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S的高校智慧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鐘舸 郭燕
自20世紀開始推廣高校在線課程。高校在線課程經過了許多不同的發展階段和模式,最開始是在線視頻課,之后發展為精品視頻課,隨后又出現了精品資源共享課、慕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私播課等。當前高校的在線課程是在慕課基礎上進行了多元化的發展,成為智慧在線開放課程。該課程能夠使學生們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同時能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關系。對國內高校在線課程的發展過程和演變歷史進行分析,探討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對如何學習管理和技術幾種不同的智慧類型,提出不同的發展模式,同時對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進一步分析。
MOOCS 高校智慧課程 教學模式研究思考
在線開放課程近年來在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興起,對教學時空進行了擴展,也使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了顛覆和改變,正在引領一場教育大變革。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我們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包括在線開放課程模式的設定和學分的認定等。隨著那些年來教育行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在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技術,并且成為了關鍵點。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是結合國家政策和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在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以及市場互動方面都呈現出不一樣的內容。從教學上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眾多研究,然而對教學方式進行量化系統的研究較少,需要進行有效提升的研究。
互聯網在20世紀末期開始進入我國,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也開始應用互聯網技術。2000年,教育部批準開設了網絡教育學院共68所。通過在線視頻進行遠程網絡教育,能夠使學生們進行自我學習,則標志著在線課程在我國開始得到初步發展。2003年,教育部開始了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并在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中,對于精品課程的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高校應對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共享,2007年美國開始出現了MOOC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也越來越多地開始應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我國的在線課程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MOOC意思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自從本世紀以來,國家教育部門開放了大量的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精品課程的工作也開展,包括設定的工作內容有建設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教學資源共享課程。在原有的精品課程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升級和轉型,鼓勵富媒體化資源建設,同時增加了許多共享課程功能,包括在線測試、在線互動等。此外,2017年教育部認定開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重點在于大規模開展慕課,同時采用混合的教學模式及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相結合,同時提倡持續建設和邊建邊用。
在線課程最開始是由官方渠道開始開放的,后來隨著在線課程的不斷發展,很多高校也紛紛加入了在線課程的行列中。學校學生和教師是在線課程的主要應用人群。其次,一些企業為了組織員工培訓和學習也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進行,并且有很多互聯網網站也逐漸退出了在線精品課程,發揮了在線課程的普適性。
在我國的教育等行業中,由于巨大的需求量,使慕課發展得越來越好,視頻的內容越來越高清、精悍、短小,私人在線課程也隨之出現,所謂的私人在線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是結合學生們的不同需求所制定的一種課程,但是目前在我國還沒有發展成熟,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在經過20多年的持續發展中,我國的在線課程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規?;慕逃w系。官方設置的教育在線課程數量劇增,人們對于線上課程的需求度也越來越大,需求大也進一步引起在線課程數量的不斷增加,二者為相互促進的關系。很多知名互聯網網站都有了大量的精品在線課程,且課程的數量和質量也在逐漸地提升。國內在線教育前十名分別為網易公開課、新東方在線、騰訊課堂、YY教育、新浪公開n、網易云課堂、百度傳課、滬江網校、跨考考研以及黃岡中學網校。
分析在線課程在我國的發展軌跡,我們發現很多沒有考上大學的社會人士會在在線課程上學習,在線課程具有自主性和選擇性,此外遠程教育文憑也能夠通過努力獲取。在線課程,對于高效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和開放越來越重視,同時也豐富和細節化的課程的類別,對于不同的學科,有著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供學生們選擇。根據學習目的的不同,可以將在線課程分為考證類、輔導類、興趣技能類和文憑類。根據學科的不同,在線課程包括人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等。根據教學模式的不同,在線課程可以分為視頻公開課、MOOC資源共享課、在線開放課、講座和名師課堂等。而針對學習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研究生、本科、??埔约吧鐣W習者。按照開放程度可以分為付費和免費,按照學習平臺可以分為網站學習和移動App學習。
隨著在線課程在我國的不斷發展,導致在線課程數量也越來越多。同時,在線課程的功能和學習方式也變得更加有多樣性和選擇性,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學習者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在線課程的類型。當前,在線課程在我國社會發揮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受眾也越來越多。相關統計發現,2015年我國在線課程學習人數已經超過9000萬,預計到2020年會超過是1 500萬,幾乎所有的學習平臺都有在線學習功能,且在線學習的人數也都非常多。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信息化技術不斷成熟和普及,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主動性越來越強,因此也形成了新的教學需求和教學關系。在慕課的基礎上,需要對新型智慧在線開放課程進行建設。新型智慧在線開放課程是在慕課基礎上開發而來的,其始于慕課,但是在MOOCS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創新,具有較為明顯的教學智慧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加上有了教學資源的共享,能夠打造具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教學課程,結合線上教學及線下教學模式,對線上和線下教學進行完善和吸納,便于開展教育改革和學業管理,學生們的學習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便于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需求選擇自我學習。應用線上和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為教學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能夠發揮不同教學模式的不同作用和優勢。通過平臺來開展教學管理和授課計劃的安排等,能夠建立科學規范的學習秩序,通過數據化模式實施線上及線下教學的管理。對于學校改變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課程。智慧課程的應用也為學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智慧教學豐富了學習渠道,學生們的中心地位得以凸顯,學習模式不斷豐富,學生們學習的方式更加地漸變。利用專業的數據分析對學生們的學習過程進行收集和記錄,可以了解學生們學習的情況以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使線上教學的短板得到彌補。
慕課的教師和授課模式是比較固定的,而智慧在線開放課程則需要將這種固定的模式打破,同時能夠引用新課程,也能夠結合教學的具體需求來改造課程,豐富和創新了傳統教學的模式,未來的課程將變得更加開放,或采用協同授課的方式。
慕課最初來源于美國,面向社會大眾和學校的學生,具有開放性和普適性的特點,學習主題數量龐大,刺激了慕課數量的增長。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們的學習和考試都可在線上完成,學生們也可以進行課程的共享,教師在專業的平臺上統一集中管理學生們,發布在線課程或在線考核,在線上回答學生們的問題。但是由于線上有很多不同的教師,所以我們不能只選擇一個教師,或者說一個特定的教師無法時刻在線上解答學生的問題,因此學生們遇到問題時也會求助其他的教師。除此以外,開課教師是主要的老師,學生們在選擇學習內容的時候需要了解自己學習的進度和學習需求。在線上,學生們不僅可以求助教師,也可以和其他的學生進行線上交流與討論,對優質的教學視頻進行分享等,學生們的學習過程將變得非常自由和有趣,并且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所謂的MOOCS,就是學生們自助申請選擇修的課程內容,選擇同一門課程的學生們組成一個小組或班級,最后由統一的在線課程進行學習。MOOC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其他的課程,掌握更多教學資源,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促進學生們眼界的開闊和思維的發展,同時能夠使開發新課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成本得到減少。但是學生們所學習的知識和教師講解的課程內容并沒有變化,因此它更適合來傳輸通用的知識,同時因為無法開展線下教學活動,對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不適合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協同授課聯合SPOC模式的意思就是同時開展在線課程并且由助教加以輔助,根據教師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學生們在線上和線下進行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習課件中的內容,遇到問題可以和小組成員相互探討,學生們在線下開展學習教師來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們解決難題,批改學生們的作業。協同授課聯合SPOC模式的學習團體一般數量比較少,該模式體現了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緊密的聯合性。這種小規模的小組學習通??梢詮椭凭€上和線下教學,學習過程中能夠發揮小組成員的協同作用,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協同授課聯合SPOC模式也就是說由4個關鍵的步驟組成,首先是規定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其次是引入助教,再次由學生們自主選擇喜愛的課程,最后開始由小組進行共同討論。它儆諞恢旨壇辛MOOCS的新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助教老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們選課和學習,擴展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們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的教學資源。
SPOC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直接在線上二次打造教學課程,其人力、資金成本較少,適合本校建設學生在線課程,同時對學生們進行線下輔導課程,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提升。隨著特色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模式越來越受歡迎,很多學校對課程的高要求,在今后的在線課程發展和演變過程中,SPOC模式將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上文中提到,我國對應課程學習理念和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然而結合實際情況,無論是精品課程、公開課、資源共享課、慕課,還是目前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還沒有達到一個滿足人們期望的教學效果,要想使在線開放課程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廣泛開展,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線上教育和互動答疑,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都是線下所需的工作量,導致很多教師并沒有很高的積極性來開展線上教學。從學習角度來看,在線課程有眾多注冊者,但許多人都是比較松散,沒有很多真正的學習者,所以線上教學管理甚至不如線下教學,直接教學效果差異也比較大。從教學資源角度來看,雖然有著眾多碎片化的教學資源和豐富的資源類型,但是整體教學資源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學生們在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難度。從授課角度來看,教師從開始準備拍攝視頻和教學資源開始,到課后線上教學和互動答疑,都需要耗費教師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這些都是線上教學之外的工作量,所以許多教師線上教學的積極性較低。從學習角度來看,雖然有眾多注冊者,但是真正認真學習的人還是比較少的,所以線上教學管理的效果并不如直接的線下教學,同時也存在著學習效果存在較大差異的現象。
目前,教育部門兒大力鼓勵各高校開展在線開放課程,通過資源庫項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項目的建設來推動在線開放課程的發展。這些舉動一方面使我國的在線開放課程得到了較好、較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引起了一些不好的現象,許多教師為了立項而建設,為了建設而建設,而不是真正地從學生們的學習需求角度出發。作為教育部門也發現了這一問題的存在,所以近幾年在線課程的建設導向已經逐漸轉變為一邊建設,一邊投入使用,甚至是先建設,先用再立項。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使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質量和實際使用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依然存在著立項和資源更新率低甚至驗收效果較差,不再使用的情況。
在線開放課程雖然形成了豐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的資源環境,同時,也使優質教學資源得到了豐富的認可和推廣及共享,跨專業、跨校乃至面向整個社會的學習者開放。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能提供大量的系統性開放課程給社會上的其他人士,但是本校的在校生可以免費地在平臺上播放在線課程,同時也沒有人負責管理學生們,不設立學分轉換機制。雖然在上文中我們提出了在技術方面SPOC模式完全沒有任何的限制和問題,但是依然沒有在全社會普及,分析原因認為一方面是教師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就是受到知識產權問題的影響。這兩個問題不加以解決則很難推廣SPOC。就像最初的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一樣艱難,當前在線開放課程需要付出的努力還有很多,也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逐一解決。這樣才能夠使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管理和技術智慧融于一體,作為高校,也需要建立課程共享的制度,滿足人們對于在線課程不斷增長的需求。
教學方式會影響師生互動性,例如教師講,學生聽,這有利于傳播知識,然而互動性較少。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體現,且缺乏參與感。如果對教學模式進行更換,例如通過設立教學情景和增加設置情景教學、模式討論、實驗操作、角色扮演的,使學生們更好地融入課堂,增加師生交流話題,實現師生良好活動。這樣還能夠使學生們的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化,增加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梢越Y合網絡平臺討論教學,也可以在課件中體現。在網絡討論教學中,教師可以上傳短視頻供學生們思考和學習,之后加入到和學生的討論中,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單純地來指導學生。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作為參與者而非單純的領導者,因教師全程參與,能夠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更好的把握,同時針對學生們的具體學習程度來進行知識解析,實現個體化教學,增加師生互動。教師在關于討論這一部分的課件時,可以在討論區課堂交流區發布相同討論主題,學生們可以觀看課件,一邊主動參與討論過程,有針對性地回復學生們的提問和觀點,結合討論成果發布教學視頻供學生們觀看。在討論區,學生教師作為指導者,為學生們解答疑惑,結合兩種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果。然而存在的缺陷是教師人數少,學生人數多,所以該方法不適用于大班制教學,教師在大班制教學中只能作為指導者,所以可以通過小班化課堂來實現這種教師參與討論的教學模式。
如果沒有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會導致教學質量較低。如講授式教學如果科學運用,會變成注入式教學。即便大部分國家精品在線課程都采用此種教學方式,但教師采取的講授方式會受到學科性質的影響,比如很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所采用的教育方式都會受到學科性質的影響,比如中國地質大學的結晶學與礦物學、武漢理工大學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等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包括講解、演示和實驗指導。這些課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生們需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并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這種典型的實驗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們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也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主要是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同時輔助其他教學方式,并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網絡教學的資源廣泛,且打破時空限制,可交互等特點,好的網絡教學系統可以取代傳統教學系統,在網絡條件下。課堂教學方式應結合網絡教學的特點,對當前國家精品在線課程進行分析,發現建設平臺為愛課程、智慧樹學堂在線等,這些平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包括可交互、資源可共享、數據統計等,能夠同時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生們的學習需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學平臺的特點和實踐探究,能夠使學生的個性特色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們聽課的課件一般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短視頻,所以教師可以一個主題為一個單元,采用情景導入的方式來發布具有探究性的學習視頻。學生們能夠迅速獲得學習知識,融入課堂,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建立學習小組,小組選擇一個負責人,教師發布任務,由整個學習小組來共同完成,并討論學習成果,并反饋給平臺和老師,形成一個循環的學習過程。為了防止學生們延時完成任務,應該結合任務的難易程度對時間進行限制。
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方式調研中,我們發現,單一地運用一種教學方式并不可取,應該結合教學具體內容來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對教學模式更滿意的同時促進學習效果的改善,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輔助教學,同時也需要合適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國家在線課程所開放的部分并沒有完全相同的教學性質,加上授課的方法也比較固定和傳統,所以對于學校和教育工作者來說,要對教學的方式加以改變,讓更多學生們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吸引學生們更多的關注。
總而言之,我國高校在線課程從起步到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當前,在慕課基礎上發展更多功能的智慧在線開放課程,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對于在慕課基礎上的高校智慧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模式也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我們需要構建融學習智慧、管理智慧和技術智慧于一體的新型智慧在線開放課程,從而為我國的教育行業和學生們的在線學習提供幫助,打造精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1]王娟,孔亮,方旭.MOOCs持續性創新:高校智慧型n程認同感與需求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1(11):101-107.
[2]溫娜,呂海霞,李寶銘.基于MOOCs的高校通識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93-95.
[3]黃俊麗.慕課背景下普通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河南大學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7-9.
[4]朱夢,李靖.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基于MOOCs的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新校園(理論版),2018(4):26-27.
[5]常敬.慕課在中國高校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3):113-114.
[6]馮敏賢.高職外語類專業“課程思政”改革探索:以“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1,7(13):39-41.
[7]孫德淑.高?;旌鲜浇虒W模式改革:“MOOCs時代”的思考與探索[J].科技視界,2018(30):134-135.
[8]姚婉清,楊柏高,鐘思詩,等.基于慕課的高校實驗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6):177-180.
[9]陳銳.高職院?;贛OOCs課程教學設計與模式創新研究[J].文學少年,2021(4):243.
[10]崔萌.基于“慕課”建設實驗教學資源中心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2):200,2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5445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