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楊艷軍
[摘 要]新時期,跨境電子商務逐漸成為惠民、富民、帶動國家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強力引擎,隨著互聯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電子商務物流模式受到新物流模式的沖擊,因此,應積極進行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為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已然成為新型的貿易互通模式,對優化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合理進行資源配置具有積極影響,對我國對外貿易轉變產生了一定的阻力。為更好地促進對外貿易轉型發展,文章針對跨境電商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的影響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跨境電商;對外貿易;模式轉型;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02-0017-03
?。ㄒ唬┛缇畴娚?
跨境電商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簡稱,其買賣行為主體分屬于不同國家或地區,包括進出口貿易,其依靠互聯網技術實現買賣及開展電子支付,并利用包裹、快遞等方法通過國際貨運將貨品送到顧客手上的交易方式,是一種國際性商務活動。
從海關的角度而言,跨境電商等同于在網上進行小包交易,主要用于買家。傳統跨境電商流程呈現智能化、數字化及碎片化的特點,為多批次交易且單筆金額交易額度較小,包括產品買賣和相關服務項目,可按進出口貿易方向、交易方式、運營方式、服務類型、服務平臺等多角度歸類[1]。
例如,知名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亞馬遜于1995年成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是從網絡書籍開始做起來的,后來逐漸涉及其他各類產品,如家庭生活產品、服裝、嬰兒用品、健身運動用品、裝飾擺件、廚房用品等多類多元化的產品。亞馬遜已有十多個站點,遍及全球發達國家,未來還會分布更多的國家站。亞馬遜對外出口就是把國內貨源網站上的中低端產品賣給國外顧客,由于購買單價高,亞馬遜可賺取外匯差,獲取高額的利潤[2]。
?。ǘ┛缇畴娚贪l展現狀
2000年,代購出現,這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開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學子赴海外留學,經商貿易日漸興盛,出國旅游逐步普及,海外代購增加了國內對境外產品的認知。2007年,國際交流日漸頻繁,國內普通大眾已具備購買能力,以海外留學生和海外華人為中間商,因此出現了“海淘族”。2014年,跨境電子商務的模式得到國家認定,隨著互聯網的日漸普及,跨境電子商務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時期[3]。2016年,跨境電商發布新政,跨境電商開始為資本發展服務,拉動世界經濟貿易迅速增長。
近年來,由于國際爭端不斷,貿易發展受到嚴重影響,以歐洲、日本為主的國家或地區需求能力減弱,中國出口貿易受到沖擊,發展后勁明顯不足,但是以跨境電商為主的貿易發展模式不斷前M,發展潛力巨大,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貿易帶來新的發展春天[4]。
?。ㄈ┪覈缇畴娚贪l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乏較為健全的對外貿易安全保護機制。近年來,我國境內境外貿易額逐步增加,互聯網交易日益頻繁,網絡詐騙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比例上升。目前,我國存在大量的網絡詐騙,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使跨境電商發展面臨一定風險。與傳統的貿易交流發展形式不同,跨境貿易主體容易受到國際形勢及社會環境的綜合影響,例如國際外貿政策,跨境電商的交易費用因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導致跨境電商在相互交易發展的過程中結算程序相對單一,交易模式較為復雜,便捷性不強。
二是因為貿易影響,國際國內電子商務受到嚴重沖擊,跨境電商面臨的問題日益突出,存在物流運輸成本日益增加、抽檢環節復雜、配送時間延長、物流信息化對接不及時等問題。目前,我國跨境電商采用平郵小包的模式居多,成本低但時間較長,對于急需產品則采用國際商業快遞的物流模式。對于發展對外貿易的企業來說,物流成本占據企業產品成本的兩成,跨境電商涉及環節多且復雜,增加了我國企業對外貿易的成本,出口跨境距離較長,延期交付會導致企業承擔違規的風險[5]。
此外,跨境電商還存在物流信息化問題,由于國內與國際物流政策不一致、信息平臺使用不同,物流更換信息易出現間隔。同時,信息交流不暢通容易引發買方與賣方之間的溝通問題,影響貿易長期合作。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在進行貿易時容易出現退換貨問題,由于跨地區、距離長、退換貨程序復雜、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企業負擔加重[6]。
(一)跨境電商帶動對外貿易的增長
一是跨境電商有利于促進世界市場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細化全球分工體制機制。與傳統外貿相比,跨境電子商務外貿重點在于借助網絡、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縮短外貿流程,減少外貿交易時間。跨境電商企業只有有效運用大數據與智能識別技術,通過理性分析用戶的交易行為和習慣,才能實現根據用戶的生活需要合理有效地推廣商品。
二是跨境電商有利于形成對外貿易的良性循環。因跨境電商的門檻比較低,中小企業也有資格開展對外貿易,拓寬對外銷售渠道,貿易雙方通過電子支付及物流配送的形式交易,借此改變傳統的對外貿易形式,有助于企業根據對外貿易發展形勢,適時提供個性化的貿易服務,一定程度上促使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強化外貿發展的前瞻性。
(二)改善外貿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
傳統的外貿企業主要通過直銷的方式,依靠中間經銷商、代理商等進行貿易交流。但是跨境電商的發展模式增加了互聯網及電子支付等方式,區別于傳統單向物流形式的對外貿易,跨境電商通過整合現有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等資源,逐步發展為新型的外貿經營管理方式。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外貿企業逐步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在線交易平臺,便于開展外貿交易,在進行外貿推廣的同時,及時宣傳推廣企業產品,打造自身品牌,推廣集網絡營銷支付及商品配送物流于一體的合理、便捷的營銷模式,逐步擴大跨境電商的發展規模及國際國內市場的影響力,促進國際產業鏈轉型發展。
(三)促進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的發展
數字產品與對外服務貿易已然成為全新的外貿服務方式,具有操作獨立性,主要包括商品運輸、旅游服務,提供法律金融、數字商品、專業技術等服務貿易。新的貿易形式更為便捷高效,可實現買賣雙方的互相交易,實現數字貿易的推廣應用。
通過互聯網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技術服務,使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地享受到全球各地便利的商品和服務,促使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企業轉變發展觀念,重視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及技術和知識,推動我國對外貿易轉型的提檔升級。
?。ㄒ唬┲贫ㄐ袠I戰略發展規劃,助推對外貿易轉型
行業對外貿易轉型要制定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的轉型策略,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要依托中國互聯網、大數據發展優勢,制定戰略規劃。
一是強化對外貿易轉型建設理念創新。要敢于對標同行領跑者,在企業對外貿易等方面開發新思路、探索新舉措、謀劃新出路,確保企業在對外貿易轉型建設理念上跟上市場發展的腳步,將立足點放在行業消費群體需求上,主動以貿易需求帶動行業貿易發展,優化產品對接服務,將戰略發展規劃與新時代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化貿易發展理念相結合。
二是組建過硬的對外貿易轉型人才隊伍,注重技能型對外貿易轉型人員的培養及引進。將人才培養的著力點放在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上,致力于組建品德高尚、業務水平較高的對外貿易轉型隊伍。企業要根據業務特點,加強對對外貿易轉型人員的培訓指導,制訂培訓計劃,定期組織行業對外貿易轉型人員開展對外貿易轉型業務管控、財務警示教育、財經法律法規、專業技能知識等業務培訓,真正提升行業對外貿易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意識和專業業務能力。對外貿易人員要自覺加強學習,深入了解相關紀律尤其是財經紀律規定,切實加強外貿工作道德教育,推進自律能力建設。
?。ǘ┻\用大數據技術,助推跨境電商服務業發展
一是加快跨境電商發展。支持現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商務貿易;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打破固有物流模式的限制,加快相關配套體系建設。
二是培育扶持服務業電子商務應用。培育發展我國本地電子商務平臺做大做強,鼓勵旅游、餐飲、住宿、批發、零售企業依托第三方平臺開展互聯網業務,開展網上訂餐、訂房、商品交易,發展同城購物和城市配送,打造一體化電子商務經營主體。
三是對外貿易企業應與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其他電商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加大對接合作力度,簽訂計劃合作協議,建成運營服務中心,推動電商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電商應用水平不斷提高。運用大數據,加強平臺信息管理,加強和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外貿運行速度。支持免費網絡建設,擴大覆蓋面積,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及產業結構調整。根據電子商務發展工作的需要,充分發揮本轄區的產業優勢,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做大產業規模,培植特色產業,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充足的信息資源保障。
四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跨境電商物流系統,構建跨境電商物流公共服務體系。高標準建設運營跨境電商公共服務物流中心、阿里巴巴工程運營中心等電商服務載體,充分發揮培訓、孵化、數據分析、創業指導等功能,為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應用跨境電商提供一條龍服務支撐。健全物流服務體系,推進跨境電商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培育信譽良好、服務到位、運作高效、管理規范的快遞物流企業,促使國內外知名的快遞物流企業擴大服務范圍及豐富物流業務,提高配送服務的效率。
?。ㄈ┩七M跨境電商標準化建設,加速形成周邊國家統一市場
一是規范跨境電商貿易,擴大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健全跨境電商貿易制度,適應我國實體貿易和金融外貿發展等方面的要求,拓展外匯市場的服務貿易功能。
二是通過完善的跨境電商服務貿易手段及技術創新手段,為企業開發出適應國際市場要求和市場風險可控的跨境電商技術,方便企業向跨境電商市場提供相關的外匯業務服務。
三是通過完善市場的跨境電商發展基礎設施,為企業提供跨境電商發展服務平臺,提高企業跨境電商發展服務平臺的運轉效率并加速建立國家統一交易市場。適當降低中小企業的跨境電商業務門檻,擴大中小企業市場主體規模,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境內跨境電商市場,拓寬境外機構參與在岸市場的發展渠道。同時,簡化國外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對境內跨境電商業務實行統一的一次性市場準入集中化管理,持續降低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政府要做好下放管理權限的工作,簡化、優化中小企業準入管理,加大推進政府簡政放權的力度,降低中小企業的參與門檻。
跨境電商助推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促進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雙向流通。文章以跨境電商產業為出發點,系統分析跨境電商的理論基礎及發展現狀,指出跨境電商對外貿易存在的問題,并為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1]趙旭明,楊曉涵.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08):75-77.
[2]胡琳祝,李柄林.跨境電商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轉型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21(19):142-145.
[3]馬曉燕.論跨境電商發展背景下我國國際貿易面臨的影響及對外貿易模式的轉型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06):103-104.
[4]鄭歡.我國對外貿易增長與跨境電商的互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11):161-164.
[5]樊文靜.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J].對外經貿,2015(01):4-7.
[6]鐘少鋼.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探討[J].中國市場,2018(09):86+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45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