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文科、新工科”和新《國標》雙重視域下的英語專業改革之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蘇劍光

  摘要:2018-2020年,一些關系到外語專業改革和發展命運的文件和政策相繼出臺,學界圍繞新《國標》和“新文科、大外語”的討論,明確了英語專業發展的本質、瓶頸和方向性問題。全國一些外語院校改革的方案和做法很值得全國各英語專業借鑒,其中不乏貼近ESP新工科轉向的思路。而把握政策大方向、堅持英語專業的“人文性”、結合具體校情落實改革,則是大多數英語專業走向發展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關鍵詞:“新文科、新工科”;新《國標》;人文性;英語專業;改革和發展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71
  對全國英語專業來說,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注定意義重大。從2017年開始,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的建設和發展,2018年1月,《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本文統稱新《國標》)頒布,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實施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給英語專業內涵式發展和課程質量的提升加碼。同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吳巖在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端論壇上吹響了“新文科、大外語”的號角,英語專業改革勢在必行。
  1圍繞新《國標》和“新文科、新工科”的英語專業改革三問題
  時至2021年,集中于學界和頂層設計的討論已經逐漸下沉到了各外語專業院校、中等決策層,乃至廣大英語教師層面,新工科建設也已經在各高校著手開展。各方面力量已經對英語專業長期存在的問題達成了共識,結合新《國標》、新文科、新工科,主要凸顯于三個方面。
  學界所膠著的首要問題是英語專業的“人文性”,討論圍繞著新《國標》展開?!秶鴺恕奉C布前后,學術界權威期刊發表了大量論文,英語專業是凸顯“人文性”還是致力于“專門用途”的觀點逐漸分野。前者認為,英語類專業是高等院校人文和社會科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的人才(仲偉合,2014)主要是通過專業核心課程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專業知識性課程拓展知識面,通過實踐性課程促進教學與實踐的結合(王巍巍,仲偉合,2017)。后者的觀點是,《國標》的“人文性”方向是好的,但是英語類專業應該放下架子,新時代英語專業的定位方向是專門用途英語(ESP)復合型人才培養(蔡基剛,2019),專門化和語境化是解決新時代我國高校外語教育主要矛盾的途徑(蔡基剛,2018)。爭議的結果是最終英語專業回歸了“人文性”。
  英語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養?專家認為,“對外語專業來說,核心素養就是用外語去言說與寫作,使用我們本專業的外語進行言說與寫作,訓練我們的學生用外語去發表言說、演講,從事無論是日常的說明文還是學術寫作,則將成為我們獨有的品質與核心競爭力(郭英劍,2019)”。同時,英語專業必須要培養滿足國家戰略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人才,即“除了應具備人文學科的知識以外,還應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相關學科的知識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經貿、文學、語言學、法律、新聞和科技等諸多學科領域。外語專業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可能從事的某一專業的基礎知識(蔡基剛,2020)”?,F實情況是只有少數專門外語院校和全國頂尖大學的英語專業能夠實現把重點放在前者,二者兼顧,其培養的人才也能走進外教、新聞、跨文化交流等工作領域。絕大多數英語專業面臨的是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也就是實用性這條路。然而,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實踐上,這些學校走的是“語言技能+人文”的老路子,結果使得學生在“人文”和“實用”方面都不占優勢。
  “新文科、新工科”建O對英語專業發展提出的挑戰是“跨學科”?!靶挛目?、新工科”的“新”在于要“突破傳統文科的思維模式,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王銘玉,張濤,2019)”。外語人要跳出“人文學科小天地”(蔡基剛,2020),跨學科要明確“跨什么、如何跨、跨到哪里(戴煒棟,2020)”,從而“實現自我的革故鼎新(吳巖,2019)”,其癥結正好切在英語專業長期存在的“千校一面”的問題上?!半p一流”建設發展戰略的提出給英語專業改革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新文科”又繪制了清晰的發展藍圖。持續提升課程質量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朝著學科交叉和融合的方向前行,英語專業才能和“新文科”建設心往一處跳,勁往一處使?!靶挛目啤钡陌l展思路為英語專業的課程改革提供了思想源泉,如果能把握好“新文科”的跨學科脈搏,結合ESP教學和新工科理念,各??梢栽谏钔谟⒄Z專業學科潛力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去跨學科。
  2英語專業整體改革和發展策略
  很多高校英語專業一直致力于改革,“新文科、大外語”的指導思想進一步為各校領導層和廣大教師指明了方向,各校的改革方案不乏新文科和新工科的跨學科思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規劃了“全人教育”的培養路徑。根據校情確立專業校標、建立了由“英語拔尖人才”“英語專業人才”和“英語復合型人才”構成的“一拔尖”“四方向”“一復合”的人才卓越分類培養體系(張欣,2020)。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培養路徑是“5語+多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印度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歐洲語言及亞非語言)+通識(人文、社會、科學技術通識知識)+專業(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政治、經濟、法律)+實操構成的育人五模塊培養模式”(向明友,2020)。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外語專業院校,大連外國語大學致力于學生跨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增加跨學科知識比重、規劃教材體系、延展跨學科交叉知識、改革教師教學方法、多元化考核方式、提高信息素養,助力跨學科知識獲取”(田秀坤,賈麗雪,2020)。大外俄語專業“俄語+區域學人才培養”(王鋼)的發展路徑將人才培養和區域學理論研究、課題申報、教材建設結合了起來,值得英語專業借鑒。以文科見長的綜合性院校山東大學則提出了“通識教育體系2.0工程、加強文科交叉復合人才培養同時加強教育理論研究、加強課程與教材建設和實踐教學建設”的改革方案,打造“3M(主修專業、輔修專業、微專業)多元化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袁凱,姜兆亮,劉傳勇,2020)。其他如戲劇與影視學科“技術驅動、需求導向、學科內部和學科與四新的融合、在線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創新”(張阿利,王璐,2020)的做法也可以為英語專業改革提供思路。

nlc2022062710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34645.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