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炎華
[摘要] 教學博客是信息時代一種新興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學習技術。文章就如何設計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博客,利用教學博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互動、收集教學信息、強化互聯網應用技能、提供教師備課平臺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教學博客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信息學科專業課程。由于現在的網絡課大多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再加上這門課程本身設備不足、原理抽象,所以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教學質量,讓學生深入地學習這門課程的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除了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外,還建立了教學博客。我們采用這種新穎的教學手段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網上學習資源,提供網上交流和指導,輔助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博客是一個具有比較豐富的網絡交互組件的多媒體網絡系統平臺。博客交互性強,它整合了網絡的通訊功能、資源功能和交流功能,具有個性化、開放共享、實時性等優勢,它為教學虛擬社區的創建、應用、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教學博客是一個優秀的虛擬學習和研究環境,師生借助于這個平臺可以頻繁地交換思想、溝通信息、開展研究和學習。
一、教學博客設計
博客應用于教學的典型模式包括:鏈接網站或文獻從而為教學提供學習資源;呈現學習內容,記錄學習過程;提供協作交流的一個虛擬社區;提供學習資源;發布講義和作業,學生也可以在線完成作業。根據這些模塊我們設計了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博客。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博客主要包括下列模塊:分類、網站鏈接、評論、留言板等。
分類模塊包括課程簡介、數據通信基礎、網絡體系結構與TCP/IP協議、局域網技術、網絡配置與管理、應用服務器配置、Internet技術及應用、網絡建設與網絡管理、網絡安全與病毒防治和實驗實訓。設計時,我們除了考慮教學的主題,還盡可能利用多媒體的聲、色、動效果提高教學的活潑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網站鏈接模塊是指鏈接到與計算機網絡教學相關的網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如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網站、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中關村在線、IT世界等。
評論模塊提供學生發布自己見解,老師對學生的評論應及時進行瀏覽和回應,使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互動,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留言板模塊可以讓學生向教師留言或提問,教師通過留言板查看學生的留言或提問后作出相應的回復,使老師與學生之間及時交流與溝通,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教學博客應用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結合課堂教學進度、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在教學博客上展開相應的章節目錄,閱讀相應的博客文章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自測練習。
由于學時、教學條件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教師往往只能針對學生的平均水平設計教學方案,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喜好,這樣就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要求。例如,教師在講授“配置單機用戶、局域網用戶通過ADSL寬帶上網”時。由于有些學生自己家里就是用ADSL寬帶上網,對ADSL寬帶上網有所了解,再加上本身知識面廣,接受能力較強,所以這部分學生學習起來輕松,他們希望教師在教學時更深入。對這部分學生,他們可以通過教學博客提供的優秀的教學資源自主學習獲得更深層的知識。而另外一些學生由于周圍生活環境的限制,很少用計算機,從來沒有聽說過ADSL,對計算機網絡十分陌生,所以他們在接受“局域網、ADSL”等知識點時就比較慢,更談不上如何來配置上網,對于這些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通過教學博客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讓他們自主學習,理解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解決心中的疑惑。
2.實現教學互動
博客具有很強的交互功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方便交流的平臺。例如,有一間辦公室,有4臺計算機和一臺打印機,現在要求把它們連接成對等網以實現文件共享和打印機共享。教師把需要討論的問題在教學博客上提出來,如采用何種拓撲結構?需要哪些網絡設備?如何進行相關設置?如何連接等。學生可以通過博客就這些問題進行相關討論,學生還可將自己遇到的問題發到教師博客中。最后由老師依據同學們討論的情況,進行總結,使學生真正掌握在對等網中如何實現資源共享的問題。這樣,教師就可以借助博客把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有效地整合起來,實現基于博客的課堂教學互動。
3.收集教學信息
教師可通過發表博客文章,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你對計算機網絡的了解程度如何,希望教師采用何種方式教學,你的家里是用何種方式上網,等等,然后設置若干個選項,讓學生選擇。調查結果以數字的形式實時顯示在博客文章中。這樣,教師就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個體的差異,以便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調整,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4.強化互聯網應用技能
通過教學博客的學習和使用,使學生網絡應用技能得到較大提高:學會了在互聯網上注冊和開通博客、設計博客主頁和發表博客文章;掌握了瀏覽器的操作技巧;學會了使用搜索引擎進行信息檢索和下載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利用網絡進行交流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5.提供教師備課平臺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將博客應用于教師的備課活動。學生課前可以通過訪問教學博客了解下堂課的教學內容,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課前和課后可以將自己搜索到的相關資源貼在教師的教學博客上,以豐富博客的教學內容,減少教師一些不必要的重復勞動。
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博客及時地記錄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還可以通過閱讀其他教師的備課方案來反思自己備課的不足;將學習到的網絡新技術、碰到的科研問題和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其他問題發布在博客上,充分利用博客的交互性,通過與其他教師的交流討論,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將教學博客運用于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中,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網絡應用技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互動,達到了提高網絡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學博客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式與途徑。
參考文獻:
[1]唐濤.計算機網絡應用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2.
[2]鄭小軍,楊滿福,元昌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博客設計與應用[J].廣西科學院學報,200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09139.htm