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循證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劉振敏

  摘 要:目的 探討在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 納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煙臺市蓬萊中醫醫院收治的106例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雙盲法分入試驗組與參照組中,各53例。試驗組應用循證護理干預,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水平(舒張壓、收縮壓)、心理狀態指標[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DL)評分及神經缺損功能(NIHSS)評分展開分析與討論。結果 治療前,從血壓水平、心理狀態指標、日常生活能力、神經缺損功能方面來分析,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從血壓水平、神經缺損功能、心理狀態指標方面來分析,試驗組相較于參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相比于參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應用于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理狀態以及神經缺損情況,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循證護理;腦梗死;高血壓;護理效果;神經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3-0-03
  腦梗死即缺血性腦卒中,是多種因素作用下導致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疾病[1]。腦梗死患者常常合并血壓水平上升等情況,如果沒有及時予以相應措施降低血壓水平,將會影響到患者的疾病預后。我國醫療技術水平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護理工作也逐漸趨于完善,循證護理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科室臨床護理工作當中,同時取得了明顯護理效果,尤其是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當中,其應用效果得到了多項研究的證實。循證護理屬于一種新型護理措施,具有針對性、全面性等特點[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干預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煙臺市蓬萊中醫醫院收治的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106例,經雙盲法將患者分入試驗組與參照組。試驗組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44~81歲,平均年齡(68.46±3.04)歲;肢體偏癱患21例,言語障礙伴偏癱19例,頭暈伴肢體偏癱13例。參照組5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68.02±3.42)歲;肢體偏癱患者19例,言語障礙伴偏癱患者18例,頭暈伴肢體偏癱患者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鞔_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得到煙臺市蓬萊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醫院醫學診斷確診為腦梗死伴發高血壓疾病[3];②一般資料齊全,依從性良好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溝通障礙、意識障礙、認知障礙、精神障礙等疾病者;②患者的生命體征不穩定、病情變化快;③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等。
  1.3 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病情變化情況,輔助患者接受相應的檢查,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予以相應的干預,并將患者情況告知醫師,口頭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方法,做好健康宣教等工作。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血壓控制、藥物治療以及參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循證護理干預。(1)建立循證護理小組:由科室護士長作為小組組長開展循證護理工作,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訂循證護理計劃,并提出循證護理問題,小組成員需根據循證問題查閱相關文獻,完善患者的護理計劃。(2)循證支持:通過對護理問題進行分析,發現患者的主要問題在于護理期間可能會出現繼發性出血、肺炎等并發癥,為此需要加強并發癥的護理干預,為了促進患者康復,還要加強患者的康復訓練,查閱相關資料尋找循證支持,以此制訂針對性護理計劃,保證護理計劃的有效性與科學性。(3)循證護理實施:①繼發出血護理。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評估患者的再出血風險,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需要時刻監測患者的血壓指標,明確病情變化以及治療情況等;同時護理人員也要動態監測患者的凝血指標、水電解質水平等,遵醫囑用藥,避免降壓過度。②肺炎護理。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做好口腔護理,預防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強化患者的口腔護理,可應用0.12%氯己定溶液(生產企業:北京麥迪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1022190,規格:50 mL×5支×2袋/盒),使用棉簽將患者口腔當中雜物剔除,而后浸潤紗布對口腔進行擦洗,可采用細軟牙刷清潔口腔,保證患者的口腔衛生;護理工作中,重點關注患者的牙齒、舌面、內頰等部位,適當抬高患者的床頭,全面沖洗患者口腔,邊沖邊吸,并積極關注其危險因素。③康復訓練。腦梗死患者常常會出現語言功能障礙、運動功能障礙等情況,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康復運動過程中,護理人員可詳細說明康復運動對疾病康復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說明相應的康復鍛煉方法。可對語言障礙患者實施發音練習,在護理人員陪同下進行簡單單詞、發音等練習,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體位轉移主要是床上翻身訓練、床上臥位移動、坐位平衡、起立訓練、靜態站立、立位平衡、步行訓練、上下樓梯等促進康復功能鍛煉。如果腦梗死患者合并意識障礙,則需要及時翻身,及時按摩患者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壓瘡。④良肢位擺放。預防或減輕肢體肌肉痙攣,以防關節強直。針對腦梗死偏癱患者來說,可對患者實施良肢擺放,首先可讓患者采取仰臥位,面部朝向偏癱一側,可將軟枕墊于患者的頭頸部下側以及偏癱側肩胛骨下側,微微彎曲患者的肘關節,手背朝下,手心朝上,讓患者自然外展手指,如患者的手指不能正常外展,則應該要使用細砂布袋對患者的手指進行壓迫,強制指關節外展,同時還要在患者的膝關節、臀部下側放置枕頭,將硬墊置于腳踝關節下側,能避免患者髖關節外旋展開。偏癱側臥位需要將軟枕置于頭頸下側,適當打開肘關節,針對偏癱一側肩胛骨關節自然伸展,伸展方向為面部前傾,反向伸展腕關節,促使患者軀干與上肢保持90°,偏癱側下肢大腿自然伸展,良肢則可微微屈曲,需要在患者的背后、髖關節、膝關節下側等部位放置軟枕,起到支撐患者的作用。健肢側臥位需要將軟枕放置在患者頭頸下側,健肢側上肢可隨意擺放,適當將患者患側上肢向前伸展擺放,將軟枕放置于偏癱上肢下側,將患肢懸空,適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擺放健側下肢髖關節,適當屈曲膝關節,便于擺放偏癱側下肢,可對其進行適當屈曲,同時也可適當屈曲髖關節,下側放置墊枕,軀干整體都應該適當保持放松??汞d攣體位不推薦仰臥位,因為其使骶尾部、足跟外側和外踝處發生壓瘡的危險大為增加;推薦側臥位,尤其患側臥位,整個患側被拉長從而能減輕患者的痙攣癥狀;患者體質量壓在患側床面,能刺激患者的患側感覺神經,使健側上肢自由活動相對便利。⑤情志調理。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多為老年人,時常伴有抑郁、焦]等不良情緒;患者入院后及時給予焦慮、抑郁評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情況主動溝通并加以誘導,使其逐步適應病房生活及接受疾病狀態;護士告知肢體功能障礙、言語障礙是腦梗死的相關癥狀,詳細講解相關疾病治療及愈合,引導其做好心理預期準備,告知心態是病癥治療的關鍵,樹立信心,必要時請心理科醫師對患者進行干預治療。

nlc202212021437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水平(舒張壓、收縮壓)、心理狀態指標[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DL)評分及神經缺損功能(NIHSS)評分。①心理狀態指標:應用SAS與SDS評分評估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兩個量表的臨界值分別為50分與53分,分數與患者的焦慮程度、抑郁程度呈正比。②日常生活能力:以ADL評分作為評估標準,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肢體功能恢復越好。③神經缺損功能:應用NIHSS評分作為評估標準,總分42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神經缺損越嚴重,神經功能越差。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且均符合正態分析,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血壓指標相比于參照組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肢體功能與NIHS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ADL、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我國,腦卒中已成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致殘的首位病因。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0》顯示,腦梗死占所有腦卒中的79%[4]。腦梗死的特點在于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均比較高,常見于中老年人群,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這一疾病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5-6]。腦梗死伴發高血壓在治療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多種多樣,如患者的心理狀態不佳、機體狀態較差等均可能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為此需要加強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旨在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同時盡量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存質量[7]。
  常規護理方法并不適用于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近年來隨著臨床醫療體系腳步不斷加快,不斷有新的治療理念涌現,其中循證護理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新型護理模式,目前在各種疾病當中均有較高的應用率,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8]。循證護理是將新型護理理念相結合,并與優質護理措施結合的新模式,針對性比較強,首先要求護理人員積極提升自身能力,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其次也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發現風險的能力,能及時發現患者治療期間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利于患者恢復的因素,并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降低護理風險[9]。在循證護理當中,護理人員通過積極與患者交流,做好患者并發癥預防護理工作,同時也要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程度,減少患者負面情緒,促使患者保持樂觀精神,以最佳精神面貌面對疾病,改善疾病預后。循證護理能讓患者充分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從性。偏癱患者可應用良肢擺放、體位轉移訓練改善其肢體功能。良肢位擺放的應用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不但能避免患者出現偏癱性痙攣癥狀,還能通過對患者的膝關節、踝關節等進行擺放抑制其分離性運動[10]。臥床患者可積極應用墊枕進行體位擺放,不但能促進患者康復,還能起到隔離保護的作用,通過三種體位方式交替進行,不但能提升患者的肢體功能,還能降低壓瘡發生風險。體位轉移訓練可預防或減輕肢體肌肉痙攣,確保肢體處于功能位,幫助患者恢復肌力,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的功能障礙,改善患者肢體功能,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幫助其盡快回歸家庭,融入社會。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應用于腦梗死伴發高血壓患者中,能夠改善患者血壓指標,同時還能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神經功能以及肢體功能,促進患者康復,提升生活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曾靜怡.高血壓合并腦梗死偏癱患者應用早期康復健康管理與護理的臨床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28):55-58.
  [2]宋瑩,王艷艷,張燕.時間護理干預模式對高血壓伴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臨床結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0): 1809-1812.
  [3]趙建國,高長玉,頊寶玉,等.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診斷標準(試行)[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0):948-949.
  [4]鐘欣怡.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吞咽功能肢體運動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9):66-67.
  [5]鄭美琴.老年心肌梗死伴高血壓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影響因素調查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21,19(12):1720-1723.
  [6]安娜.綜合護理在腦梗死、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誤診學雜志,2021,16(4):353-354.
  [7]吳.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吞咽肢體功能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23):3345-3347.
  [8]趙秋娥,盧振產,沈軼倩,等.循證護理對急性腦梗死并發高血壓患者神經功能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20,18(11): 1966-1969.
  [9]陳文華,邱美東,鄭愛華.循證護理在腦梗死伴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探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1):67-69.
  [10]鮑云慧,何萍,曹玲.基于循C化的個體護理對高血壓并腦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后遺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 29(21):2366-2369.
  作者簡介:劉振敏(1970.4-),女,漢族,籍貫:山東省煙臺市,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

nlc2022120214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5442907.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