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是我的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許姝文
美國是商業高度發展的國家,投資這樣的市場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同時也有較大的風險。
故事
短短6年時間,邱嶺的希望中文學校就大規模發展了起來,在洛杉磯、在蒙特利公園市、羅蘭崗、圣塔莫尼卡市等地都有分部。如今邱嶺在美國的創業經歷被當地華人視為“智慧的創業”。
1981年,邱嶺遷居香港,以僅有的6000元港幣,開始了闖蕩異鄉的生活,她憑借在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所學的專業,考取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教師資格,先是在琴行當教師,后來自己創辦了“荃灣兒童合唱團”。這個100多人的兒童合唱團經常在當地的電臺,電視臺演出,曾和著名歌星鄧麗君,譚詠麟等人一塊演出,并在有英美日等國兒童參加的國際兒童合唱節中屢次獲獎。同時,她還教授香港新聞署的官員學習普通話。在1989年全家移居美國時,已經積攢下上百萬港幣的創業資金,也為她日后在美國的發展積攢了經驗。
初到美國,喘息未定,她先到鳴遠中文學校教授兒童合唱和鋼琴,同時注意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機。在輔導一些學生學中文時,她發現孩子們學習中文的最大心理障礙,就是中文太難學了,尤其是海外通行的注音符號和繁體字,更增加了學習難度,以至于有些孩子學了幾年,仍不得其門而入。這使邱嶺萌生了一個念頭,能不能讓孩子們使用更易上手的漢語拼音學習中文呢。
為此,她認真研究了兩套教學方法的利弊。注音符號是早期語言學家趙元紀等人為漢字設計的一套符號,是從漢字筆畫中選取一部分作為符號進行拼讀,形式上很象日文,這在當時無疑是項創舉,但是由于學習過程耗時費力,繁瑣難記。早在40年代,語言學家就在著手改革,并制定了一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注音系統。50年代起,這套系統被正式定名為漢語拼音方案在國內推廣。美國漢語教學中心主任,著名漢語教育家潘兆明教授做過統計,在美國教授漢語,一個華裔兒童學習注音符號的時間平均是400到470個小時,而學習漢語拼音的時間只有16到20個小時。而且,漢語拼音是現在美國大學中唯一使用的中文拼音系統,也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編寫中文資料的唯一方法,聯合國使用中文的方式,同樣是漢語拼音和簡化字,因此,漢語拼音和簡化字,已經獲得了國際間的一致認可。
當邱嶺了解到這些資料之后,更加強了她推廣漢語拼音教學的信念。為了實踐漢語拼音教學的實踐效果,她在蒙特利公園市政府的青少年夏令營中,以義務工作的方式,用漢語拼音的教學方式,教授美國兒童學習中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萬事俱備。思前想后,她終于決定,自己辦一所中文學校。1995年年初,希望中文學校便應運而生了。
在洛杉磯開辦中文學校,絕非等閑之事,資金匱乏,沒有教材,千頭萬緒。好在邱嶺的創業有著很好的基礎,即她運用自己的智慧尋找到了一個別人難以取代的市場,她使用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使希望中文學校由開辦初期的11個孩子,成長為目前數百學生的中等規模的中文學校,不僅是加州政府許可的教育機構,也因其良好的辦學方式和信譽,目前已成為美國聯邦政府正式批準的教育機構,在實現了自己理想的同時,邱嶺在美國的創業之路也越走越寬了。
有利條件
美國應當說是商業高度發展的國家,投資這樣的市場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同時也有較大的風險性,因為相對于發展中的市場來說,在美國尋找空白點的機會已經很小。特別是對于中國的投資者來說,大多數的投資都可能因為對于社會狀況的陌生與對商業機制的不了解而走入誤區,甚至損失慘重。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與其他國家的海外投資相比,在美國投資有其便利的因素,那就是美國優越的投資環境。
美國是一個擁有2.5億人口的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同時美國也有著較好的融資環境。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市場巨大。美國有為數眾多的投資公司、股票和證券交易機構,也有各式各樣的互助基金和融資集團,還有數百家財力雄厚的大型跨國公司,全美國資金流動額每年約達10萬億美元。在美國,僅商業票據的發行量每年即高達8000億美元,而我國企業在美發行商業票據的額度每年約10億美元。更多利用美國資本大有可為。
另一方面,由于美國與拉美經濟之間的千絲萬縷的關系,美國對拉美經濟有著很強的輻射力。在美國基本上就能夠把握住拉美經濟的脈絡,從而很好的對公司在拉美的業務作出抉擇。因此,美國也常常被視為投資的天堂。
美國各級政府對吸引投資也有各種優惠政策。雖然美國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了世界上最多的投資,而且其發達的交通通訊和敏捷靈活的商業流通及完善的商業體制本身就是吸引外資的優越條件,但各個州、縣、市各級政府為吸引投資還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美國各種對投資的優惠政策的著眼點都是以增加當地的就業率為最終目標,只要新設企業在當地投資雇傭了員工,就可以享受包括減免稅在內的各種優惠政策。
困難
在美國的華人投資者中,不少人都愛說一句話:美國不是我的家。此話的來源是因為既使是在美國已又多年生活經歷的人,對于市場、對于美國的商業規律仍然難以把握。中國在美投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只有單一的外貿專業公司逐步發展到非貿易公司,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但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人數10人以內的居多,注冊資本多為幾萬,十幾萬或幾十萬,超過100萬的不多,超過千萬的極為個別。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國在美投資企業1055家,總投資金額11億美元。其中貿易公司占76.8%;非貿易公司占23.2%。大部分中資企業集中分布在洛杉礬地區和紐約地區,其他依次為舊金山地區,休斯敦地區和芝加哥地區。
據了解,我國企業在美投資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對國際市場的風云變化缺乏適應能力。多數海外企業對國內市場、貨源等過分依賴。與國際上的大財團、跨國公司相比,相形見絀,不可同日而語。一遇國際風浪便不知所措,缺乏抵御和應變能力。
其次,缺乏具有國際經驗的管理和其他專業人才,對美國市場、法律、商業慣例等的認識有待提高。不少企業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在聘用人員上多以招聘赴美留學生為主,然而,往往忽略了一點,即這些人員對于美國社會、美國的商業經驗了解甚微,因而市場開拓常常舉步維艱。
建議
在美投資,最大的困難是資金有限、人才缺乏。這些方面,我們可以同美國跨國公司合作,一是吸引這些大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建立生產和銷售基地,并利用其國際銷售網絡;聯合對外投資;二是在美收購和兼并一些小型的跨國公司,彌補在技術、管理、市場渠道等方面的不足;三是直接在美設立公司,先雇傭當地人進行管理,然后逐步培養起自己的管理隊伍。
當然,為了加速國內企業的成長,政府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目前國家對境外投資的管理主要以國務院各部門頒布的規定為依據,還沒有統一的境外投資法。這些規定往往是針對國有企業的,對于民營、私營企業并沒有明確規定,而許多高科技企業都屬于民營或私營性質。而且許多企業對我國有關境外投資的管理規定和審批程序并不了解。建議對高科技企業給予政策支持,使其在境外投資方面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如適當放寬審批標準、外匯融資便利、優先允許上市等,并在發展初期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資企業服務網絡。境外投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通常要求企業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而這種調研不是單憑企業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國家需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境外投資企業的服務網絡,為國內企業去美投資提供從考察、調研、注冊、選址、經營、稅務、法律和會計等全面的咨詢服務,同時為企業提供有關市場情況、合作信息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47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