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成本管理風險的困境與防范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孟娜

  摘要: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經濟體制也在進一步深化。目前,工業行業正處于產業變革的轉折點,企業發展也面臨著內外部環境的同時沖擊。內部沖粲脅能過剩、資源成本增加、產品創新性不足、安全環保壓力大等方面,外部受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不穩定的大局形勢所影響,很多工業企業無法向外部擴展市場,只能在內部不斷挖掘潛能,抓穩企業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發展趨勢。所以企業要持續深入探究成本管理體系,預防成本管理過程中潛在的風險。文章就對此開展研究,詳細分析了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并提出了相應成本管理風險防范對策,以期為更多同類型企業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管理風險;成本控制;化工產品
  中圖分類號:F27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03-0088-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3.088
  1引言
  工業企業作為我國國民基礎性產業,其產品涉及醫藥行業、農業、建筑業、能源、國防、冶金等各個產業,產業之間關聯度極高,經濟總量也很大。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化工產品生產國。隨著我國工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優化,企業綜合實力在不斷增強,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升高,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使得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社會矛盾也進一步加劇,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多。企業要實現盈利,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文章把企業成本管理風險作為研究點開展詳細分析。
  2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2.1成本預算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2.1.1成本預算編制不合理、不科學
  工業企業編制成本預算一般只依靠財務部門,其他部門都只是稍有參與。由于財務部門對企業產品生產、技術、市場環境等方面并不熟悉,所以,多數預算都是參照上一年度成本進行簡單增量預算編制。這樣的預算編制太過依賴過去成本數據,對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沒有認真甄別并剔除,會造成成本預算浪費現象嚴重。也可能導致預算在生產過程中嚴重脫離實際。比如某企業在2018年年底采購原料苯和丙烯的價格分別為4600、7950元,到2019年年底,價格依次為5700、6600元,這些材料價格的變化僅僅依靠財務部門是無法準確獲取的。最終導致成本預算對企業成本管理沒有起到一定的引導和約束作用,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風險。所以要各部門共同參與預算編制,才有利于預算數據的準確和真實。
  2.1.2成本預算執行不到位
  成本預算的編制不僅僅體現在預算編制表中,更多的是要求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做出參考。但是由于成本預算目標制定不詳細、對各事項成本沒有細分,業務層面在執行成本預算時也更多的是敷衍了事,并不會嚴格遵循成本預算。只有在實際成本與預算有較大差異時,相關部門才會簡單了解下原因,也提不出有針對性、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最終導致成本預算執行嚴重脫離預期目標,也無法對成本進行有效管理,增加了企業經濟風險,也加大了成本管理難度。
  2.1.3成本預算監督、反饋機制缺乏
  部分企業并沒有設置獨立的成本管理部門,在成本預算執行過程中也沒有相應的人員負責成本預算執行監督和反饋,各部門各自為政,整體對企業成本預算執行、反饋積極性不高[1]。
  2.2成本核算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其一,成本核算過程中分類標準有問題。企業采用了實際成本法進行核算,對直接材料、輔助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動力、制作費等,每月進行成本核算。這種方法操作較為簡單,核算工作量也不大,但是忽略了生產工藝、產品之間的關聯,對成本歸集和結轉缺乏一定的細化管理,與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存在一定的差異。
  其二,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統管理水平低。成本管理涉及企業生產的眾多環節,但是很多企業目前為止,僅僅在財務管理部門設置了信息化平臺,對于其他部門的管理依舊依靠傳統人工進行數據整理、分析、核算、校對等,這樣會增加數據信息錄入的人工錯誤,也會因信息傳遞時間不及時,導致各部門無法第一時間獲取生產成本動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成本管理效率和質量。
  2.3成本控制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原輔料采購價格遠高于市場均價。對于工業企業來說,一般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較大,占總成本比例可達84%以上,而制造費和人工費相對占比小,所以直接材料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利潤情況。原輔料需要量比較大,而且價格也時常在波動,如果沒有安排固定的人員收集和分析價格趨勢,就很難以最佳價格采購原輔料。有時也會因為緊急采購,造成供應商臨時抬價的情況發生,最終都會使企業原輔料采購成本價格偏高;庫存管理水平低。對原輔料采購沒有準確的預判,導致原輔料不合理的積壓,占用了企業大量流動資金;工業企業現場生產控制不嚴謹,對一些重要設備儀器沒有定期進行檢修、巡檢,導致大型設備儀器出現故障,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是無法估量的;企業采用不合理的成本控制手段也可能給企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例如,企業通過降低核心競爭力產品的成本來實現利潤的增加,這種方式在短期內可以幫助企業獲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從長遠角度看,并不利于企業核心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后期其他產品的研發升級,會讓企業止步于此,忽略市場競爭,久而久之就會降低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品牌效應也會有所下降。
  2.4成本考核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一方面,考核體系不合理,只關注預算執行結果,對于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反饋等環節都沒有納入考核范圍,所以無法對成本進行全面、系統的考核;另一方面,考核效果不佳,考核結果主要是無懲罰、獎勵輕,所以很多員工并不會重視成本管理工作,獎罰不分明也無法激起員工對成本管理工作的熱情和經濟性,以致對成本管理水平沒有明顯幫助。[2]

nlc202302131356



  3防范企業成本管理風險的有效對策
  3.1健全成本預算,防范成本預算風險
  3.1.1加強成本預算編制的準確度
  成本A算編制要綜合考慮企業實際生產能力、管理水平、業務需求等情況,選擇合適的編制方法,確保成本預算與實際幾乎一致。預算編制在執行過程中也要進行動態調整,以適應企業發展目標和內外部環境變化[3]。
  3.1.2強化成本預算執行力度
  成本預算目標要盡可能細化,劃分到每個崗位、每個員工,確保成本預算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3.1.3完善成本預算監督管理、反饋機制
  企業需成立獨立的成本預算管理部門,并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成本預算監督、反饋,對實際生產中成本與預算存在差異的情況要進行及時調查,確認其差異是否在合理范圍內,如果是人為因素造成,要對其進行嚴肅處理,責令相關部門限期改進,并提出改進建議,盡可能保證最終成本與預期基本保持一致。
  3.2改善成本核算,防范成本核算風險
  3.2.1優化成本核算模式
  首先,對于工業生產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要采用簡化核算方式,對于副產品這種價格低、在產品和聯產品(共同加工并同時產生的產品)中生產比重較小的部分可以按照預先規定的固定單價進行核算。利用產值系數法進行核算公式:
  某產品成本=(某產品產量×本月銷售價)÷總產值×本月產品總成本-[(產值增加額-銷售價增加額)×某產品產值占總產值的比率÷2]
  其次,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防范成本核算風險,還要建立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保證管理資源占比最小。對于工業生產企業來說要把產品成本作為核心考慮要素,并把每一項成本劃分至各崗位、各員工。
  最后,企業要創造精細化成本管理氛圍,讓員工加強對成本管理的重視,并調動員工主動參與成本管理的意識,也有利于企業進行精細化、量化的核算成本。
  3.2.2打破成本核算信息孤島現象
  企業要實現成本核算信息及時傳遞,就要升級現有信息化管理板塊,并增加生產制造板塊,把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數據信息及時錄入系統,也便于財務部門和生產使用部門隨時查詢相關信息,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新型技術,把企業各部門成本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和共享,在此基礎上還要搭建產品成本管理共享、監測平臺,實現產品成本可視化管理[4]。
  3.3加強成本控制,防范成本控制風險
  (1)規范材料采購方式,對于不同的采購物資可以選擇不同的采購方式。表1為采購方式一覽表。
  在采購過程中也要嚴格遵循職責劃分、授權審批、票據管理等制度體系,這些制度體系的落實可以為企業成本管理部門提供基礎的、完整的、準確的數據信息。例如,劃分權責:不相容崗位職責相分離的具體實施,款項審批和執行分開;款項記錄和保管分開;會計檔案保管和稽核分開;印鑒分開等。授權審批:款項報銷嚴格按照流程執行;款項審批必須要通過各級領導和財務部門的審批。票據管理:批注票據,寫明票據購買、保管、領用、背書轉讓;如果要對票據進行銷毀處理,要嚴格按照單位流程執行;印鑒和財務印章管理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領用都要有詳細的記錄,便于追究相關責任人。
  (2)制定經濟訂貨機制,工業型生產企業有些原輔料的使用量很大,庫存量一般只能維持四天,所以可以建立經濟訂貨機制,預估日常采購批量,確保產品生產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也可以進一步減少成本,提高收益。還要建立完善的供應商應付賬款制度體系,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效率和質量。應付賬款管理制度體系的完善有三個方面:其一,制定完善的內部采購制度,在實施采購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采購制度體系。采購計劃、審批、執行、驗收、入庫等的環節都要遵循制度文件,確保采購工作的規范、合理,而且要對不同崗位人員進行職權分配,出現問題可以落實到個人。其二,對財務部門的應付賬款要嚴格管理。財務部門要與采購部門時刻保持溝通聯系,確保兩者都了解采購實情,避免重復付款或者多付錢款現象。其三,在付款環節要合理地進行把控,盡可能占用應付款資金,提高企業資金流動率。
 ?。?)進行精益生產現場管理,嚴格加強現場巡檢工作,縮短對生產管道、罐區的檢查周期,重點檢查管道“滴、漏、跑、冒”現象,并妥善處理。
  3.4完善成本考核,防范成本考核風險
 ?。?)優化成本考核體系。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風險防范的最后環節,科學合理的成本考核體系可以促進員工重視成本管理風險防范,還可以對企業成本管理全過程進行回顧、分析、總結,為后期成本管控風險預防提供意見。建議企業成本管理考核從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兩方面進行,把兩者有機結合。
 ?。?)制定綜合考核體系,對不同考核項目設置單獨評分,然后按照所屬權重進行加和。具體財務指標考核標準有:成本目標節約率收費按照不同項目,設置不同的標準、成本管理崗位及責任制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成本管理培訓是否有效、預算分解是否精準落實到部門個人。非財務指標有:預算編制數據是否全面、準確、真實、預算差異改進措施是否可行、成本管理是否加強、降低成本措施是否制定等;加強成本考核機制,規范、精確成本考核機制??己朔绞街饕孕劫Y和考核掛鉤(把部門節約成本用于部門人員獎金劃分)、個體需求型(外出學習、免費旅游等)、心理強化型(榮譽、表彰、稱號等)三種方式完善企業成本考核。
  4結論
  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各行各業都在飛速前進,這也增加了企業之間的競爭,使得許多企業經營風險加劇。面對現實,企業如何發展,如何能有效抵御風險,成本管理至關重要。對于文中提到的部分關于成本管理風險的問題,需要企業重視市場經濟中的成本管理控制理念,并不斷優化成本管理風險防范機制,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在企業發展中,堅持走創新道路,轉變思想觀念,強化企業文化建設,推進企業全面成本管理,促進企業不斷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紅紅.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商場現代化,2021(7):64-66.
  [2]付潔.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納稅,2021,15(13):137-138.
  [3]謝紅梅.企業成本管理決策的影響因素分析――以華為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14):16-18.
  [4]張紅艷.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優化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21(9):145-146.

nlc2023021313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45211.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