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對成樁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比較多,如果施工不達標會增加補救難度,因此要做好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的全過程監理,保證施工質量。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分別從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個方面對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公路橋梁 鉆孔灌注樁 施工監理
1.工程概況
某公路橋梁工程總施工長度為186.2m,所處地區的地質主要由覆蓋層和基巖構成,其中覆蓋層主要包含淤泥土、粘土,厚度在0.6~12.2m,基層主要由灰色弱風化灰巖組成,橋梁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進行施工,為了保證鉆孔灌注樁基礎的施工質量,需要對監理技術的科學性進行分析,從而提升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
2.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前的監理措施
(1)在進行施工之前,要進一步對承包單位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進行審查,并查看技術資料和單位人員的相關條件是否滿足要求,例如特殊工種資格證、質檢員資格證、測量員資格證等。
(2)查看承包單位的檢驗報告、原材料報驗單、出廠合格證等材料,材料檢查達標后才可以繼續使用,監理人員要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勘察,保證材料能夠達到施工要求。
(3)審查承包單位方案的可行性。在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時,要求施工單位要根據自身人員情況以及設備情況進行編制,編制的方案要盡可能的詳細和量化,在進行審查時,要做好關鍵部分的檢查,另外,監理人員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安全生產制度的完善性、崗位責任制度的完善性以及質量檢驗制度的完善性。
?。?)做好圖紙會審。在進行圖紙會審之前,首先要做好設計交底工作,設計人員要能夠充分表述清楚設計意圖,并進一步對質量標準進行重申,監理人員也要按照規定的相關要求提出具體的質量控制要求。
3.鉆孔灌注樁施工期間的監理措施
3.1對施工流程進行監理
在進行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時,施工流程見圖1所示。在開展監理工作時,監理人員要根據圖1中的規范要求開展控制,對于項目中不能明確的操作項目,立即提出疑問,并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保證施工技術的合理性,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3.2做好樁位測量監理
在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時,工程項目對樁位測量影響比較大。例如護筒內徑和外徑之間的差值要控制在(300±100)mm內,護筒中心偏差要控制在20mm內,護筒和水面高程值差為(1500±500)mm等。在開展監理工作時,監理人員要利用測量工具復核上述數據,及時發現存在誤差的項目,并及時進行改進,保證項目施工質量。
3.3鉆進就位控制
在進行鉆進作業時,要對天車、機架、護筒中心點和磨盤的位置進行控制,誤差不能超過20mm,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機高、鉆具額高度等進行檢查,所有的現場驗收數據都要填入到監理記錄表上,確定無誤后,簽訂開孔通知單。
3.4鉆孔施工監理
鉆孔作業過程中,為了提升施工質量,施工單位要結合地層的實際情況對泥漿性能進行調整,并對鉆速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施工時,要求將泥漿比保持在1.3~1.4,監理人員要認真進行巡視檢查,并在監理記錄表上填寫相應的檢查結果。
3.5一次清孔控制
在開展鉆孔灌注作業時,泥漿的比重要求控制在1.15~1.2,支撐樁的設計長度和實際長度之間的差值不能超過50mm;在進行清孔處理時,清孔時間要保持在半個小時內,清孔結束后才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監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要重視項目的驗收,相關施工參數達到要求后簽字確認,并對相應的施工參數進行記錄。
3.6鋼筋籠施工監理
在進行鋼筋籠制作時,要按照表1對相關參數進行控制。鋼筋籠制作過程中要做好巡視檢查工作充分了解施工情況。對所有的施工參數進行驗收,監理人員要利用測量尺檢查受力鋼筋全長下料,安全誤差不能超過1cm,檢查鋼筋接頭外觀質量,要保證其能夠達到規范要求。抽檢10%以上的鋼筋進行力學性能檢查。檢查鋼筋綁扎是否牢靠,扎絲不允許扎入到混凝土保護層中,抽查耳筋的安放位置和數量,都需要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對鋼筋接頭的數量和位置進行檢查,鋼筋籠中心和樁位中心安裝完成后要檢查其重合度和吊筋長度,確保鋼筋籠安放位置的準確性。所有的驗收工作都完成后,要根據具體的工程參數填寫對應的鋼筋籠監理檢查表。
在進行鋼筋籠下放時,要對鋼筋籠的安裝深度進行嚴格控制,骨架地面的實際高程和設計高程值之間的差值不能超過50mm,在進行檢查時,要做好旁站檢查,并做好旁站監理記錄。
3.7混凝土灌注監理
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時,要抽檢材料的稱量偏差,拌合混凝土之前,對含水率進行抽檢,并根據設計配合比做出相應的調整。每個工作班組均要進行一次以上的混凝土坍落度測量,要求設計值和測量值之間的誤差保持在2cm內。施工過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一般來說混凝土入模溫度要保持在5℃~30℃范圍內,含氣量要控制在2.0以上,每個作業班組要至少測量一次以上。在使用導管之前要先進行試拼,試驗時采用的壓力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以上,將導管底部和孔底的距離控制在25cm~40cm。在進行首批混凝土澆筑時,不允許中暖,導管要埋入到混凝土中1m以上。在進行灌注作業時,導管埋設深度保持在3m左右。在進行注漿時,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導管提升高度,需要增加孔內混凝土面和孔口之間的探測頻率。緩慢的提升最后一節導管,在達到設計要求后繼續澆筑100cm混凝土,監理人員要做好旁站監理工作,澆筑過程中,監理人員要隨機抽樣檢查,委托第三方檢測樁身質量,并利用超聲波檢測樁身質量,合格后簽訂檢測合格報告,然后才可以進行施工。
4.鉆孔灌注樁驗收階段監理
在進行橋梁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要按照設計要求以及相關的技術標準檢查鉆孔灌注樁的成樁質量,自檢達標后才可以提交驗收申請,在對鉆孔灌注樁結構進行驗收時,重點需要對鉆孔灌注樁隱蔽工程、工段竣工材料、竣工材料等進行檢查,保證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公路工程施工時,做好施工監理能夠有效提高施工質量,降低工程造價,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工程質量監理時,要重視主動監理和事先監理,重點做好施工階段和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監督工作。鉆孔灌注樁作為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形式對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比較多,難度比較大,想要完全依靠事后檢測來控制施工質量是不可行的,因此要認真做好施工監理,做好各個環節的施工監督,并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保證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于德偉.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監理控制要點[J].建設監理,2013, (5): 72-75.
[2]馬達剛.分析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 (8):137-139.
[3]王新星.淺談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要點[J].工程技術,2015, (5):1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792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