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醫學綜合實踐課程的設計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毛冠超 孟文琪 徐慶強 孫銘學
摘要 防化醫學是軍事預防醫學的主干學科,具有濃厚的軍事色彩。實踐課作為防化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化醫學的精華呈現,對學生操作技術和能力培養具有重要價值。文章從如何提升學生實踐課學習效果出發,對實踐課新設計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化學事件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 防化醫學;實踐教學;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15.023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Course of Chemical Prevention Medicine
MAO Guanchao, MENG Wenqi, XU Qingqiang, SUN Mingxue
(Department of Naval Medicine,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Chemical prevention medicine is the main subjec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has a strong military colo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emical prevention medicine, the practice course is the essence of chemical prevention medicine and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perating skills and abilities. Starting from how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practice cour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design of practice course,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level to deal with chemical emergencies.
Keywords chemical prevention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comprehensive ability
化學武器醫學防護學(以下簡稱“防化醫學”)是軍事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突發性化學事件及化學武器威脅的專門學科,也是軍事特色濃厚的軍醫大學必修課。防化醫學課程整合了化學恐怖襲擊、化學災害和事故等背景下醫學防護救援展開,緊緊圍繞“偵、防、消、救、治”五大模塊傳授學生化學毒劑醫學防o的基本理論,突出培養化學毒劑綜合防護大局意識,重點訓練化學毒劑中毒急救操作基本技能[1],實踐與理論并重,全面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化學事件的責任與能力,同時也對學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防化醫學授課對象主要是經過臨床實習,已具有較為扎實臨床功底的醫學生,他們已經初步掌握基礎與臨床知識與技能[2],但根據前期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防化醫學很難提起學習興趣。一方面,盡管防化醫學在公共衛生安全中很重要,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以及管理規范化程度逐漸提高,此類事件發生頻率降低,很難引起學員重視;另一方面學生即將畢業,學習動機不足,因此學習熱情不高。
實踐課是防化醫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轉化為經驗的橋梁[3],根據調研結果發現,盡管學生學習熱情仍不高,但相對理論課學習,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實踐課,從實踐課中學到的理論知識也更多。所以,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更好地通過實踐課吸引學生,融入實戰化色彩并提高學習效果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現將目前防化醫學實踐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新的設計經驗探討如下。
1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的弊端
1.1授課結果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傳統實踐教學包含毒劑救治實驗與突發事件醫學應急處置兩個重要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瘜W突發事件具有完整的應急處置流程,防化醫學重點培養醫學生應對化學突發事件的醫學處置能力[4],這要求醫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化學傷員急救基本功,還需要明確事件處置流程、職能及站位。但在實踐培養過程中存在救治實驗與綜合能力培養分離的現象,即先從細節入手,進行化學戰劑預防及救治實驗培訓,再進行應急處置流程教學。在這種培訓方式下,學生能給予患者準確的救治,但卻無法從宏觀上把握處置過程中先救誰、何時救等重要問題,將直接導致真實救援環境下救治水平的整體下降。
1.2授課內容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一方面受限于防化醫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大多數學生對于防化醫學缺乏認同感。與臨床實踐相比,防化醫學應用面小,所以給學生帶來防化醫學不重要的感覺,這就會導致學生產生一種“無所謂”心理,而這種心理直接影響了學生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學業最后關頭難免心浮氣躁,進一步加重了厭學心理。往期實踐課我們把學生分為十人一組,根據授課期間學生表現發現,平均每組中約有三人對教員授課表現出積極反應,主動承擔實踐工作,而其他人往往處于觀望狀態,實踐氣氛普遍不高。所以如何通過優化授課內容和改進實踐方案來提升學生興趣一直是實踐課乃至防化醫學亟待解決的難題。
1.3授課方式難以滿足實踐需求
實踐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員加以引導,強化學生基本操作能力、分工協作能力和困難解決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感受化學應急救援下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學生對防化醫學學科的認同感。目前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員提前準備好保證實踐課順利開展的物品及設備,基于幻燈片內容回顧理論課基本理論以及與實踐課相關的內容,而后學生按部就班展開實踐,雖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鍛煉學員對化學中毒傷員救治的能力,但他們很大程度上缺失主觀能動性,這直接影響了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同時,這種耳提面命的授課方式也很難讓學生真正投入其中,實踐課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教員需要借鑒多種教學方式改進的成功案例來擴充學生的實踐體驗,展現防化醫學魅力,達到“實踐有所得”的目的。
nlc202302061540
1.4考評手段難以激發競爭熱情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競爭一直是,甚至從人類起源起都是對大部分激烈活動的刺激物?!备偁幍镊攘υ谟诖龠M每個競爭者收獲更多,但是目前實踐課的考評手段以撰寫實踐記錄為主。實踐記錄的撰寫是目前一種較為合理的考評手段,通過撰寫記錄學生能對實踐過程再次消化。但根據近年對實踐記錄的統計發現,學生往往敷衍了事或者照搬講義,很難深入挖掘與反思,最終收獲也不多。所以,雖然實踐記錄能幫助學生重溫實踐流程,但大同小異,很難形成差距,也就無法帶動有效的競爭,競爭的缺少也間接導致學生滿足于已知而失去了追求最優的動機。尋求一種新的考評手段將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不斷挑戰超越,最終可能也會產生更好的實踐結果。
2實踐教學設計
2.1合理補充實踐課授課內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良好的授課準備是實踐課開展的重要前提。實踐課是對理論課的重復,但又不僅限于重復,還應系統綜合理論課知識點,提煉實踐內容。所以,實踐課授課內容應該簡要、突出,實踐為主,理論輔之。授課過程不能喧賓奪主,因為教員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的引導者,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以應急救援處置的實踐為例,教員應先帶學生回顧理論課要點,幫助學生按序梳理應急救援處置流程重點及實踐操作,在講解實踐內容之后,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劃分組別、安排處置流程并承擔對應任務,教員從旁輔助并指出操作錯誤,保證學生工作順利開展。整個授課過程中,在保證內容復習質量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時間占比,留出充足時間由學生進行操作,通過操作更好地查漏補缺。同時,也可以在實踐課中引入虛擬仿真、翻轉課堂[5]等教學新方式,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2合理運用新技術、新方法
防化醫學是研究突發化學武器或者化學戰劑襲擊后應急救援處置的重要學科,而化學戰劑在全球受到嚴格控制,這是防化醫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不多的主要原因,也是實踐課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實毒操作必然帶來一系列實踐安全問題,所以,實踐教學常常以最為安全的方式對低毒替代品進行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學生直觀體驗,提高了毒劑識別能力。但實際上,真實場景下戰劑應用與實踐課展現大相徑庭,化學應急救援處置應該更為緊迫、更為慘烈。為了進一步給予學生更真實、直觀的體驗,技術的革新給實踐課注入了新的血液。虛擬仿真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廣泛應用于教學的新技術,它通過綜合應用計算機三維建模、傳感、人機交互等技術為用戶建立特定的三維虛擬世界,通過頭盔、手柄等輔助設備對虛擬世界進行感受與操作。該項技術能擺脫教學場地、時間與設備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能完美覆蓋防化醫學實踐課中的檢測、洗消、救護等操作,帶給學生全新的應急救援體驗[6]。這一方面能避免實踐課中有毒化學品應用帶來的安全問題,降低中毒風險;另一方面也能帶給學生更真實的反饋,增強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救援能力。
2.3合理規劃實踐時間與對象
實踐中救治與應急處置相互獨立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二者獨立的原因一方面是課程時間安排,另一方面是專業學生配置。充分合理安排實踐課展開方式就是要合理規劃時間與分工,例如將獨立的救治實驗與應急處置合并至同一時間段,就能極好地培訓醫學生的基本功,同時也能幫助他們準確找到醫學在應急處置過程中的定位,收到更好的實戰模擬效果。另外,防化醫學實踐課授課主體為臨床醫學生,同時,也有小部分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生。雖然中毒急救及救援展開等內容都是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但術業有專攻,臨床醫學生對中毒急救能力要求較高,而對管理學學生來說,應急救援的流程安排和指揮協調更為重要。歸根結底,對不同專業學生實踐課的培養,教員授課更應該有所側重,合理分工,保證教學效果最大化,將管理專業學生與醫學生分配至同一實踐中,各司其職,指揮與救援同r開展,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熟悉專業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2.4合理開展專項技能操練與綜合演練
將實踐時間與實踐對象整合,構建一個綜合的實踐過程,需要合理地規劃課程安排,包括專項技能操練與綜合演練。通過如快速偵檢、現場救治、緊急轉運、合理洗消等專項技能操練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基本技能,最終由學生獨立指揮、分組、操作完成突發化學事件下應急救援處置流程。實踐過程中,教員應正確把握身份角色,教導基礎理論及專項技能但不過度參與綜合演練,及時糾正學生演練過程中的失誤并對結果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從實踐中熟悉應急救援處置重點與難點,增長救援經驗。
2.5合理優化實踐考評手段
過程化考核是將考核評價融入學習過程的新模式,就防化醫學實踐課來講,教員可以通過多種考評手段考查學生參與實踐的整個過程,評價學生知識掌握水平及基本操作能力,形成綜合考核結果。一方面,增加考核項目,對學生實踐操作過程、團隊協作水平和最終實驗結果進行相應的評分,建立合理的評分標準,形成以實踐記錄為主,實踐過程評分等多種形式并存的考評方案,突出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同時拉開學生差距,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另一方面,理論應服務于實踐,實踐過程往往更能促進學生的化學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提升,而實踐分值占防化醫學總成績的10%,提高實踐分值比重是推動組間學生競爭的有效方法,能激發組內學生交流、協作的熱情,也能進一步鼓勵學生依靠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困難,從而獲得更優異的成績。
2.6合理安排實踐融入實戰
為了提高學生對于防化醫學的學習熱情,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將情境模擬任務驅動融入實踐課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教員擔任導演設置并傳達化學突發事件情況,下達救援命令,應用發煙設備、音響設備等模擬現場環境,準備模擬人、染毒動物等模擬傷員,營造緊迫、慘烈氣氛,最終由學生全程進行指揮、劃區、救援,一方面培養學生分工協作能力和大局把控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將所學理論盡快轉化為救援經驗,為學生畢業后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現場救援奠定堅實的基礎。
3結語
實踐教學是防化醫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過程。我們對學生實踐課程已經進行了諸多調整,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通過調研我們分析了傳統實踐課亟待改進的關鍵點,以此為基礎結合技術優勢并確定實踐可行性繼續提出新的探索設計,完善授課內容、授課方式與考評手段,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改善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綜合水平。未來,我們將繼續收集學員反饋效果,學習新教學方法理論并加強交流合作,探索并進一步優化實踐課程體系,努力為學員搭建一個更加全面、充實、高效的實踐平臺,為培養具備化學突發事件應急醫學救援能力的優秀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通訊作者:孫銘學
基金項目:海軍軍醫大學教學成果立項培育項目“防化醫學實戰化教學模式建設與實踐”(JPY2020B11);上海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優秀青年人才項目“基于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技術的生物毒素現場快速偵檢體系研究”(GWV-10.2-YQ48);軍隊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基于混合式教學設計的防化醫學課程思政融入路徑研究”(HL21JD0902)。
參考文獻
[1]劉承,楊志奎,徐卸古.防化醫學現場救援研究進展與展望[J].人民軍醫,2016,59(5):447-449.
[2]但國蓉,趙遠鵬,成晉,等.學員野戰演練中防化醫學模塊化訓練的實踐與思考[J].人民軍醫,2021,64(4):311-313.
[3]郎曼,魯英,吳軍,等.預防醫學“綜合實驗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2):8-9.
[4]李秀琴,劉文華,趙進沛,等.突發化學事件的現場醫學救援處置方法[J].預防醫學論壇,2008,14(11):1014-1015.
[5]陳明亮.翻轉課堂在防化醫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16):57-60.
[6]霍佳麗,梁馨予,曹佳,等.軍事作業醫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7,33(5):692-694.
nlc2023020615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5444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