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的發展之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姚麗婷
摘 要:“雙減”政策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同時實現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文章將對“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的發展之路進行探討和分析,論述如何在“雙減”政策的觀念下引導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多元化、綜合性、趣味性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進而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062-03
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健康第一”的觀念也逐漸成為教育界的共識。近年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學生的健康狀況不是很可觀,學生的體質健康指標下降,出現體重增長、視力下降等癥狀,即使補充足夠的營養,學生還是很容易生病,這就是學生缺乏鍛煉的表現,更是體現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體育教育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有著良性的影響,同時也是提高其體質健康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師應規范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將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起來。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時,要針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和優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發揮小學體育教學的育人價值,真正貫徹“雙減”政策。
1.創新游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鍛煉興趣
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改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給學生創新游戲教學模式,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將游戲與教學內容、語言以及情感進行有機融合,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使其更容易了解和掌握體育知識。在“雙減”這一政策背景下,要全面提高小學教師體育教學的教學效率,真正實現“減負”和“增效”的“雙減”政策理念,對體育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有了一定的要求。教師要將關注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上,進行教學活動時要以快樂為主題,給學生創建有趣的游戲模式,從而提高其活動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掌握知識以及體育技能。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注意力很難集中,這是影響體育教師教學效率的因素之一。同時小學生具備活潑好動的特征,對一切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游戲對學生來說是新鮮的事物,學生會對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好奇心,從而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游戲活動中。因此,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水平創設游戲教學活動,給學生呈現豐富、有趣的游戲體育活動,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效率。
以“單雙腳跳”的教學為例。首先,要求學生要以單腳跳的方式進行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以來提高其游戲的參與度,使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樂趣,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就會喜歡上體育。其次,體育教師可以在單腳跳基礎上開展“小青蛙找家人”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掌握雙腳跳的技能,同時提高自身的跳躍能力。最后,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單雙腳互換跳”的交換游戲,使學生通過交換雙腳的運動學會靈活地跳躍,從而提高學生的腿部力量,進而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有一個愉快、良好的鍛煉體驗。
此外,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直體滾動”的教學r,可以開展“小廚師學炸油條”的游戲活動,有效地將游戲動作和體育技能進行完美的融合,引導學生通過游戲掌握借助核心力量滾動的技巧,練習的難度由簡單到困難,循序漸進地練習,可以讓學生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找到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信。體育教師開展既簡單又有趣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體育知識與相關技能,還能夠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體育競技精神,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得同時掌握體育和技能,優化教學質量,在“雙減”背景下有效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以及體育教師的教學效率。
2.細化課程教學目標,加強學生對技能的理解
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通常采用的是綜合性任務型教學方式,對學生反復進行體育知識的講解以及讓學生做重復性的體育技能練習,并在練習之后進行體育考核和評分,以這個評分作為學生的體育成績。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在無形中加重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害怕不能夠達到教師的考核標準,在學習的過程中伴隨著巨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這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信心,并且對體育運動與鍛煉提不起興趣,這就與“雙減”政策的理念背道而馳。此外,每一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都不相同,這樣就會出現學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有所差異。小學體育教師想要緩解學生的壓力和負擔,可以細化課程教學的目標,精準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層面上,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學,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同時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
以“耐力跑”的教學內容為例。首先,教師要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①認知目標:培養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②技能目標: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調控自身的呼吸節奏,使呼吸節奏與跑動節奏協調配合。③發展目標:發展學生的心肺耐力、上肢和腰腹力量以及腿部柔韌性。④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克服消極心理的意志品質,引導學生遵守規則、團結協作、增強毅力和自信心。然后,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掌握呼吸方法)和難點(呼吸節奏和跑動節奏的配合)告知學生,引導學生了解不同身體重心的位置對跑的影響,了解不同的腳著地的方式對重心的影響,同時啟發學生針對在不同跑的狀態中怎樣的重心狀態最適宜中長跑進行思考,幫助學生了解中長跑中的呼吸方法以及“極點”現象和克服辦法,消除學生心中的恐懼心理。并且指導學生掌握身體各部位的伸展性練習方式,這樣不僅可使學生的步長增加,還可防止肌肉拉傷與韌帶扭傷。此外,從小給學生樹立安全意識,養成安全練習的習慣。隨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設置適宜的速度并進行呼吸方法、呼吸節律的練習。
其次,教師在細化完教學目標之后,應給學生設計多層次的學習任務。第一層次,掌握耐力跑的概念和技能技巧;第二層次,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調控自身的呼吸節奏與跑動節奏協調配合;第三層次,在對耐力跑的技能技巧有足夠的掌握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距離設計有關耐力跑的比賽項目,讓學生逐個將制定的目標完成,這樣學生會在細化教學目標的帶領下,將運動技術掌握。
最后,針對體能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參加體育訓練項目,有助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對自我挑戰和突破,從而使自身的身體素質得到強化;在對體能相對來說較弱的學生,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制定學生對體育技能基礎的學習,使其掌握正確的方法。
3.創建趣味情境,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再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行不通,應該摒棄以往的教學觀念,將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創建趣味性情境,趣味性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運動的意義和樂趣,以此降低學生對體育學習所產生的抵觸、抵抗的情緒,從而將學生的鍛煉態度改變。而且小學體育教師給學生創建趣味情境,能夠讓學生被教師所設計的體育任務深深吸引,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展開學習,有效地提高對體育的興趣,從而真正貫徹落實“雙減”政策。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坐立臥行”教學時,首先,可以創設趣味情境:“同學們,有一個小孩他的名字叫小明,小明小的時候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可自從小明上學之后就開始逐漸地變了。現在小明長大了,那個可愛的他不見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走路東彎西扭的,站著的時候腿伸不直的孩子了,小明自己照鏡子看的時候也十分地鬧心,你們知道小明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小明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展開討論,然后由小組長將討論的結果匯總給教師。其次,引導學生說一說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哪些錯誤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傷害,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姿勢?針對怎樣的坐姿是最好的,為什么?怎樣的站姿是最好的,為什么?怎樣的走路姿勢是最好的,為什么?這三個問題進行說一說、議一議。最后,教師出示視頻,引導學生了解坐一坐正確的坐姿:身端正,腳不伸。頭不搖,坐如鐘。站一站正確的站姿:昂起頭,身要正。腰挺直,站如松。走一走的正確姿勢:上體直,肩要平。步子勻,行輕松。躺一躺的正確躺姿:不蒙頭,衣寬松。枕要低,臥如弓。讓學生明白正確的姿勢,不僅能夠讓自身的儀態變得更加好看,還能夠保護身體健康,保持正確姿勢,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4.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當前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已長期從事傳統體育教育工作,對“雙減”政策下體育教育理念的理解與認知較為有限,特別是對體育教育與科研的結合不夠重視。教師只有不斷自我充實和自我成長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但當前部分體育教師對體育學科的發展缺乏足夠重視,體育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之外還要負責早操、課間操和課外活動等,沒有將精力放于教學鉆研方面。另外有部分地區不重視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教育思想與教學技術培訓未能落到實處,最終導致教師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學生因此也難以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對教師的傳統教學感到枯燥、乏味,形成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感到身心俱疲,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雙減”政策的推進形成了阻礙。因此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譬如,學校方面首先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與培訓,為教師提供進修機會,確保教師能夠不斷進步和學習,支持教師開展教研與科研活動。然后讓教師每一個月外出到體育教育開展較好的學校進行學習。還可以邀請一些體育專家來到學校舉辦講座,為教師講解更多的體育知識以及體育的技能技巧。其次,可以通過教學設計競賽、觀摩交流、集體學習等方式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最后,教育主管部門要持續增加小學體育教師數量,為教師提供編制和待遇,有效地引進更多優秀畢業生到小學工作。
5.結合學生喜好,優化體育場地器材設施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然而無論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還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體育的場地和鍛煉器材都是必備的硬性條件,學校要想順利開展體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優化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建設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器材設施,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可以延長學校體育場館閉^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鍛煉機會,并且對體育產生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6.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提出對小學體育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改變契機,小學體育教師作為落實“雙減”政策最有力的執行人,一定要將“雙減”政策下的小學體育教育落到實地。此外,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全方位的優化,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手段,給學生營造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對體育的興趣以及自主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放松緊繃的心情和學習壓力,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鍛煉習慣,為其日后發展的道路上奠定堅實的基石。
參考文獻
[1]范利文.淺議“雙減”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優化[J].基礎教育論壇,2022(17).
[2]齊敦杰,李樹偉,呂明聃,等.“雙減”背景下中小學課外體育的積極影響研究――以牡丹江市中小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2(24).
[3]袁秀秀.雙減背景下哈爾濱市中小學校校園體育實施路徑探討[J].灌籃,2022(06).
[4]田亞軍,邢迪,張航波,等.“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以翠北實驗小學為例[J].青少年體育,2022(08).
[5]黃麗,胡璇.“雙減”政策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探析[J].拳擊與格斗,2022(04).
[6]張翔.“雙減”政策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