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內部控制理念在企業財務管理創新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林政云
摘要: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面臨著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如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二是如何協調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建立在內部協調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最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企業能夠生存和發展的保證。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發展;創新
企業內部控制,廣義上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是企業決策者和各個部門的管理和工作人員,在處理生產經營業務活動時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種體系,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自身的重要性在企業的內部監控系統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轉變對內部控制影響因素的認識,實現觀念創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做到企業內部控制的理念創新,關鍵是建立和完善企業的效益監控體系,以企業最終經營成果作為內部控制的依據,從內部控制的行為主體入手。從思想觀念、管理體制、運作機制等方面要不斷地創新。更好地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環境,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
內部控制創新首先要理念創新,這是其他創新的前提和基礎。
內部控制不是手冊、文件和制度的簡單組合,更不等同于內部監督、內部成本控制或資產安全性控制等,內部控制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內部控制要以逐步實現內部控制一體化的過渡為創新和發展目標,因為有效的內部控制是“植入”管理系統中的,而不是附加在管理系統之上的,是一種主動型控制系統,是為了更好的實現企業的目標而采取的以經營管理系統為依托的控制。要解決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甚至失效的問題,根本的一條還得從解決第一因素――控制環境的主體人的問題入手。
1、抓住內部控制中行為主體人的因素,實現觀念上的創新
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人是觀念創新的根本和靈魂,是內部控制活動的載體,企業內部控制本身就是人的活動,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以人為本的觀念反映到企業內部控制當中就是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圍繞人的價值管理來展開企業內部控制活動的各項內容,協調企業內部控制中的環境控制關系,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要使企業內每個職工都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管理,表現人的關系,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強大的企業合力,促進整個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2、強調“軟控制”的作用
“軟控制"主要是指那些屬于精神層面的事物,如高級管理階層的管理風格、管理哲學、企業文化、內部控制意識等,它是企業精神的再造,要在企業員工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行為方式等方面實現一種統一,創造良好的執行氛圍,形成企業的一種共識,更要注重內涵,不是簡單的命令式和形式上的認同,因此,要實現內部控制創新,提高每位員工執行內控制度的意識和自覺性,特別是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自覺控制意識和行為,是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的根本。要使企業員工在價值觀上達到一種統一,要對統一的行為標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這種潛移默化所塑造的企業風格,才能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進步。
3、注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
控制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構成一個單位的氛圍,影響內部人員控制其他成份的基礎,是由企業全體職工,主要是企業管理者所造就的,是充分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得以建立和運行的基礎和保證。在營造重視內部控制的氛圍,企業要有效地實施內部控制,走出所謂“內部控制是對職工實行管、卡、壓”,是“限制領導權力”的誤區。只有內部控制機制與內部激勵機制相得宜彰,才能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4、落實風險與責任意識
明確對內部控制的“責任”。不僅僅是決策者、管理人員、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對內部控制負有責任。確立這種組織思想有利于將企業的所有員工團結一致,使其主動地維護及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而不是與管理階層相互對立,被動地執行內部控制。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實現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使內部控制制度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重要保證,創新制度,它是創造思維的結果,是創新管理的開始,也是企業制度建設中最根本的最具革命性和生命力的東西。制度創新要從思維創新開始。思維創新是對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對企業管理實踐所進行的綜合思維加工的產物,是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摒棄傳統觀念的產物。有了思維的創新,才會有創新的管理。創新的能力,反映企業的生存能力、是發展的標志。
制度創新有兩種:
一種是因企業內外環境變化或企業管理的目標和要求變化使原來的制度顯得不適應而進行的改進型創新,一般是形式和內容的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
另一種是前所未有的創新,也是最重要的最珍貴的創新,它是企業致力追求的一種創新。
1、創造主動學習新觀念的氛圍
學習是人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它能夠為提高企業競爭力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面對開放的競爭環境,我國企業要想獲得立足之地,進而脫穎而出,每個管理者、每個員工都必須不斷學習,特別是要向優秀的企業學習,學習他們的創新思維,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方法,從而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2、探索恰當的內部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控制體系
企業應著眼于全局,建立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由于企業所處的行業類型、規模、地域等方面的不同,各企業的特征不同,甚至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時期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3、強化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與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并使之不斷的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執行中有何成績,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某項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或不完全執行,估計可能產生或已經造成什么后果。
三、改變和完善管理方式,實現管理創新
內部控制體系是一項涉及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工程,不僅需要一般性的規范,而且需要對各類單位的不同業務類型提出具體指導性意見,這既為單位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提供依據,又為檢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提供便利條件。為此,應更新設計模式,把內部控制的理念延伸到管理之中。
1、強化對業務的前饋管理意識
傳統的管理方法是事后管理,即發現問題,再事后補救,這種管理方法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在當今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要利用暢通的信息渠道,及時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了解業務發展,對市場變化可能帶來的后果采取預防性措施,做到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這就是所謂的實時業務處理。同時在管理方式上,要變粗放型管理模式為集約型管理模式,實現集成化、價值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管理,用電子商務跨越企業的邊界,實現真正意義上管理鏈。
2、強調內部控制應該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相結合。經營過程是指通過規劃、執行及監督等基本的管理過程對企業加以管理。這個過程由組織的某一個單位或部門進行,或由若干個單位或(及)部門共同進行。內部控制是企業經營過程的一部分,與經營過程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駕于企業的基本活動之上,它使經營達到預期的效果,并監督企業經營過程的持續進行。因此,內部控制只是管理的一種工具,并不能取代管理。
3、強調內部控制是一個“動態過程”。內部控制是對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與控制的過程,企業的經營活動是永不停止的,企業的內部控制過程也因此不會停止。企業內部控制不是一項制度或一個機械的規定,企業經營管理環境的變化必然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越來越趨于完善,內部控制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
4、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保證企業內部控制效果
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狀況和組織中發生的各種情況,及時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并在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溝通。信息溝通系統又分為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子系統,是組織處理業務并為企業提供信息和決策信息以及輔助企業管理控制的有機整體。因此,必須加強系統之間信息溝通體系建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24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