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代城市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博物館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者,不僅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而且還推動了社會教育發展。新時期,非常有必要加大博物館教育宣傳力度,必須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改善宣傳路徑,靈活運用各種新媒體技術。
關鍵詞:博物館;宣傳教育;公眾
博物館擁有豐富的人文寶藏,可以滿足人們學習和觀賞的需要,更好地向公眾傳播歷史文化知識。因此,在現階段社會文化建設期間,要大膽創新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讓社會各界都深刻地意識到博物館的文化承載價值,促進博物館的長足發展。
1 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
作為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博物館里面陳列、珍藏了大量珍貴的人文寶藏,同時還肩負著研究和教育的責任。社會教育是博物館存在和從事相關研究的最大價值體現。社會各界前來參觀的受眾是博物館教育研究的主要對象,同時也是受益者。如今,如何深入了解和掌握大眾心理,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來吸引更多大眾走進博物館,從而接受博物館的教育,是當前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2 陳列展覽應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
博物館主要通過陳列展覽來對廣大觀眾進行宣傳教育,觀眾進入博物館主要是為了參觀和了解各種展覽和文物,陳列展覽是目前廣大游客了解博物館的主要途徑。不論什么主題的展覽,藝術設計是什么,無論我們如何評價每次的陳列展覽,廣大觀眾始終是主體,觀眾的評價決定了展覽舉辦得成功與否。展覽不僅力求精致,而且還要不斷創新,使觀眾耳目一新,有下次想來的沖動。除了具有自身優勢和特點的基本陳列外,博物館還應定期舉辦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使博物館展覽內容更加充實豐富,而且還會讓觀眾有更多新鮮感。專題展覽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博物館的文化資源,尤其是跨省、跨國的交流展覽。屆時不但可以增加博物館的影響力,而且使觀眾能夠欣賞不同地區、流派的文化內容,拓寬了觀眾的視野。真正了解大眾所需,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特別是承擔起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素質教育的責任。
3 弘揚民間文化,使傳教士工作更具特色
人類文化意識形態結構的最低層次文化是民俗文化,其具有穩定與和諧的特點,民俗文化也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力弘揚民間文化,科學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使博物館宣傳工作更具地方特色和吸引力。區域文化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地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同時集中體現了古今地方人文精神。文物的數量和級別不能完全反映出一個博物館的等級。而一個優秀的博物館必須將工作重心放在文化體系建立和展示文物文化起源以及內涵等方面。
4 強化博物館宣傳工作
4.1 通過傳統媒體實現博物館宣傳
書籍、報紙等傳統媒體大多是紙質媒體。隨著數字傳媒技術蓬勃發展,人們開始忽視紙質媒體,對其關注度越來越低,但這并不代表傳統紙質媒體不再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當工作人員進行博物館的宣傳時,非常有必要通過傳統媒體進行宣傳。例如,在舉辦大型文物展覽之前,博物館應在傳統媒體上發布信息,報道博物館活動各項相關信息,從而為活動的順利開展造勢,以擴大宣傳效果。同時,為了幫助廣大群眾更深入地了解展覽活動,博物館通過海報宣傳來向廣大群眾介紹展覽活動具體行程安排,尤其是針對學校的宣傳。另外,博物館請專業廣播電視制作團隊拍攝一些能夠反映博物館藏品種類和類型的節目,從而吸引更多觀眾前來博物館參觀。同時,博物館還可以考慮定期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從而使觀眾更易于接受文化的熏陶。
4.2 利用數字新媒體技術實現博物館宣傳
如今人們的生活、工作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技術,博物館宣傳的主要目的是同廣大群眾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如今,各種虛擬社交平臺不斷涌現,比如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新時代,人們更加依賴于虛擬社交平臺實現日常互動交流。因此,博物館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來加強博物館的宣傳工作,提升公眾對博物館的認識,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自身的宣傳,有效激發公眾對博物館的熱情。博物館在利用數字新媒體技術進行宣傳的同時,應注重傳統媒體的同步宣傳,從而加深人們對博物館的認識。
5 增強博物館教育
5.1 利用講師隊伍實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博物館是否能夠為廣大觀眾提供高品質的講解服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博物館講師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通過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一名優秀的講解人員往往具備高水平的解釋能力、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較高的政治素養。只有擁有以上素質,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觀眾,為他們講解文物的典故和起源,從而更好地教育觀眾,同時保證能夠準確回答人們提出的疑問。此外,講師還應肩負起舉辦專題討論會的任務,提高博物館宣傳工作的實效性。當前博物館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提高講解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組建一支專業技能高、素質高的講解員團隊,這關系到當前博物館宣傳工作能夠真正落實。筆者認為博物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展講解員隊伍:
首先,講解人員要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同時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自覺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甘愿為崗位奉獻,特別是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愛崗敬業將有助于增強自身能力,督促自己認真學習相關業務,切實提高講解水平,為前來學習、欣賞的觀眾提供更好的講解服務。
其次,博物館還應為講解人員提供定期專業培訓,不斷滿足聽眾的需求。講解員不僅是博物館文物的發言人,而且還是展覽活動解說員。觀眾對于他們的解釋是深信不疑的。因此,他們必須肩負起觀眾的信任和傳播文化的使命。培訓的目的是提高講師的職業素質,不僅包括道德素質,而且還包括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此外,博物館還可以通過激勵機制鼓勵講解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滿足工作需要。觀眾對講解人員的評價,直接影響博物館在社會中的地位。
最后,要創新講解形式,使之因人而異。博物館參觀者有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知識水平和不同的參觀目的。因此,講解人員需要結合觀眾特點,選擇最適宜的講解方案。例如,對于學生群體,可以以故事性講解進行,不僅具有互動性、啟發性和趣味性,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講解內容的吸收效率和文化交流質量。在因人講解的基礎上,工作人員還要具備較強的理解力、表現力以及高水平表達能力等素質。語言是重要的宣傳工具,因此講解人員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5.2 提高展覽效果,促進教育的實現
博物館展覽過去大多是展示靜態的展品,而說明牌由于空間的限制,不能全部展現出文物歷史背景信息,不能完全滿足廣大觀眾的實際需求。此外,單一的展覽方式很容易讓人產生倦怠感。而動態展示恰恰能夠填補這方面的遺憾,可以更加全面地向觀眾展示館藏,同時還能夠與觀眾進行互動。如今,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方興未艾,大型博物館越來越重視場景展示、動態展示和互動展示,同時激發了廣大觀眾的極大興趣。博物館通過各種新穎的展覽手段,不斷調動人們參與博物館教育的熱情。此外,還增設了很多臨時展覽,這些臨時展覽雖然規模小,但是展品更加多樣,展品選擇上更加自由靈活,從而更加靈活地展覽文物內容和藝術形式,補充和豐富了基礎展覽,為博物館工作開展注入了新鮮活力,充分調動游客參觀博物館的欲望,使陳列展覽更具吸引力,還極大的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使文化教育不斷進行。
5.3 全面提高服務質量促進教育實現
在博物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博物館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陳列展覽水平,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博物館的各項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以公眾為中心,用心服務于廣大觀眾。博物館服務貫穿于參觀展覽的整個過程。此外,對于硬件服務設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要真正從觀眾的需求出發,為特殊群體提供適當的服務設施,同時做好貼心服務工作,為觀眾提供餐飲或休息場所,以確保服務質量。還可以吸引更多社會力量的加入,如招募志愿者,讓這些志愿者為觀眾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務和教育。同時,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博物館教育工作,博物館需要致力于開展基層活動,為社區和城鎮提供更多移動服務。博物館只有切實做好這些基礎保障工作,才能有效地推動博物館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在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中,要及時拋棄那些傳統落后的思想,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接受新的觀念,努力增強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效果,讓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此外,博物館還要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讓博物館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文化生活,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使我國成為文化強國。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有利于先進文化的有效交流,還能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羅純新.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分析[J].群文天地,2012(1).
[2]李新泰.新形勢下的博物館如何開展宣傳教育活動[J].博物天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14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