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對傳統外貿企業的影響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馬艷秋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依托于網絡所產生的跨境電商也更加具有全球性和非邊界性的特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和結算,用戶在訂購之后由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商品送在用戶手中,這種國際商業活動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十分普遍。跨境電商所采用的貿易模式,主要包括:B2B和B2C等,與傳統外貿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探析跨境電商對傳統外貿企業的影響有很大的意義。
關鍵詞:跨境電商;傳統外貿企業;電子商務平臺
中圖分類號:F7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03-0167-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3.167
在當前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中,我國跨境電商擁有良好的發展契機,尤其是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已經發展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所涌現出來的大多跨境電商企業都是由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而成的,所采取的外貿模式與傳統外貿模式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文章主要研究跨境電商對傳統外貿企業的影響。從多個角度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促進我國傳統外貿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1我國跨境電商的優劣
跨境電商有助于突破國家之間的障礙和限制,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機會,有助于現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對于國內市場來說,也能夠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國內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實現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但從宏觀來看,我國跨境電商不僅存在巨大的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劣勢。
1.1優勢
跨境電商的誕生給多個領域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促進我國商品、旅游以及金融等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僅能夠帶來直接效益,而且也有助于吸引源源不斷的海淘用戶,刺激用戶消費熱情。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調查數據表明,2021年度中國網民總用戶數為9.89億人,同比增加8500萬,其中移動支付用戶占14億人口的59%,這也說明了我國海淘網民總數在持續的增長。在國家相繼出臺的政策支持下,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短短幾年之內,在全球范圍內跨境電商以燎原之勢,交易規模日漸擴大,并逐漸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帶頭角色。國內京東、阿里巴巴等企業都在積極競爭跨境電商的發展契機,尤其在網絡直播帶貨的帶動下,促進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
1.2劣勢
分屬于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所開展的貿易活動,采用電子支付的方式進行交易和結算,對技術和不同關境的法律政策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我國電子商務整體起步較晚,電子支付方式在對外貿易方面還不是特別完善,尤其一些問題還存在法律漏洞和法律空白,暴露出令人擔憂的安全問題。比如:2012年所出現的信息泄露問題至今依然存在,各大電商平臺用戶的信息可能會被盜用,這也給市場帶來嚴峻的安全保護問題??缇畴娚讨饕峭ㄟ^品牌宣傳達到運營的效果,我國目前對外出口的商品技術水平較低,而且缺乏良好的品牌效應,在營銷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彌補的地方。自主設計品牌較少,平臺中抄襲現象較多,這也表明許多電商企業品牌意識和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為了達到薄利多銷的目標,不擇手段營銷同質化產品。目前國內跨境電商人才綜合素養有限,缺乏對跨境貿易知識的儲備,而跨境貿易需要掌握多種語言,包括小語種語言,才有助于更好打通與非英語國家之間的貿易通道。
2跨境電商對傳統外貿企業的影響
2.1推動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在傳統貿易過程中,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往往不是直接接觸的,主要通過負責各類商品和技術進出口的流通型外貿企業進行談判等一系列外貿活動,所采用的外貿模式也主要依靠進出口代理公司或跨國公司的銷售部門。從引入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之后,商品的交易流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能夠直接依靠互聯網進行談判和交流,開展商品促銷活動,顧客也可以直接向企業進行訂貨,由此也能夠促進消費者和生產者兩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傳統貿易公司逐漸開始轉變自身的角色。在這樣的情況下,跨境貿易不僅突破了國家之間的限制,能夠順利開展無國界貿易活動,而且也推動傳統外貿企業創新交易模式。在跨境電商中,各種產品的信息力求公開和透明化,因此,也能夠提高商品價格的透明度,建立顧客對外貿企業的信任。在國際社會經濟變革的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勢必要加強中小企業的轉型,充分利用跨境電商的平臺,打通國際市場,提高各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中所占的份額。
2.2促進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國內諸如京東、淘寶一類的電商平臺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同時也表明跨境電商對傳統貿易模式的影響。對于傳統外貿企業來說,生產和營銷模式需要貼合消費者的需求,協調制造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牢牢把握好發展契機,不斷開展新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1]。比如構建具有獨立性特征的公共服務平臺,制定統一的信息標準和規范,加強對信息的備案認證和管理工作,及時將各種信息納入統一的服務平臺體系中。通過共享機制與產業鏈上的各方主體進行交流,能夠繞過傳統意義上的“中間商”,將各項信息及時傳達給消費者自身[2]。傳統外貿企業逐漸改變了自身經營的理念,將重心放在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方面,構建與消費者之間雙向交流和互通的渠道。同時,在交易方式方面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對于傳統外貿企業來說,一般都是通過電話和線下面談,達到成功交易的目標。對于大多數貿易企業來說,都能夠基于跨境電商所帶來的契機,節省大量的運營成本,以數字化產品進行虛擬交易,不斷拓展交易規模,減少貿易環節和運營成本。
2.3促進外貿模式得到轉變
受到跨境電商的影響,傳統外貿企業在生產、營銷、收益、主體方面都受到了不同層次的營銷,逐漸摒棄了傳統的外貿模式,構建出更為完善的跨境電商產業鏈,實現了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跨境電商經濟主體以及上下游配套服務主體之間形成了協作機制,打通服務渠道,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為了提升商品的銷售總量,傳統的外貿模式和銷售策略包含調查問卷、走訪交流等方式,盡可能獲取顧客的多方需求以及對商品和服務的最真實的反饋信息。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給當下銷售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外貿企業依靠互聯網的平臺,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和整理,了解目標群體的需求信息,制定相應的營銷和促銷方案。外貿企業通過電子支付的方式能夠降低雙方交易的風險,借助國內支付寶、微信等進行電子結算,而且平臺也可以直接計算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這就方便于消費者與境外電商即時交易。通過網絡進行交易和結算,相比較于傳統的交易模式更為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通過互聯網快速提高信息傳達的效率,便于顧客及時進行購買和支付。
nlc202302131157
3基于跨境電商的影響所提出的發展對策
近些年來,我國日趨重視跨境電商的發展,不僅積極出臺相關法規和政策,給予對外貿易企業最大的優惠支持,而且也推動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受到跨境電商的影響,傳統外貿企業需要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方向,持續創新政府監管機制,構建更為完善的電商產業鏈條,積極應對風險預警問題,帶動外貿模式實現有效的轉型和升級,也能夠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發揮自身龐大的社會影響力。
3.1加強法律法規制定
結合目前電商平臺中存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應綜合不同電子商務平臺的運行特征,制定和修改完善的跨境電商的保護法規,針對突出的知識產權保護設立相應的處理體系和機制,以隨時應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危機。同時政府也應積極針對當前存在信息盜用、泄露、抄襲的企業,堅決抵制侵權行為的發生。為了營造良好的跨境電商環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就需要加強政府監管體系的創新力度。在稅務方面,國內出臺了電子商務與保稅中心相聯合的機制,主要是能夠保障電商稅務順利通關,但從宏觀來看,國內跨境電商發展園區依然存在通檢服務方面的問題。結合傳統外貿模式的現狀,要想實現真正的轉型和升級,就需要從監管、管理等方面加強力度,能夠構建全新的通關體系以及監管系統。相比之前,也要進一步細化標準和管理范疇,向對外貿易活動采取欄竦墓芾澩朧,盡可能實現高效監管的目標[2]。當前營銷模式的轉變,國內跨境電商逐漸從B2B轉向于B2C,更加重視自營出口,借助各種社交平臺和論壇進行品牌宣傳。外貿企業的各項活動和流程逐漸呈現出電子化的趨勢,有利于企業更好地控制經濟成本,提高整體的運營效益。基于B2B、B2C等多種業務模式和貿易模式,不斷完善外貿模式存在的法律漏洞,以便于能夠更加順利完成相關工作。
3.2提升品牌創新力度
國內傳統外貿企業在開展跨境貿易活動的過程中,主要憑借所設置的較為低廉的價格,來吸引消費群體,從而占據市場份額,但是在品牌建立和品牌創新方面,意識較為淡薄,因此不利于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開展跨境貿易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創新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特色和知曉度,尤其是可以采用大數據技術來分析消費群體的特性,找準目標群體進行廣泛的影響,借助各種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傳統外貿企業在長時間的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固定的、長期穩定的供貨渠道和平臺,并且根據用戶反饋和實際交易情況,形成了自身特色的銷售服務,對此應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借助線上宣傳和推廣,在線下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打通更為廣泛的銷售渠道和途徑,將線下實體門店銷售與對外網絡銷售緊密結合在一起,促使品牌得到更為專業的宣傳和營銷。跨境電商對傳統貿易企業帶來的影響包含在方方面面,在這種趨勢下外貿模式也能夠更加注重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搶占市場先機,加強營銷和推廣,以獲得更大的利潤。自此,外貿企業也應及時升級辦公設備和工具,及時更新外貿企業的動態信息,確保向用戶進行定期的推送,以便于控制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成本,也能夠營造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
3.3積極培育電商人才
基于不斷更新和變化的互聯網,跨境電商也逐漸呈現出多變的特征,當下緊缺復合型高端人才,尤其是所屬電子商務專業,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能夠靈活運用電子商務知識促進企業的發展。對此,高校應加強對學生小語種、管理能力、營銷能力等的培養,借助與校企之間的合作,促進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機會進行實踐,彼此交流和借鑒經驗。同時也可以針對部分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進行定向培訓,積極制定相關專業和人才培養課程,讓學生能夠不斷積累更多的對外貿易知識,加強對國家法律法規的認知,而這也有利于促進人才正確理解和認知跨境電商所采用的外貿模式,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诨ヂ摼W技術的發展,能夠在統一的網絡平臺中進行在線授課,與當地企業建立合作育人機制,也方便電商人才能夠有更多機會調研學習,不斷積累線上運營和營銷的經驗。相關運營和營銷人才需要靈活掌握和運用平臺,為顧客提供更為詳細和個性化的服務。豐富的跨境電商平臺,為顧客提供了大量的貿易信息和產品信息,顧客在選定產品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所參考,及時將反饋信息傳送給相關技術人員,這樣就實現了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目標?;ヂ摼W技術搭建了全球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溝通和交流的渠道,信息的傳遞和采集也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
3.4探索新型物流方式
國內電商的快速崛起,為物流行業的轉型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契機,從傳統的郵局投遞方式,到如今快遞公司之間的互相競爭,國內逐漸涌現許多有效的快遞和物流企業,比如順豐、中通、圓通、京東等,不同的快遞和物流公司能夠根據用戶不同的購物需求,不斷完善配送和派送服務,近些年來所推出的“次日達”等服務,強調物流的時效性,也在不斷突破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對于外貿企業來說,需要在國內和國外分別進行商品的配送,對此可以將國內快遞公司與境外快遞信息進行對接,以便于后期能夠順利轉入境內。傳統外貿模式在這方面存在成本控制的問題,因此也會給用戶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在網絡中能夠進行商品預訂,約定派送時間等活動,消費者也可以直接與物流公司進行溝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品流動的順暢性,對此,可以通過國內快遞公司建立專門的海外倉儲服務中心,負責海外商品及時儲備在中心,顧客通過網絡交易平臺進行購買和結算,之后能夠由海外倉按需直發,將顧客所購買的指定產品進行派送,提高外貿物流的時效性,確保產品交易活動能夠更順暢??缇畴娚探o傳統外貿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契機,企業應結合當下的形勢調整自身的營銷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4結論
綜上所述,依托于網絡所發展的跨境電商突破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邊界限制,不同企業能夠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相比較于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具有無形性的特征,采用數字化傳輸方式,傳遞數字化產品,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法律問題??缇畴娚叹拖褚话央p刃劍,給我國傳統外貿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也需要采取相應的發展對策,以保持我國傳統外貿企業的活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周佳明.外貿企業基于跨境電商的運營及自主品牌塑造研究[J].中國市場,2018(3):70-71.
[2]袁照穩.“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商展經濟,2021(16):4.
?。圩髡吆喗椋蓠R艷秋(1986―),女,回族,云南昭通人,本科,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跨境電子商務。
nlc2023021311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45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