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園對3~6歲超重、肥胖兒童綜合干預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莊舒玨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嗵岣擼兒童肥胖癥日益成為影響孩子健康的一種全球性“流行病”。在幼兒園的新生入園體檢和“六一”體檢中,篩選出體重超過均值兩個標準差以上的肥胖幼兒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為探究幼兒園肥胖兒童的監測和干預方法,對我園19名超重、肥胖兒童進行綜合干預方法研究。
  關鍵字:超重、肥胖幼兒,干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攝取的營養物質越來越豐富,加之新老育兒觀念的不斷沖突,以及獨生子女的特殊地位等導致的不科學喂養,兒童肥胖發生率正在逐年增加[1]。有研究顯示,肥胖兒童占兒童總數的10%,并以每年8%的速度遞增。在由上海市衛生局主持、新華醫院臨床營養中心開展的本市學生肥胖群體性防治調查顯示,上海學齡期兒童的超重肥胖率已超過1/3,而且還在逐年增加。所以,控制肥胖兒體重刻不容緩。
  目前,我園矯治肥胖兒童的方式為以下幾點:①建立肥胖兒童個案。及時了解肥胖兒的現狀和生活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以便今后有目的、有計劃的矯治工作。②向家長了解孩子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及雙休日在家飲食和活動情況,向家長宣傳肥胖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宣傳科學育兒知識,促使家長配合幼兒園對肥胖兒童進行矯治。幼兒園根據家長提供的兒童雙休日在家的飲食、活動情況,進行書面記錄,再由老師提出建議,實行雙向反饋,相互溝通,共同做好肥胖兒童的矯治工作。③除了常規運動2h以外,保健老師會在下午4點將肥胖兒童集中起來,通過快走、慢跑、跳、擲球、跳繩、摸高等活動,引發孩子對運動的興趣,促使孩子從懶得動到喜歡動,逐步增加他們的運動量。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1h。④關注飲食。肥胖兒童先喝湯、后吃飯,以增加他們的飽腹感;多吃蔬菜和豆制品,少葷菜;指導兒童養成細嚼慢咽的良好飲食習慣。⑤每月測身高體重一次,寫個案小結,并將測定結果告知家長、老師和孩子,提高家長和孩子對控制體重的積極性。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了解影響肥胖兒體重的因素及我園的矯治方案是否有切實的效果,為今后加強對我園3~6歲肥胖幼兒的管理、早期干預、指導教師與家長一起控制肥胖幼兒的體重,提高家園共同矯治肥胖幼兒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也為所有肥胖兒童設計出一套切實有效的矯治方案。
  1超重、肥胖兒童的定義
  醫學上對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20%的兒童,稱為小兒肥胖癥。超過20%~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根據2006年WHO標準身高體重比大于+1sd的幼兒為超重,在+1sd和+2sd中間的幼兒為輕度肥胖,大于2sd的幼兒為中重度肥胖。
  2研究現狀及意義
  2.1 國內外研究現狀
  周萍等通過對35名家長調查問卷發現,其中65.8%的家長判斷孩子是否肥胖是憑借主觀感覺,僅有29.0%的家長運用科學的計算方式來判定。88.5%的家長認為身體質量應控制在健康范圍內[2]。這和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很相似,大部分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往往認為小朋友長得白白胖胖是健康的表現。而目前關于矯治超重肥胖幼兒的方法主要有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兩個方法。研究證明,攝入過多的主食、肉類,快速的進餐方式,以及食用過量的垃圾食品 、飲料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均可增加肥胖發生的危險率。
  2.2 意義
  兒童期單純性肥胖已成為危害中國兒童健康的嚴重問題 ,并逐漸演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國在過去20年中,成人和兒童超重與肥胖的發生率急劇增加[3]。經過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肥胖與成人肥胖不同,既不是簡單的營養過剩,也不是健康的表現。學齡前兒童肥胖會導致智力水平降低,行動遲鈍,進而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同時,肥胖兒童因經常攝入過多的熱量,有可能導致性早熟和高血壓。學齡前兒童肥胖不僅影響孩子現階段的生活、學習和健康,若不加干預,可持續至學齡期,甚至發展為成人肥胖 ,埋下成年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腫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禍根。
  3研究對象和方法
  3.1 研究對象
  2021年9月全樣本選取幼兒園超重、肥胖幼兒共計19名。
  3.2 研究方法
  調查超重、肥胖兒的基本情況:①身高,體重,身高體重比數據;②家族史;③飲食習慣(挑食、偏食調查,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④作息起居。
  百恩智寶數據監測:①運動調查(國民體測六項指標);②有效運動時間調查;③超重、肥胖幼兒在園期間動態監測。
  4 研究結果
  4.1 影響幼兒超重、肥胖的因素
  4.1.1 低強度運動達標情況
  超重、肥胖兒童低強度運動達標率均為100%,剩下的128個兒童中,有13個沒有達標,說明大部分幼兒低強度運動是達標的。詳見表1。
  4.1.2 中強度運動達標情況
  超重、肥胖兒童中強度運動達標人數為12人,達標率為63%,不達標人數為是7人;達標率比較低。此外,其他正常兒童的數據也不容樂觀,達標率也僅有74%,略高于超重、肥胖兒童。詳見表2。
  4.1.3 高強度運動達標情況
  肥胖兒童高強度運動達標率為75%,超重兒童高強度運動達標率為40%,其他兒童達標率為59.38%??梢园l現,肥胖兒童的高強度運動達標率最高,其他兒童次之,超重兒童最低。超重及肥胖兒童達標的是9個,占47%;不達標的是10個,占53%。有超過一半的超重兒童高強度運動是不達標的。其他正常兒童的數據也不樂觀,只有59%達標,41%不達標。詳見表3。
  4.1.4 睡眠對超重肥胖幼兒的影響
  超重、肥胖兒童睡眠達標人數為16人,達標率為84.2%;其他兒童睡眠達標人數為101人,達標率為78.9%。超重、肥胖兒童的達標率要高于其他兒童。詳見表4。
  4.1.5 全園幼兒8小時內活動平均值

nlc202211141925



  中二班的活動平均值最高為8068,小一班活動平均值最低為4335,兩者之間差距非常明顯。說明各班的運動情況相差較多,其中大三班的方差最大為56min,說明這個班的幼兒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詳見表5。
  5討論
  5.1 飲食對幼兒超重、肥胖的影響
  研究表明,肥胖兒童攝取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均高于普通幼兒??梢妼w脂影響較大的為能量與碳水化合物[4]。而兒童身體正處于發育高峰期,機體的代謝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如果機體能量過多而不能及時進行代謝 , 則可能導致兒童超重、肥胖,這與我們的觀察研究相符合。我園飲食嚴格按照兒保要求每個幼兒一餐1兩葷2兩素,盡量以蒸煮為主,不吃油炸食品,低鹽低油,餐前先喝一碗湯。但是,在和家長溝通了解到,大部分幼兒在家喜歡吃冰激凌、零食,同時在家吃飯很多時候是大魚大肉,導致很多幼兒過完暑假,體重都有了增長。
  5.2 睡眠對超重、肥胖幼兒的影響
  通過監測發現,超重、肥胖兒童睡眠質量普遍偏好,甚至略高于普通兒童的入睡率,所以或可認為睡眠并不是導致本園兒童超重、肥胖的原因。
  5.3 運動對超重、肥胖幼兒的影響
  通過百恩智寶的監測發現,大部分超重、肥胖兒童的運動量以及運動強度處于平均值之間,甚至略高于平均值,但體重比并沒有降低??茖W研究證明,肥胖是由遺傳、飲食、睡眠、運動多重因素導致的,那么解決肥胖也要從多方面著手。在超重或肥胖兒童已經形成的習慣情況下,需要強度更大、更持久的運動來打破這個平衡,才能使已有的脂肪減少,或者通過運動促進身高的增長來降低肥胖的程度。通過分析百恩智寶獲得的數據,發現在下午4點時運動,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越大的幼兒更有可能“摘帽”。蘇坤霞[5]通過小白鼠研究發現,延長小鼠力竭運動時間可以使肥胖小鼠更快地恢復為正常小鼠,這和我們的調查結果相符合??偠灾?,運動干預能減少的肥胖兒童BMI,同時如果增強運動強度,能更快減少兒童的肥胖率。
  6結論
  綜上所述,兒童超重、肥胖是一個復雜、多維的現象,可以被飲食或運動等多個因素所影響。而通過對21名超重、肥胖兒童的調查和監測,以及對全園其他179名兒童對比發現,挑食、偏食等行為是造成兒童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其中,喜食葷菜、不愛吃蔬菜的飲食不均衡,會大大增加兒童超重、肥胖的概率。而在運動方面,發現已經是超重、肥胖的兒童,在運動量達標的情況下僅能保證體重不再增長,如要“摘帽”還需增強運動量,而一旦運動量減少,很容易造成反彈。所以需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增強運動強度,才能有效防止和減少兒童超重、肥胖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高燕琳,蔣競雄,王惠珊.兒童早期單純肥胖癥的流行病學及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6,17(2):ll7-119.
  [2] 周萍,張春梅,饒婷婷,蘇州市 365名家長對兒童肥胖的認知度調查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4):38-40.
  [3] 王蓓,徐敬,O蓉,童琦,王永娣,方桂娟,盛曉陽,3736例體檢兒童肥胖檢出情況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3,11(5):87-88,53
  [4] 莫寶清,陳榮華,郭錫熔,等.肥胖兒童的營養素攝取及其與血脂和體脂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8(5):308-310.
  [5] 蘇坤霞,運動訓練聯合奧利司他對肥胖小鼠減肥及運動能力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6(2):89-94.

nlc2022111419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5442147.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