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藥學作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張超

  摘要:目的 分析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開展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效果、安全性及藥學作用。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為此次試驗對象,按隨機數表法作分組處理,分為Ⅰ組(n=25)、Ⅱ組(n=25)、Ш組(n=25)、Ⅳ組(n=25),分別開展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鈉藥物治療。組間比較其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炎癥指標水平。 結果 Ⅰ組、Ⅱ組、Ш組、Ⅳ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后炎癥指標(IL-6、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鈉等不同抗生素方案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救治,于療效、安全性、炎癥改善效果方面,無明顯差異,需結合患者具體病情、感染菌株作用藥方案選擇。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效果;用藥安全性;炎癥狀況
  抗生素用藥為治療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救治方案,以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鈉較為常見。但在不同抗生素用藥干預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藥效果、用藥安全性、炎癥指標改善效果是否存在明顯差異,需作進一步研究分析[1~2]。本次試驗分析了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施行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基線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為此次試驗對象,按隨機數表法作分組處理,分為Ⅰ組(n=25)、Ⅱ組(n=25)、Ш組(n=25)、Ⅳ組(n=25),四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納入標準:(1)符合下呼吸道感染標準,且經臨床確診;(2)伴有典型下呼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全身肌肉酸痛、咳痰、咳嗽、打噴嚏;(3)參與此次試驗前1個月內未采用抗菌藥物治療;(4)關于患者知曉試驗內容,簽署同意書,自愿配合、參與。
  排除標準:(1)對此次試驗涉及的抗生素藥物存在過敏情況;(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3)伴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4)伴有嚴重急慢性病變;(5)合并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礙;(6)中途退出此次試驗。
  1.2 方法
 ?、窠M:開展阿奇霉素藥物治療,0.5g/次/d。阿奇霉素(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197)溶于25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1157)中作靜脈滴注處理,持續治療7d。
 ?、蚪M:開展左氧氟沙星藥物治療,0.2g/次/d將左氧氟沙星(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441)溶于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作靜脈滴注處理,持續治療7d。
  Ш組:開展頭孢他啶藥物治療,2.0g/次/d。將頭孢他啶(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802)溶于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作靜脈滴注處理,持續治療7d。
  Ⅳ組:開展頭孢曲松鈉藥物治療,2.0g/次/d。將頭孢曲松鈉(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23013)溶于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作靜脈滴注處理,持續治療7d。
  1.3 評價指標
 ?。?)比較四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以治療后顯效、有效的患者例數之和計為總有效例數,總有效例數的占比為總有效率,判定標準為:治療后,患者疾病癥狀、炎癥消失,且臨床生化檢查結果顯示正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疾病癥狀、炎癥較治療前改善明顯,且臨床生化檢查結果明顯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疾病癥狀、炎癥臨床生化檢查結果等均未見明顯改善,甚至出現惡化趨勢,為無效。
 ?。?)比較四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頭暈、皮膚過敏等。
 ?。?)治療后,比較四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即白細胞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1.4 數據處理
  以SPSS21.0對所得數據作規范化處理,計數數據以n(%)形式表述,數據對比行χ2檢驗;計量數據以(±s)形式表述,數據比較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四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窠M、Ⅱ組、Ш組、Ⅳ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2.00%、88.00%、88.00%、92.00%,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四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窠M、Ⅱ組、Ш組、Ⅳ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2.00%、16.00%、16.00%、12.00%,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四組患者治療后炎癥指標水平對比
  四組患者于各炎癥指標水平方面作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呼吸道感染在臨床較為常見,主要分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多因病毒、真菌、細菌所致。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以氣管、支氣管、肺部感染為主,于氣候突變時節較為多見,易感人群以低免疫力、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為主,主要癥狀為鼻塞、咽痛、打噴嚏、咳嗽、流清水樣鼻涕,部分患者存在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狀況[3~4]。臨床救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使用抗菌藥物為主要措施,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鈉為臨床常用抗生素[5~6]。而不同抗生素用藥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于用藥效果、用藥安全型、炎癥指標變化方面,是否存在差異,本次研究就此展開分析、對比。
  本次試驗結果顯示,Ⅰ組、Ⅱ組、Ш組、Ⅳ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后炎癥指標(IL-6、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鈉等不同抗生素方案干預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藥救治效果、用藥安全性、炎癥指標改善效果,均無明顯差異。分析其藥學原理可知,阿奇霉素作為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用于因敏感細菌所引發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且對于口咽部鏈球菌有明顯清除效果[7~9]。左氧氟沙星作為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其特點為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尤其對多數腸桿菌科細菌的抗菌活性強,對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的抗菌效果較弱。頭孢他啶特點為針對革蘭氏陰性菌殺菌效果強,且用藥后,廣泛分布于機體各種組織、體液中[10~11]。頭孢曲松鈉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且作用穩定,對機體的不良反應少。在抗生素方案干預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有較好的救治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治療后患者的炎癥狀態亦得到有效改善。選擇臨床藥物方案時,為確?;颊叩木戎涡Ч杞Y合患者具體疾病情況、用藥耐藥性、致病菌株等情況,以達到用藥的準確性、合理性[12~13]。

nlc202211141704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鈉等不同抗生素方案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救治中,在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炎癥指標改善效果等方面未見明顯差異。選擇用藥方案時,需結合患者具體病情、感染菌株作決定。
  參考文獻:
  [1] 樊星,李珉.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藥學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167-168.
  [2] 沈謙.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研究[J]. 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5):7-8.
  [3] 蘇莎莎,常麗麗,馮成銀.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12):1840-1841.
  [4] 于明洲.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作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11):40-41.
  [5] 李詩文,王曉明.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探討[J].系統醫學,2019,4(10):132-133,142.
  [6] 劉慶元.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藥學效果對比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19,5(7):64-66.
  [7] 周育蘭.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藥學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4):153-154.
  [8] 黃彩芬.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6):154-156.
  [9] 于萱.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藥學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9):110-111.
  [10] 李峰.^孢類抗生素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系統醫學,2018,3(10):145-146,155.
  [11] 李仲霞,冉建瑜,梁飛雁,等.根據痰液性狀判斷下呼吸道感染患兒病原菌及選擇抗生素的臨床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20,27(8):927-931.
  [12] 劉立凡.探究頭孢呋辛鈉、頭孢曲松鈉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2):169-171.
  [13] 周文玲. 3種常用抗生素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衛生經濟學探討[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8):190-191.

nlc2022111417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5442137.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