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汲生活之源,優化幼兒園區域游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陳晨

  摘 要:區域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幼兒園教學活動形式之一,對于幼兒的學習和身心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設計和實施區域游戲時,教師要注重全方位地推進區域游戲的生活化,確保區域游戲對幼兒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區域游戲的整體效果,讓幼兒在收獲多樣游戲體驗的同時,實現綜合素養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活化;幼兒教育;區域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075-03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來源于生活,脫離了生活,教育也就不復存在,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這對當今幼兒教育的實施有著重要的啟示和指引作用。幼兒教師需要將生活與幼兒園的區域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收獲,并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為指導,吸取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推進幼兒園區域游戲生活化,以契合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推動幼兒幸??鞓返貙W習和全面健康地成長。
  1.區域游戲環境生活化,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游戲
  環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是教育資源的組成部分之一?;谟變旱哪挲g特征,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為幼兒創設區域游戲的環境時,要立足于幼兒的實際日常生活,將實際生活中的元素有效融入區域游戲環境中。生活化的區域游戲環境更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對區域游戲的興趣,使其迅速地投入游戲中,探索自己熟悉的事物,滿足幼兒認知發展的需求。同時,創設生活化的區域游戲環境,為連接幼兒園區域游戲內容和幼兒實際生活提供了載體支撐,當游戲環境變為幼兒熟悉的環境,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得以凸顯,從而能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學習到相關的生活知識。
  例如,在“我的小區”的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融入幼兒喜歡的動畫片《熊出沒》,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裝飾小區的環境。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裝飾教室環境,讓區域游戲環境貼近幼兒的生活,迎合幼兒的認知,從而讓幼兒更好地融入游戲。此外,教師在創設生活化的區域游戲環境時,應該合理規劃區域游戲活動的空間,加強幼兒與區域游戲環境的互動。首先,要考慮到班級環境的地理方位因素和區域游戲的性質特點進行合理分配,如像故事類區域游戲、計算機類區域游戲等相對而言比較安靜的游戲,可以安排在教室里面;像表演、動手等相對而言聲音比較大的實踐操作類區域游戲,可以設置在與門的位置比較靠近的地方。合理劃分區域,是確保各類型區域游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其次,要充分開發和利用一切可以用于開展區域游戲的環境,充分利用除教室以外的墻壁、走廊等,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區域游戲環境,讓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更好地融入區域游戲中。
  2.區域游戲材料生活化,為幼兒創造主動探究的條件
  游戲材料是開展幼兒園區域游戲的必需條件,缺少了游戲材料,區域活動就沒有辦法開展。可以說,材料是否投放合理,關系著幼兒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就目前幼兒園區域游戲的開展情況來看,不少幼兒園在開展區域游戲時,在區域游戲材料的選擇上,都是購買一些現成的或較為昂貴的材料,不僅增加了區域游戲開展的成本,也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利于發揮區域游戲的教育價值。要知道,生活是一所巨大的“材料庫”,里面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只要善于發掘和利用,就能為幼兒創造出更利于其主動探究的條件?;诖耍處煈摿⒆阌谟變旱膶嶋H生活,挖掘生活中可用于區域游戲的材料,這樣既能節省游戲成本,又能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增加可操作材料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進而優化幼兒的游戲體驗,最大化發揮出區域游戲材料的教育價值。
  在選擇和投放區域游戲材料時,首先,教師要了解幼兒對區域游戲的要求,聽取幼兒的建議,結合幼兒和幼兒家長的力量,有針對性地收集一些符合幼兒游戲實際需要和幼兒實際水平的游戲材料;其次,教師在收集游戲材料時,除了要考慮材料的安全性,還要考慮游戲材料的環保性和再利用性。教師需要立足于收集到的材料的材質、作用、結構等特質進行整理和劃分,將同一類型的游戲材料進行歸類,為區域游戲活動提供充足的材料庫;最后,教師要引導幼兒認識各種類型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主動應用這些游戲材料,從而在游戲的同時加深對生活的認識。幼兒家長在區域游戲材料的收集中也可以發揮一定的幫助作用,如將日常生活中的水瓶、快遞盒、禮物盒等提供給幼兒園,幼兒園再將這些材料結合區域游戲主題進行“改頭換面”。例如,在以“美食”為主題的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教師為幼兒投放小木棍、面粉等材料,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制作面條、糖葫蘆等生活中常見的且簡單的食物,幼兒面對熟悉的生活材料,操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樂此不疲,都獲得了很好的游戲體驗。
  可見,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并不在于材料的價格有多昂貴,而是要讓游戲材料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才能夠有效地發揮區域游戲的教育價值,現對幼兒園區域游戲的優化。
  3.區域游戲主題生活化,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
  教師在確定區域游戲的主題時,要考慮到開展區域游戲的目的,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并立足于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區域游戲的主題不僅要適合幼兒的認知,更要能夠幫助幼兒認識生活,獲得綜合素養的提升。生活化的區域游戲主題,能夠增強區域游戲的趣味性,拉近幼兒與游戲的距離,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游戲的教育作用。
  首先,教師在設計區域游戲主題時,可以與幼兒健康教育相結合,開展有關幼兒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區域游戲。例如,開展以“餐桌飲食”為主題的區域活動,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用餐行為。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讓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有關食物的游戲材料,模仿父母做飯的流程。幼兒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做飯的不易,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指導幼兒文明用餐。然后教師再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生活化的教育指導,引導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意識,讓幼兒通過多次游戲,逐漸養成食不言、不挑食、細嚼慢咽等良好的飲食習慣。

  其次,區域游戲的主題可以與幼兒社會性發展相結合,開展有關合作和交往的區域游戲。例如,開展“兩人三足”體育類區域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明白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既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如何與他人交流配合,得到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又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一舉兩得。
  最后,區域游戲的主題可以與幼兒學科教學相結合,如開展與美術、音樂、數學、語文等學科知識有關的區域游戲。例如,在開展以“逛商店”為主題的區域游戲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不同數量的不同食品,在食品包裝袋上標明食品的數量,然后為幼兒提供對應的標有數字的購物袋,讓幼兒“購買”對應的食品。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豐富的“購物”經驗,也加強了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與運用。
  4.區域游戲內容生活化,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合理地安排幼兒的活動范圍,優化和完善區域活動內容,促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積極參與到豐富多樣的活動中。這樣不僅能提升幼兒的游戲積極性,還能豐富其游戲體驗和感悟,使其獲得更多的啟發,促進其素質、能力、智力、情感等綜合全面的發展。
  例如,小班幼兒都非常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教師要充分抓住幼兒這一興趣點,組織他們一起觀看一個動畫片段,結束時,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小朋友們,紅太狼的平底鍋除了可以用來對付灰太狼,還可以用來干什么呀?”有些幼兒說可以做煎餅;有些幼兒說可以用來裝水果;還有些幼兒說可以用來打羽毛球……幼兒的想象力天馬行空,為此,教師還為幼兒準備了橡皮泥、木板、小棒等材料,指導他們使用所給材料做出各種各樣的平底鍋,由此解放幼兒的雙手和大腦,促進其在多樣的游戲方式中收獲經驗和知識。
  與此同時,在組織區域游戲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幼兒熟練運用各種技能,激發其創造性和想象力,從而使其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小小幼兒園”的區域活動,讓不同的幼兒扮演幼兒園中不同的角色,模仿從早晨入園到下午放學的一整天的幼兒園生活。通過模仿幼兒園教師一天的工作,能夠讓幼兒體會到教師這個職業的樂趣和辛苦,從而更加理解教師,在學習上也更加配合教師。
  區域游戲內容的生活化,既是對游戲內容的豐富,又是對游戲的有效優化,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價值和作用。豐富的、帶有濃厚生活色彩的游戲內容,能實現對幼兒的感染,鞏固和加深幼兒對生活的認知,使其在輕松快樂的游戲過程中得到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5.區域游戲評價生活化,為幼兒成長提供支持
 ?。?)巧用游戲環節評價
  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幼兒的游戲特征,根據他們的不同個性特征,對每個幼兒進行有效的評估。教師要用正面的態度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并鼓勵他們積極地參加游戲,并引導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
  例如,在進行“灰太狼來了”的戶外游戲互動中,教師注意到一些幼兒的投擲距離不夠理想。此時,教師對幼兒進行積極的語言鼓勵:“你真厲害,只要再加把勁,就可以打敗灰太狼,加油!”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再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小組討論,以提高他們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室外場地活動中,幼兒不僅可以進行體能訓練,還可以提高與他人的交往能力。在區域游戲評估中,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彼此進行自我評估,通過自評和他評等方式來調動幼兒的游戲積極性,使其從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自我反省,讓幼兒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最終通過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實現共同提高和進步。
 ?。?)妙用幼兒游戲記錄表
  幼兒是一個有自我評估能力的獨立個體,因此,教師要讓幼兒有足夠的自主意識,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估。在區域游戲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游戲記錄表和幼兒游戲活動記錄表來了解幼兒的游戲興趣和發展程度,從而及時地找到問題所在。在課堂游戲記錄表格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形象化的圖形貼紙來表示區域的游戲內容,并在游戲結束后將相應的小貼畫粘貼到幼兒的身上;在幼兒游戲活動記錄表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主動記下所發生的事情,并用簡單的符號表示和記錄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以此與教師或同伴進行溝通和分享。
  例如,在科學區,幼兒了解到“沉浮”的規律,用不同的小圖標記錄了他們的發現,如哪些物體沉入水中,哪些浮出水面等;在數學區,幼兒通過觀察玻璃球的形狀,并記錄下玻璃球的個數,從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善于運用幼兒的游戲記錄表,了解幼兒的學情,有針對性地將幼兒的興趣與已有經驗相融合,注重培育幼兒的探究意識,為幼兒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支持。
 ?。?)善用幼兒成長檔案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幼兒的成長檔案,把幼兒的成長歷程記錄下來,充分發揮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幼兒的身體和心理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幼兒成長檔案中,教師可以搜集幼和嫠J鋇淖髕貳⒄掌等,并附有文字說明,借由比較、分析、評估幼兒在不同時期的表現,以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以便更好地安排幼兒的學習內容,為其提供適宜其發展的教學策略。
  總之,汲生活之源,就是要讓幼兒教育“從幼兒生活中來,到幼兒生活中去”。這就要求在幼兒園開展和組織幼兒區域活動時,教師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投放生活化的區域游戲材料、確定生活化的區域游戲主題、提供生活化的區域游戲內容、開展生活化的區域游戲評價等。以生活化的形式和內容去優化幼兒區域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放飛自我,獲得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進而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元梅.生活化理念在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中的滲透[J].讀寫算,2022(19).
  [2]蔡丹梅.幼兒園區域游戲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J].名師在線,2022(10).
  [3]曹世文.對話生活,讓幼兒園區域活動教育更有意義[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2(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154.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