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IL理論的北帝誕民俗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鄭曉躍 黃翔 李海寧 羅煒滔 鐘生富
摘要:北帝誕民俗活動是佛山最具影響力的民間信仰活動,屬于典型的中國傳統民俗,具有很強的本土性。探討北帝誕民俗的發展對其本身以及其他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具有深遠的意義。文章基于AGIL理論建立起北帝誕民俗研究模型,從適應、整合、目標達成、潛在模式維持四個功能角度對北帝誕民俗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AGIL理論;北帝誕;民俗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北帝誕作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佛山傳統民俗活動中重要的綜合性民間賀誕活動。其主要活動內容包括設醮肅拜、北帝巡游、演戲酬神和燒大爆等。作為佛山最大的群體性祭祀和娛樂活動,北帝誕有著廣泛的全民參與性,對珠江三角洲一帶乃至海外某些區域都有著一定的輻射影響。
傳統的北帝誕民俗活動早在宋代佛山祖廟建立之初就開始舉行,到了元明之后,北帝誕的活動愈發興盛,規模也愈發壯大。到了清初,北帝誕已經發展成為數十萬人參加的盛大民俗活動。直至1937 年侵華戰爭,此民俗活動才被迫停止。與其他民間賀誕活動一樣,北帝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也停止了很長一段時間。直至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北帝誕等民俗活動才逐步回歸。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1. 研究目的
缺乏合理的人為干預,傳統文化不斷遭受現代娛樂產業沖擊,逐漸顯露頹勢。本研究通過北帝誕AGIL模型的建立,進而對北帝誕民俗進行深入探究,具體有效地分析其內外部現狀,最后提出建議以服務于北帝誕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 研究意義
在理論意義上,本研究在豐富北帝誕民俗文化理論的同時也在民俗文化的新視域下為AGIL模型提供了新的實踐參考,增強其實用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以AGIL模型分析北帝誕民俗在現代社會的發展處境,也為民俗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在現實意義上,北帝誕民俗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雖然在戰爭時期一度中斷,但在之后又被人們自發地重新組織起來。探清其延續不絕的原因,既能幫助北帝誕民俗活動抓住自身優勢謀求更好發展,又能為其他傳統民俗活動的傳承提供借鑒。
二、研究設計與分析
(一)研究方法
1.AGIL理論
AGIL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帕森斯于1953年所提出的,主要用于對社會系統進行分析的一個理論,該理論將系統發展和維持所需的功能分成了適應、目標達成、整合和潛在模式維持四類。本研究運用AGIL理論建立對應的模型,對北帝誕民俗文化進行深入剖析。
2.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和閱讀,進而探明研究對象的相關性質或者發展狀況,以此來豐富研究的理論資料分析。本研究通過對北帝誕民俗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收集和研讀,了解北帝誕民俗的起源,發展及其表現形式,以此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二)模型建立
AGIL理論認為,所有能發揮其功能并維持穩定的社會系統必將具備適應、目標達成、整合和潛在模式維持四個基本功能,且能對應滿足系統發展和維持過程中的各種需求。
其中,“適應”是指系統具備從環境中獲取資源的能力和擁有控制環境狀態的手段;“目標達成”是指系統必須具有明確自身目標及其次序,以及實現系統目標的能力;“整合”是指系統能夠作為一個整體發揮功能,通過制度規范等的建設使內部運行機制更加完善的能力;“潛在的模式維持”是指以價值和文化為中心維持系統內部正常運行,且在系統運行出現暫時中斷后能夠使之恢復運行的能力?;谠摾碚摾锏母黜椆δ?,本研究將北帝誕看成一個系統,建立了研究理論模型(見圖1)。
(三)實證分析
1. 適應功能分析
適應功能是指系統從外部獲取資源以維持自身的能力。此處所指的資源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資金,物資等,還包括有參與活動的群眾、組織活動所需要的場地、組織者為其投入的時間,甚至連組織者自身也是其“資源”的一部分。系統在本文中指代北帝誕民俗活動本身,而外部資源則是維持北帝誕民俗活動進行的一切現實要素。
本研究從組織者、活動場所、參與者三方面討論了北帝誕民俗活動的適應功能。
組織者方面,隨著不同時期社會環境的變化,其組織者的主要構成也有了相應的改變。北帝誕民俗活動古時主要由士紳牽頭組織,而現代的北帝誕民俗活動的組織者主要為村干部及地方文化局人員。相對于古時由地方士紳牽頭的自由隨意,現代由村干部和政府相關人員共同組織的北帝誕民俗活動在保留其文化屬性的同時加強了各方面資源的投入,政府人員的參與為北帝誕民俗活動的舉辦帶來一部分的資金支持以及更加多樣化的組織形式和活動策劃方面的指導。除此之外,不同時期的北帝誕民俗活動所體現的適應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其系統獲取組織者資源的憑依主要是其自身的傳統民俗屬性和悠久的歷史。出于促進村落內部和諧,增進地方居民凝聚力和發揚地方特色文化的需要,組織者有動力將北帝誕民俗活動不斷地進行下去。相比之下,古時的組織者很早就意識到這種價值的存在,但沒系統地總結出來,而現代的組織者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北帝誕民俗活動自身的文化價值,這讓其適應功能表現得更為明顯。
舉辦場所方面,北帝誕民俗活動的舉辦場所具有可變性和易得性紗筇氐?。易挡[災饕體現在獲取北帝誕民俗活動舉辦的場所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北帝誕舉辦歷史悠久,有過舉辦歷史的村落本身已存在祠堂,廣場等舉辦所需的場地,到了現代,這些場地可直接沿用。舉辦場所基本固定在本地村落,可年年復用??勺冃詣t體現為易于改變和易于恢復。北帝誕民俗活動的舉辦場所創新的成本較低,增添布景或是裝飾,只需要在過去的基礎上作出直接修改即可,即便有增添公共設施等變動較大的改變,在場所空間足夠的情況下,這一成本也只會體現在設施本身,而不會因為要改變地形或是擴大場地增加額外的成本。除此之外,北帝誕活動對于舉辦場所的破壞性很小,甚至接近于零,且不具有不可逆轉性。假設場所還承擔著其他社會職能,在北帝誕民俗活動結束后恢復場所原貌也相對簡單。另外,類似奧運,世博等面向世界的國際展示活動,僅靠過去存在的公共設施無法滿足大量出現的嶄新需求,政府通常需要消耗大量資源來新建場館,增添設施?;顒咏Y束后如何提高這些“專用場館”的復用率又常常成為困擾政府的難題,而在舉辦北帝誕民俗活動時則很少出現類似的問題。
參與者方面,北帝誕民俗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當地村落的居民和部分外來游客。對于當地居民而言,參與北帝誕民俗活動并不需要一個特別的理由,參與本身具有行為慣性。就如盡管形式不一,但中國各地的人都會過年,“過年”這一行為本身進行的歷史足夠悠久,足夠讓它成為社會潛意識的一部分讓人不自覺地執行。對于舉辦北帝誕民俗活動數百年的村落而言,參與北帝誕活動這件事也同樣是他們的“社會潛意識”之一。對于外來游客來說,參與北帝誕民俗活動的舉辦可以開闊眼界,豐富文化知識,陶冶自身文化情操,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寶貴體驗。
2. 目標達成功能分析
AGIL理論指出,任何行動系統都具有目標導向。系統必須有能力確定自己的目標以及目標次序,同時調動系統內部的能量以集中實現系統目標。
作為傳統民俗文化,北帝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傳承傳統文化,包括道教相關的宗教文化以及相關的傳統習俗。部分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北帝誕作為延續佛山城市文脈的優秀載體,應被塑造成為佛山市的城市文化品牌,這與一些政府官員的觀點不謀而合。普通民眾也認為北帝誕里的民俗文化例如龍舟、鑼鼓柜等文化符號可以喚起他們的歷史情懷、文化記憶和歸屬感。在對佛山本土文化的鞒猩希如今的北帝誕民俗活動不僅融入了粵劇義演、民間藝術巡游等其他本土文化的相關表演,還發展出了道教音樂會、歷史文物展出和民俗匯演等創新活動。由此觀之,不僅是北帝誕相關的傳統文化通過民俗群體性活動得到了相應的發展,龍舟、醒獅、佛山彩燈等當地的優秀非遺文化以及粵菜美食等文化都在北帝誕活動進行時得到了傳承和弘揚。除此之外,相關部門例如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也曾指導北帝誕廟會的舉行,倡導應圍繞“北帝巡,保太平”的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和傳承嶺南文化,進而幫助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谝陨细黜椈顒拥呐e辦及政府部門的支持,佛山傳統民俗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在北帝誕的民俗活動中得到了極大的發揚和宣傳。
為當地產生經濟效益也是北帝誕民俗的主要目標之一。北帝誕每年都會舉辦相關的民俗慶典活動,在得到當地人們的大力支持的同時還會吸引大量的外來游客前往本地參觀游覽,為當地的旅游,餐飲,文創等行業帶來相應的收入。而在一些慶典相關的廟會和手工藝市集上,在熱鬧的祭祀游行活動進行的同時,小商小販們會在指定區域里擺攤,販賣各式北帝誕特色商品和當地特色美食。例如2019年在佛山祖廟三月三北帝誕活動的美食主題廟會上,各色商家被邀請展銷廣府特色美食供游客和當地人民品嘗和購買,各種美食產品的銷量都十分客觀。通過諸如此類的活動的舉辦,北帝誕民俗促進了外來游客及當地人民相關的消費以及各種商業活動的進行,為整個舉行活動的區域帶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綜上所述,北帝誕民俗對當地經濟的影響不僅僅是停留在某片區域或者某個村莊的宏觀層面,更是可追溯到對每家每戶的影響,這也能看出為當地產生經濟效益是北帝誕民俗這個系統運作所要達成的一大目標。
滿足民眾的信仰需求也是北帝誕系統的目標之一。北帝誕的各種祭祀活動:如醮肅拜、北帝巡游、演戲酬神和燒大爆等,都是極具道教特色的宗教活動。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具有深厚的歷史沉淀與積累,民眾們的日常生活需要有宗教屬性的民俗活動來當做自身情感的寄托,甚至作為精神的支撐,而北帝誕民俗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信教民眾的精神需求,寄托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精神層面的美好愿望。
3. 整合功能分析
北帝誕民俗的整合功能主要包括北帝誕民俗活動舉辦過程中對資源的合理整合以及相關制度的規范和完善。因此,可從活動資源的整合、活動策劃以及北帝誕歷年的具體活動內容的變化等方面討論其整合功能。
觀察北帝誕民俗活動的策劃方可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此民俗活動主要由民間人士自發組織,以普通民眾作為策劃主體,具有很強的自發性;2000年之后,北帝誕活動主要由佛山市博物館聘請專業策劃公司與博物館策劃人員一道謀劃。從主辦方的轉變可以看出北帝誕民俗活動的資源整合的能力一直在不斷增加,專業人員策劃出來的活動明顯能更好地利用系統內部的各類資源,同時構建出制度更加良好的運行系統。
從北帝誕民俗活動舉辦的現場來看,萬人規模的北帝誕,雖然人數眾多,但活動卻仍能井然有序地進行,游行隊伍暢通無阻地行走,方陣表演也能順利地展示。由此可見,北帝誕民俗活動已建立起了高效有序的內部管理和運行制度,這也是其整合功能的內在體現。除此之外,活動舉行過程中,官方相關人員和現場的民眾會用拍攝設備記錄北帝誕舉辦的盛況,在官方公眾號和第三方應用平臺上都能看到關于北帝誕的視頻,這也是北帝誕資源合理整合的體現。以抖音短視頻平臺為例,直接在搜索框打出“北帝誕”字樣進行搜索,能搜出大量的北帝誕民俗活動舉辦的相關內容,發布者有普通民眾,也有報社和文化傳媒賬號,視頻內容也十分豐富,既包括北帝誕民俗活動舉辦現場實錄,也有一些關于北帝誕民俗文化的普及和解讀。人們可以通過抖音平臺的評論區進行北帝誕文化的交流和分享,以此實現民俗文化傳播路徑的現代化以及文化資源的合理整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北帝誕民俗已不再僅有傳統的北帝誕活動,而是在保留傳統的前提下不斷加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例如民間藝術巡游表演、萬福臺名家粵劇義演、佛山民俗攝影展覽、三月三道教音樂會等活動。本土文化甚至外來文化與傳統北帝誕文化的有機融合使北帝誕民俗活動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精彩,而通過對原有活動和新活動的靈活結合,也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讓傳統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也讓當地的優秀文化得以保存。
4. 潛在模式維持功能分析
AGIL理論指出,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如若暫時中斷,在確保其能重新運行并恢復互動關系之前,原有的運行模式必須能較好地被保存下來。
通過查詢相關的歷史資料可知,傳統的北帝誕活動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爆發,佛山地區淪陷后被迫停止。直到改革開放后,隨著各種傳統文化的復興,北帝誕民俗才逐步回歸人們的視線?;謴椭两袢?,北帝誕民俗已經成為一項由政府部門參與主辦的民俗活動,不僅發展和傳承了其原來的各優秀民俗活動項目,還引入了其他的優秀本土文化,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北帝誕這一歷史發展進程是其潛在模式維持功能的典型體現,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歷史背景和國情為北帝誕提供了恢復運行所需的時代價值觀和精神內核,社會群體的需求及文化傳承的必要性也為其維持提供了所需的資源和環境,從而支撐著北帝誕民俗文化發展和傳承。
當今社會中的價值規范影響著人們對傳統民俗的態度,同時也間接影響了社會對北帝誕民俗的價值認同。另外,如今我國所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也為北帝誕民俗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護傳承,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北帝誕民俗目前所要面臨的,事關其系統潛在模式維持的重要問題。由此可見,北帝誕民俗需明確自身的獨特文化內涵,規范相關的民俗活動,完善其民俗文化中道德規范和優質理念,以更好地實現系統的可持續性發展。而在民俗文化的宣傳和正確的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樹立方面,政府部門的重要性不可忽視。通過對佛山市人民政府的線上官網相關資訊的查詢發現,自2007年起,佛山政府基本上每年都會發布北帝誕民俗活動的相關內容,包括北帝誕民俗活動舉辦的盛況描述、北帝誕活動舉辦后的總結、對北帝誕民俗活動起源和發展的簡介等,內容豐富,為民眾了解北帝誕民俗文化,增加民眾的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意識提供了一個官方權威的平臺。
最后,在潛在模式維持功能發揮的過程中,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文化自身的傳承目標,以及北帝誕民俗本身的資源獲取和整合能力等因素都對其潛在模式維持功能的發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AGIL理論中各項功能之間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共通關系。
三、研究建議
(一)基于適應和目標達成功能:挖掘自身價值,適時代發展
不同的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特點,這也是其與同類文化能夠被區分開來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價值大都體現在其特殊的價值上,因此,我們不僅要會挖掘北帝誕文化的特殊價值,還要加強北帝誕民俗內容的宣傳,彰顯其與其他民俗活動的不同和獨特價值,使其能在時代的洪流中保留下來,進而更好地達成系統的各個目標。
在挖掘北帝誕文化特殊價值的過程中,具體可設置獨立的研究崗位或者研究小組探索和發揮北帝誕文化獨特性,為挖掘民俗文化新價值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另外可邀請專業的設計師為部分老化的文化內容或者表現形式設計出新穎,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文化傳播優化路徑和文化IP形象。在具體的設計方面,北帝誕民俗活動作為一項依賴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它的活動內容設計和形式表現應該對群眾展現出開放和包容的姿態,這樣有利于拉近組織者和群眾的距離,也能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
另外,組織者要多征集外界民眾和專家的創意以不斷完善活動本身,活動策劃方即便經驗豐富,專業技術合格,也難以逃脫小群體視角和經歷的局限性。只有組織者與參與者共商共建,才能把活動越辦越好。征集群眾意見的具體方式可以是問卷、意見箱等,與此同時還要及時對所獲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探討,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進而指導北帝誕文化創新和改進的實踐。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征詢群眾和專家的意見所產生的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對于一項民俗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而言,這些建議卻在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進程中的實踐層面占據了核心地位,具有深遠的意義,必須久久為功。
最后,相關宣傳部門要積極運用新媒體等多種易被當代人接受的手段進行北帝誕民俗活動的宣傳,推動北帝誕民俗文化創新性轉化和發展。如邀請廣告公司制作北帝誕宣傳片,在節日舉行的時間段進行精準投放;通過抖音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開通“北帝誕”相關話題,呼吁旅游、評測、美食等不同類型達人制作分享北帝誕相關的視頻等。
(二)基于潛在模式維持和整合功能:培養民眾認同感,完善活動策劃
表面看來,北帝誕民俗活動的呈現效果的好壞和發展策略的選擇主要依賴于活動組織者的辦事態度和能力,但實際上,北帝誕民俗活動的舉辦和發展其實取決于從政府人員到普通民眾自上而下對于民俗文化價值的認同。因此,地方可出版北帝誕民俗文化的相關書籍和影視作品,供全年齡段的民眾觀看,培養他們對北帝誕民俗文化的歸屬感和統一的社會民俗文化價值觀。另外,對于受廣大群眾歡迎的、宣傳和發揚相關文化的影視作品和書籍,也應該積極配合推廣,借此弘揚北帝誕相關文化。例如2021年上映的電影《雄獅少年》,就大膽地將佛山醒獅文化與當代動漫電影進行了有機融合,影片中里面含有大量嶺南元素,同時重點宣揚了佛山醒獅文化。除此之外,此電影還得到了央視《新聞直播間》的肯定:“舞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雄獅少年》延續優秀國產動漫的國風基因。”而北帝誕同醒獅一樣作為佛山的一大傳統文化符號,其相關的文化可以借鑒如醒獅等其他本土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過程中的有效路徑來發揚和宣傳自身。
除了培養民眾對北帝誕民俗文化的歸屬感和統一的社會傳統文化價值觀之外,北帝誕民俗文化的書本、影視化普及也有利于更多的人對北帝誕民俗的具體內容有更清晰地了解,避免出現民俗文化內容模糊、淡化,甚至被曲解的現象。例如“行通濟”作為佛山本土的元宵節民俗活動,就曾出現過人們由于對民俗文化內容的誤解而將生菜扔向通濟橋的人工河岸的情況,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歷史上的“行通濟”民俗其實是沒有扔生菜這一活動的,這便是民俗文化內容在傳播過程中被模糊化和曲解的典型體現,這也為北帝誕民俗的發展和傳承提供了一定的警示意義和借鑒價值。
從資源整合方面來看,北帝誕作為一個底蘊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的民俗活動,除了發揮自身文化優勢之外,還需大膽創新,融入更多的新時代文化元素,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例如北帝誕先前舉辦過的道教音樂會、歷史文物展出和民俗匯演等便是開通了活動創新的先例,在未來的發展中,北帝誕策劃方還需積極創新活動策劃,讓北帝誕民俗符合新時代的發展和民眾的需求。不僅可以舉辦宗教相關的其他活動,還可以圍繞北帝誕民俗文化策劃主題音樂節,主題美食節,主題娛樂節等更加大眾化、接受度更高的更年輕化的活動。除此之外,活動的順利舉辦也離不開合理的組織策劃,即使目前北帝誕民俗的運行制度和活動秩序都相對規范,但在一些細節的把控上還需多加注意,比如:多分配一些志愿者或者工作人員對活動進行過程中產生的鞭炮殘渣,道具廢品進行處理,保護好生態環境;盡量避開市民居民樓,選擇廣場或者寬廣的道路進行巡游和表演,減少對其他無意參與活動的市民的干擾等。
參考文獻:
[1]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蔣理.基于帕森斯“AGIL”模型的高校環境育人問題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4):71-73.
[3]肖海明,周艷.佛山祖廟北帝誕的源起與傳承[J].文博學刊,2019(02):99-104.
[4]徐柏英.淺談佛山祖廟北帝誕民俗活動的傳播方式創新[J].文化產業,2020(20):100-101.
[5]肖海明.試論佛山祖廟北帝誕古今社會功能的變遷[J].宗教社會學,2016,4(01):241-250.
*基金項目:2021年度佛山市社科規劃項目“建設佛山文化名城”(項目編號:2021-GJ090);2022年度廣州市社科規劃項目“基于SIPS理論的廣州珠江沿岸祖廟與北帝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研究”(項目編號:2022GZGJ182)。
(作者單位:廣東財經大學。黃翔為通信作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445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