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盧錦能

  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將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作為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因此,本文將在立足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展開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效果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152-03
  高中生物課程作為主要課程之一,在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以及邏輯思維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也是生物教師需要重點分析和思考的內容。通過相應的探討與實踐,在當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工作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總是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后續的探索中本文將圍繞合作學習的具體定義以及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及其所能夠帶來的效果展開分析與探討。
  1.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在當前的新高考環境下,生物課程并不是學生必選的課程,所以如何規劃教學內容以及結合學生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豐富生物課程的教學魅力,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探索的問題。除此之外,如何讓學生掌握生物課程的具體內容,也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和探索的內容。生物知識的學習到了高中階段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難以結合內容形成更好的分析與探索能力。因此,教師在落實相關教學工作的時候更需要關注到這一點,選擇合適的內容展開具體的教學設計,這才能有效地推動學生整體學習上的提升與發展。目前,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也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問題,具體如下。
  (1)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在高中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面臨高考的檢驗。而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有效的時間之內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所以往往會選擇最為直接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課程的教學。可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課堂氛圍相對來說會比較枯燥,不利于學生整體知識學習水平的有效提高與發展,無法達到教師想要的教學效果,更不用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2)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高中階段的學生的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而且學生在長期高壓的學習環境下身心已經比較疲憊。而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所能夠給學生營造的教學氛圍又相對有限,自然也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也會影響整體的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2.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
  (1)在課堂上構建小組合作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構建小組合作的方式落實合作學習策略。所謂的小組合作,實際上是指教師在落實相關教學活動的時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具體的學習內容展開探索。通過小組的探索既能夠讓學生對課程知識產生新的認識,也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從而幫助學生在形成學習習慣的同時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在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的形式其實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畢竟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在小組中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更多、更好的探索。但是在以往的小組合作中,基本上只是將其融合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并沒有將整個課堂交由小組展開,所以在小組合作中所達到的學習效果并不好。因此,在生物的教學活動中,為了進一步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就需要從課程導入的角度入手,將小組合作全程應用于課堂中,以此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以“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這節課程教學為例,教師要讓學生對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兩個定義形成清楚的分析和判斷,并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具體的內容展開探索,推動學生對生物課程知識的掌握與應用。針對這一節課程教學工作,為了加強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從合作探究角度入手,做好相關的教學分析和探索。具體來說,在課程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本次課程的學習內容進行初步的了解,從而明確自己后續要探索的中心。然后在新課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學校的植物園中,并將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植物園中的植物,根據自己選擇的植物開展細胞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開發自己的思路,并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將自己的分析思路與同伴共享,以此推動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上的提升與發展。
 ?。?)在課堂上構建師生合作關系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W活動中,教師在給學生落實合作學習策略的時候,可以從師生合作的角度入手,開展好相關的教學與探索工作。在以往的高中課堂教學工作中,師生之間的合作更多的是以教師為主導,要求學生配合教師展開相應的學習工作。這種形式并不能真正地稱為合作,畢竟合作是在二者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以往的教學形式難以引起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探索。而在合作學習策略的引導下,在課堂上開展師生合作工作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的關系,依靠教師引導學生探索的形式來展現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思考與應用,由此推動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以“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這一節課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實驗活動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方法。結合這一實驗目標,教師在落實相關教學工作的時候,要通過師生合作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根據教師所給出的實驗步驟進行生物實驗操作。整個實驗的流程都由學生進行把控,教師主要在旁邊觀察,在學生遇到實驗過程的難題,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由學生自主解決,以此實現師生之間的合作,推動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上的提升與發展。

  (3)在課堂上構建生生合作關系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在給學生開展相關教學探索與分析工作的時候,可以從生生合作的角度入手,以此實現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所謂生生合作,實際上就是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它與小組合作不同,小組合作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更多的是單向性的,小組合作的人數是固定的,而且合作的對象也有可能是由教師進行調配的。而生生合作的對象更多是由學生自由選擇合作的人選,基本上以兩人為一組,所以合作之間探索的內容會更加細致,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會更加默契。
  以“走進細胞”這一節課的教學為例,在這一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對細胞的概念形成基本的認識,同時明確生命的活動是建筑在細胞之上的,并且知道生命系統包括哪些層次和結構。教師需要從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入手,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授課的時候將本次課程的學習目標通過PPT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那么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想合作的對象,兩個人進行合作之間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要圍繞本次課程的學習目標展開討論,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運用合適的語言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通過觀點和觀點之間的碰撞,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更好的開發,同時有效地推動學生對生物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開展主題合作活動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給學生構建合作學習的時候,可以通過主題合作的角度展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在主題情境的基礎上展開合作的探索,而這一主題情境的構建形式可以是實驗的引導,也可以是多媒體的幫助,而根據高中階段目前的教育教學重點來看,實驗教學往往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驗的過程中,圍繞這一實驗內容讓學生之間展開具體的實踐探索與討論,從而加強學生對該實驗內容的分析,以此讓學生掌握生物實驗操作步驟,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
  以“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這一節課的教學為例,在這一節課程學習中,需要讓學生知道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作用。所以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的方式展開。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生物實驗室中,對兩盆生存環境不同的植物進行觀察,一個是在陽光下,另一個則是在黑暗的角落里。通過觀察能夠明確看到這兩株植物生長的不同,從而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促進學生實驗觀察研究能力的發展。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針對難點進行合作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課程難點入手,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探索任何一節課程內容,其中都有難點也有重點,重難點往往是學生難以掌握的內容。就目前的教學要求而言,幫助學生突破知識難點,有助于學生進行課程的思考與分析,從而有效地推動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上的提升與發展。通過合作的方式探索知識難點,實際上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解決難點的助力,能夠促使學生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思考,由此推動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上的提升。
  以“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這一節課程教學為例,在這一個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并且知道這一個雜交實驗是如何操作的。為了讓學生能夠形成更高的實驗參與熱情,推動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上的提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一個是真實的實驗場景。一般來說,學生平時做實驗的場地都是在實驗室,實驗室都是四面墻、黑板以及實驗器材,學生待久了會有一定的疲憊感,而通過情境構建的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一點新鮮覺,比如,構建一片虛擬的豌豆苗作坊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刺激學生的實驗思維,提高學生的實驗應用能力,突破難點。
  3.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效果
  從生物課程本身的內容來看,到了高中階段,需具備理性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的內容占據著比較大的一部分,而且生物不像化學課程有直接的實踐性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討論,所以相對來說是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加上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也比較大,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這既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也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時合作的內容也非常多,不僅是整個課程環節的內容,也不僅是生物實驗中的內容,還可以針對課程知識中的難點、重點等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展開合作。通過上述的案例來看,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策略的效果,具體為以下幾點。
  一是通過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提高的生物學習興趣。學習本來就比較枯燥,而合作學習的方式實際上是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由學生來主導整個課堂的開展過程,此時,學生的主體性會更為明顯,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展開討論。對教師的戒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放下學習壓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因此可以說,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二是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通過合作來達到學習目標,所以學生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詞匯進行自我觀念的闡述,所以在這一個環節中學生跟學生之間要彼此合作,懂得自己是團隊中的一T,共同對同一個問題展開探索。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懂得尋找他人幫助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在這一個課堂環節學習下,學生掌握了相應的課程知識,又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思維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4.結語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想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就需要積極應用合作學習策略。學習策略運用得好,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而且對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為了達到這一點目的,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應用的時候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由此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凱.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2022(06).
  [2]扎西南加.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J].讀與寫,2021(20).
  [3]嚴明德.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分析[J]. 基礎教育論壇,2021(35).
  [4]胡花.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的效果分析[J].文淵(高中版),2020(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132.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