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梁穎
摘 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1年1~2021年12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劃分成觀察組(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方式)及對照組(常規護理方式),每組40例。對比兩組患者對疾病的知曉度和依從性,以及心理狀態評分、生活質量、并發癥發生率情況。結果 觀察組生活質量的社交能力、物質能力、軀體和心理功能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對疾病知曉度、遵醫行為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方式,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減輕其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提升患者對疾病的知曉度及遵醫行為,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3-0-03
胰腺炎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血尿淀粉酶升高、感染性休克胰腺和胰周圍的膿腫、發熱、急性上腹痛,其是常見于臨床上的消化系統急腹癥,發病迅速,較為急切,還伴隨多種并發癥,不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將造成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礙和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等的出現,病情極易發生惡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針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當前臨床上多選擇健康教育的方式進行干預。然而之前的研究發現,對患者所實施的健康教育方式同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存在極大的關聯性[2]?;诖税呀】到逃o理干預的方式用于2021年1~2021年12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以期能夠改善患者的疾病情況,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1 Y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1~2021年12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8.38±4.11)歲;病程21~47 h,平均病程(33.88±3.16)h。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8.44±4.06)歲;病程22~47 h,平均病程(33.94±3.21)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均衡性。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此研究征得赤峰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血尿淀粉酶均異常升高者;②可提供詳細資料者;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發熱、腹痛等癥狀;④無藥物過敏史者;⑤符合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診斷標準者[3]。
排除標準:①自主神經系統嚴重疾病者;②免疫功能嚴重低下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患有嚴重糖尿病者;⑤臨床資料不全者;⑥合并精神疾病者;⑦無法按規定治療者;⑧不服從醫囑者;⑨肝腎功能嚴重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式。對患者血尿淀粉酶、瞳孔、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測,認真做好各項檢查,觀察其尿液的顏色等;物質能力護理,為患者創造出舒適、干凈的休息物質能力;維持其水電解質平衡,建立靜脈通道;用藥指導,觀察用藥后是否有不良反應出現,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實施針對性的處理。
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方式。①入院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調查記錄其日常生活習慣、臨床癥狀、社會背景、心理狀態等實際情況,主動向主治醫師了解其病情,并按照調查結果制訂出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以便能夠符合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②飲食健康教育,因患者并未意識到飲食是造成此病的主要發生原因之一,護理人員需要向其講解禁煙限酒、避免暴飲暴食、飲食注意事項等疾病相關常識問題,并告知其急性發作期禁食、在禁食期間腸外營養支持等胃腸減壓的相關注意事項。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需注意讓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從無脂過渡到普通食物。③疾病宣教,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疾病預防、治療、護理和發病原因等知識進行主動講解,促使其能夠正確面對疾病,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減輕心理壓力,可以把平時生活注意事項、急性胰腺炎預防及治療等海報張貼在病房及走廊,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促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識。④心理健康教育,在入院后因疾病的影響,患者極易發生不良負性心理,如焦慮、恐懼、煩躁等,這可能影響治療效果,加重患者病情。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主動溝通交流,分享成功案例,促使其保持良好心態應對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⑤出院時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時,叮囑其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實施健康教育,堅持運動鍛煉,合理飲食,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悅,叮囑患者定期復診。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狀態,并發癥發生率,對疾病的知曉度和依從性情況。①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SF-36QOL)對患者出院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SF-36QOL量表由36個條目構成,可進行軀體功能、社交能力、物質能力、心理功能4個維度的生活質量評價,每個維度得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4]。②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兩量表滿分均為60分,臨界值分別為50分、53分,當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相應的評分越高[5]。③并發癥:主要包含胰腺和胰周圍的膿腫、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總發生率=(胰腺和胰周圍的膿腫+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發生例數)例數/總例數×100%[6]。④疾病的知曉度和依從性:應用赤峰市醫院自制問卷調查表評估,調查研究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對疾病知曉度、遵醫行為等實際情況[7]。
nlc202212021431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若資料不符合正態分布或者方差不齊則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的社交能力、物質能力、軀體和心理功能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對疾病的知曉度和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對疾病知曉度、遵醫行為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胰腺內的胰酶被激活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疾病誘因[8]。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能力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胰腺炎的發病率因高脂血癥、暴飲和暴食等,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9-10]。在臨床上此病具有并發癥風險高、病情進展快等臨床特征,如若未能實施有效、及時性的治療,極易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以及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生活質量下降,疾病的護理要求也較高[11]。較多患者缺乏急性胰腺炎疾病相關知識,亟需重視預防、保健和治療急性胰腺炎病,積極實施健康教育措施。
本研究中觀察組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所實施的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其主要是指導人們增強自我保健能力、傳授健康知識、開展健康行為的科學,經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幫助其提升自我管理和積極配合護理的能力[12-13]。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樹立起健康認識,同時注重消除并減少危害患者疾病的不良因素,培養他們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等,均是健康教育護理方式的核心[14]。有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的常規護理方式相比,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明顯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15]。健康教育這種方式能夠促使患者遵照醫囑情況進行服藥,了解疾病有關知識,改善其心理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6]。主要因為常規護理方式難以滿足患者實際需求,需要在治療中轉變健康觀念,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幫助患者掌握充足的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提升生活質量,培養其良好的生活規律和飲食習慣,促進疾病程度明顯改善,整體作用顯著[17-18]。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的社交能力、物質能力、軀體和心理功能相比,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更高,說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后,取得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更佳;與對照組的SAS、SDS相比,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明顯更低,說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后,取得的心理狀態改善情況更佳;與對照組發生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顯著較低,說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后,減少了并發癥發生;與對照組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對疾病知曉度、遵醫行為指標相比,觀察組指標均明顯更優,說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后,取得的疾病改善程度更佳。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提升對護理的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生活質量,安全性較高,降低焦慮、抑郁等不良負性心理的出現,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產生的作用顯著[19-20]。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方式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明顯提升患者對疾病知曉度,降低并發Y發生率,改善生活質量,減少負性心理情緒,改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遵醫行為等情況,促進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復,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敏華,張杰,金成.微視頻聯合情景模擬式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33):4575-4579.
[2]王玲.系統化健康教育對急性胰腺炎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21):150-151.
[3]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9): 819-826 .
[4]孟琴,王穎,楊麗,等.NET+MDT診療模式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21,30(8):923-927.
[5]關清,崔妙玲,沈琴慶,等.循證護理干預聯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 7(3):58-61.
[6]王晶欣,徐燕玲,江華.IKAP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1,7(10):1311-1314.
[7]邴雪,楊馳.信息-知識-信念-行為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21,43(17):2716-2720.
[8]李美芳,陳曉丹,李葆華.基于健康意識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遵醫行為、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21,28(2):297-300.
nlc202212021431
[9]王晶晶,申麗香,賓捷,等.臺歷式教育手冊聯合健康教育處方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3):5-7.
[10]周莉蕙,萬萍,楊陽.醫護一體化團隊協作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3):83-85.
[11]周瑩瑩.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疾病認知程度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5):333-334.
[12]闕靜,黃艷,李華.循證護理干預聯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應激心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0, 17(22):181-184.
[13]曾映芳,林少蓮,吳鳳瓊.個性化護理干預降低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復發率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科學,2020,11(12):49-51.
[14]高燕萍,董金燕,房景英.應用SBAR溝通模式質控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影響研究[J].吉林醫學,2020,41(5):1269-1270.
[15]楊晉,孫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24(17):2735-2738.
[16]劉春雨,李春花.臨床路徑式的健康教育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作用[J].河北醫藥,2019,41(6):956-958.
[17]吳芳.基于護理結局分類系統的健康教育對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行為和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7):67-68.
[18]朱玲,張冰,吉瑞更,等.血清膽固醇對急性胰腺炎發病風險影響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7):806-811.
[19]王鳳,楊紅生.個體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23(1):100-102.
[20]王艷,杭君,賈金芳,等.信息-知識-信念-行為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外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8,24(2):198-202.
作者簡介:梁穎(1989.12-)女,蒙古族,籍貫:遼寧省朝陽市,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常見病護理。
nlc2022120214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5442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