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下幼兒午睡困難現狀及對策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朱紅燕
摘 要:新入園的幼兒環境發生了改變,從家庭到幼兒園邁出了人生的要第一步,這種時候很多幼兒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如果入園早期沒有處理好幼兒的分離焦慮情況,將直接影響幼兒未來的生活學習,使幼兒的智力得不到提升。作為家長如何配合幼兒園幫助幼兒做好這個時期的過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從分析了幼兒分離焦慮的形成原因,并且重點探討在午睡中分離焦慮對幼兒實際的影響,并就存在的相關現狀進行研究,總結午睡中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可行的對策,有效提升幼兒午睡效果。
關鍵詞:分離焦慮;午睡;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108-04
新入園的幼兒脫離家庭的保護開始步入幼兒園,周圍出F的人和事都是陌生的,再加上對環境的陌生,讓幼兒產生不安全感,這樣在入園后就會產生分離焦慮。但是由于幼兒的性格各異產生的分離焦慮的程度也存在差異性,如果分離焦慮不能在短時間內緩解,對幼兒來說心理和身體都存在深遠的影響。因此,如何盡快處理新入園小班幼兒分離焦慮問題,特別是在幼兒午睡過程中更加明顯,這就需要幼兒園、家長、幼兒三方面共同協作,使新入園小班幼兒的快速融入學習和生活,這也是幼兒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1.分離焦慮的相關概念
分離焦慮是幼兒與家人等依戀對象分離過程中產生的恐懼、慌張、煩悶、緊張、憂郁等情緒。幼兒在與依戀對象的接近被人阻礙,因此產生的心理情緒叫作分離焦慮。人的焦慮屬于一種情緒反應,而幼兒在脫離依戀對象后缺乏安全感,這時候幼兒更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如新入園的小班幼兒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生活環境發生改變,家人離開后陌生人靠近幼兒的時候就會出現大哭的情緒,這種就是分離焦慮已經出現。分離焦慮會一般會在幼兒9個月齡時表現出來,10~18個月齡的幼兒分離焦慮達到頂峰,最后隨著年齡長大到了24個月時分離焦慮逐漸減輕但沒有消失。在0~24個月這個階段一般都是家人陪伴幼兒,一旦步入幼兒園幼兒的生活環境的變化分離焦慮也會嚴重。
2.分離焦慮方面研究的意義
?。?)理論意義
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幼兒的分離焦慮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內各大幼兒園對幼兒的分離焦慮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這方便的相關研究也在進行,其中包括:兒童與他人社交方面的焦慮研究、兒童恐懼性焦慮研究、親子依戀關系的研究、兒童精神方面理論分析研究等。分離焦慮作為一種理論方面的研究需要不斷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和完善,還要在研究中對分離焦慮進行詳細研究,這樣有助于新入園的幼兒緩解分離焦慮問題,為分離焦慮相關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基礎和參考數據,對提升幼兒教育程度有著積極意義。
?。?)實踐意義
第一,有利于促進教育發展。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期望中,需要在教育體制改革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而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基礎教育能否成功。而對分離焦慮的研究,能夠幫助幼兒教育進一步完善,符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二,有利于促進家庭教育效果提升?,F代社會的快節奏,讓大部分的父母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忽視了孩子的各方面教育。家長們由于時間不足,大部分采用大眾化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分離焦慮方面的研究可以讓家長認識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少家長的陪伴和有針對性的教育,通過了解孩子的焦慮幫助家長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變化,幫助家長快速的定位教育方式,幫助家長節約時間提高教育效果,從根本上幫助防止幼兒分離焦慮的有害情緒產生。
第三,有利于教師對新入園幼兒優化管理。分離焦慮的研究能有效幫助教師順利解決幼兒在新入園后產生的分離焦慮問題,從而為幼兒園提供實踐依據和理論參考,幫助幼兒園工作的正常展開,還要提升家園合作的效率,讓幼兒的身心能夠健康發育。
3.幼兒分離焦慮的成因分析
幼兒午睡屬于幼兒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環節,睡眠的質量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新入園的幼兒由于環境變化產生的心理焦慮直接影響午睡的質量,幼兒的身心沒有得到有效調節,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幼兒園午睡環節中教師要發現問題,才能進行針對性的干預,有效分析分離焦慮如何導致幼兒午睡困難的原因,下面以幼兒午睡困難為例,探討幼兒分離焦慮的成因。
(1)生活環境變化因素
幼兒入園后步入集體生活使其情緒變化波動較大,當幼兒面對陌生的人和環境會產生不安情緒。幼兒在面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需要自己去解決關于衣食住行中產生的困難,如午睡衣服需要自己穿脫,吃的飯菜有的不適合自己的口味,午睡的小床與在家的不同,活動時間需要遵守規則等。在實際的觀察中教師會發現以下情況:一次中午飯后午睡時間,有一名男幼兒在中途醒來,坐起身后發現周圍環境陌生出現的放聲大哭的情況,嘴里還在喊:“我想媽媽我要回家”。這種午睡環境的改變給這名幼兒帶來了不安的情緒,并且出現懼怕的情況,這時候的幼兒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格外思念家人。
?。?)教師積極性和能力因素
在新生入園分離焦慮發生的時期,教師的語言態度以及教育能力對幼兒克服分離焦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采用了訪談的方式得知:100%的幼兒教師都明確知道新入園的幼兒具有換了環境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情緒,但是教師們對幼兒分離焦慮情緒和行為的理解有一定偏差。5%的教師缺乏能力和態度不積極,認為幼兒都會有情緒,甚至有的教師為了不影響后續的教育工作,對幼兒采用過激的方式,如恐嚇幼兒、訓斥幼兒、懲罰幼兒等,這些做法會讓幼兒的分離焦慮程度加深,分離焦慮不能很好地進行緩解直接影響幼兒與教師直接的關系,這樣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95%的教師因為具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和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自身具有愛心和耐心,對每個幼兒都能做到循循善誘,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和諧,很快能夠幫助幼兒快速度過分離焦慮期。例如,在幼兒午睡的過程中教師能夠一直觀察幼兒午睡的情況,對每個幼兒在睡覺的過程中產生的分離焦慮情緒及時進行安撫,幫助幼兒建立最舒適的午睡環境,這有幼兒可以快速度過分離焦慮期。
?。?)家庭環境因素
在新入園幼兒不午睡一般原因是在家沒有養成午睡習慣或因為父母親人不在身邊內心缺乏安全感,所以睡不著、睡眠時間短。針對家庭環境因素的描述,總結出關于分離焦慮和午睡的兩個問題。
由于在家中長輩的寵溺幼兒好動喜歡玩耍,時常因為玩得過于興奮錯過了午睡時間,到了幼兒園由于之前不怎么睡午覺,再加上與家人分開產生的分離焦慮情緒導致幼兒在到了上幼兒園后無法適應午睡習慣。剛開始到了幼兒園幼兒可能由于新鮮第一周基本不會出現抵觸情緒,但是慢慢厭倦了幼兒園,自認為幼兒園和游樂場一樣可以不是每天必須去,幼兒就會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情況。
其實教學中不難發現如果想正確判斷幼兒是否依戀家庭,可以觀察幼兒早上是否愿意去幼兒園,下午到家是否高高興興。研究中有這樣的說法一般情況下在半個月時間左右幼兒的分離焦慮就會有一定緩解,但是平時的工作中,部分幼兒低落情緒會持續一個多月。這時候家長不能焦慮,要家園共同配合讓幼兒在家里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感到安心,對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幼兒還是希望家人與幼兒多多溝通了解其想法,從而幫助幼兒盡快度過分離焦慮期。
?。?)幼兒自身情緒因素
首先,由于小班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目前小班幼兒普遍存在下面問題,如自己不能獨立用餐,不會整理自己衣褲等。幼兒園一個班級的孩子比較多,教師不能像家長一樣一對一在進入幼兒園后,沒有了家長細致及時地實時給予幼兒照顧,使幼兒難以順利完成自己的該做的事情,這時,幼兒在尋求教師和等待老師幫助的過程中,幼兒會遭受情緒的困擾,使分離焦慮表現越發嚴重。
其次,生活節奏發生改變產生了心理不適。在入園前幼兒有自己的作息時間,存在午睡的時間順序可能與幼兒園不同。幼兒園作息時間需要統一進行安排,直接打亂了幼兒原本的生活節奏,對適應能力不強的幼兒園來說,生活節奏作息時間的變化能夠讓幼兒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表現。
最后,由于幼兒生活環境不同性格也不同,性格開朗的幼兒對新環境新的作息時間能夠較為容易地融入其中,也能在短時間與教師建立依戀關系。而對內向的幼兒,自身溝通能力薄弱,環境發生改變就變得沉默寡言,不與同伴進行交流,甚至出現攻擊同伴的自我保護行為,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表現。
4.分離焦慮下新入園小班幼兒午睡困難案例解析
缺乏良好的作息規律是影響幼兒午睡的最主要因素,再加上步入一個全新的環境幼兒接觸的人發生了變化從而幼兒產生焦慮,這樣在缺少作息規律以及焦慮情緒的作用下幼兒的午睡非常困難。研究中發現午睡困難的新入園幼兒有是由家里長輩帶著,老人都是按照幼兒的要求調整其作息時間,一旦步入幼兒園直接影響幼兒的午睡質量。同時,教師在幫助幼兒養成午睡習慣的時候要采用安撫的方式,不可采取懲罰的方式。安撫可以緩解幼兒的焦慮情緒,以下通過案例分析分離焦慮影響幼兒的睡眠狀態,對幼兒進入深度睡眠的產生的影響巨大。
?。?)幼兒午睡時間的表現及行為
分離焦慮情緒一般在入園第二周比較嚴重,有一名3歲男幼兒連續兩周哭著進幼兒園,他很抗拒睡午覺,每當到了午睡時間這名幼兒會表現出嚴重的焦慮情緒,一直哭泣不睡覺,大喊著找奶奶,讓奶奶接。教師一般會說:“你不哭,乖乖睡覺,奶奶下午回來接你。”睡了不到10分鐘幼兒又哭起來說:“奶奶為什么呢還沒有來?”不一會幼兒又焦慮地問什么時候到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小故事的形式對幼兒說,“如果想讓時間姐姐快點走,寶寶需要不哭睡覺。如果一直哭時間姐姐一害怕就走得慢了,如果你想時間姐姐快點走,那就趕緊躺下睡覺。”就這樣每天午睡都會鬧很久,才會在教師的輕拍哄睡中慢慢睡著。
?。?)分離焦慮中幼兒午睡困難案例分析
上面的案例不難發現,小班幼兒情緒直接影響其行為,特別容易發生沖動的情緒,但年齡在3歲以上的幼兒,會逐漸學會自我情緒的調節。為什么這名幼兒出現無法自我進行情緒調節呢?在與孩子的奶奶溝通中了解到幼兒在沒上幼兒園之前,在家沒有養成午睡的習慣,晚上睡覺也需要父母長輩的陪伴沒有形成自我獨立的行為,導致這名幼兒比較依戀家人的陪伴。因此,教師首先要明確如何控制幼兒的分離情緒,然后采取家園互助的形式一起鼓勵其成為勇敢的孩子,并及時對幼兒的進步予以肯定和獎勵。案例中其實可以了解到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內心是非常依戀熟悉的人,比如家人和教師,小班幼兒需要教師時常的進行愛撫,幫助幼兒找到安全感,緩解分離情緒。
總之,由于教師了解到了幼兒沒有午睡的習慣,一旦強迫行為的出現會讓幼兒對午睡產生抗拒從而每天帶著抵觸的情緒到幼兒園,這時候教師需要選擇幼兒能夠接受的方式,不去勉強幼兒睡午覺,答應幼兒不睡午覺的請求,但是讓幼兒在這個時間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躺在床上,要求幼兒不發出聲音,教師還要給予進步的獎勵,離園時間讓幼兒第一時間看到家人,緩解內心的焦慮,慢慢這名幼旱姆擲虢孤喬樾髏饗苑⑸的變化,每天不到一點左右的時間會和其他幼兒一樣睡著了。
5.分離焦慮下幼兒午睡困難緩解措施
幼兒園的教師對關于新生入園后產生的分離焦慮情緒實踐研究,首先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分析分離焦慮產生的情況:如環境變化產生的緊張情緒、喜歡獨自活動、躲在角落、哭鬧不止、吵鬧回家等;其次通過幼兒園新入園小班幼兒中幼兒分離焦慮清晰的幼兒進行個案研究;最后在研究分析中很多教師認為入園后很難快速適應環境的幼兒他們特別容易出現分離焦慮,教師要及時給予特別的關注并與家長及時的溝通。通過上述研究總結出現階段國內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產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如下:新生入園的適應活動與家庭教育指導存在不同步的情況;新生入園適應活動僅僅流于表面形式;入園后安撫幼兒分離焦慮情緒的工作不細致不長久,因此有部分幼兒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今后的群體生活環境。
第一,幫助小班幼兒解決午睡前準備工作。2歲半的幼兒由于年齡小,欠缺自我服務的能力,教師要及時給予幼兒的幫助,并提醒幼兒在午睡前養成小便的習慣,教會幼兒自己鋪被、拖衣服、疊衣服等行為,有效緩解幼兒在行為方面產生的分離焦慮情緒。
第二,利用安心愉悅的情感緩解幼兒的恐懼。午睡前教師可以播放優美、舒緩、平和等有助睡眠的音樂,利用音樂舒緩和穩定幼兒的恐懼情緒,潛移默化下逐步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的情緒。
第三,盡可能滿足幼兒午睡前的需求。幼兒在家有長輩摟抱午睡,所以即使幼兒長大也需要成人對他進行摟抱的撫慰。很多幼兒教師常常扮演家長的這個角色,幼兒在午睡的時候輕輕拍著那些比較愛哭小朋友安穩入睡,讓幼兒內心感受到教師可以像家里的媽媽、爸爸以及長輩們對他/她的愛,從而讓幼兒內心喜歡、信任、親近自己的教師,這樣能夠有效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產生的哭鬧情緒。
第四,通過移情的方式減輕幼兒午睡的焦慮。幼兒思想純潔,像一張白紙,他們喜歡各種毛絨動物,還喜歡對毛絨玩具進行對話。教師可以根據幼兒這一特點,在幼兒枕邊放一個他們喜歡的小小的毛絨玩具,也可以讓幼兒從家里帶,教師還要在床邊貼一些他們喜歡的動物貼紙,告訴幼兒這是小動物們的家園,這樣幼兒會扮演自己的小動物仿佛在家中睡覺,這種有趣的方式讓幼兒快速安靜下來并乖巧地睡午覺,這樣幼兒內心克服了午睡困難的情緒,他們會將睡床當作溫暖的搖籃。
6.分離焦慮下幼兒午睡困難的討論與建議研究
?。?)討論
結合幼兒分離焦慮對幼兒午睡困難進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干預方案,從而提升幼兒午睡質量,在新入園階段幫助幼兒養成有序的睡眠習慣。教師通過嘗試不同方式對幼兒分離焦慮的干預后,幼兒的午睡情況得到改善,這樣的方式適合在新入園幼兒中進行推廣。
?。?)建議
如何有效解決新入園幼兒的午睡困難問題,教師和家長需要通力合作對幼兒的心理進行分析,幫助幼兒快速緩解分離焦慮,形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下面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午睡環境的設計。幼兒的午睡環境需要考慮光線、室溫、舒適度、空氣流通性。同時,如何想有效緩解幼兒分離焦慮情緒需要合理的布置睡眠環境,讓幼兒產生親切感,這樣幼兒睡眠的樂趣得到提升,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下安心入睡。
第二,午睡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幼兒園需要強化午睡管理方式,嚴格要求控制除了保育員和教師以外的工作人員在幼兒午睡時間的走動情況,不可進入幼兒午睡室,也不可以大聲說話。不斷完善午睡監督體系,并定期對幼兒園午睡時間教師以及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隨機檢查,對不適宜的方式進行嚴格教育。幼兒午睡困難產生的情況有很多,教師對不午睡的幼兒進行關注,分析是否存在分離焦慮情況,還是屬于精力精力旺盛情況。本班教師一定要做到留心觀察,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合理方式幫助新入園幼兒平穩度過午睡階段。因此,幼兒園要不斷提升午睡管理方式,教師要對幼兒不良的睡眠習慣進行糾正。
第三,親子關系的和諧。現在有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在1~3歲階段對幼兒的陪伴時間較少,多半都是由老人代為教養幼兒,這部分幼兒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心理發展有一定的問題。對此情況,教師要與幼兒的父母溝通,讓父母與幼兒之間建立有效的互動,從而形成和諧的親子關系。對緩解分離焦慮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對午睡困難的幼兒家長切記不能責怪幼兒,盡量采取談心的形式了解不午睡的原因,注重溝通語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采用愿意傾聽幼兒想法的態度,并與教師溝通尋求有效的方式,針對分離焦慮原因影響幼兒午睡困難的情況進行合理的解決,在家園合作的情況下對幼兒進行睡眠調整,具體方式可參照本研究的方法。
7.Y語
新入園的幼兒分離焦慮的產生屬于正常的情況,教育工作者需要在這個時期幫助幼兒平穩地度過分離焦慮時期,并找到分離焦慮產生的問題點,提出有效的策略。因此,首先本文已經找出了幼兒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并根據原因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幼兒已經接受午睡這一環節。研究中很明顯體現出了新入園幼兒已經適應了新環境,為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服務。
參考文獻
[1]陸秋慧,孫藝.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緩解對策[J].廣西教育,2019(01).
[2]陳淳.小班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培養研究[J].新校園,2016(06).
[3]姚艷杰,尹紅雨.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再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