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學 快樂激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馬昂
摘 要: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睂πW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故事對他們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猶如一團團智慧的火焰,與課堂碰撞出生命的火花。在故事中品味生活,在故事中學會生活,語文本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上根據所講授的內容穿插一些相關短小精悍的故事,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激發他們的聽課興趣,從而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故事教學法對于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來說意義重大,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更輕松地識記知識點?!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到:“務必努力激發教師和學生雙方在語文課堂中的自主性和原創性?!逼渲械木唧w要求提到“小學低年段的學生要多看一些通俗易懂的童話、寓言、故事”。2016版部編新教材,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采用參與式和體驗式相結合的方式,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世界,充分做到尊重兒童。基于這樣的背景,秉著“快樂語文,愛上語文”這一基調,教師可以通過聽故事和講故事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能力。故事教學法正是迎合了兒童這一心理需求。
那么,如何在所講授的內容中穿插相關的故事?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引導。
一、故事與識字教學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也是很獨特的文明。文字也是最獨特和最具有象征意義的。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里,只有中國始終沒有間斷過文化傳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從大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后期的“甲骨文”產生,再到今天各種字體的豐富,這是我國文明繁榮的具體表現,也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結果。特級教師師斯霞曾經說過:“語言、文字、思想、知識不是孤零零地分別教給兒童的?!币虼嗽谧R字教學中,不應該讓識字孤零零的進行,要選擇符合兒童發展的方法,故事教學法就很容易走進他們的心扉。
如部編版《日月水土》一課,讓學生很好地識記這些象形字并非易事。在學習“日”字時,我給學生講了關于“日”的小故事――“后羿射日”;在學習“月”字時,送給了他們“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教授“山”字時,我給學生講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講到“水”,導入了“大禹治水”的故事。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識記,我借助多媒體課件把每個故事的照片直觀放在學生面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整堂課下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故事與拼音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以趣味性為教學原則,多開展課堂游戲等趣味性活動,應與普通話教學和識字教學緊密結合?!鄙钪胁⒉蝗狈适?,但需要把它們和語文聯系在一起,這樣課堂馬上就會生動活潑起來。
以《a o e》一課為例,本課在導入中運用了故事導入法:今天,在學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許多小動物都來參加了,小馬最早來,在河邊唱起了a字歌,大公雞聽了也跟著ooo地唱起來,河里的小鴨子聽了,情不自禁地哼起了eee。這么熱鬧的音樂會,同學們和教師也一起去參加吧,說不定還能認識很多好朋友!
又如《ai ei ui》一課:一群小朋友挨(āi)著坐,面帶微(wēi)笑地聽白(bái)教師講故事:“小白(bái)兔,白(bái)又白(bái),兩只耳朵豎起來(lái)。”小貝(bèi)聽得最(zuì)認真,雙手放在大腿(tuǐ)上,白(bái)教師夸她是個會(huì)學習的好孩(hái)子。
通過這樣的情境,將語文知識編成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故事,把單個的事物變成連續的故事,讓學生在這樣愉快的課堂上獲取知識,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學生對拼音概念的認知,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
三、故事與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為:“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毙抡n標更加明確指出了閱讀的方向以及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正確性。
如《烏鴉喝水》這課,課文是根據《伊索寓言》改編的,針對這類課文,故事教學法就顯得更有必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以下方式導入:烏鴉是一種通貌丑陋的鳥,因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的普遍厭惡,但它們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后,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時,子女就會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并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今天要學習關于烏鴉的另一個小故事――《烏鴉喝水》,你們想向烏鴉學習它的哪些品質?
通過這個小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故事中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在做什么?故事的結果怎么樣?把烏鴉喝水看作一個完整的故事,從對故事的全面了解到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讓學生不僅知道了烏鴉這種動物的來源,還傳達給學生一種精神品質,讓學生在烏鴉身上學會感恩和回報。
四、故事與口語交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一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和內容中明確要求學生做到:“學會聽故事,能復述大意,能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痹谛W低年段的語文教學中,說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環節,要讓孩子大膽說、樂于說,教師的啟蒙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時候如果借助故事教學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口語表達的習慣,對教師來說,也算是成功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以部編教材《小兔運南瓜》為例,課文給了兩幅很生動的圖片。第一幅,小白兔在南瓜地里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運回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笑瞇瞇地告訴了媽媽。第二幅圖空缺。我在教學過程中,以第二幅圖為教學重點,請小朋友展開想象,幫助小兔一起把南瓜運回家。先設疑調動孩子的興奮點,再結合孩子的生活,使之展開想象。《小兔運南瓜》本身就是一個故事,而對第二幅圖片的想象也是一個小小的故事,故事是環環相扣在一起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故事,把這些有趣的故事聚集在一起,不僅讓課堂更加活潑有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給學生大膽說、積極說提供了一個舞臺。
五、結語
喜歡聆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對低年段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故事性內容的感知度和興趣度較高,這也是這一階段兒童最基本的心理特點。而故事教學法對小學語文來說是一種非常具有價值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提升課堂的效率和|量,還能讓學生對文本閱讀產生興趣?!靶夭匚哪珣讶艄?,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快樂中學習,樂此不疲。
參考文獻: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J].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 孫素英,李英杰,張娜.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J].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ㄘ熑尉庉嫞合蛑纠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