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3.0的圖書館服務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馬 華
[摘要]本文在分析web3.0含義的基礎上,研究了web3.0在圖書館服務上應用,包括個性化聚合服務、智能檢索服務、信息共享和虛擬圖書館。
[關鍵詞]web3.0 服務 研究
一、web3.0的含義
所謂Webx.x是人們為了區別不同時代Web的發展而使用的,但這種劃分并不嚴格,而是模糊和交叉的。按照現有研究說法,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稱為Web1.0時代,2004年至今稱為Web2.0時代,Web 3.0是一個正在興起的、即將到來的時代,雖然,Web3.0現在還只在理論層面,其定義也是眾說紛紜,但比較一致的理解是,Web3.0的本質就是深度參與、生命體驗和體現網民的參與價值。Web3.0的目標是建造一個系統,用戶只要簡單地提出問題,它就能夠給與完整合理的答復,其智能程度能夠達到讓計算機進行思考,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執行簡單的指令。例如:“新婚夫婦想到海邊蜜月旅行,行程10天,預算15000人民幣?!比绻矛F有網絡技術,你必須先在網上做大量調查,然后在搜索引擎給出的結果上篩選目的地,再在其中挑選最適合的;你還需要登陸幾個旅行網,比較機票和酒店的價格,然后才能制定出最佳的度假方案,整個過程可能會花費你很長的時間。而在Web3.0時代,同樣的搜索在理論上,你可以徹底把思考交給計算機,它會給你一套精細完整的假期計劃。
圖書館學是一門充滿活力的學科,當Web3.0時代到來的時候,圖書館也會迎來Library3.0。在現有的圖書館數字化系統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文獻數據庫,但這些數字資源格式不同,互不兼容,使用時需要安裝不同的瀏覽器,比如維普咨詢需要安裝VIP瀏覽器,萬方博碩論文數據需要安裝PDF瀏覽器,清華同方數據庫需要安裝CAJ瀏覽器,許多讀者要查找資料,甚至都不清楚自己要使用哪種瀏覽器。而且,搜索出來信息往往是鋪天蓋地,讀者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和甄別。Web3.0智能化技術能夠解決讀者查找資料過程中的障礙,在Web3.0環境下,讀者查找信息,只需要打開電腦,輸入要查找的問題,計算機會自動從館藏數據庫、資源共享庫、書目數據庫或其他網站進行全面收集、比較、整合、評價,給出讀者需要的信息,讀者看到的就是他想得到的結果。
二、web3.0在圖書館服務上的應用
1.個性化聚合服務
Web3.0時代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將發展為個性化聚合服務,現在的個性化服務是圖書館員先對讀者個性、使用偏好進行分析,然后利用網絡技術,通過用戶定制、系統推薦、使用挖掘和推送功能,主動為讀者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它強調的是圖書館的主動服務,而讀者始終是被動地接受,因而可能造成圖書館員與讀者之間因為溝通方式的不同或專業背景的差異而產生信息失真。Web3.0的到來,將改變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使一切可以由讀者自己掌控,而個性化聚合服務意味著讀者只要把想要的東西列出來,圖書館智能化平臺就可以跟這個讀者的個人偏好和背景自動連接,利用智能化搜索引擎,自動聚合讀者所需要的信息。同時,讀者可以自由定制搜索結果。
2.智能檢索服務
現在圖書館使用的搜索引擎無法真正理解讀者的搜索需求,它只能根據輸入的關鍵詞,搜索那些包含該關鍵詞的網頁,換句話說,現在的搜索引擎只能判斷該網頁是否包含關鍵詞,但卻無法判斷該網頁內容是否真的與讀者搜索需求相關。Web3.0的瀏覽器可以把圖書館所有資源當成一個可以滿足各種查詢需求的大型數據庫,其搜索引擎不僅可以檢索到讀者輸入的關鍵詞,還能理解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搜索需求。這種智能化的搜索可以對無用的信息進行過濾,從而能更加快速的搜索出有效信息,以達到幫助讀者解決問題的目的。
3.信息共享
實現信息資源的全面共享始終是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追求目標。在Web3.0時代,圖書館不再一個個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聯網的;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不僅是圖書資源的共享,還將是服務的共享。通過計算機可以對相互聯網的圖書館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交互與整合,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使不同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得以有效融合和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將突破時空的限制,一個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可以直接和其他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進行數據交換,并且讀者在互聯網上擁有的個人數據,可以在不同的圖書館使用,使讀者能夠在一個圖書館的頁面同時享受其它圖書館的服務,從而實現圖書信息資源全面的共享。
4.虛擬圖書館
Web3.0擁有良好的人機交互、智能化界面,用戶體驗度高。Web3.0可以使虛擬圖書館仿真程度越來越高,使社區、參與、互動、分享等理念在網絡空間中得以深入和延伸。技術的進步使虛擬的網絡世界正在越來越接近真實世界,比如在second life(第二生活)這種與現實世界并行的虛擬世界中開辟新的服務領域。虛擬世界的圖書館可以和現實的圖書館有一樣的館舍和布局,有圖書館員為讀者“面對面”的提供服務。雖然這個圖書館和圖書館員是虛擬的,但其作用卻是真實的,而讀者可以不用親臨圖書館。虛擬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效果更好的實時咨詢,還可以進行組織培訓、研討和讀者交流活動;虛擬圖書館自由開放的特點,可以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溝通環境。
三、結語
Web3.0不僅是一個智能化的網絡數據庫,而且是對web2.0深入發展的結果,是對當前開源軟件、資源共享、廣泛參與、信息聚合等因特網觀念的升華,是本體技術以及知識組織觀念在網絡空間中的延伸和深入發展。在web3.0環境下,計算機將代替用戶對網絡進行閱讀,然后進行計算歸納,用戶所能讀到的只是自己所需要的答案。Web3.0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性化”加“智能化”,圖書館的發展要體現出這種理念,做到所有的服務都是真正“以用戶為中心”而開展。讓用戶不再只是圖書館的讀者,也是圖書館的作者,不再只是圖書館網站的瀏覽者,也是圖書館網站的制造者和參與者。
參考文獻:
[1]李碩.基于Web3.0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9).
[2]王楓. Web3.0時代的圖書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62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