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如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余禮鋼
摘 要: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創造力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要根據以往的課程問題和學習問題打造全新的數學課堂體系,如果學生不能用心去分析,自然難以為繼。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維問題進行教學創新,讓學生在學習數學后成長為更出色的自己。本文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實踐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136-03
新課標要求教師培養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教師要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與時俱進,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要考慮到新時代的教學需求以及初中數學課堂設立的真實目的,數學無疑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初中數學教學者要創新教育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品味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克服相應的數學學習障礙。初中數學學習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對課堂上教師所講的知識無法進行及時消化,長此以往,學生積壓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導致其學習成績下降。教師應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學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學科思維的發展,從根本上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在探索中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深度學習,實現學科素養以及自主探析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堂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改進教學方式,提質增效,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理解程度,只有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深層的理解,才能提升其學習質量。
1.初中數學教學的優化要點
?。?)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
數學是一門思維發散類的學科,同時兼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因此,對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數學學科是基礎學科,不僅極其重要,而且對其他學科也有重要的影響。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雖然當下的教學已經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是教學的方式仍舊相對落后,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比較少,教學依舊是以教師為主,學生沒有思考和交流的空間。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使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地學習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化繁為簡,優化教學形式,集中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效率,而不是將過重的學習負擔留到課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了解,進而促進教學活動的展開。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很多時候教學目標不明,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益沒有得到最大化。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課后負擔,也不能提質增效。基于新課程背景,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化繁為簡,提質增效是非常關鍵的。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不是“教”的主體,不能以題海戰術為主,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真正發揮出教學的優勢。實踐表明,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創設趣味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這能夠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的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將和教學相關的圖片引入進來,以此為學生創設解題的環境,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拓展,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
?。?)構建多元化課堂教學體系
探索能力、綜合實踐力、思維能力都是當下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的重要教學任務,如果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思考進行探索式的學習,那么學習質量和效率就無法得到保障。學生的學習專注度不夠,往往容易走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非常大的轉變,教學領域也正在發生變化。但是大部分的教師已經熟悉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以無法充分地運用新媒體教學,這樣的教學狀況導致了教學資源的浪費,也讓學生無法接觸更多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的質量不斷降低。高效的教學課堂需要建立在科學的教學基礎上,教師要改變學生狹窄的學習思路。數學是理工科學習的基礎,數學學科基礎的好壞、數學思維的健全與否以及數學現象的探究能力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其他理工學科的學習成果。所以在為學生奠基的初中數學階段,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各數學學科知識、技能、思維以及基礎等眾多方面的培養。這對初中數學教師來說是一個難題,經過長期的教學實驗研究,人們發現,解決這一教學難題的關鍵與訣竅就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化解這些難題,實現自我提升。因此教需要做好引導工作。能夠快速調動初中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之一就是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數學屬于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都非常強的應用類學科。對社會實踐經驗尚少、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薄弱的初中生來說,那些數學語言簡直就像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天書,運用傳統的常規的教學方式很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久而久之就會降低他們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充分地為初中生的數學課堂注入新活力,采取多種多樣的數學游戲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快樂地進行自主探究,幫助教師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初中數學的教學優化策略
?。?)引入小組合作探究模式,提升學習效率
在新課改后,團隊學習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一步地進行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小組合作式教學,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深刻的印象,進而保證學生在課上理解所學知識。小組合作探究是指在教學前,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科學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通過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無疑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等。這樣的教學方式遠比教師的說教要有意義得多。
?。?)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滲透數學思想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思考步驟、解題過程中的引導,讓學生通過數學思維等提升解題能力。多媒體技術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而誕生的,近年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受到廣大教師的肯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數學問題化繁為簡,提高學生的探究熱情,為學生學好數學增強信心。通過在教學環節中融入現代教學技術,讓學生在不斷變換的畫面中理解知識,把固態的數字和符號變成動態的圖像,把相對復雜的概念變得更加直觀,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工具,有利于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將教學資源合理整合,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此外,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使知識被學生內化吸收掉。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具有特點,作為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教學技能,善于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感受學習氛圍的輕松愉悅,提高學生的認知。
?。?)結合生活化實踐性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
在初中教學階段不論是什么學科的教學,動手實踐和提升學生的參與感都是提升課堂教學成效的一大重要舉措。傳授學生知識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使用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構建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從實踐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數學學習是要構建科學性的數學思維,要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數學實驗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注意體會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知道數學并不是一門很難的學科。教師要將教科書上的內容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和教科書相關的教學解題環境,促使學生自主地將理論和實踐聯系在一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對學生思維和思考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從而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喜悅,在這樣高漲的情緒當中,學生自然更加愿意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探究解決更多的問題,學會更多的數學知識,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探究技能。例如,在“隨機事件與概率”的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在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熟悉了相關基本內容以后,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概率的運用,或者創設擲色子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完成對概率的理解。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思維能力和水平也相對較低,運用動手的實踐探索能力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手腦并用能力以及實踐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數學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深度挖掘教材內容與動手實踐活動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可以通過實踐探究掌握的具體事物。并且創設相應的探索情境,引導學生快速地融入數學知識的動手探究過程中。動手實踐的數學知識探究形式有很多種,其中數學實驗以及數學課外實踐是兩種收效最快的教學手段。數學實驗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實驗的形式,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數學理論以及在探尋數學知識過程中的各項技能等。例如,在概率相關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投擲比賽,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概率問題。這樣的教學形式無疑會讓學生記憶猶新,并且在探究概率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都會全身心的融入競賽中,學生的積極和主動性都會被調動起來。數學知識課外實踐的形式主要是指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在課堂外探究數學知識。
3.高質高效地開展單元總結活動,深化數學思維
由于家長對學生成績的過度關注,所以多數情況下教師會講解一些考試重點內容,很少對知識進行總結,這便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無法及時地發現自身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只是單純地完成了學習任務而已。作為教師,只有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角度,尋找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將總結與發展作為指導方向,才能幫助學生完成高質量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指導作用。但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往往會以整體化教學為主,教師傳授學習技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方式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不利,所以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指導方式,保證課堂開展的多元化,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基礎。討論總結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很多學習上面臨的問題,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復習效率。通過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可以使學生找到適合自身情況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開發學生的復習思路,發揮單元整合教學設計的優勢。舉例來說,現代教學理念不僅是教師要注重“少教”,還在于學生能夠有效地完成“多學”。因此,幫助學生梳理好知識脈絡就變得至關重要。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單元討論總結中,加減乘除算法、混合運算邏輯思維的培養都是單元教學的重點。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記錄本、錯題集、學習筆記等學生自學時使用的教學用具認真了解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學習狀態,將各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整體總結和對比,采用互動討論的方式,輔導和幫助學生不斷認識自身學習數學方面的短板,強化自身優勢,彌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比如,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的練習題集,當發現班級內一部分學生經常在計算公式的記憶方面出現混淆的情況時,教師可以主動組織這些學生聚在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學生在合作氛圍中抒發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找出問題的根源是什么并由教師提供一些改善的建議或方法。通過單元對比總結的方式既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也能對學生進行具體化的指導,有的放矢地提升學習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師需不斷優化數學課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動手實踐型的教W方式、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為學生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才能將數學學好學活,在此環境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使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素琦.初探初中數學教學[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
[2]李軍強.初中數學趣味教學初探[J].學周刊,202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