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張靈健
摘要:社團是由學生們自發組織的團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社團具有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強化學生實踐能力、不受課堂限制等特點,備受院校以及學生歡迎。隨著社團文化的不斷發展,社團活動的形式與種類逐漸趨于多樣化,也使得社團課程化成為可能。相較于傳統課堂,社團活動與課程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因此,該文在社團課程化的意義基礎上,從三個方向入手探究中職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以期能夠為社團課程化進程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職;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32-0100-03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與落實,院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社團作為校園內學生自發組織的團體之一,是學生課外活動的重要載體之一,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的發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1]。
2010年,教育部所頒布的《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充分肯定了社團在中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要求中職院校應“加強對學生社團和課外興趣小組的指導和管理,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多種活動”,同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也強調了社團的重要性,指出“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加強學生社團組織指導[2]。”所謂社團課程化顧名思義就是指依托于社團,將課程融入社團的一種形式。20世紀20年代,美國課外專家學者――庫司提出社團活動課程化的概念,他認為應當盡可能地使課程與課程活動密切配合起來。我國社團課程化相對來說起步較晚,直到2001年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社團課程化才逐漸納入院校建設范疇中,開始積極探索社團課程化新模式。社團課程化通常分為三種模式:1)間接課程化。將社團活動與學生選修課相結合,社團活動作為其延伸課程;2)直接課程化。將社團活動直接作為學生的選修課之一;3)變相課程化。將不方便作為課程或與課程相結合的社團活動,賦予學分并進行一定的監管,且將其與其他課程化社團活動一視同仁[3]。
近年來,數字媒體產業迅猛發展,對數字媒體專業人才需求也隨之加大,中職院校紛紛開設了相關專業。數字媒體專業相較于其他專業來說實踐性較強,其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還要求學生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單純的理論教學無法滿足需求。因此,中職院校需要轉變原本的教育理念,不斷豐富數字媒體教學形式,全方面提高學生素質。這點與社團課程化不謀而合。目前,我國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仍舊處于發展探索階段,本文在此背景下,針對社團課程化的意義以及三維數字媒體社團存在的問題提出中職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1 社團課程化建設的意義
1.1 有利于提升社團活動質量
傳統的由學生自發形成非課程化三維數字媒體社團缺少系統地組織,社團活動的開展往往會出現雜亂無秩序的情況,且社團活動開展所需要的經費以及相應的設施設備也很難得以保障,難以有效地開展社團活動,部分社團成員缺乏系統的知識學習,部分社團成員缺乏實踐經驗,由于這些學生還沒有學習三維軟件,且創新意識薄弱,缺乏參賽經驗,使得他們很難有效開展社團活動。而社團課程化建設有利于推進三維數字媒體社團的規范化管理,由專業教師指導并構建全面的管理運行機制以及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三維數字媒體社團的積極性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社團活動質量[4]。
1.2有利于深入開展課堂教學
社團相較于課堂教學來說更具有靈活性,打破了班級與年級,時間與空間限制,社團課程化建設的開展能夠將社團活動介于中職三維數字媒體課程與學生個人自主活動之間,社團活動也將成為連接個人與群體、課內與課外、學生與學生、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紐帶。社團課程化為課堂教學延伸出“第二課堂”,也為課堂理論知識提供了一個實踐與展示的平臺,彌補了課堂理論教學的不足,提升課程教學知識的內化,進一步促進三維數字媒體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
1.3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社團課程化能夠使社團活動按照課程要求、內容、目標進行組織管理與建設,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與第一課堂相比來說較為靈活生動,豐富且多樣的社團活動比枯燥的以理論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活動會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社團所組織的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課堂理論知識進行創新設計,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程知識。
2 中職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方案
2.1 思想建設
社團課程化相對來說起步較晚,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化系統,中職院校和教師對社團的認知仍停留在傳統教育中為了舉辦各種文藝活動、比賽活動等課外活動的傳統社團,并沒有將其作為第二課堂的延伸的概念。此外,中職院校在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應用水平等,院校對社團的重視程度相對課堂教學來說較低。因此,中職院校在開展三維數字媒體社團建設活動的首要任沼Φ筆親變思想觀念,開展社團課程化思想建設,加大對社團課程化的重視程度[5]。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 院校積極組織社團課程化。中職院校領導以及中層管理部門應當積極推進社團課程化,組織院校相關部門引導教師與學生融入和參與社團,并且院校將社團課程化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參考指標之一,調動教師對社團課程化的重視。
2) 院校積極組織宣傳培訓活動。中職院校領導除了積極引導之外還應當針對社團課程化對教師團隊進行宣傳培訓活動。向教師普及社團課程化的意義、特點、重要性等,并對教師介入社團進行培訓,從根本上開展教師思想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社團課程化方面的專業素養,充分發揮教師對做好社團課程化的指導與管理作用。
nlc202301131200
2.2 社團管理與制度建設
當下中職院校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三維數字媒體社團缺乏系統的管理與制度建設,缺乏切實可行的社團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往往是學生們自發組織社團,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學生社團猶如一盤散沙,久而久之學生對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以及社團凝聚力就會大幅下降;此外,三維數字媒體社團活動由于缺乏系統性的專業指導與幫助,社團活動難以有效地結合教學內容,導致社團課程化名存實亡。因此,中職院校若要開展有效的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必須對社團進行規范化管理,構建完善的社團制度[6]。1)首先,社團應當構建合理的社團組織架構以實行“學生自主,教師指導,團委負責”的管理制度。如圖1所示,社團課程化建設下,社團應當由社團負責人、宣傳部、策劃部、外聯部構成的團委以及專業指導教師所組成,社團負責人負責統籌社團活動、社團發展、社團決策等,專業指導教師則負責為社團提供專業的三位數字媒體知識,引導學生的社團建設方向、社團活動策劃、社團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等方面。宣傳部則負責社團的招募新社團成員、社團宣傳、社團活動宣傳等,策劃部則負責社團團建、競賽等活動的策劃,外聯部則負責社團與院校負責人、企業等合作工作。部門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合作最終實現社團的可持續發展。2)其次,設立合理的規章制度。由專業的指導教師協助社團負責人構建并實施社團制度。對社團活動策劃程序、社團活動決策制度、社團財務管理制度、社團干部考核制度等相關條例進行規范化處理。3)此外,院校還應構建合理的監管機制。設置專業的三維數字媒體方面的教師對三維數字媒體社團進行監督管理,一方面監督社團制度是否落實,另一方面監督專業指導教師是否履行自己的職責。另外,實施教師績效考核制度,針對社團指導教師進行績效考核,將社團課程化建設作為參考指標。4)并且,院校應當設置合理的評價激勵制度。譬如說將社團組織的三維數字媒體專業競賽活動與學分掛鉤,學生參與活動或者取得相應成績能夠予以學分。除此之外,針對學生三維數字媒體課堂的學習評價也可以將社團活動中學生表現以及學生展現成果作為標價標準之一,從多元角度評價并激勵學生[7]。5)最后,院校還應設置完善的社團資金保障制度。中職學生的年齡較小,并沒有經濟獨立的能力,也無法去社會上與企業洽談拉贊助,而缺乏資金支持,會導致社團活動的組織與進行無法得到保障。因此,院校應當一方面予以社團一定的資金支持,配備專門的社團資金審批部門,另一方面,院校應當鼓勵三維數字媒體社團積極參與省級、國家級等競賽,對獲獎社團予以獎金獎勵。此外,院校還應當積極與企業合作,使企業與社團活動相結合,進一步拓展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2.3 開發社團活動課程
一方面,將三維數字媒體社團活動與三維數字媒體相關課程相結合,使得教學形式與學習方式和第一課堂的教學模式有較大不同,社團的特性使得社團活動課程能夠更加多樣化,不再拘泥于單一的教學形式。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三維數字媒體課程化建設,必須充分銜接理論與實踐,將課堂的理論學習與社團的實際應用相結合,在社團活又杏τ米ㄒ抵識。因此,應當進一步開發社團活動課程,基于三維數字媒體相關課程內容以及學生掌握情況不斷地進行社團課程資源的開發,譬如說組織三維數字媒體知識競賽、三維數字媒體設計創新競賽、三維數字化建模作品展覽會、三維數字媒體專題講座等活動作為社團課程化資源,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其中,運用專業知識進行實踐活動,不斷更新知識[8]。學生在與社團成員進行合作設計時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充分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另一方面,院校應將學生社團活動納入課程化的規范管理,根據三維數字媒體社團的具體情況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為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提供有效的組織載體形式,并且由教師與企業中從事三維數字媒體相關工作人員共同開發為社團課程服務的校本教材,進一步推動社團活動課程化的穩步進行。
3 結束語
學生社團在發展中逐漸成為中職院校日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越來越多的中職院校也開始嘗試將社團活動與課程相結合。社團課程化打破了課程教學的局限性,能夠幫助院校更好地開展育人工作。本文針對三維數字媒體社團課程化建設展開了研究,從思想建設、社團管理與制度建設、開發社團活動課程三個方面提出了相關策略,為社團課程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在實踐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對三維數字媒體相關課程的興趣程度明顯提高,能夠更加熟練地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未來發展進程中,筆者將會繼續根據實際情況完善以及豐富課程化建設研究。
參考文獻:
[1] 錢向.中職學校體育社團活動課程化建設的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21(12):26-28.
[2] 李孝剛,徐海濤.關于中職學生社團課程化考評制度體系構建的思考[J].內江科技,2021,42(1):137.
[3] 毛會杰,高建國.中職體育社團課程化建設的研究[C]//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北京,2020:2075-2077.
[4] 郭海英.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中職學校社團活動課程化實踐研究――以浙江省玉環市中等職業技術學?!癏UI”社團建設為例[J].職業,2019(18):32-33.
[5] 金碧來.新時代高校黨史教育的困境與應對策略[J].學理論,2019(6):98-100.
[6] 李娜.新時代大學生黨史教育工作的思考[J].黨史博采(理論),2018(5):58-59.
[7] 張天賜.基于學生社團學習傳承能力的慕課探索――以數字媒體方向為例[J].傳媒論壇,2018,1(10):97,99.
[8] 陳銘園.中職學校社團課程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求知導刊,2016(13):73.
【通聯編輯:李雅琪】
nlc2023011312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5444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