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支持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楊高鵬
摘 要: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要想實現小學語文各項教學目標,不僅需要教師堅持開展各種有效的科學的思想教育活動,還需要家長的積極支持,需要家長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本文從家庭教育與小學語文教育的辯證關系入手,揭示了現代家庭教育思想對我國小學教育發展的重要性,總結了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實施良好家庭教育的正確策略。
關鍵詞:家庭教育;小學語文教育;支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3-0008-04
Strategies for family education to support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YANG Gaopeng (Jiangtan Primary School,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various teaching goal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not only teachers need to insist on carrying out various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ideolog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lso the active support of parents, and parents need to actively carry out family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ide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ct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good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education.
【Keywords】Family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Support strategies
現階段,我國農村的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進行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不僅要求注重語文教學,還強調要充分把握好家庭教育在農村地區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予以重視并積極引導家長,發揮家長的重要輔助作用,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切實促進學生健康、持續發展。
1.家庭教育與小學語文教育的P系
語文學科知識內涵非常豐富,如果單純地依靠傳統的學校知識教學,不能充分系統地培養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因此,家庭教育工作變得非常重要。學校教師可以通過將現代家庭教育體系融入小學教育中,再通過統一培訓,將整個學校教育課程與家庭教育方法進行融合,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提高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如果教師只注重語文學科教育內容,而忽視家庭教育,將漸漸失去語文知識教學的社會實用性特征和文化開放性,無法全面提高學生扎實的基本技能。而家庭教育表現良好的小學生,語文成績自然也好許多;家庭教育水平較低的一些學生,一般語文綜合成績要求相對就較低。這無疑也表明了家庭教育水平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2.家庭教育模式對小學語文特色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有效延伸
語文學習是小學一門人文性要求很高的學科。小學語文教材中已經包含了大量的社會科學人文知識,這些社會科學知識大多來源于日常我們熟悉的各種生活現象和社會工作實踐。然而,學生掌握的實踐能力仍然相對較弱,因此,課堂教學對學生文化知識的獲取和全面吸收,確實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整個小學課堂中的自主學習活動時間相對較為有限,學習活動空間也同樣非常有限,因此,課堂教學活動尚不能充分有效地滿足每個學生自身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和汲取人文知識、人文精神養料的實際需求。同時,小學生的自主思維也還沒有完全成熟,對人文知識和關于人文精神范疇的許多知識內容都還比較籠統、抽象。由于課堂教學的長期制約,小學生可能很難系統地通過課堂學習及活動真正充分地獲取學習、理解和吸收這些人文知識。此時,家庭教育因素的某些積極引導作用將得到凸顯。家庭環境、家長的生活習慣方式和家庭教育行為,都將直接對低年級小學生心理產生一些影響。因此,可以說,家庭教育也是當今我國小學文化教學和活動中的有效延伸。
?。?)家庭教育是實踐環節學習場所
語文實踐是另一門語文社會學科,家庭輔導是幫助小學生獨立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重要活動載體。因此,家長應根據孩子個性的身心發展特點及需要,努力培養和提高孩子自身的綜合素質,有效整合在語文教育實踐與教學輔導活動環節中出現的各項不足,為孩子提供一個有效實用的個性化課外指導。課外定向服務,不僅要包括家長指導或教師精心布置下的各類課外任務,還應包括整個小學語文活動實踐或教學環節的有效實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校的教學實驗設備等也相對有限,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的語文實踐學習機會很少,這將直接阻礙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實踐教育機會仍然很多,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機會參與課外實踐活動,提供學習的良好機會,使學生自己在充分參與這些實踐或活動內容的實踐過程中,能有效、快速地學習和正確掌握其他一些基礎語文知識。因此,家庭教育是實踐環節的重要學習場所。
3.家庭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支持策略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健康的學習方式習慣包括:熱愛學習和生活、健康的心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家長也必須學會幫助孩子養成一些良好、健康的習慣,提升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要注意孩子的學習態度,關注孩子的任務完成情況,幫助孩子提高技能,并培養孩子復習、預習、記憶、思考、寫作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在培養過程中,要家長注意以下四點:第一,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要做到耐心、細心,發現小問題應該及時糾正。第二,少說一些空話,多說鼓勵的話,因為父母是孩子生活世界中最有教育影響力的老師。孩子比較善于模仿大人,因此父母更應該注重培養自身的良好習慣,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第三,父母應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和學習行為習慣,并根據情況加以引導。第四,要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課外學習環境,讓孩子可以專注于學習。
第一,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方法。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有兩個原則非常重要,一是校內課本精讀,校外閱讀廣泛涉獵;二是以小語文為主、大語文為輔這兩個原則。舉一個常見例子,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剛入學,認字少,因此想各種辦法集中提高孩子的認字量。其實小學一年級一學期的課本中有40篇課文,每一篇課文后面都有十個字左右的生字,并且在課文里還有生詞,單單這些生詞量就已經超過1000字了。如果把這些工作做好的話,孩子的字詞量通過課本的精讀就可以解決了。其實在考試過程中,學生失分的地方并不是詩詞歌賦,而是閱讀理解做得不好、拼音不對、字詞不對,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首先一定要以小語文為主,即以掌握基本的字詞為主,先把孩子的字、詞、句夯實,包括拼音。在讓孩子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一定要從出題者的角度思考,出題者要考什么,應該怎樣作答才能給出標準答案,這就是小語文的范疇。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通過這一方面去引導孩子。其次以大語文為輔,主要是為了給初中學習大量的古文助力,所以大語文不能丟,包括歷史題材文化類的書都要去看。所以小學低齡階段就要以小語文為重心,小學高年級就要以大語文為重心,同時閱讀量要大量和廣泛,這樣孩子在以后學習中的積累和輸出是平衡的?,F在中考的閱讀題型越來越復雜,所以如果在小學階段不去積累的話,到后面再去積累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課外的廣泛閱讀是刻不容緩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明確方向,指導孩子怎樣正確地學習語文,根據不同的年級確立學習的側重點。在低年級階段,幫助孩子迅速識字,擴大識字量,注音與不注音的書結合著讀,并且讓孩子讀有趣并感興趣的書。到了小學高年級,要注意文學、歷史、哲學一家親這個道理,擴大閱讀面,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的文章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及生活底蘊下寫出來的,包括自己以后寫文章也是如此。學語文一是要有興趣,只有保證興趣,才能保證閱讀量和閱讀質量。二要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才會問為什么。三要思考,有疑問,才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第二,培養孩子鞏固復習的習慣和說話、寫話習慣。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應該首先每天幫助孩子鞏固課內知識。一是鞏固當天所學的生字,根據字形結構幫助孩子認讀記憶、組詞、造句,再用同樣的方法抽查前面所學的生字。二是檢查課文,關注生字讀音是否正確、斷句是否合理;其次按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這四個句子分類的順序,每天按句式教孩子一句話。比如家長可以提問:家人在做什么?孩子可以回答:奶奶在澆花、媽媽在做飯、爸爸在學習,然后依次添加時間、地點。
例如,媽媽做飯可以擴成:中午媽媽在廚房做香噴噴的飯菜。以此類推,可以練習孩子說很多句子。最后讓孩子選擇一句化寫下來,如果孩子興趣盎然,可以多寫幾句,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二年級的學生可以用表示關系的關聯詞寫字、說話,比如表示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表示轉折關系的“雖然……但是……”等。訓練孩子說話、寫話的能力可以是一天讓他們講一句,也可以適當增加;再有就是小學生必備的古詩詞,可以每周讓孩子背誦一首。先讓孩子把第一句讀3~5遍,背下來,再去背第二句。而后用同樣的辦法解決第三句和第四句,最后連起來鞏固幾遍。等到下一周,家長再檢查孩子對這首詩的背誦情況。如果掌握好的話,再讓孩子去背誦其他的,最后如果時間和精力都允許的話,也可以嘗試預習第二天的功課。另外,在孩子做題之前做到三點,以培養孩子高效完成作用的習慣。首先,讓孩子做習題之前要先復習,把教師講的內容在腦子里回憶一遍,拿張白紙把知識點寫出來。寫完以后翻開課本看看哪些知識點有遺漏,把遺漏的仔細回憶一遍,復習完再開始寫作業,同時準備一個鬧鐘,根據習題量,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題目。其次,讓孩子做習題時每道題讀兩遍,最后做完習題對照答案,看哪些題是做錯的,哪些是做Φ模并把做錯的抄寫在錯題本上,每周一次拿出錯題本再做一遍錯題,直到做對。這樣,孩子就不會一錯再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家長把側重點放在這些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復習和學習習慣。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有很重要的責任,如果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學校,孩子的學習就非常簡單了。
?。?)逐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培養學生基本邏輯思維,和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一項重要教育途徑,也是兒童有效獲取相關知識和語言信息的一項重要知識渠道。特別是對部分語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不能完全依賴教師的教學,而應該通過多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而家長在孩子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應指導家長在家庭中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如何指導孩子正確閱讀書本時,家長應注重做好以下幾點:首先,鼓勵孩子大聲朗讀,使其流利清晰地表達文章內容。其次,提高孩子的默讀能力。家長可以逐步引導和鼓勵孩子每天至少閱讀完一篇文章,然后注意詢問孩子細節,調查記錄孩子每日默讀的效果,這將直接促進培養孩子的默讀記憶能力,促使其思考速度水平全面提高,還能培養孩子敏銳的文字邏輯思維能力。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逐漸系統地學會分析文章的上下文順序和語義層次,理清各段落詞匯和每個句子結構之間錯綜復雜的語義關系,幫助孩子提高正確規劃句子布局層次的學習能力。最后,在為孩子選擇語文閱讀輔導材料時,家長應先考慮孩子現在的年齡特征、閱讀興趣,以選擇真正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達到有效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效果。
?。?)及時、適當地獎勵孩子
獎勵是新時代家長教育孩子的一件重要輔助工具。如果使用時機得當,它可以極大地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積極性,引導孩子持續不斷地成長和進步。在獎勵孩子時,家長應主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應該注意精神獎勵。家長給孩子獎勵的具體方式其實有很多,比如眨眼睛、微笑、語言的表揚、拇指向上伸展;同意孩子與同齡孩子嬉戲玩耍、拜訪好朋友,還可以是畫五星的方式等。必要時,可以額外給予孩子一些小物質作為獎勵。第二,給予獎勵,但最好不要許愿。父母還必須區分能力和欲望二者的具體界限。欲望只能暫時滿足孩子,很難持續強化他們良好積極的生活行為。獎勵行為是人們對先前已經可能發生獎勵的某些行為做出的積極肯定,有加強鞏固現有獎懲結果機制的有利作用。因此,父母應該采取獎勵的方式,而不是一直滿足孩子欲望的教育。第三,品德獎勵活動與品德思想學習教育等相結合。因為,良好人格和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都有賴于其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基礎和基本道德行為準則的逐漸生成、積累和持續發展??傊?,良好、和諧的學生家庭教育模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綜合能力,進而成長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家長要切實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因為父母只有用心做好小學家庭教育,孩子的閱讀能力才能在實踐中獲得全面、快速發展。
(4)家校合作,有效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教師必須積極地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在素質教育指導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家校合作教育在提高學生課外語文閱讀效率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對學生課外閱讀起到監督作用,整合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資源,鼓勵家長及時完成課外閱讀計劃,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果。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也為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方式讓家長了解教師分配給學生的課外閱讀任務,通過家長的干預,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擴大知識儲備,拓寬知識視野。例如,在學校學習階段結束后,教師可以及時與家長溝通,通過了解每個學生家長的知識水平,為學生創造一個有意義的教育場景。教師可以讓家長舉辦課外閱讀讀后感分享會,要求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某一閱讀內容的讀后感,這樣可以有效反映家長和學生在閱讀后感覺中的不同想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一方面提高了家校合作質量,促進了教師和家長的溝通,確保學生對閱讀有新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有效拉近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活躍了學習氛圍,使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更有趣的事情。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情景對話來展示課文內容,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語文應用能力。
?。?)閱讀習慣的培養
養成一種良好、健康的閱讀習慣,就可以迅速提高學生整體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有益于高效學習。在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環節中,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速度,培養語文學生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是可以通過先閱讀后再寫作、做筆記和摘錄等方式來實現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并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和做筆記。同時,要求每個家長提醒和監督孩子在進行課外閱讀和學習活動中,養成主動摘取優美詞句或一些有意義內容的習慣,從而自覺養成較為良好與自覺的自主摘取和閱讀的習慣。閱讀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閱讀是貫穿聽、說、寫的,是基礎中的基礎,語文學習中處處離不開聽、說、讀、寫。教師和家長應讓孩子看完文章之后就要深入聯系,腦海中要出現一個畫面,心中要有一個故事梗概,同時要學會創建一個生活情景。這里的每一個讀、聽的過程中也是捕獲重要信息的過程,讀得好,才能有說的內容,寫也是一個道理,得閱讀者得天下。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民閱讀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培養新時代的人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必不可少。人們時常用“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描繪讀書的樂趣。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離不開閱讀,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大大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文學素養,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在時代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核心理念,不僅適應了新課改的發展要求,還滿足了現階段對學生的教育需求。為了給學生的閱讀給予足夠的空間,家庭和學校就成了學生學習的固定場所。因此,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相互溝通和配合,根據孩子實際學習情況,運用相應的方法,I造優質的學習氛圍,以便孩子更好地去閱讀。
參考文獻
[1]王建青.論家庭教育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6.
[2]范利軍.淺談家庭教育對高效課堂教學的滲透與作用[J].小作家選刊,2011(06).
[3]朱健華.農村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21).
[4]張培歌.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
[5]王亞亞.小學語文教學中成語積累運用的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2(12).
[6]姚婷.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2020(05).
[7]李秀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7(45).
[8]常輝.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及創新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13).
[9]黃秀紅.淺談特教小學語文教學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策略[J].女報:家庭素質教育,2019(10).
[10]劉栓柏.家庭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與支持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1(11).
[11]劉英.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19(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5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