不拔
  教學科研樓前的求是廣場,是黨校主入口景觀,宜營造體現嚴整的氛圍及適度崇高的心境景觀。植物景觀以繁茂的馬尾松林,整齊的桂花、香樟為主體,構成面狀喬灌木植物空間,中央軸線以水池為主,水景動態地表達豐富了語境的空間感官,靜態植物群落與動態水景變化形成了既嚴整又靈動的黨校主入口空間景象,以松林與水景元素為主體隱喻松堅水靈語境,各景觀元素共同構建明亮堅韌的象征內涵,傳達堅強不屈之意義。
  2.6.4荷潔玉立語境――典雅平靜
  家屬區中的荷花塘,是休息、游憩的主要場所,適宜營造體現寧靜與學識的感官景觀。荷花塘植物景觀色彩艷麗,空間變化豐富,以面狀的挺直荷花與清澈開闊的水景為主體景觀意象,營造景觀開敞、賦予變化的視覺空間。紅楓、蠟梅等紅色的植物為點綴,線狀香樟、垂柳環繞布置為連線,形成季相變化的動靜融合空間。以荷花元素為主構建具有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層次的語境,隱喻高潔典雅象征內涵,傳達圣潔堅韌、典雅平靜的景觀意義。
  各區域植物景觀語境以語形、語義、語用為基礎,形成語境特性,其語境內涵既相融合又相對獨立,借助植物象征符號,以局部的小語境空間共同構成君子博學、堅韌不拔、典雅平靜的整體景觀意義。
  3結論
  結合語境與符號形成的重點因素,賦予植物元素象征內涵,構建景觀語境,營造具有生態性、文化隱喻性的植物景觀。1)通過剖析校園植物語形基礎,約定景觀語義規則,限定植物景觀的語用邊界,分析景觀文化與資源特征。2)結合景觀功能、空間、文化特性與植物資源,劃分植物景觀語境的空間與節點。3)根據不同區域的語境類型,賦予植物元素象征內涵,聯合各區域的語境元素,植物、建筑、山水等景觀組合的結構,營造求是廣場、名木園等景觀的局部語境,隱喻校園植物景觀的完整文化內涵。
  植物景觀營造語境,豐富景觀的空間形態、特征、文化情感屬性。校園植物的種類與種植布局、色彩搭配,形成語境空間結構,營造復雜的私密、安靜空間,增強空間的精神與情感體驗,有效影響人的身心感受,為不同類型的校園、公園、展覽館等文化豐富景觀,提供一種增強空間、結構、形態等內涵的植物景觀營造方法,形成適宜、舒適的外部環境,感知精神與情感空間的體驗景觀。
  本研究對象較獨特,屬于黨校題材,具有一定特色性與局限性,仍需對各種類型的景觀深入探討。未來可進行人對不同景觀類型的心理認同感方面的研究,探討植物景觀的景感特征、語境文化與美學功能的營造程度,人對意義感知深度、景觀的情感寄托強度,以此有效增強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豐富景觀的歷史文化、思想內涵、精神情感。

nlc202211161113



  本文承蒙中共貴州省委黨校生態處趙軍、李媛,教務處陸葉,貴州大學林學院支梅花、黃睿雪、曾松、林世成在研究過程中的幫助與支持。在此表示感謝!參考文獻:
  [1]周淑萍. 當代語境研究的發展趨向[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5(5): 92-97.
  [2] 蔣旅佳, 李穎. 語境學視角下詞義訓釋研究――以《誡子書》“儉”字分析為例[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 44(2): 116-120.
  [3] 潘G艷. 構式創新和能產的語境制約因素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21, 44(5): 60-67, 161.
  [4] 康澄. 文化符號學中的“象征”[J]. 國外文學, 2018(1): 1-8, 156.
 ?。?] 完權. 從皮爾斯符號學到語用整體論[J]. 當代修辭學, 2020(3): 11-24.
 ?。?] 胡壯麟. 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4.
 ?。?] SAVOLAIMEN 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as contexts of information practices[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21, 53(4): 655-667.
  [8] 王建華. 關于語境的構成與分類[J]. 語言文字應用, 2002(3): 2-9.
 ?。?] 李同予, 薛濱夏, 鄒廣天. 景觀設計文化的概念溯源與本質特征探討[J]. 建筑與文化, 2017(10): 158-161.
 ?。?0]李文建, 沈永寶, 史鋒厚,等.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植物群落景觀分析[J]. 北方園藝, 2019(24): 88-93.
  [11]劉朦, 郭芮彤. 歷史記憶、景觀符號與民族認同建構研究――基于貴州仡佬族村寨的景觀符號考察[J].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 43(3): 108-116.
 ?。?2]張冬冬. 歷史園林植物景觀保護與修復思想探索――以頤和園寫秋軒為例[J]. 中國園林, 2020, 36(1): 118-121.
 ?。?3]傅凡, 李紅. 中國園林植物的文化性格與多樣性保護[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20(2): 26-29.
  (責任編輯:曾晶)
  Research on Plant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Contextual Conventions
  CHEN Lulu, OU Jing
  (Forestry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Abstract: Plants are a key element in the landscape, and plant landscap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context and symbols of plants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comfort, ecology and culture of landscape. Taking the Party School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morphological basis, semantic rules and pragmatic boundaries of landscape context, endowed the plant elements with symbolic connotation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using plant resources, landscape elements and etc., built the plant landscape context using contextual elements, and created overall and local landscape connotation. Above all, by incorporating the factors including color, structure and shape as the media into contextual convention,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symbols of plants convey the meaning and condonation of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significance; symbols; cultural; metaphorical

nlc202211161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2201.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