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張海云 張瀟 葛志偉

  摘 要:“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面臨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江蘇高校應重點發展相關工程專業,通過江蘇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體現出江蘇省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貢獻,促進江蘇省經濟發展。通過分析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現狀、“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存在問題,從提高國際化教育意識、完善國際化體制機制、推進工程教育保障體系建設、構建工程教育資源聯合平臺等方面為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26-0150-05
  江蘇是我國第一制造業大省,2017年江蘇統計年鑒顯示,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制造業對于總資產貢獻率為14.98%,位列第一。江蘇省深入探究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依據省內產業升級轉型要求全方位推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及多類型的工程教育育人體系,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總體上看,江蘇省的工程教育還落后于國際先進工程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足,國際影響力也遠遠不夠?!耙粠б宦贰北尘跋?,江蘇高等工程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向全球工程教育進行改革,推動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勢在必行。
  一、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現狀
 ?。ㄒ唬┙K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辦學意識持續增強
  江蘇省積極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率先發展高校中外合作并領先國內。20世紀80年代初,南京大學c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創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帶動了中外合作辦學發展。近年來,江蘇省大力推進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取得實質性成效。昆山杜克大學、東南大學-蒙納士大學蘇州聯合研究生院、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先后成立,在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辦本科教育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啟動研究生教育,教育部首個高等教育國際化示范區落戶蘇州市。當前,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及教育國際化大潮的共同作用下,江蘇省高校明確認識到工程教育走國際化道路的意義,結合學校特色,通過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全球學術交流積極推動工程教育走出國門。南京理工大學設立中法工程師學院,采用法國工程師精英培養模式(Grande Ecole),依托法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學院在機械工程領域的優勢,以及南京理工大學現有的國家級特色品牌專業,引進法國大量優質工程教育資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雷丁學院依托中外學科優勢,強強聯合,引進外方的教育教學資源,借鑒其先進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管理經驗,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師資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國際化、學生國際化,提高了師生參與國際治理和國際競爭的能力。江蘇實施留學江蘇優才計劃以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國家“雙一流”和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提升留學江蘇品牌,來華留學生杰出人才顯現,學校留學生教育提質增效,并為“一帶一路”建設培養緊缺人才。蘇州科技大學響應商務部號召開展援外培訓項目,僅2018年就已承辦了10期短期援外培訓班,如“2018年中國―埃塞俄比亞科技官員研修班”、“2018年發展中國家生活污水和飲用水處理研修班”、“2018年發展中國家物流發展與管理研修班”等。南京理工大學啟動“海外學術伙伴計劃”整合學科資源,培育世界一流學科和學科方向,統籌兼顧,促進共同發展??偟膩碚f,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理念受到了一部分工科院校的重視,并且國際化發展理念日益成為高等工程教育持續發展的基石。
  (二)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合作范圍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充分學習及參照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江蘇省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全省共有14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5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進行國際合作。各校積極地進行學術交流,大多數與歐美發達國家建立了合作關系,國際化合作交流范圍不斷擴大。
  例如,常州大學與美國新澤西城市大學(新大)合作舉辦應用化學本科項目,依托人才培養體系和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經驗,借鑒外校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和雄厚的科研實力,借助新大化學系“以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外語能力、專業工程理論和應用能力,拓寬了學生國際化視野,培育掌握技術前沿的國際化專門人才,以滿足常州市及輻射區域石油石化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提升學生參與國際同行業市場競爭的優勢。
  2017年,河海大學在水利部的支持下,申報“瀾湄合作”水資源高層次人才計劃并成功獲批35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名額,專門用于招收湄公河國家相關部門的水利高層次人才。學校還另外錄取了來自孟加拉國水利部門的5名留學生。該項目的實施將會有利于培養知華、友華的發展中國家水利高等人才,輸出先進水利技術和標準,提升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國際地位,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
  2018年蘇州科技大學承辦10期短期援外培訓班,基本全部涉及到高等工程教育,如“2018年中國――埃塞俄比亞科技官員研修班”、“2018年發展中國家生活污水和飲用水處理研修班”、“2018年發展中國家城市污染防治技術培訓班”、“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技術培訓班”等。截至2017年底,蘇州科技大學已經承辦了42期短期援外培訓項目和3期環工專業碩士項目,為來自亞、非、歐、拉美、大洋洲的多個國家的1000余名環保及物流方面的官員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培訓。
  由此可見,伴隨著高等工程教育的不斷發展,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交流逐年增多,與世界共享先進的高等工程教育成果,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
 ?。ㄈ┙K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合作層次日益提升
  隨著教育國際化思潮的興起,江蘇省順應新形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對策和舉措,助力江蘇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江蘇省2018年啟動“留學江蘇優秀人才遴選計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培養科研人才、行業精英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敖K―英國高水平大學20+20聯盟”改變了大學間既有的一對一交流模式,讓“一對多”、“多對一”成為可能,提升了交流效率,有利于多個學校間相同領域的促進與融合。同時,聯盟的高準入門檻確保了聯盟高校間高水平合作的可行性。江蘇省首屆“走出去”企業留學生專場招聘會,為中外企業學生構建了融招生、培養、就業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為企業拓外和留學生實習、就業提供服務。這些舉措使得江蘇省與世界各國的高等工程教育合作與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樣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層次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升。江蘇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臺,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大學等12所高校和蘇寧集團、蘇交科集團公司等13個江蘇省內企業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促使江蘇省內高校積極參與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分工,提升江蘇省內高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能力。

nlc202210091645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ㄒ唬﹪H化理念有待加強
  1.國際化發展意識欠缺
  “一帶一路”倡議涉及的多數國家都處于工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制造行業水平相對比較低,這給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江蘇省積極響應倡議,近年來工程教育國際化成績斐然。但需要注意的是,先進的國際化理念仍然沒有得到廣泛貫徹,許多理工科院校還缺乏國際化辦學的整體規劃,對于國際化的成果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反饋機制。本文選取江蘇省11所理工科一本類院校作為研究對象發現,雖然所有的學校都設立了海外教育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和國際合作交流處,但是部分學院網站關于國際合作和對外交流的專欄比較分散,重點信息不突出,無法滿足多數人對于專業、學院國際化的信息需求;更有學校雖設置了專欄,但是沒有任何信息。僅有一所學校對于學校國際化辦學進行自評,指出辦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措施。學院專職外籍教師基本沒有,要么是從合作院校短期外聘,要么就是沒有外籍教師進行授課。可見,雖然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理念被大多數院校所認可,但由于院校的管理人員對于國際化重視程度不同,部分院校國際化的措施并沒有落實到位。
  目前,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已對面向“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進行了初步的研究,部分高校已經進行了嘗試。例如,蘇州科技大學承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技術培訓班、發展中國家給水排水技術培訓班等短期培訓班,以及舉辦中國―埃塞俄比亞科技官員研修班,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但是,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際化更多的是面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工程教育、工程經驗,乃至工程教育的標準設置都向歐美國家看齊,而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等工程教育的交流僅停留在淺層次的短期交流學習,多以技術輸出為主,解決短期的發展問題。伴隨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聯通的目標實施,高鐵、港口等建設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但是,由于省內的服務“一帶一路”意識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廣大理工科類院校沒有形成“走出去”的辦學意愿,工程教育跟不上企業的步伐,不能培養出一批批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專業人才。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缺少懂外語、熟悉當地風俗文化的工程管理型人才和能夠熟練進行指導和培訓的工程技術人才,這些都對江蘇省“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江蘇省企業國際化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2.國際化辦學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江蘇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很高,但是從國家層面來說,并未把江蘇省列為“一帶一路”建設重點省份,這就讓江蘇省在面向“一帶一路”國際化發展時缺乏綱領性的政策文件支持。江蘇省雖然出臺了不少推進省內教育國際化的措施,如“留學江蘇優才計劃”、“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20+20聯盟“等,但是目前為止并沒有針對工程教育國際化的綱領性的文件,每個學校各自為營,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形成成體系的體制機制,也缺乏高效的運行機制。政府層面沒有對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頂層設計進行深入全面的考慮,對于國際化的方方面面缺乏宏觀性指導意見、缺少詳盡的配套實施細則,導致各理工科院校國際化標準不一、信息冗雜,國際化發展受限。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完善的體制機制是其重要保證。
 ?。ǘ﹪H化活動開展總體有限
  1.國際化合作交流格局還未形成
  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蓬勃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國際化合作交流格局還未形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數據表明,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集中在發達國家,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辦學的并不多。合作辦學機構和地點多集中在蘇南、蘇中,尤其以蘇南為主,蘇北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幾乎沒有。誠然,此分布格局與江蘇省高等教育資源的分布格局大體一致,但是不利于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例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連云港逐漸成長為“一帶一路”沿線物流樞紐、綜合交流中心,港口建設急需一批工程技術人才,但是由于地理因素,連云港高等工程教育并不發達,缺乏國際視野的工程技術人才,以致國際化發展受限。江蘇省理工科院校缺乏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不敢開拓國際市場,國際化交流格局未能形成。
  2.國際化發展的層次、水平需要提升
  長久以來,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各理工科學校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與國際學校、機構開展合作交流。部分高校積極探索國際化道路,通過中外合作機構、項目,以及國際學術交流,如師生互派、科研項目合作、課程開發、訪學培訓等措施大力推進工程教育國際化,國際化氛圍較為濃厚。然而,另一部分高校則受制于滯后的理念、經費的短缺、學校實力等原因,涉及到的國際化發展內容還停留在低層次、形式化的交流上,實質意義的國際化活動如課程的開發、教學標準的制定、資源的共享、師資交換、學生聯合培養等活動的開展還不普遍。因此,江蘇省工程教育國際化還處于不平衡、低層次的發展水平上,要想打破這個局面,各相關理工科高校應從教學、課程、師資、資源、學生聯合培養上著手,立足于江蘇省區域經濟產業發展的特點,根據企業、高校自身的發展要求,推動工程教育國際化,不斷提高國際活動和項目的層次、水平。
 ?。ㄈ┙虒W人員研究領域國際化程度還不夠
  1.本土教師國際化教育教學能力有待加強
  師資的國際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江蘇省部分理工科院校在招聘時把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如海外知名高校畢業或具有海外留學經歷)作為新聘教師的應聘條件之一,并在全球高校內展開競爭。但是,總的來說江蘇省高等工科院校的國際化意識、教學能力還處在較低水平,還不能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要。工程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育,目前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在面向“一帶一路”國際化方面還存在很大問題。一是“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多流行小語種,這就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影響了中外工程教育交流與合作的成效。二是國內教師大都缺乏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特點、產業分布、工程教育發展現狀、地區風俗習慣等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容易出現價值觀上的沖突,影響合作交流,缺乏國際性知識和外語教學能力,大大制約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因此,廣大理工科院校應鼓勵本土教師與海外高校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校開展聯合工作項目,通過公派出國、短期訪問的形式促進教師隊伍的國際化發展。

nlc202210091645



  2.研究領域國際化程度不夠
  在經濟層面上,“一帶一路”的戰略目的有兩大層次,近期著眼于“基建產能輸出+資源輸入”,遠期著眼于“商貿文化互通,區域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倡議勢必會帶動交通運輸業、航空制造業、裝備制造業、能源產業發展。產業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持,但是從中外合作辦學監督信息平臺統計本科層次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可以看出,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在面向“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化方面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專業集中,沒有根據學校特色和“一帶一路”倡h需求尋求合作機會,通過統計本科層次的辦學機構和項目所涉及的專業多集中在機械制造及自動化、軟件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熱門專業,而像新能源材料與器件、交通運輸、軌道交通與信號、船舶與海洋工程等專業都只有一個學校進行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學科布局分布極為不合理,沒有根據“一帶一路”需求調整已有的合作辦學學科或增加可合作的學科,學科的綜合與交叉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二是合作辦學的機構和項目上外方多為歐美等發達國家。江蘇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必須培養了解“一帶一路”的跨國綜合性人才,只有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人才培養要求、產業發展的要求才能夠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推動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省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對策
  “一帶一路”倡議下,江蘇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工程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當前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要抓住機遇、迎難直上,不斷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
 ?。ㄒ唬┨岣邍H化教育意識
  江蘇省政府和省內理工科高校應重視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主動作為,不斷夯實國際化基礎,提升國際化教育水平。國際化體現在教學和管理兩個方面,涉及到中外合作辦學、短期交流、長期訪學等方方面面,包含引進來與走出去。各相關高校應在辦學理念上與國際接軌,關注國際工程教育的發展大趨勢,向工程教育先進國家看齊,不斷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式的改進、教學評估的優化;同時,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教育現狀,加強校企聯合,鼓勵聯合國外教育機構、行業企業開展合作,鼓勵管理人員尤其是合作辦學學院及相關管理機構人員走出國門,學習先進的工程教育的管理與服務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ǘ┩晟茋H化體制機制
  江蘇省在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同時,應完善相關的體制機制建設,推動江蘇省高等教育國際化進入規范管理、增進效益、提高質量的新階段。一是信息平臺的建設。江蘇省應每年發布高等教育國際化報告,對學生國際化、師資隊伍國際化、教學國際化、國際合作情況、高等教育國際化規劃指標達成情況分學校分專業進行說明,對于高等教育國際化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自查并提出建議。二是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梢猿雠_中外合作辦學相關條例,促使各級各類中外合作交流明確重點和方向,規范辦學體制及管理服務制度。對于已有的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可以研究制定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科指導目錄,明確各校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和弱勢學科結合“一帶一路”給江蘇省帶來的經濟發展機遇、區域和各校的發展需求,調整學科布局,使學科和人才在區域合理分布。
  (三)推進工程教育保障體系建設
  根據工程教育的國際化發展調整、優化相關機構,明確不同機構、人員在國際化中的具體分工和責任。工程教育國際化是一個注重長期效益的過程,而部分高校只注重短期的商業利益,而對國際化的真實成效和學校的長遠發展認識不足。因此,應該建立起覆蓋全省的工程教育保障體系,并從政府、校、院等層面對工程教育國際化活動進行監督,確保全省、各校對于當前工程教育國際化實施現狀和成效有著清晰的認識,并為今后的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指明方向。加強國際化活動開展的評價體系,吸引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和工程教育一線教師作為主干力量,確保工程教育國際化活動的開展應時應市。只有對工程教育的國際化活動結果有著清楚的認識,才能推動工程教育國際化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ㄋ模嫿üこ探逃Y源聯合平臺
  目前,江蘇省各工科高校大都各自為營,物力、人力、財力和信息資源得不到共享,不容易形成體系,導致工程教育國際化交流活動開展和影響有限。因此應該構建省內工程教育的資源共享平臺,以平臺為載體實現共贏。一方面,可以將平臺內的資源整合形成江蘇省獨有的工程教育品牌,推動工程教育產教融合、管理體制創新,吸引國外的教育機構、行業企業的合作;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借助平臺的資源進行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實現師資、設備的共享,來華的留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學校進行學習。平臺的搭建可以讓各個高校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劣勢學??梢酝ㄟ^共享資源來提升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實現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姚薇,王浩平,祝笑旋.對“卓越計劃”與工程教育國際化的探索與實踐――以南京理工大學中法工程師學院為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88-92.
  [2] 冼稚.江蘇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環境分析與發展對策[D].蘇州:蘇州大學,2006.
  [3] 邢邦圣.江蘇高等教育國際化現狀及對策研究[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71-74.
  [4] 王璽,李獻斌.中外合作辦學與推動江蘇高等教育國際化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08,(3):50-52.
  [5] 柴葳.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N].中國教育報,2016-08-12(02).
  [6] 李星云.“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的困境及發展路徑[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5.

nlc202210091645



  [7] 劉孫淵.江蘇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考察[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ZHANG Hai-yun,ZHANG Xiao,GE Zhi-wei
  (Mudi Meng Honors Colleg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12,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s facing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Jiangs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engineering majors and contribute to the“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Jiangsu, 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the terms of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pus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guarantee system and building coalition’s platform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任編輯 興 華]

nlc2022100916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40658.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