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康亞玲

  摘 要: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教學中以成績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必要開展情感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關人員應該加大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力度,解決在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入手,淺談情感教學的開展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問題;開展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4-0180-04
  Methods of developing emotion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ANG Yaling (Futai Primary School, Anding District,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achievement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motion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levant personnel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emotional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Emotional education; Problem; Development method
  在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教育人員已經逐漸認識到傳統的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開始著手落實教育改革。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學習動力,還可以改變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能力。另外,在落實情感教育期間,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也會增加,有利于拉近師生距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當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在推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礙,相關人員要在發展過程中針對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解決方案,推動情感教育發展,促進現代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1.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的含義
  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活動中融入情感交流與情感培養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積極協調好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的關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情感認知,增加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激發學生在學習期間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人員沒有把學生的情感發展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漠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在此背景下,將情感教育通入教學活動中已經是現階段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情感教育既屬于一種教學模式,又屬于一種教學策略,在教育不斷發展改革過程中,需要情感教育與理智教育共同開展。
 ?。?)小學語文教W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融入成為現代教育事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而由于語文是和情感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小學又是學生培養精神的重要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就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師在進行教材講述的過程中通過語言、聲音、圖像以及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工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有效發揮情感對教學的推動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學過程的情感化,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有所不足,教師不能采用嚴厲的教學方法,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投入感情,在充分尊重學生性格和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高效推進。
  2.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營造教學場景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大多依靠經驗進行教學,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此種情況導致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這種教學形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情感教育能很好地契合小學語文教學,語文情感化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聲音等的巧妙運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情感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教材中去。并通過對教材的深情解讀,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他們便可以充分融入課堂,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提高學習效率。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含有許多不易理解的文本。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通過重復的練習讓學生進行掌握,就顯得十分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但情感教育的融入能改變語文課堂的格局,使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結合語文教學內容開展情感教育期間,教師一方面要營造良好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投入更多熱情。另一方面要通過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此為基礎調整教學方式,滿足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充分投入語文課堂中,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構建師生溝通的橋梁
  當前一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學生就需要以教師為主,認真地聽取教師教學并完成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威嚴管教之下,對教師有畏懼心理,不敢表達自己的訴求,教師難以針對性地{整教學策略,教學水平難以提升,制約了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行情感教育,就能夠構建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橋梁,教師能夠觀察學生的變化,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幫助他們解決困惑,對他們多一分寬容與理解,多一分關愛與支持,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學生也能在此過程中領會到教師的愛護與耐心,激發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熱情,促進自我成長與進步。
  (4)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就當前教育發展情況來看,一些教師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所以在教學環節過于重視學生成績的提升,忽視了學生精神方面的訴求,造成學生發展的不平衡。而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既要具有高超的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通過情感教育,教師一方面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則可以在交流期間改善師生關系,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白和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情感品質。這樣一來,就能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學生培養成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開展存在的問題
  (1)教學落實流于形式
  現階段情感教育主要存在形式化的問題,相關教育人員依舊受制于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成績為教學目標,把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貫穿到教學過程中。所以在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中,依舊是將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環節,忽視了情感教學的推進。對于情感教育目標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忽略了教材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就造成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流于表面。針對此,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重視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情感,充分落實情感教育。
  (2)情感教學的內容較為片面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教學內容也存在的問題,對情感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教材的主題思想進行教學,在主題的牽引下進行學習,但是不會深入地研究教材中蘊涵的其他豐富的情感教育意義。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介紹和闡述了教材中蘊涵的思想,但是依舊存在內容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更多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理性情感和思維的培養,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章中蘊涵的其他重要的情感因素,由此造成情感內容范圍狹隘。另一方面,教師對教材沒有深入的理解,針對教材的情感內容的認識和挖掘不足,就造成情感教育深度不足的問題。這兩個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推進。
 ?。?)教學手段過于簡單
  情感教育作為現階段新興的教學方針,就需要教師通過相關手段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功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在當前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情感教育進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時間較晚,所以教育人員對其理解還不夠深入,沒有開發出合適的教學方法。這就導致教學方法在情感教育發展中難以發揮作用,影響情感教育發展。一方面,教師沒有通過感性的分析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對教材情感認識不足,難以領會到其中含義。另一方面,教師在情感教學的各個環節不重視多重手段的協調運用,造成語文教學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情感教學的發展。
  4.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開展方法
 ?。?)創建教學情境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不足,無法對教材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入的理解。因此,相關教育人員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的營造,根據教材中蘊涵的思想情感進行相關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學習。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通過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進行場景的營造,從而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落實情感教育。
  詩歌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詩歌,提升文學素養,也能在學習詩歌期間感受千百年前的詩人借助文字所抒發的情感。以《靜夜思》為例,在對這首詩歌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調整教學方法,不能單純讓學生閱讀、背誦,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詩歌,感受詩中的意境?;诖?,教師可以結合詩歌內容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深入探究的機會。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搜集視頻資料,如以《靜夜思》朗誦為旁白的動畫視頻。在課堂中,先播放無聲視頻,讓學生討論視頻中的人在做什么。學生討論結束并對視頻中人物的活動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再播放完整的視頻。此時學生會從詩詞中感受到悲傷,并結合視頻理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內涵。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朗誦,并為學生講解詩人創作這首詩時的經歷。促進學生在朗誦時和詩人的思想產生共鳴,感受到詩人要傳達的思鄉之情,豐富情感經歷,推動情感教學的發展。
 ?。?)利用閱讀豐富學生情感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了解課文內容及知識點。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還會讓學生通過二次閱讀的方式,鞏固課堂中所學的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情感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閱讀的功能,加深學生對語文教材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富含感情的方式完成課文的朗讀,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深入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思想、情感和道理。
  比如,在《父愛之舟》一文中,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他們通過自主閱讀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初步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哪位同學想要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有學生舉手回答道“講的是作者上學時和父親發生的各種故事?!币灿型瑢W回答道“講的是作者的一個夢,他夢到了父親?!睂W生回答結束后,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并在他們回答的基礎上一起探討、分析課文內容。“非常好!大家說的都對,但不全對,現在我們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看一看到底講的是個怎樣的故事吧?!薄陡笎壑邸肥菂枪谥邢壬鷦撟鞯囊黄貞浶陨⑽模ㄟ^較為平白的直敘,描繪了自己上學期間與父親一起經歷的各種事情,每一件事情中都蘊涵著深厚的父子之情。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可以讓他們對文中多次出現的小漁船進行分析,并總結在“小漁船”上都發生了哪些事情。體會“小漁船”在作者眼中的意義。學生在閱讀時會發現,在作者的回憶中“小漁船”承載著很多父親的愛,所以作者會用“那么親切,那么難忘……”來描述它。文章通篇以作者上學為主線,講述了父親接送我上學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事情,并借助這些事情體現了父親對“我”的愛。學生在初次閱讀時可能無法感受到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但在與教師共同閱讀探討后,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和感激之情。尤其是文章末尾的“醒來,枕邊一片濕?!保翘N涵著濃烈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完善教學內容,對情感教育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開展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
  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不只是體現在教學活動中,還體現在師生之間的關系中。教師僅僅通過教材進行情感方面的教學是h遠不夠的,還需要將其融入日常師生互動中,這樣學生才能真實地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加深他們的情感理解。一方面,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需要,針對教學內容開展相應的語文課堂情感教育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層次性的活動內容,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融入課文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對角色的認識和對課文中所蘊含情感的深刻體會。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展現出自己的情感,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深厚的師生情感,更好地協調好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的關系,更好地發揮情感教育對語文教學的推動作用,促進學生情感意識的提升。
  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為例,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老屋”與不同動物之間的對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如果單純讓學生閱讀、分析,并不能體會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和道理。針對此,教師可以對課文中出現的角色進行整理,組織學生通過角色表演的形式體會每一個小動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教師經過整理發現,文章主要涉及“老屋”“小貓”“老母雞”“小蜘蛛”等角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分析角色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不同角色各自具備的優良品質。“老屋”是善良的,即便它一百多歲了,“身體”破爛不堪,但它依然善良,愿意為其他小動物提供幫助?!靶∝垺薄袄夏鸽u”“小蜘蛛”也非常懂得感恩。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期間,會更加深入地了解每個角色,并體會到善良的意義,有利于學生養成優良品質。
 ?。?)深挖教材,增加情感體驗的深度和廣度
  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的內容都是經過相關教育專家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修訂的專業教材,是最適合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容,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相關教師加大對教材的挖掘,深入理解教材的思想情感,然后傳遞給學生。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教材蘊涵的不同思想情感,分別講述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愛國之情、思鄉之情以及親情等,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促進學生精神的發展。
  以《金色的魚鉤》為例,課文講述的是長征途中,炊事班老班長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的故事。文章語言樸實,不僅歌頌了老班長不畏犧牲、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還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同時,作者還借助老班長的故事,歌頌了那個時代背景下所有不畏艱險、勇于奮斗的戰士,抒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教師在教學期間,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引導學生了解老班長的優秀品質,并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學拓展的方式,為學生講述更多長征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如“一袋干糧”“倔強的小紅軍”等,結合這些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當前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增加情感教育深度的同時,推動學生精神發展。利用此種方式開展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還能完善學生的個人品格,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深入品析,引導學生體味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語文教材內容開展情感教育時,不能單純以引導學生感受不同情感為主開展教學,應引導學生體會品味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以此實現情感的延續,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價值。在此種情況下開展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賞析文章的字詞語段,從字里行間體會情感,還要為學生提供表達想法的機會,了解他們是如何體會不同文章中的情感的。
  例如,教師在對《桂林山水》這一課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小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勾畫出文章中的重點句、主題句、關鍵句等,通過獨立思考,結合文字深層次了解文章內涵。之后,教師再與學生溝通,帶領學生一起感受作者筆下的桂林山水。陳森在創作《桂林山水》時所使用的詞語非常簡練,教師要挖掘出這些詞語,并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即靜、清,山的奇、秀、險,體現出了桂林山水壯麗美;還要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內涵。學生在此期間體會到的情感是不同的,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風景的感情,還能引導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在落實情感教育的同時,還會使學生的共情能力得到鍛煉,這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為了進一步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搜集一些與《桂林山水》類似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共同討論他們在閱讀期間的收獲,以及在文章中感受到的情感。
  5.結語
  在現代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情感教育,促進學生情感的培養。但是在情感教育的推進環節,還存在很多問題,制約著其發展,就要求相關人員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創建情境、重視閱讀、開展主題活動以及深挖教材等手段,促進情感教學的推動。
  參考文獻
  [1]陳雪.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2(12).
  [2]李瑩瑩.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J].新課程(上),201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080.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