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李云
摘 要:在新時期社會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在我國越來越受重視,不僅要求教師加強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創新與優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相關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環節的重視,不斷探索新的方法與機制去改善當前的教學環境,文章主要圍繞現階段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路徑,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路徑
一、當前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足夠重視
就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小學語文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處在過于重視語文成績的階段,忽視了語文教學本身是為了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及情感價值觀全面發展這一教學目的而開展的。因此,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忽略朗讀的重要性,認為朗讀不值得花費太多時間進行,盡管有的教師要求學生M行課前朗讀,也基本上是為了走走形式,沒有真正思考朗讀的意義是什么,也沒有采取一些機制去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導致學生無法感同身受課文內容,不僅影響課文學習效果,甚至還會影響學生對語言表達及朗讀的興趣,使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低下。
?。ǘ┤鄙倮首x時間
通常情況來說,小學階段的課程學習是最容易的,因為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發展正處于最活躍的階段,只要教師注重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就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然而,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并不小,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家孩子獲得比同齡人更大的發展,往往會給他們安排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導致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和培訓班學習之后,已經沒有多余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的朗讀能力了。而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也會以朗讀沒有必要為由,縮短學生朗讀時間,導致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讀的氛圍中去,進而影響了學生朗讀能力的發展。
?。ㄈ├首x方式單一
在新時期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更多,想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首先就需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并加強對他們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內容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創新,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個性不受限制,并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依賴自身的教學經驗來制訂教學內容,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情況,導致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大受影響。
(四)評價過于形式
通過相關調查可以發現,小學生的情緒多變且敏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教師評價的影響而產生不一樣的學習狀態,比如教師的夸贊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知識學習中去;而教師的批評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無法在后續的學習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說,朗讀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朗讀評價體系過于單一且形式化,學生就算表現得出色,教師也只是簡單說幾句“很棒”“不錯”就結束了,學生的朗讀興趣難以提起來,進而影響了朗讀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路徑
(一)制訂朗讀教學目標,提高教師重視程度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研究發現,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主要是對學生發音、語速、情感、停頓等方面有所要求,旨在讓學生學會正確、流利且有情感地朗讀文本。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必須要提高對語文教學中朗讀的重視程度,充分意識到其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制訂科學合理的朗讀教學目標,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獲得足夠的時間進行朗讀,并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具體來說,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考慮如下幾點:首先,學生在朗讀時應聲音清晰、態度認真;其次,在朗讀過程中應注意讀準字音,并了解相關詞語表達的情感,充分掌握好正確的停頓節奏;最后,需朗讀出課文的整體感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從而獲得效益的最大化。
?。ǘ┛茖W安排朗讀時間,鍛煉學生朗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除了要提高對朗讀的重視程度之外,還應當對朗讀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只有給學生留足朗讀與思考的時間,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與消化朗讀中所學到的內容,從而促進朗讀能力的提升?;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完善的教學規劃,為學生朗讀空出時間,并在朗讀之前傳授學生朗讀技巧及朗讀要點,引導學生正確朗讀,之后再對學生朗讀結束后的表現予以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不足,還能更好地加深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時,為了讓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布置預讀任務,要求學生先自主閱讀,之后再配合教師的課文講解,進一步掌握其中的朗讀技巧與情感表達,在文章解讀完成后,教師邀請學生再次朗讀,通過這樣的對比,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與優勢,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完善。
?。ㄈ┖侠斫柚畔⒓夹g,豐富朗讀訓練內容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想要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還應當調整朗讀訓練方式,善于利用信息技術設備輔助教學,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在課前就做好準備工作,借助互聯網下載本節課需要用到的課文音頻資源,并在教學活動中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播放,既能達到豐富教學內容、緩解沉悶氛圍的目的,又能讓學生通過模仿朗讀者的聲調和語氣,逐步改進自己的朗讀方式,從而促進朗讀能力的有效提高。比如在教學《少年中國說》時,教師就可以提前搜集相關的音頻資源,使學生正確理解該篇文章的情感表達,并掌握生字、生詞的發音規律,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設置一些有趣的朗讀小游戲,來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ㄋ模┙M織質量評價活動,引導學生讀思結合
如前文所述,課堂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是檢驗教師上課水平及學生接受情況的重要指標,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課堂評價的創新與完善。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也應當注重評價體系的建立,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朗讀能力發展情況,比如語音清晰性、語調適宜性等。在進行朗讀質量評價時,應當從學生角度、教師角度以及學生互評角度出發,對學生的朗讀情況做出綜合性的評價,為下一階段的朗讀活動指明方向,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極大提高。比如在教學《什么比獵豹速度快》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要求學生朗讀,并選出組內最優的學生,之后再進行組與組之間的PK,最后再分別對輸贏的學生進行點評,這樣便可以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朗讀的正確方法與錯誤示范,從而促使學生不斷糾正自己,實現朗讀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當下,深入研究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還能為學生未來的健全成長以及工作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相關教師必須要提高重視,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何曉為.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 新課程,2021(30):173.
?。?] 馬冠男.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 天津教育,2021(21):163-164.
?。?] 王娟.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 考試周刊,2021(53):43-44.
[4] 車文平. 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1(15):127-128.
?。ㄘ熑尉庉嫞合蛑纠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