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財務管理在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納稅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在與國家規定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可以確保企業實現最大利益。所以,有效做好納稅籌劃工作是十分關鍵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的關系,接著探討出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的影響,最后著重論述納稅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策略,以期推動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納稅籌劃;應用策略
  
   納稅籌劃工作不但要合理分析統計企業資產,還應科學調節資產使用率,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能夠為企業規避稅務風險,降低企業稅收負擔,進一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升級,提高綜合管理效能。目前,稅收方面的法規越來越完善,納稅人的納稅意識不斷提升,稅收已經關乎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企業應正確對待納稅籌劃工作,為自身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一、企業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工作的關系
   第一,企業財務管理是納稅籌劃工作的有力支撐,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可以使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更加有效,讓工作人員制定出的納稅籌劃方案能夠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第二,納稅籌劃管理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推動作用,能夠促進企業創新財務管理方式??茖W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案,能夠讓財務部門出具的財務報表更有成效,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第三,企業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都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若要增強企業管理效率,就應系統分析并強化兩者間的關系,促進兩者的協同發展。
   二、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第一,投資層面的影響。納稅籌劃在企業投資決策階段會輔助完成相關項目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精準分析出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實現路徑。納稅籌劃人員應該全面把握企業的稅收體系,并根據企業狀況與投資目標,建立起科學的投資計劃。第二,籌資層面的影響。以國家的相關標準為依托,企業的籌資方式與稅收政策是相互對應的,不同的籌資方式,會導致稅收政策的不同。因此,為了達成經濟利益增值的目標,企業在開展籌資活動時,應全方位考慮稅收的不同政策與相關的風險因素,盡力選用合理的籌資方案,減少企業稅負。第三,經濟層面的影響。稅法作為企業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法律依據,可以督促企業完成納稅義務,并推動企業統籌制定自身經營計劃,明確納稅籌劃方案,在最大程度上節省稅費。企業為了實現內部的整體正常運作,應加強各部門人員與納稅籌劃人員間的配合,積極執行納稅籌劃方案,推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第四,收益分配層面的影響。納稅籌劃對企業收益分配的影響,只有在以下情況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一是國家政策變更的時候,二是企業的發展目標或發展方向變更的時候。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可以讓企業適應發展形勢的速度加快,并在合理稅收的基礎上,保證收益分配方式的科學性。
   三、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的應用策略
   1.投資活動中進行納稅籌劃
   第一,選擇投資方式。企業的投資方式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大類,直接投資指通過采購經營資本物來創立企業,間接投資指購買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間接投資中的國債免收利息稅,股票必須繳納收益所得稅,企業的納稅籌劃應該對風險和收益綜合考慮。直接投資的納稅籌劃空間比間接投資要大,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創建新企業或收購虧損企業,而創建新企業的整體稅負比收購虧損企業要高。第二,選擇投資地點。目前,我國針對不同地區制定了有稅負差異的稅收政策。例如,在主管稅務機關批準的基礎上,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等新興辦的企業可以免繳或少繳3年所得稅。第三,選擇投資行業。稅法規定了大量行業優惠政策,對于從事信息業、咨詢業、技術服務業且是新興辦的、獨立核算的企業,稅法規定其可以從開業當日免2年所得稅。第四,選擇投資規模。投資規模的選擇一般包含兩方面,一種是集團企業,另一種是獨立企業。整體看來,獨立企業的納稅籌劃優勢比集團企業要小得多。在整個的經濟鏈條上,集團企業的若干獨立企業都能成為中間商,并以消費者需求為依據,靈活改變自身需求彈性。若需求彈性比供給彈性低,大部分稅收都會由購買者或是最終消費者承擔;反之,需求彈性比供給彈性高,大部分稅收就由生產要素供給者或商品承擔。第五,選擇組建形式。首先是選擇合伙制企業還是公司制企業,我國對二者實行的稅制政策是有差別的,例如,對于合伙經營企業,合伙人或業主需要繳納的只是個人所得稅;對于有限責任公司,應先繳納企業所得稅,再根據股東的獲利情況交納股東的個人所得稅。其次是選擇子公司還是分公司,通常情況下,若剛開始公司就能盈利,那么創辦子公司將更加有優勢;若公司初期產生經營虧損,那么設立分公司將更有優勢。
   2.籌資活動中進行納稅籌劃
   第一,明確企業資本結構。合理的資本結構應同時考慮負債比例和財務風險。在年利率小于息稅前利率的時候,只有將資本結構中的負債比例提高,才能有效提升權益資本收益。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債務融資降低企業稅負,使股東價值實現最大化。第二,充分使用租賃籌資。租賃主要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相較而言,融資租賃比經營租賃的稅金抵免作用更明顯,其租進的固定資產能夠計提折舊,所得稅前的租金利息依據相關標準也能扣除。第三,處理借款費用。在借款費用一定的基礎上,企業應該在最大限度上擴大計入費用份額。另外,利用直線法攤銷債券折價,利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債券溢價,促進企業形成“前期納稅少,后期納稅多”的局面,從而獲取節稅收益。
   3.經營活動中進行納稅籌劃
   第一,采購中的納稅籌劃。首先是選擇納稅人,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稅法實行了差別對待,企業可以通過對增值稅率的全面考慮,具體選擇納稅人。其次是選擇運輸方式,對于采購企業,將自營運費轉化為外購運費,可以減少稅負;對于有自營車輛的采購企業,在采購貨物的自營運費中,采用外購運費,能夠減少稅負,售貨企業采用代墊運費,也能減少自身稅負。最后是選擇采購方式,稅法規定,若采購國產設備,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納稅抵免優惠。第二,生產中的納稅籌劃。首先是選擇產品,應綜合考慮市場需求、經營戰略和稅負問題。其次是選擇生產費用的核算方式。對于生產材料,可以使用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等;對于生產員工資,可以采用工效掛鉤法和計稅工資法;對于計入制造費用的折舊,可以使用加速折舊、縮短折舊年限等方法。第三,銷售中的納稅籌劃。首先是選擇混合銷售行為的稅種,若混合銷售行為以增值稅為主,就交增值稅;若混合銷售行為以營業稅為主,就交營業稅。合理規劃非稅勞務與應稅貨物比例,明確稅負的分界點,實現少納稅。其次是選擇銷售結算方式,控制獲取收入的時間、方式和計算方法,實現延遲納稅或者減少稅金。最后是選擇促銷手段,據相關研究分析,對于折扣銷售,折扣額與銷售額若在一張發票上開具,則稅負較低。
   4.收益分配中進行納稅籌劃
   第一,選擇股利分配方式。企業可以籌劃現金股利的發放比例,或對現金股利的發放進行限制,使其轉變為股票股利,促進股價提高,增加股東資本收益。第二,處理收益。收益分配產生的資本積累,企業可以用其開發新項目、擴大再生產,以此享受投資退稅政策。第三,安排虧損彌補。首先,應注重虧損年后的企業運營,降低未來5年內的投資風險,或采用相對安全的投資方式。其次,對于外商投資企業,可以結合使用相關優惠政策與虧損彌補方案。最后,稅法對不同情況、不同企業的虧損彌補規定是有差別的,企業應充分利用相應政策。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納稅籌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不斷優化納稅籌劃方案,以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促進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娣.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18(8):163-164.
   [2]李耀忠.淺析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 2017(7):139-140.
   [3]吳海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應用探討[J].決策與信息旬刊,2016(4):94-94.
   [4]張曉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分析[J].商場現代化, 2017(2):203-204.
  
   作者簡介:蒙貞(1981.10- ),女,海南瓊海人,碩士研究生,高職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615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