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電子化建設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郭中清,徐琳娜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加速了改革,傳統圖書館正在逐步向數字圖書館轉變,智能化的讀書環境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質量的應用體驗。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Y源建設涉及借閱平臺的搭建、電子書資源的購置、電子書的借閱與管理等項目以及資源的維護、網絡版權糾紛等事項,其環節非常多,過程十分復雜,涉及讀者廣,因此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電子化建設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事項。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圖書電子化;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32-0109-03
  圖書館作為人們學習和查閱資料的重要場所,已經逐步向數字圖書館轉變,國家對此十分重視,在2018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達到76.2%,遠高于圖書、報紙、期刊等紙質文獻的閱讀量[1]。2014年新聞出版研究院歷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統計,顯示國民數字閱讀和紙質閱讀量同等,2015年后便超越了紙質閱讀量,之后這種差距量持續拉大[2]。數字圖書館替代傳統圖書館已是必然趨勢,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后數字化時代。作為知識殿堂的高校圖書館包含了各種文獻,能夠為學生提供各種課外知識,是學生課堂學習以為的一個重要場所。在現代信息科技高速發展背景下,傳統高校圖書館正面臨著全方位的技術革新,擁有一個聚集信息儲藏、加工、交互和傳播為一體的數字圖書館變得非常重要。但是數字化閱讀資源建設中電子書資源的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部分,包含了借閱平臺的搭建、電子書資源的購置、電子書的借閱與管理等項目,還包含資源的維護、網絡版權糾紛等事項,因此,這些都會作為現代信息科技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電子化發展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
  1 高校讀者應用電子圖書的現狀和特征
  1.1 高校讀者應用電子圖書的現狀
  數字化閱讀由于快捷方便、新穎性、即時性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網民的青睞。2018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達到76.2%,較2017年提升了3.2%,其中以網絡在線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手機閱讀和Pad閱讀等方式最為常見[3]。數字化閱讀的人群年齡集中在18~29周歲,占比高達32. 8%,其主要人群依然是高校的大學生、研究生。根據移動社交平臺陌陌在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時對上萬名網友抽樣調查發現,46.1%的網民喜歡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電腦在線閱讀、手機閱讀和Pad閱讀等電子書,37.8%的網民喜歡紙質書,16.2%的網民喜歡有聲書[4]。從年齡來看,喜歡電子書勝過紙質書和有聲書以95后為主,占比50.4%,而這部分人群正是高校的大學生、研究生。根據陌陌統計顯示,在疫情期間,大學生的讀書量都遠高于別的職業,有47.6%的大學生每天讀書超2小時。
  1.2 高校讀者應用電子圖書的特征
  一是讀者身份的差異,電子書的用途不一樣。FolbBarbaraL等學者在對871位使用圖書館系統電子圖書的讀者調查顯示,有21.3%的被訪教師中將電子圖書部分或者全部作為課堂閱讀方式,有86%的受訪大學生和研究員使用電子圖書作為課堂教材補充或者專業項目的支撐和參考資料[5]。二是學歷不一樣,使用電子圖書的頻率有差異。Lamothe等學者研究發現學生的學術水平對應用電子圖書成正相關分布,碩士以上學歷的學生會選擇專業學術類的電子圖書,其中博士生使用電子圖書的程度最強;本科及以下的學生會選擇文學類的電子圖書,相關性最弱。郝永麗在對高校學生群體對電子圖書采納行為研究也有同樣的結論,高學歷的學生對電子圖書的認知程度越高,對專著的電子類圖書需求大于別的電子類圖書。三是讀者身份不一樣,對電子圖書需求種類有區別。Wu Ming-der等學者研究發現,專著、參考工具書、教材和工作學習有關的非小說類圖書是高校學生中使用最多的電子圖書[6],其中最常使用的類型是專著,其次是教科書與參考工具書,而本科生喜歡電子圖書的關鍵詞搜索功能,有喜歡的內容才繼續閱讀;研究生在瀏覽網頁后或者幾句話后打印出來再閱讀。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在電子圖書建設時要加強電子圖書種類的開發,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利益需求。
  2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建設方式和問題
  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建設主要以包庫采購、集團采購、學科包采購和自建數據庫等方式為主。包庫采購是針對我國一些主流數據庫進行購買的方式,包括書生之家數據庫、超星數據庫和中華電子書苑數據庫等電子圖書數據庫,是一種極為簡單粗暴的方式。雖然數據得來容易,采購的電子圖書價格便宜,包含的品種多,單是超星數據庫有300多萬種電子圖書,但是這些數據庫更新速度并不快,電子圖書新書少。集團采購是圖書館為電子圖書采購獲得優惠,減去各種煩瑣手續,幾個或者N個圖書館成員共同組成一個聯盟進行全部或者是部分采購某種電子圖書數據庫的方式,外文電子圖書的采購特別適合該方式[7]。學科包采購是為滿足專業性學科學校的需求,在大型數據庫中只采購某一學科的電子圖書的方式,針對性比較強。自建數據庫方式是高校圖書館為滿足特定需要,根據自己力量或者委托專業團隊建設自有數據庫,該方式特別適合有特有館藏的高校使用。
  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建設應用最多的是包庫采購,但是電子圖書新書少,我國的供貨商改變了電子圖書供應措施。通過和國內市場出現的眾多主流館配平臺合作,像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的“蕓臺購”平臺、北京人天書店“暢想之星館配中文電子書平臺”和湖北的“田田網”訂購平臺,他們陸續為國內各大高校圖書館提供電子圖書的專項單本訂購服務。例如暢想之星館配中文電子書平臺,該平臺通過和北京暢想之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入住已經有400家左右,電子圖書有50萬種左右[8],供貨商和電子圖書數量呈現高速增加的事態。圖書館只要購買平臺的電子書,讀書在手機的瀏覽器就可以打開電子圖書閱讀和下載該本書的全文,如果沒有購買平臺的電子書,讀者只能通過分類導航和檢索功能瀏覽查找電子圖書的部分內容和下載一小部分內容。讀者在手機里面安裝客戶端可以獲得更多的功能。

nlc202301131156



  電子圖書下載后會出現電子書資源版權問題。讀者可以隨意復制、打印和傳播等行為不僅傷害了著作者的利益,還影響了新書購買的比例。楊翠萍對Springer電子圖書使用現狀分析研究發現,由于版權限制,圖書館購買或者是自建的電子圖書數據庫的新類別少,高校讀者所需要的學術性電子教參、電子圖書和考試輔導類電子圖書十分缺乏[9]。其根本原因是高校圖書館與出版商沒有一個對電子圖書應用時間的共同性協議,造成訪問限制。同時由于電子圖書版權的構建沒有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進行,沒有得到電子圖書版權的保護,導致電子圖書出版鏈條上作者及出版商利益受到損失,電子書資源供應商得到所有書籍授權后再收錄文章,其成本增加,造成了多數電子書資源供應商在侵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 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電子化發展建設策略
  3.1 面向主題的電子書資源服務系統建設
  根據FolbBarbaraL等學者的研究知道,高校讀者對教材、工具書、參考書和外文專著等類型電子圖書需求強烈,高校圖書館可以構建面向主題的電子書資源服務系統,將不同讀者和各種電子圖書進行關聯[10]。例如面向參考書的電子書資源服務系統,參考書包括課程課件、教學參考書、學術論文、參考數據庫與音視頻等各類文獻數據的集合。服務功能涵蓋授課教師的教學參考資料的選擇、下載以及針對讀者的關于某一類版權控制措施的數據檢索、訪問、標注、打印等訪問功能的集合。按照系統中享受服務的不同,讀者可分成教師與學生;通過“課程”將兩類人群之間的組織關系串聯起來,課程便成為讀者和參考書之間的關聯載體。借助課程便能定義合法使用的讀者群和讀者角色,并根據定義合法使用的讀者群和讀者角色便可以指定電子資源集合的訪問權限。同時,系統之間本身有協同性,因此可以將教學部門的課程管理系統與學生選課系統構建讀者和參考書資源間的關聯,從這兩個系統中能獲得課程信息和學生選課信息,并利用讀者信息接口和學校身份統一認證系統對接,實現讀者身份信息的認定。該系統的模塊包括:讀者管理模塊、課程信息管理模塊、電子參考書資源管理模塊、資源閱讀、標注、評論模塊、日志記錄模塊、訪問權限控制模塊、效用評價模塊。如圖1所示,電子參考書資源服務系統通過系統可以實現讀者身份信息的認定、用戶管理、課程信息管理等眾多功能。
  3.2 改善顯示技術,增強讀者體驗
  調查顯示,讀者對各類型的電子圖書的需求不同,使用電子圖書的目的不一樣,閱讀的方式也有區別,調查中發現有81.4%的讀者對于電子圖書進行部分章節閱讀。原因是檢索、獲取等十分便捷,這也是電子圖書受到讀者青睞的最大原因之一。但是有的學生會對屏幕閱讀無法適應,需要借助紙質圖書或者實驗室模型來補充。當前可以通過改善顯示技術增強讀者的體驗。這種類型的電子圖書教學不但立體形象,還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方便,學生又能通過該方式實現多重感官體驗。
  3.3 完善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的購買方式
  高校圖書館購買電子圖書時會受到建設經費影響,通過《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辦學基本條例可以發現,有關圖書“生均圖書”與“生均年進書量”的規定,相比國外,我國電子資源占總資源建設經費的比重非常低。在電子圖書需求高漲的大環境下,高校如何確保在經費不充裕下增加電子圖書的包庫采購量。例如,服裝學院專業類的服裝書籍需求量大,在經費不充裕下,學??梢圆扇p少一定的紙本館藏復本量,增加有關電子書的包庫購買,使得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得到有效補充,從而優化館藏結構。當前,有學者認為電子圖書的采購發展模式將是PDA模式,該方式通過點擊閱讀促進圖書購買,但是這種點擊行為不能說明點擊的就是讀者,也不能說是他們真正的需求,如果圖書館存在經費不充裕的條件下就會導致有真正需求的電子圖書不能有效購買。相比較而言,圖書館經費有限下可以采用UDA模式,該模式是圖書館事先預付一定的費用,在六個月時間內讀者可以應用GVRL的全部電子圖書,然后利用COUNTER的應用統計報告,報告中顯示應用量最多,而且把預付的費用在購買的范圍內的電子圖書列為購買清單。像服裝學院在專業書籍方面有著一定的需求,通過UDA模式可以購買應用率較高的書籍,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
  3.4 整合圖書館的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數據庫
  圖書館館藏很多年,紙質圖書的保有量有著很大的基礎性,雖然電子圖書的增加會掩蓋紙質圖書的使用量,但是紙質圖書的作用并不是完全沒有,一些電子圖書中沒有的知識會通過紙質圖書來查閱。那么,單一的館藏圖書檢索或者數據庫檢索并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可以整合當前單一的檢索平臺構建起紙質圖書、實體電子圖書、虛擬電子圖書一體化檢索新平臺,不管是檢索功能,還是傳輸速度等方面都不會受到干擾影響。因此建立統一的跨庫檢索平臺需要構建統一的元數據規范標準,賦予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標準化的MARC編目,讀者可以檢索查閱電子圖書,也可以查閱紙質圖書,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多樣化的需求。為了讓讀者能獲得更多的圖書應用機會,圖書館發起圖書館電子圖書借閱計劃( In-Library Lending Program),將Open Library 的目錄添加到本館館藏中,不但實現了借閱的方便性、多樣性,還為讀者提供最多可借出5本紙質圖書數字化或特色館藏的電子圖書,時間周期為30天。
  3.5 電子圖書版權的建設工作
  電子書資源版權問題是一個綜合性事情,涉及對象多。圖書館購置電子書時應選擇有版權授權證明文件的供應商,包括電子書資源版權完整性、擬采購書籍版權授權情況,應要求供應方提供全面詳盡的版權授權文件,在采購合同中借助合同條款杜絕發生收錄的電子書籍沒有獲得授權問題。對于館藏意義大的電子圖書,尤其是已經收錄但是沒有獲得版權的電子書籍要及時采取下架處理或者及時聯系著作人、出版商或者館配供應商進行協商處理獲得電子書授權。對于館藏意義不大,沒有獲得授權或版權不明的電子圖書應徹底刪除。對于讀者在借閱電子圖書時發生隨意復制、打印和傳播等行為,圖書館同樣要注重版權保護,利用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和專用閱讀器匹配等措施來限制讀者的復制行為。同時圖書館應加強知識產權知識方面的宣傳及普及,穿插各種版權和有關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介紹,提高讀者在使用電子圖書過程中的規范性行為和版權保護意識。
  4 結束語
  現代信息科技發展下,高校圖書館電子化圖書的建設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屬性。文章分析了高校讀者應用電子圖書的現狀和特征,并針對我國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建設方式和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此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化的建設發展,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智能和全面的知識服務。
  參考文獻:
  [1] 周洪賓.我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前景論述[J].出版廣角,2018(2):42-44.
  [2] 李蕾,韓淑紅.試論“以讀者為中心”靈活采購電子圖書[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29(1):60-62.
  [3] 張悅潔.數字化背景下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的對比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5):126-127.
  [4] 顧聲權.高校圖書館購置館配電子圖書之思索[J].科技資訊,2018,16(27):215-216.
  [5] 吳進瓊,馬麗.論高校圖書館在采購電子圖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20(6):86-88.
  [6] 趙斌.網絡信息時代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20):148-149.
  [7] 封宏觀.高校圖書館館配電子圖書采購探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8):41-42,45.
  [8] 阿米娜?阿不都拉遜.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在未來圖書管理地位分析[J].知識文庫,2019(14):238.
  [9] 李師龍.高校圖書館中文電子圖書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7,47(6):93-98.
  [10] 李愛明.高校圖書館中文新書電子圖書缺藏原因及對策分析[J].圖書館研究,2018,48(2):39-42.
  【通聯編輯:代影】

nlc2023011311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5444077.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