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品質目標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陳尚萌
摘 要:本文基于思維品質目標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的提出對思維品質提升展開具體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分析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在知識、思維、方法等層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思考如何引導學生梳理和查詢英語閱讀中出現的相關信息,旨在提升學生獲取信息和分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希望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幫助高中英語教師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思維品質;高中英語;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4-0224-03
The problem design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under the goal of
thinking quality
CHEN Shangmeng (The No.1 Middle School of Hui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blem of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under the goal of thinking quality, this paper conducts a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inking quality, and based on this, analyzes the students' problems existing in knowledge, think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reading, as well as thinking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sort out and inquire about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aiming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analyze problems, etc., hoping to achieve ideal teaching effects and help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Keywords】Thinking quality;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思S品質,指將思維具體在邏輯性、創新性和評判性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而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涉及一些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回答以及理解來使得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從而達到思維品質的提升。而隨著2018年《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發行,英語學科的核心又被重新界定。課程標準對思維品質的描述為,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信息建立概念,分析并判斷其信息當中的邏輯關系是否正確,并表達出自己具有創造性的觀點,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1.問題的提出
現階段,在進行高中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還沒有得到教師的有效重視,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水平仍有待提高。就目前高中英語閱讀的實際教學情況來說,一般都重視語言上的教學,忽視了語法和閱讀方面的教學,而對其中閱讀教學來說,這是對學生思維品質提升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國的高中生而言,普遍的思維品質仍有待提高。其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對教師的依賴。學生被動地接受信息,而如何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并將此作為目的的教學被稱作批判性閱讀。這類教學認為閱讀的目的就是要做好對信息的分類整理,能判斷出作者的目的和事實,在閱讀中通過對收集到信息的分析,填補信息上的空白。而對學生在英語閱讀上思考和分析等能力有待提升,所以教師應該針對這些問題,相應改變教學計劃,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堅持設計問題進行教學,從全方位、多角度提出可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閱讀能力。
2.問題對學生思維發展的關系
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多種方法,閱讀教學是其中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問題是學生思維的核心,課堂提問能很大程度打開學生的思路,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著名心理學家根據教育目標將認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提出了問題設計模式。他認為在教學問題中有簡單和復雜,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進行分層次的做出問題的設計,并且不同層次問題所需的思維能力是不同的。比如認知層次就是,只需要對問題確定,并不需要深層次的思維轉換,只要簡單的判斷或者推測即可。而理解就是學生對問題進行解答,這需要一定層次的思維轉換。應用是要求學生能對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并做出解答,其要求的思維轉換是很深的。分析是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要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鑒別,是很高級的思維活動。綜合就是學生做出與問題相關的知識回顧,對回顧知識的綜合分析得出結論。評價是對問題表述出自己的觀點,并給予有力的解釋。像這六個層次就是由淺至深的,從簡單到復雜并應對學生在不同時期的思維上的能力要求。這說明了在教學中設計問題可以激發學生思維,并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3.用于發展思維能力的問題設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問題的設計,來引導學生對不同問題從背景、意圖、態度等進行分析,所以對問題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需求。全面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運用。下面就根據不同特點的問題設計來進行分析。
?。?)辨別方面的思維能力所需的問題
在傳統中的閱讀教學上,教師對語言上的教學更加偏重于文字符號的本身意義,忽視了其背后的思維方式和使用語境。而語境包含著一個語言背后的文化底蘊、社會因素等。這些與語言中的信息和思維是相關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地講授語言,要學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進入到語言的語境中,讓學生在語境中思考。為了能提高學生辨別能力的提升,教師可設計一些關于詞語在不同意思的表現形式的問題來讓學生解答,這樣在答題過程中,學生能對詞語有了更多的記憶,并將詞語的理解和意義分析的能力提高。
?。?)信息獲取方面的思維能力所需的問題
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要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那么教師對閱讀教學的信息獲取就不能只局限于文本表面的字面信息,而要從詞句的信息中經過梳理來獲取到時間、地點、人物所反映出的深層信息。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深度的思維活動,解讀文字信息的深層含義。為提升學生對信息收集方面的能力,教師可多設計一些對文本進行概括的問題,這種問題不光對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做出提升,還能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升。
?。?)邏輯思維能力所需的問題
分析能力和推斷能力是邏輯思維能力重要體現,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學會推斷,其實就是在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理解到閱讀文本中信息之間的邏輯性,就要理解作者的觀點,理解作者的論證方式和怎么呈現。為了幫助學生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帶有解釋、對比、分析等方面的短文,來讓學生分析解答,在答題的過程中就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
?。?)評判思維能力所需的問題
觀點,是通過對語言的內涵和作者的語氣表達出的。而評判就是要理解文本字面下的深層含義,要想理解到深層含義就要對文本的字面意義進行梳理和邏輯的分辨。將文章主旨、段落主體等主要的細節進行分析,并分析出某些特定的詞匯和短語在文中的特殊含義。所以關于這方面的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作者的態度。教師可設計一些需要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和觀點進行概括評價的問題,通過對文章的概括和評價學生能得到評判思維的提升,并且這種問題有利于學生對英語文章的寫作模式的了解,并能養成這種基于概括和評價的閱讀方式。
(5)進行文本信息整理和概括的問題
在進行高中學生閱讀教學思維品質培養時,教師對英語教材的文本知識梳理不能局限于文字層面的信息停留和信息理解。換一種說法來說就是教師不僅要將英語詞句的語義以及句子結構成分表達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能獨立整理和概括教材上與文章相關的事件和作者所表達的觀點、人物等折射出來的信息。所以,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在面對有深度有難度的英語文章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文章信息的整理,要引導學生了解英語閱讀文章某一文章體系的寫作特點。同時教師也要帶領學生學習某一英語文章的話題或者是閱讀情況下的概念和呈現事件的方式以及英語文章作者是如何陳述某一事件的方式。
4.英語閱讀的教學方式
?。?)思維導圖的運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整體上,獲取文中的信息,確定關鍵點,以此來梳理文章的內部結構和整體框架,這就是英語閱讀中的思維導圖。
?。?)備課
教師在教學前,做好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在課前做好備課的工作,設計出完善的教學方案。閱讀的教學可以參考平時教學的內容,教師對教學中可能會用到的知識進行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前期準備,教師在教學時多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出糾正,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讓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這也是學生在未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能力。這樣做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對文本的理解、記憶。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找到自己獨有的思考方式,也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提升思維品質。
?。?)課外閱讀
教師除了在日常教學中,還要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也是閱讀的一種,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并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對教師培養學生是有幫助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
5.學生的思維變化的掌握
教師在教學時要掌握學生的思維變化情況,在課前做好對學生的思維活躍,讓學生可以在教學時進入到學習狀態。其中像:在課前聽一段英文音樂,教師可在音樂結束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像音樂的意思之類的。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而在教學時學生的思維是最活躍的,教師應在這個階段做好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并對閱讀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在課后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思維,加深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產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并得到延伸,這樣做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問題設計案例
漏斗式問題設計這種問題設計方式是從大到小,提問方式多從廣泛的話題開始,通過對問題的設計,將內容變得越來越窄,最后得到想要的效果。這種問題設計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得學習興趣,并給學生帶來一定程度上得新鮮感。
案例1:教師: What do you like to do?
學生:I like to ride my bike.
教師:So guess what the teacher likes to do?
學生:Trecher,do you like reading?
教師:Yes,the teacher likes reading very much!The teacher read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教師:Do you know what the word time means?
學生:Sir I know what time means.Time is a unit of record invented by man.
從日常中得小問題入手進行提問,讓學生猜一猜教師的愛好,進而引出問題的重點。這種漏斗式的問題設計可以幫助教師將學生的思維聚集在教學中。
7.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設計,在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讓學生能對閱讀內容理解并思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問題設計上應該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也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帶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以設置問題的方式不斷讓學生獲取有效的信息理解英語閱讀文章。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懂得英語閱讀的學習方式不僅局限于文章表面字、詞的學習,還要對英語語言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對英語閱讀的學習不再是機械地學習而是可以通過梳理、概括以及分析等。因此,教師需要有效的提問課堂問題能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思考以及加深理解,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李金巧.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2).
[2]王婷婷.善用思維導圖,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J].校園英語,2020(03).
[3]竇海芹. 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問策略探究[J]. 英語教師,2018(15).
[4]李娟. “問題導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實踐中的研究[J]. 新課程導學,2016(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