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殷紓

  摘要:虛擬仿真技術為職業教育創設優良教學環境,拓展實訓內容廣度和深度,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本文分析了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內涵與意義,認為其是契合職業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存在頂層規劃合理性有待提高、運行機制尚未健全、資源共享程度亟待提升等不足。對此,應從加強資源共享機制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加深虛實結合、推動教學創新、規范制度性考核、激活學生參與積極性出發,為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注入活力。
  關鍵詞: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4.097
  2021年,教育部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針對職業教育要求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新版目錄,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形下,建設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已成必然趨勢。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實則是虛擬現實技術和數字化轉型的相互融合,同時也是職業教育與新一代技術革命相結合的生動實踐。這可以大幅深化職業教育育人方式與辦學模式改革,有效破解職業教育實習難、實訓難、考核難等難題,對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利于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大國工匠。
  1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基本內涵與建設意義
  1.1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基本內涵
  本質而言,虛擬仿真技術旨在建設一個可以對虛擬世界場景進行模擬與體驗的計算機體系,利用其再F真實世界,也可以對虛擬世界進行重構,使用戶通過聽覺、視覺與觸覺感受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合理交互。虛擬仿真技術可以解決當今各類企業看不見、摸不著的現實問題,為構建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運營模式提供技術支撐。在此背景下,職業院校和各科教師開始模擬商務運營模式,并通過教學資源輸出與產學研深度合作建設跨專業、跨時空的實訓基地,助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行深度融合。具體來說,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共享作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主旋律,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標。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說是政府、院校、教師與企業共同參與改革下的實踐成果,且其不是只為學生提供單一服務,而是面向社會人群,使大眾均可以享受共享發展帶來的成果與經濟效益。二是綜合性。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涉及教與學各環節,同時也是不同教學主體以及不同理念和文化的相互融合。這一綜合性特點為實訓基地的建設奠定人才與文化基礎,也是專業理論教學的延伸,形成育人與專業群協同發展格局。三是職業性。實訓基地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校企深度融合的產物,致力于培養理論知識豐富,可以面向崗位的實踐型人才。實訓基地的建立為企業提供諸多針對性與專業性人才,具備較強職業性與專業性。
  1.2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意義
  在深入剖析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內涵基礎上,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技能型人才,并通過跨界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職業院校發展。研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對推動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第一,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傳輸帶。一方面,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與本區域企業人才需求、本地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相契合。因此,職業院校只有掌握企業用人需求標準,并制定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方能推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進程。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打破傳統課程的專業壁壘,還可根據經濟發展與用人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要求,更新課程體系,使學生養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精神。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以為未來職業教育發展與壯大培育更多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立可以改善當前實訓教學中面臨的“卡脖子”現狀,并通過改變實訓場地、資源與軟件對學生進行實訓,將虛擬現實與實際教學場景相結合,以此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同時還可以節省實踐基地的建設成本,為培養多樣型人才打造良好環境。
  第二,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是推動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保障。一方面,職業院校借助仿真實訓基地的軟硬件設施與基地環境,根據當地企業用人標準,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在深化校企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質量人才。于此背景下,企業基于人才支撐實現快速有效發展,為當地經濟協調發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可為企業供應現代化技術與服務,同時向其提供虛擬技術研發場所,以促進企業有序健康發展。此外,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吸引更多專業型人才,并利用虛擬仿真技術為外來人員提供就業培訓與繼續教育,為保障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奠定深厚人才基礎。
  2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頂層規劃合理性有待提高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遵循“虛擬+現實、創新+個性、共享+全面”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旨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有質量、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培育可以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質量人才。但在此過程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也存在頂層設計不合理、相關政策文件缺失等問題。由于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理念在近幾年才提出,故其規劃與未來發展缺乏一定專項建設和技術標準。具體來說,各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僅局限于本專業實訓基地,同時軟硬件設施無法滿足虛擬+現實型學習需求,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學生的跨專業學習需求,降低人才培養質量與效率。除此之外,政府缺乏對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了解,導致其在出臺相關政策時未緊密結合虛實這一顯著特點,存在盲目建設現象,不利于有效提高職業院校人才質量,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除缺乏相關政策文件與頂層規劃外,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還存在技術標準缺失和意識空白等問題。具體來說,在系統架構、數據支持、功能模塊與運轉流程等方面各不相同,致使職業教育各系統間存在對接障礙,阻滯職業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部分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在教學設備、教學項目與教學要求方面存有較大差異,且存在堆積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方式與學習效果方面存在不足,為職業教育發展造成一定阻礙。面對這一現象,職業院校應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職業教育賦能,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形成數字商務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新格局。
  2.2運行機制尚未健全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主要以虛擬仿真為基石,通過情景模擬和實踐場地建設為學生創設在線合作與在線學習等情境,提升學習者學習積極性和技能操作能力。正因如此,職業院校需承擔教學、科研工作、培訓等多重功能,致使實訓基地工作量極大且運行環節多,無法有效吸收有效教學資源,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創新能力形成一定阻礙。同時,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與傳統實訓基地存在管理模式、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不一致等現象,加之基地建設運行機制尚未明確,無法為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提供政策基礎與理論支撐。這導致職業院校與當地企業、行業、產業在對接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難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運行機制不健全還體現在教學內容與“骨架”分離方面。教師主體是職業教育虛擬仿真教育的創造者和承擔者,但由于其只能承擔虛擬仿真實驗的教學內容與設計,無法為學生提供相關技術與資源,致使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立存在內容與“骨架”分離現象。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學資金欠缺,且無法尋找到合適的技術支持,使虛擬仿真實訓技術存在諸多缺陷,較難滿足職業教育教學效果。因此,為M一步健全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應完善多元化實驗教學體系,加強專業教師與技術公司間的相互合作,促進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2.3資源共享程度亟待提升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需健全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與相關考核指標,以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與評價效果的課程體系。但在基地建設過程中,目前依然存在資源開發缺口大、知識覆蓋面窄等問題,無法滿足日常理論何實踐的教學需求,更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開發建設存在難度高、投入大且周期長等特性,導致資源開發商只能采取加密措施,加大其他主體共享基地資源難度。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對基礎設施、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要求較高,為更多人員共享資源帶來一定難度,阻礙技能型人才培養進程。基于這一現象,國內各職業院校應依托網絡技術平臺對基地內資源進行整合與收集,使其具備充分開放性與共享性,以調動職業院校高速發展,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思路
  3.1基礎設施支撐,加強資源共享機制建設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軟硬件需求應和當前新業態、新要求所匹配,并可以伴隨行業發展對基礎設施進行持續更新升級。為此,職業院校應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在校企深度融合過程中增強虛擬仿真實訓設備的可用性,以形成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共生發展格局。院校應積極爭取政府資金與政策支持,以建設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新技術設施設備,如LED大屏、多人協同交互系統等,為推進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進程奠定基礎。另外,由于基地中的教學資源對課程體系及相關專業建設意義重大,相關部門應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所需資源與企業崗位能力相對應,以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職業院校應厘清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與性格特征針對性開展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為促進當地產業持續更新升級、避免教學漏洞提供發展動力。
  3.2模式創新,深化產教融合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應幫助學生建立技術思維,提升實踐能力。一方面,學校應加強與企業合作,以實際企業任務為主要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反復試錯的學習過程,進而帶來更加有效的參與和反饋。同時,校企應深度洞察市場狀況和競爭態勢,組建學生參加仿真演練,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動手能力。同時,企業還應實時關注行業動態,建立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相關的產品、能力與競爭意識需求,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建立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契合教師、社會學習者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配以實訓工作指導手冊,為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提供基本理論框架。應將實踐教學內容及軟硬件環境有機結合,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與運營離不開產教融合,建設運行初期,院校應成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小組,以及由政府、行業企業、院校鉆研小組組成的指導開發委員會,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流程,以促進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對于實踐基地運營團隊的培養,制定不同階段、不同發展計劃的培養目標,為培養高質量、技能型團隊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企業與院校應邀請行業專家對師生展開基礎知識培訓,加強其對于大數據與AI智能技術的正確認知,為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做好人才儲備。
  3.3科技引領,加深虛實結合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應將科技作為導向與引領,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升現有教學資源與水平,將其與實訓基地的基礎設施進行緊密結合,打造以實帶虛、以虛促實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職業院校應加強與專業人士的交流溝通,建設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教師教學條件的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搭建虛擬仿真實訓系統。具體來說,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場所布局應具備核心研發區、集中教學區與虛擬仿真實踐區等區域,在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為職業教育發展打造穩健教學環境。同時,應組建專門采購團隊,對其進行培訓,使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滿足基礎實訓教學條件,為學生和教師創設生動教學環境,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以突破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境,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4教訓結合,推動教學創新
  職業院校應在充分考量學生學習需求、考慮跨專業與跨時空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程度基礎上建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院校應兼顧實訓課程與理論課程的并容性,確定合理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為打造高水平學生團隊與教師隊伍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校應打造課程體系設置團隊,根據現實情況更新動態效果,以使學生獲得較高教學質量、教師教學模式得以創新。另外,應堅持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發展需要相結合,針對性實施教學方案與設計,探索出既符合職業教育發展又契合當地產業需求的教學路徑與方法,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3.5科學管理,規范制度性考核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一大特色在于數字化管理與運營,進而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良好教學環境。一方面,職業院校應建立相關制度運行機制與績效考核機制,維護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應出臺師生績效考核機制,以激勵學生學習并提高其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院校應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對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加強監控與管理,使教育資源配置得到統籌管控,開拓國家證書制度、智慧校園系統、政務管理系統、實習實訓管理系統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資源共享,搭建相關邏輯框架等。
  3.6全面參與,激活學生參與積極性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應實時了解企業用人需求,熟悉企業運營的關鍵業務、核心資源以及收入模型。在此基礎上利用VR模型構建虛擬仿真通路,幫助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以創新人才培養方式與流程。企業應綜合運用自身技術與先進設備,結合VR認知設備,使學生真正了解企業真實運行場景,熟練掌握經營管理方法,提升自我決策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可以通過佩戴3D眼鏡,借助空間定位系統,以三維體系接受專業理論知識與企業文化教育。隨著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立與落地,傳統育人手段逐漸被取代,取而代之的便是學生全面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進一步有效培養高素質人才。
  4結語
  虛擬仿真技術在培養高質量人才方面的應用開啟了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新模式,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供極大可能性。虛擬仿真技術與現實環境有機結合,將強烈的沉浸感與動畫感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吸引學生眼球并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疤搶嵔Y合”這一新模式是傳統教學方式的升級,一定程度上可以打造效率高、質量高、成本低、水平高的新型學習模式,是未來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高質量人才的關鍵所在。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立有序推進了“三教”改革,同時依托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模式構建沉浸式、交互性、多元化的虛擬仿真實訓生態系統,為職業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能化環境支持。總的來說,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大幅提升了師資素質與教學能力,并搭建形成教師教學實踐平臺,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實訓基地推動學生、教師與企業關系間的轉換,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建立新型教學評價體系與機制,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提供創新實踐場所。規劃創新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推進理論型與實踐型相結合的教育體系,以激發教師教學活力,調動W生學習積極性,實現職業教育從外圍到核心的“質”突破。
  參考文獻
  [1]王海,李波.虛擬仿真技術在職業教育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4):4851.
  [2]鄒順宏.融合時代高校新聞業務課如何開展虛擬仿真實訓[J].傳媒,2020,(8):8183.
  [3]唐鋒.通識教育視角下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困境與路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3):2325.
  [4]李鈺.集群理論視角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資源整合的有效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2,(22):4448.
  [5]于華.基于“眾籌?眾包?眾享”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9):7579.
  [6]張連峰,王棟.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基地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2,(24):164165.
  [7]張家瓊,沈軍.城鄉統籌背景下職業教育模擬教學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7):781.
  [8]王瑩.應用型院校實訓教育基地的共建共享路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21,(20):4245.
  [9]彭梓涵,王運武.職業教育虛擬仿真資源建設現狀、挑戰及對策[J].成人教育,2019,(1):7681.
  [10]黃葉超.高職院校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的“喜”與“憂”[J].教育教學論壇,2019,(3):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45666.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