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發展趨勢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賓永
關鍵詞:食品;信息化;監管;安全
1引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一項民生工程。食品安全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不斷提升,提出了“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加強對食品和藥品的監管。隨著機構改革,食品藥品監管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監管,但食品監管面對的監管對象數量增多,監管人員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信息化監管水平的提升成為提升食品監管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如何提高食品監管信息化水平是當下信息化建設的熱點之一。
2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的背景
食品安全是民生題,事關社會和諧與穩定,但相關食品安全事件讓監管部門身負重壓,同時不斷推動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前進。從“十二五”到“十三五”“十四五”都有關于政務信息化的規劃[1]。其中,《“十二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發改高技[2012]1202號)提到了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工程。要實現食品信息化項目建設目標,就要對食品生產到食品流通的全過程進行追溯監管,并對數據共享作出要求,以及提出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與綜合治理的工作要求[2]。《“十三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國函[2017] 93號)提出了“大數據”構想,強調整合資源平臺,以及資源共享形成的“智慧樹”,實現各部門上千個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解決信息孤島、數據煙囪、重復建設等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丁笆奈濉蓖七M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發改高技[2021]1898號)繼續以“大數據”為重點,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通過強化數字化治理理念、創新數字化治理模式、豐富數字化治理手段,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智能感知、精細管理、科學決策、高效服務的數字化治理能力和便捷化服務能力,從而有力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餐飲服務明廚亮灶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市監食監二[2018] 32號)鼓勵視頻接人第三方平臺。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為視頻信息上傳、社會公眾觀看提供接口、展示頁面。杭州、廣州、成都等城市開始應用餐飲服務者的視頻監控作為基礎,打造出集風險預警、實時監控、AI識別等多功能的明廚亮灶監管服務平臺,在提升餐飲經營企業食品安全意識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監管效能??梢哉f,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監管效能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
3現階段食品監管的基本情況
3.1基層監管人員不足
以廣西為例,機構改革以前,食品監管職能由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承擔,每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設置到鄉鎮一級監督管理所。監督管理所一般只有5名人員左右,大一點的經濟發達鄉鎮人員配置可達10人以上。在2019年機構改革中,原食品監管職能劃撥至市場監管部門。但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能進一步擴大,不僅承擔原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管職能,還增加了知識產權、價格、反壟斷等職能。監管范圍擴大,但人員還是原來的配置。隨著監管業務增多,監管人員往往從原監管的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食品餐飲、保健食品監管職能擴大到營業執照登記、特種設備監管、產品質量、計量等職能。
3.2監管對象數量龐大,監管人員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以廣西企業為例,截至2022年4月,廣西食品生產企業7000余家,食品生產的小作坊加工企業20000多家,食品生產小作坊企業占到食品生產企業70%以上。但小作坊企業的從業人員都是家庭式作坊,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食品安全意識薄弱,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高。因為監管人員人手不足,監管事務多,范圍廣,導致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截至2022年4月,廣西食品經營企業20余萬家,小食品店、雜貨店、小便利店數量也占70%左右,監管基數大,監管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在食品安全意識方面,需要對其加大培訓力度,在監管系統推廣方面,存在一定困難。
4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存在困難
4.1建設財政資金壓力大
信息化建設包括硬件設備配置集成、軟件設計、網絡建設等內容。硬件建設包括運行環境的搭建,數據存儲設備、互聯網核心關鍵硬件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的投入和建設。軟件建設包含軟件開發、網絡安全防護、系統集成服務等。對于一些對網絡有需求的,還需要設置網絡專線傳輸。比如,“互聯網+明廚亮灶”涉及視頻監控數據的存儲和傳輸,其中數據傳輸就有專門的網絡需求,為確保數據傳輸正常,須具備上行帶寬不低于30Mbps,下行帶寬不低于10Mbps,具備條件的監管單位和監管對象可優先采用VPN專線。若采用VPN專線就要持續支付專線費用,費用較高,同時涉及數據存儲,還需要建設數據中心,搭建機房。機房建設需要進行等級保護測試,所需費用較高。系統安全還要配置網絡安全設備、防火墻、統一管理中心、上網行為管理等。防火墻設備病毒庫需要定期更新,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這些資金投入動輒幾十萬元至上千萬元,且需要持續性投入。對于西部省份來說,這確實是一項較大的財政支出。
5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發展趨勢及建議
5.1由上層推動下層開展建設
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資金。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涵蓋食品流通領域、食品餐飲領域、食品生產領域,涉及范圍較廣,信息系統的要求較多,其目標是提升監管人員能力水平、提升監督管理效能。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從而減少工作失誤。利用物聯網技術、信息溯源、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可以搭建食品生產、食品流通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真假識別、來源追溯、辦案倒查及召回銷毀的信息系統,食品流通、食品生產者的信用評價、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信用監管信息系統,以及各種數據共享的信息系統。對于相應的信息化建設,縣、鎮一級監管部門若沒有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則無法單獨完成,但由市一級以上的相關部門統一規劃建設,既可以整合資源,又能具備一定資金基礎,避免重復建設。
5.2以市一級為單位開展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
隨著SG網絡的部署以及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監管”成為監管部門的監管首選項。但隨著監管企業數量變多、監管行業范圍變廣,監管數據變大,各種系統的使用需要有效利用數據,面對不斷增加的安全風險,提供一個安全可靠、大容量數據中心變得十分必要。食品監管信息化涉及食品抽檢、追溯、應急處置等內容,但監督事項不限于市場監管部門,還涉及衛生健康、農業農村、商務等相關部門數據及其信息。以市為單位,整合相關部門,統一建設數據中心,構建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稻莨蠶懟⑹據安全為一體化的數據中心,并實現各部門的數據交換和分析使用。如杭州市在建設“城市大腦”時建設了城市級數據庫倉庫,同時做好了數據治理,全市實現了統一架構并打破傳統各自為政的建設。要實現大數據統一管理,多部門數據資源需要共享和利用,以提高監管效能。例如,在餐飲監管上,需要檢查從業人員的健康證信息等。在食品監管系統中,直接從“城市大腦”中調用數據,通過衛生健康部門直接獲取市民的健康證信息,從而提高監管效能。在疫情防控期間,涉及食品監管的“進口冷鏈”需要檢查從業人員的“健康碼”和疫苗信息、核酸信息,其也是直接從“城市大腦”中直接調用數據。從業務系統查看,通過預警處置、精準監管,可以提高監管效能,并在破除系統設計、系統推廣、資金障礙方面有較大優勢。
5.3逐步實現追溯體系建設
食品安全監管業務主要包括:行政許可管理、日常監督、檢驗檢測、行政執法、風險監測與評估、風險預警、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輿情監測、廣告監測、安全追溯、信息發布、投訴受理、誠信體系構建、標準制定。食品信息化建設要滿足預防為主、科學管理、明確責任、綜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求,逐步實現食品監管追溯體系建設。全國在建的或者已建設的食品業務監管系統80%以上包含追溯功能,其中實現全過程追溯是監管倒查的機制,既能夠對消費者展現食品從源頭到加工再到餐桌的全過程,讓消費者放心消費,也能震懾食品行業監管對象,提高食品安全意識。某地發生“土榨花生油”事件后,針對花生油小作坊的監管建設了小油坊花生油監管系統。追溯系統實現了從源頭監督,對花生進貨廠家、生產批次、保質日期等進行監管和預警,對系統上傳的花生油黃曲霉毒素含量進行抽檢,并公布抽檢結果,對花生油銷售形成追溯,方便監管部門和社會工作查詢。
5.4應用大數據、AI技術提高監管效能
建設數據中心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內容,只有建設數據中心才能實現數據存儲。在數據利用方面,其自主化程度高。數據中心便于管理,對數據安全、數據使用、數據分析方面起到積極作用。AI監管作為現行最流行的數據處置方式,在“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建設中得到成熟應用,在系統中能夠代替人,并通過數據分析篩選出操作違規行為,如不佩戴口罩,自動識別雜亂的餐飲環境,識別出老鼠等活物,可以對餐飲經營者、監管者發出預警,實現精準監管,極大緩解了監管對象多但監管人員少的矛盾。
5.5應用區塊鏈等新型互聯網計算機技術
2019年10月24日,相關部門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技術迅速成為當下信息技術的熱點。區塊鏈是指在分區域的同時,使數據形成一個數據鏈條。區塊鏈有兩大特點:一是數據難以篡改,數據會永久留存記錄;二是去中心化,任何操作都可以進入訪問,并形成記錄。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數字貨幣、醫療系統服務方面較多。如何應用區塊鏈技術成為當下信息化建設創新的突破口。在食品監管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信用監管方面,通過形成信用記錄,可以實現重點監管、精準監管,既提升了食品安全違法成本,又提高了食品安全責任意識。
6結束語
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一直在持續推進和探索,應用的信息技術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互聯網+明廚亮灶”的監管探索中,從開始的實日寸監控模式只能實現事后倒查追溯,到后面應用升級的AI技術可以實現實時預警和數據分析,充分證明了食品監管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實用性。通過對本次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的分析,可以發現:(1)信息化建設是國家重視民生,提高工作效能的結果,也是國家的重要舉措,會持續推進下去;(2)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可行性高,監管需求較為迫切,產生的作用較為明顯;(3)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將會普遍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監管效能的提升,區塊鏈技術也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下一步應當擴大食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的層級和投入,以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精簡系統的使用和操作步驟,使信息化建設產生更多效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5445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