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王舒雯
摘 要:現代信息化事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計算機技術與各學科融合已成為我國教育教學領域需要重視的一個方向。教師也應積極地探尋把計算機技術滲透到各學科教育中的具體路徑,推動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和學校個性化發展。本文從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概述展開分析,探究了基于信息技術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創新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1-0055-03
新課改的持續落實,對小學教學質量要求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教師整合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形式,創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難以適應學生日益發展的需求,而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數學教學革新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可以有效輔助教學順利開展。所以在創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課堂實際適當地運用計算機技術,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采用多樣的授課方式實現數學課程的實效性,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
1.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概述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有以下幾點優勢。首先是信息量大、時效性強。信息技術能促使教學現代化發展,在有效的時段內快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更加富有針對性和創新型。其次是易于貼近時間生活化。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數學課堂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這一基本理念也適合當前小學生的特點,更易于讓他們了解和熟悉數學知識,同時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再次是教學形式多樣化。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相結合,不但可以加入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且教學的形式也更加多元。最后是實用性較強。信息技術結合小學數學課程,可以有效整合數學資源,還給教師與學生提供了實踐與應用的線上平臺,不但可以使數學課堂提質增效,還可以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意義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帶動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和進步。首先,在信息技術的高效使用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和興趣不斷提高。教師會從綜合性角度入手,利用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劃分和研究,并引導學生基于信息技術線上平臺自主學習。學生有了屬于自身個性化的發展空間,且不斷搜集有用的數學內容,在多樣性的數學知識學習領域中凸顯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在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下,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能力得以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展現出豐富且生動形象的內容,建立適合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數學教育課堂方式,并能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與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而這有利于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與能力。再次,教師不斷整合和收集小學數學教育內容,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優化,在領略到數學價值的同時,也在創新領域上得到相應的提升和完善。最后,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良性的人際關系,學生可以利用線上交流平臺,針對自身的疑惑和教師進行溝通,融洽了師生關系,也提升了學習效果。
3.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已經提出了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小學數學教學的概念,但仍有部分教師和學校未能積極引用,不敢輕易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依舊運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傳統小學教學工作最大的問題就是課堂思想固化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以教師為主體,整堂課只有教師在不斷輸出、講解、解釋知識內容和要點,而學生在課堂中的整體活躍程度并不高,可發揮空間嚴重不足,無法高效參與學習,與教師產生互動。數學的學習需要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要跟得上教師的講課思路,而課堂缺乏機動性,學生無法專心聽講,就會導致整個課堂教學顯得非??菰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相應下降,缺乏學習動力。最關鍵的一點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學對象的年齡都普遍偏低,在沒有教師的良好引導下容易出現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讓整體教學水平都處在低迷的階段,無法保證課堂質量,也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必須對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步伐,開展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
4.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創新教學形式,構建多元課堂
新課標改革的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進一步貫徹,使課堂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有利于教師根據教材利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帶給學生新奇感,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有效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學形式乏味狀況。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媒體技術將碎片化的課堂時間更合理、有效地運用起來,保障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獲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創新教學導入環節,借助生動的視聽資料和圖文展示引出理論知識,通過課前精心準備構建異彩紛呈的笛Ы萄Э翁謾@如,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正數和負數”時,可以通過媒體視頻展示生活中的運用場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問題初步掌握數學知識,如此既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又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視頻展示生活中一個出現相反意義的量,像溫度、產量的變化,引導學生結合視頻簡要探究如何表示,以此引出正數和負數的概念。教師通過媒體視頻導入創建問題情境,創新數學教學的方法,通過生動的教學導入優化教學效果,可以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
?。?)創造教學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信息技術在創設教學情境中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情境創設對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影響。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數學教師應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教學情境成為得力的教學助手。多媒體可以利用語音,視頻,文本等方法表達內容,使小學生更為直接且全面地認識到自身即將掌握的專業知識,創設與之相關的教學情境,給小學生營建合適的教學氛圍。所以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應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照片或錄像,給小學生創造豐富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可以融入課堂教學中,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平行與相交”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呈現幾組直線,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判斷直線是平行還是相交,當發現學生對某組看似不平行的直線能夠相交產生疑問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動態演示,將那一組直線無限延長,學生會發現它們逐漸靠近,從而可以推斷出在同一平面內,不平行的直線一定相交這一數學概念,并且使學生印象深刻。
(3)結合微課教學,突破重點難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充分考慮教學實際的情況下利用微課時間簡短、針對性強的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微課作為網絡技術,在課堂中的創新應用可以輔助教師利用知識點的整合突破課堂重點,結合創新的教學內容和有效的表現形式協助學生攻破難題,改變傳統課堂中學生依賴于教師重復講解的課堂現狀,調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以直觀的形式幫助學生迅速地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利用感官表現培養學生數學思想,可以有效地實現提高課堂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幾何圖形”的過程,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抽象的幾何知識,通過視頻展示幾何圖形的變化深化學生理解。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展示的立體圖形和展開圖,引導學生快速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微課整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快速學習。教師運用微課教學可以將課堂時間高效地利用起來,借助直觀的展現形式強化抽象知識的講解,實現高效教學。
(4)拓展教學容量,鍛煉學生思維
喚醒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培育學生的數學思維是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的重要內容。隨著教學中愈加重視學生個性特征,亟待教師運用新穎的教學形式創建有助于學生發揮主體性的空間。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廣泛使用有利于教師創設適合學生探索的情景,并結合有趣的教學內容豐富數學課程,幫助學生在應用中掌握數學知識和發展解題能力,在實際探索問題的活動中培養邏輯思維,優化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在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和學情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擴充,實現培育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以“方程”相關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拓展練習,通過開設趣味的比賽引導學生探究較為新奇的方程解答方法,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創新提問方式,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不是直接進行知識灌輸。而數學教學信息化,有助于激起學生的探究欲,引導其積極參與問題分析,在解決問題中發展思維,自主完成知識構建。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直接將問題擺出來,但學生因為養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在大多數情況下會等別人去想方法,不會自主探究問題,這顯然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首先就要讓學生具有自主探究的興趣。對此,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原本枯燥的知識或者是探究問題生動地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在快樂的氛圍中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生成,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任務。以“平行四邊形”這部分內容教學為例,在講解計算面積時,教師可以引入舊知識,在新舊知識之間構建橋梁,以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究新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示兩個花園,一個是長方形,一個是平行四邊形,上面有兩個小朋友在爭論,都說自家花園面積大。以視頻呈現的內容針對性更強,另外更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其探究欲。教師就可基于此引導學生探究如果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有的學生比較敏銳,發現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可以將平行四邊形轉變為長方形,而由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法在之前已學過,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基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創新課堂模式,構建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之間相互結合的一項產物。根據小數學課程的特點,構建翻轉課堂,不但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全新的教學空間,還能夠訓練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構建翻轉教學的方法可把學前、課中和課后連接起來,從而讓信息技術的教學優點得以發揮。比如,學習“圓”這部分內容時,在課前,教師可以先把該模塊的主要知識點歸納一下,如圓的基本概念、圓的邊長與體積方程、橢圓的特點、π的意義等。然后分別把其介紹的內容錄制成微課,在微課中利用圖片、動畫以及音頻等元素直觀地展示數學知識,讓每個學生在課中前進行觀察和預習。在教學中,由教師根據每個學生所反映的知識問題,結合教學流程,通過播放適當角度的微課課件,為每個學生進行詳細點撥,或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嘗試合作解決學習問題。這樣的方法使教學環節更富有針對性且更高效。
(7)創新教學評價,強化指導作用
教學評價對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指導。學生通過教學評價,能夠比較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存在缺陷,明確下一個階段要重點關注的方向。教師通過全面的分析整理,可以看到教學策略是否取得了應有的效果,是否有不適應學生需求的熱藎應用更具針對性、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評價,使兩種指導作用合二為一,成為推動教學工作進步的基本依據。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理念、模式、策略和方法都會有所變化,教學評價也必須隨之而變,否則無法全面衡量新課改下的教學成果,指導作用就會失效。教師可讓學生在學習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評價,把他們的評價結合起來,做成圖表,各隔一段時間就做一次調研分析,從而做好對教育過程與結果的關注與評價。每次先讓學生填寫,再由教師自己填寫,可以避免學生因心理比較敏感而受到教師評價的過多影響。
5.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極大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經驗總結,把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以往的數學教學方法融合到了一起,建立全新的教學方法,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聲色兼具的小學數學課堂,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為小學數學教育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袁艷林.淺談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3).
[2]烏日汗.探究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4).
[3]游禮琴.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446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